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时间:2022-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际上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方法一般采用就业弹性这一指标。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结果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造成了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矛盾。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也较为复杂多样。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社会大舞台:我国正处于就业高峰期

三十年来,中国经历了社会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发生了快速而巨大的变化。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振兴经济,开始有限度地鼓励人才流动。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后的第四次人才流动期。在这次流动中,四股劳动大军纷纷涌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是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社会整体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二是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依赖于非农就业的工资性收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步伐还将进一步加快;三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过渡期的结束,国企改革力度的加大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下岗工人数量会继续增加;四是“海归”人数增加。我国制订和实施的留学人才回归计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归国寻找发展机会,他们获得了国内大学生无法比拟的优先权和企事业单位的青睐。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有些“海归”人员也变成了“海待”。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狭小的就业市场,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剧了就业岗位少而就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

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很多人提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办法,要求我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7%以上。遗憾的是,这一办法的效果越来越有限。国际上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方法一般采用就业弹性这一指标。按照国际惯例,经济增长一般伴随着就业的增长,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呈现出波动不定且总体明显下降的趋势。从20世纪70—80年代的平均0.34(1990年的异常变动除外)降到90年代以后的0.118,下降了65.3%。这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收能力在逐步减弱,因而单纯依靠经济增长来解决就业问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有关专家称,劳动力资源过剩将成为新世纪我们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未来10年我国农业和工业失业人员较多,此外,电信业、金融业、保险业、石化产业、信息产业等行业也会减员增效,出现较多的失业人员。但是,我国未来新增就业机会也不少,甚至有些行业能够大量增加就业机会。专家预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纺织业新增就业机会将达282.5万个,服务业新增就业机会将达266.4万个。此外,钢铁工业、房地产业、家电业、食品业、商业等也将会出现繁荣的景象,因而也会相应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2.高校营养基: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错位

高校,这个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温暖窝,往往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成事和成功。提供大学生知识和文化的高校,赋予学生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给予学生锻炼能力和完善自我的机会。然而,我们也能在身边的高校中发现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错位这一普遍现象。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结果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经过几年大学学习后,却发现自己所学专业很难有对口岗位或是对口岗位竞争过于激烈,而其他冷门岗位却没法就业。这给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矛盾和艰难的心理调适,让大量的毕业生难以找到称心的工作;同时,更多的用人单位也很难物色到专业对口的人才,只能以高价进行招聘,扰乱了就业市场的良性竞争。

3.个人小理想: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

我国教育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人圆了大学梦,跨进了大学门。可是,“大众化”教育意味着高校毕业生不完全能占据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岗位,而是要到更广泛的行业、更广泛的领域中去就业。处于朝气勃发的年轻人有太多的奋斗梦想,经过了四年的酝酿已迫不及待地要去实现。能实现吗?往往不能。因此,造成了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矛盾。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眼高手低,不能胜任理想职位。由于他们不能恰当地给自己定位,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出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窘境。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宁愿待业或做临时工作,也不愿意“屈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