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方式,谈话节目的前期策划

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方式,谈话节目的前期策划

时间:2022-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了这部分观众,一方面可以保障节目的顺利进行,但另一方面又破坏了节目的真实感。对于演播室现场录制的谈话节目,其场地设计要根据节目的整体定位、节目的风格特色而定。

第二节 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方式

一、谈话节目的前期策划

一期成功的谈话节目,首先要进行认真的前期策划。从宏观方面说,它包括一档电视谈话节目的定位、受众研究及推广发行;从微观方面说,则包括一期电视节目的话题缘由、话题目的、话题核心及推进层次,确定嘉宾的理由、特点,节目构成的环节,电视手段的运用及节奏的安排。

1.话题的选择

谈话节目的话题选择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话题选择的类型,二是话题选择的渠道。

(1)话题选择的类型

根据我国谈话节目类型的不同,话题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事件为主的话题,二是以人物为主的话题。这两类话题也分别对应于谈话节目的两大类型:一是讨论型的谈话节目,二是叙事型的谈话节目。一般来说,以事件为主的话题,主要侧重于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以事带理,以事议理,辩论与讲述为重;以人物为主的话题,则侧重于人物的情感经历与心路历程,以人带事,以事入情,倾诉与展示并重。当然,这两者是不能绝对分开的,事件中必有人物,人物中必有故事才有卖点。

以人物为主的话题,选择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明星或成功人士。在同一社会环境中处于上层生活领域的人们,他们具有非凡的成功体验,卓越的成绩,丰富多彩的经历,他们的行为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领时尚潮流,因此,这类具有吸引力的人士自然成为媒体选择的对象。如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四川卫视的《星随我动》,安徽卫视《非常静距离》等就是以此为标准选择人物的。

②新闻事件和焦点事件中的人物,往往也是让人关注的对象,如湖南卫视谈话节目《背后的故事》曾推出的《李响知道的中国足球》、《谁把刘晓庆送上法庭》等,就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

③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弱势群体的情感生活,同样是人物类型话题关注的重点,这类话题真正还原了谈话的本色,也同样受到了很多谈话节目的青睐。

话题初步确定后,还要判断它的可行性,如果是事件性的话题,最好具有争议性,这样才有展开讨论的可能,才能形成言语交锋。如果是人物性的话题,要看人物故事是否具有内涵,故事讲述是否可以营造悬念,这样才能使讲述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2)话题选择的渠道

话题的选择有着多种渠道。有的栏目成立了“选题组”,选题组负责搜集各种信息,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选题;有的栏目则由编导自己寻找选题;有的栏目充分发动观众,设立奖项,鼓励观众报选题;有的栏目直接和各地平面媒体签订“信息买断协议”,对信息资源进行再利用。

(3)嘉宾的选择

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电视谈话节目对嘉宾的要求也不同。在确定了所需嘉宾的条件后,节目制作者就要开始寻找合适的人选了。节目制作者可以在自己熟悉的人中进行选择,也可以通过报纸、网络定期发布选题,在对选题有兴趣的人中进行选择。制作者有必要对嘉宾候选人进行多次采访,或是多次召开见面会,考察这些候选人的观点、语言表达能力,最终找到合适的人选。找到合适的嘉宾后,制作者还应当准备一份详细的嘉宾资料,让主持人能充分了解他们的性格、经历、谈话方式,以备现场谈话之用。

如果是事件性的话题,嘉宾的选择往往是多个人,因此,在确定嘉宾时,嘉宾的观点最好是多元性的,嘉宾的表述要有争锋,嘉宾的搭配要和谐,如适当的男女搭配,理性与感性的搭配,这样的搭配可以活跃现场的气氛。如果是人物情感性的话题,除了要求他自身经历的丰富外,独特的个人魅力是节目成功的关键。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嘉宾,往往会给节目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

(4)文案的写作

编导在联系嘉宾和与嘉宾交流的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谈话的文字方案。如要谈些什么问题,节目大致分为哪几个层次,节目最终要给人什么样的启示等。另外,编导还可以根据嘉宾的特色,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情景,以迂回曲折的方式来结构节目。由于谈话节目在制作中具有相当多的变数因素,因此,谈话文稿的写作一般只是纲要和串联词的形式,但一定要结构脉络清晰,有节奏感。首先,对谈话话题的内容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次,注意谈话节目悬念与节奏的设计。特别是以人物故事为主题的谈话节目,很少出现言语的交锋,因此要注意人物故事的转折,营造出一种跌宕起伏的现场气氛。

二、谈话节目的现场录制

谈话节目最大的魅力在于它不可预知的谈话内容及带给观众强烈的悬念感,所以谈话节目不同于娱乐节目,它不可能有彩排与补拍。即使在录制前,编导与主持人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对谈话过程进行了周密的设计,但是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许多出人意料的情况,可以说,现场录制就是在控制和失控之间进行平衡的一个过程。

1.现场观众的参与

现场观众指的是演播室受众,这一角色并不是在所有谈话节目中都出现的,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谈话场的构建,作为现场故事讲述的一个重要角色,演播室受众是必需的。演播室现场观众的参与是对受众“内容主权”和现场观众双方角色定位的全新诠释。他们扮演着电视文本创作者的角色,而非单纯的文本解读者。出现在电视节目中的这些普通人,既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媒体信息接收者群体,同时又是自身社会经验与认知结构的思想和意见的传播者。在我国目前的谈话节目中,对于观众的重视远远不够,很多谈话节目往往把观众当做一个摆设,没有提供他们发言的机会,这样就没有出现一个真正的交流的空间。

被邀请到节目现场的观众应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人。节目组一般是通过网络来征集观众的,也可以通过公关公司来寻找合适的观众。无论通过哪种形式,都有必要在节目录制前同观众进行沟通,把那些真正对话题有兴趣的人请到现场,使他们有谈话的欲望,关注谈话的进程,并以自己的方式来影响谈话的进程,给节目增添多样化的个性色彩。

在很多谈话节目中,为了活跃现场气氛,实现编导的特定意图,编导事先沟通并有意安排了一些特定观众坐在观众席上,这被称为“预埋观众”或“钉子观众”。有了这部分观众,一方面可以保障节目的顺利进行,但另一方面又破坏了节目的真实感。所以,编导在设计时要把握住尺度。

2.现场氛围的营造

(1)场地设计

大多数谈话节目都是在演播室现场录制的,只有少数谈话节目采用外景地录制。对于演播室现场录制的谈话节目,其场地设计要根据节目的整体定位、节目的风格特色而定。

演播室谈话节目的场地设计一般分为主景区和观众区。主景区是主持人与主嘉宾谈话的区域,是现场的中心;观众区是次嘉宾和观众所处的区域。一般而言,场地设计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现场观众的参与程度决定了主景区和观众区距离的远近。现场观众越多,观众区离主景区越近。离主景区较近,营造出一种观众与嘉宾亲密无间的氛围。而在观众较少参与或不参与的节目中,观众区则离主景区比较远。

其次,不同的谈话节目由于风格不同,诉求点不同,演播室的个性化设计也截然不同。在技术上,演播室的场地设计还要考虑到观众的观看习惯、方便现场机位的调度等。

图示1

img15

图示2

img16

图示3

img17

图示4

img18

(2)电视手段

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时间一般在一个小时以内,时长从30分钟至50分钟不等。在节目进行到12~13分钟时话题就容易散,因此,适当运用外景采访、现场游戏、音乐电视、片花隔断等多种手段,可丰富节目的表现力,增强节目的说服力。目前,电视谈话节目常用的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①娱乐手法的运用。谈话节目的本质是谈话,但在30分钟的节目中,如果只有谈话,则很难持久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所以,很多谈话节目加入了娱乐的成分。无论是新闻性严肃类谈话节目,还是脱口秀性质的表演类谈话节目,游戏的成分都存在。游戏成分的加入,使得节目避免了程式化,也增添了可看性。在每期节目中,道具的出现都有着编导人员精心的设计,都能够给嘉宾带来意外的惊喜与感动,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引领话题的深入,触动嘉宾的心灵,使节目内涵更加深厚。

②背景短片的运用。在国外的谈话节目中,背景短片一般有20多个,占节目播出时间的2/3。短片的播出,能够不断地制造悬念与意外,从而让现场观众及电视观众不断有新的刺激。在中国的谈话节目中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即演播室现场与外景拍摄的双重叙述结构。在外景拍摄中,展示的是第一叙述时间,一般通过纪录片、老照片或模拟拍摄等方式来建构起往事的叙述时间。在谈话节目现场除了外景短片的运用,还可以播放一些预先采录好的演播室外的访谈,如一些无法到现场的嘉宾的观点,与邀请到现场的嘉宾密切相关的人物的访谈,甚至可以采用现场连线播出的方法,实现异地同步交流,远程访谈。节目中插入大量的背景专题短片,可以丰富节目的内容,也使谈话有了扩展的空间,不会局限于演播室。背景短片的拍摄制作必须十分精良,画面、配音及音乐的使用也要求精细,这样才能发挥短片的作用,极大地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③场外介入。强化谈话的氛围,实现场内外的互动一直是电视谈话节目制作者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热线电话和网络被引入到谈话节目的现场,成为场内外联系的有效工具。除了利用电话和网络外,利用卫星技术联系不同地域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谈话也是当今谈话节目的一个发展趋势。

④背景音乐的运用。背景音乐的运用目前已经出现在很多谈话节目中,特别是在人物讲述的谈话节目中运用更为广泛。音乐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情感及心理状态,谈话节目中加入与主题气氛相关的音乐作品可以很好地调节现场气氛。如在《实话实说》节目中,不时地穿插现场打击乐、电吉他的间奏乐,当台上争锋正浓时加入轻缓的音乐,在嘉宾主持遭遇尴尬时,加入调笑的轻音乐。音乐已经成为节目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很好地发挥作用,乐队也需要参与节目整体设计,如了解节目的内容、嘉宾的个性特征、节目的整体结构,这样乐手才能够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演奏合适的音乐。

(3)现场节奏的把握

电视谈话节目在进行过程中,要做到有张有弛,既有舒缓的情感流露,又有悬念丛生的矛盾冲突,这样,在起承转合之间才能建构起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与结局。谈话节目的现场节奏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营造:一是依靠主持人的现场控制能力、语言激励来营造,二是通过编导创造出各种戏剧性元素和特定情境。

首先,一个优秀的谈话节目主持人,要具备亲和力,亲和力是能让观众感到亲切与放松的一种气质与魅力。主持人在现场应懂得尊重嘉宾,适当的恭维、真诚的赞扬、巧妙的侃谈,都可以带动嘉宾的谈话欲望,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下,每个人都回到自我本色中,只有这样才能真诚地谈话。然而尊重与恭维应该是排斥阿谀奉承和恶意吹捧的,是建立在平等和真诚的基础上的一种极具审美趣味的话语艺术。

其次,主持人在谈话中要善于倾听。主持人耐心倾听嘉宾和观众的发言是由谈话节目的本质所决定的。

一般说来,主持人只是提出问题,并不需要回答,他们的心思要放在其他事情或是下一个问题上。同时,主持人要有控场能力,掌握话语权,以保证谈话节目的方向与主旨。话语权不等于话语霸权,主持人可适当地运用打断技巧不使话题过分偏移与散乱,但要注意这种话语的打断与插入不要显得生硬。主持人要充分运用谈话技巧,一方面促成语言的交锋,激发出谈话者的思想火花;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其话语权使主题得到引导与升华,从而使话题得到充分的开掘。

谈话节目的结构作为一个文本创造,必须要有完整的故事结构,把琐碎的话语片段组接成完整的故事。除了谈话节目选题上的要求外,就需要编导在电视文本创作与策划时构建出完整的故事层次,并在现场讲述中营造悬念与结局。与电视剧这种虚构的电视节目样式不一样,电视谈话节目属于纪实性的电视节目,所以这种戏剧性首先要求是存在于生活本身之中的,而不是经过编导的刻意组织臆造出来的。

三、谈话节目的后期剪辑

一般情况下节目录制时间控制在3~4小时,而节目的播出时间在一小时左右,从这么长的节目素材中剪辑出30分钟至60分钟高质量的谈话节目,就需要后期进行剪辑。首先,剪辑要保障节目结构逻辑清楚,层次分明,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其次,要让节目有“现场感”。为此,编导在剪辑时就要注意适当保留一些能体现现场特色的细节,如嘉宾的口误、主持人在现场穿梭的过程等,有些节目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干净利索,却给人以不合生活逻辑的感觉,让观众对节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这是要极力避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