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

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职业选择产生内在影响的因素涉及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个人格、职业能力、男女个性、男女性别差异、职业自我效能感、年龄、个人阅历和经验等多种因素。即特定职业人格类型的人适合从事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类型。当职业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个人就会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对这类职业活动,有利于个体的职业发展。可见,职业人格是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一)内在影响因素

对职业选择产生内在影响的因素涉及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职业个人格、职业能力、男女个性、男女性别差异、职业自我效能感、年龄、个人阅历和经验等多种因素。从个体职业性向构成要素来说,主要包括:

1. 职业兴趣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是一个人喜欢做什么的表现。通常,个体先从自己的兴趣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逐步由对某一职业感到有趣,发展到对从事这一职业感受到乐趣,进而将这个职业的工作与自己的奋斗目标相结合,就形成了志趣,表现出职业的倾向性和积极性,从而确立从事某种职业的理想,并为实现职业理想而奋斗(陈丽,2013)。兴趣能够产生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个体职业选择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当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感兴趣,就会调动人的全部身心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就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保持高昂的积极性,能够乐在其中,不感到乏味和疲劳。职业兴趣是个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反映个体“喜欢干什么”的潜质,是个体职业选择过程中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职业兴趣激励个人奋发进取,主动排除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为最终的职业成功奠定基础。但职业兴趣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熊雅辉,2012)。男性比女性更具有现实技术型兴趣、调查研究型兴趣和经营管理型兴趣,女性比男性更具有常规事务型和形象艺术型职业兴趣,如倾向选择会计、秘书等职业。

2. 职业价值观

作为个体对人、对事、对物等客体的一般性态度,价值观是关于对与错以及生活中什么是重要的观念。受人格的影响和制约,个体一般性态度所表现出来的趋向和情感具有明确性和单一性,即形成自我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具体化和方向化。个体追求或排斥某种价值,偏好或厌恶某类事物,向往或躲避某种情感,表现到具体的职业认识领域时,就会对职业选择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王星华,2013)。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评价职业时所持的价值观点。它是个体人生目标和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是个体对职业的态度倾向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职业价值观通常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个人发展因素,如促进自身职业兴趣,才能发挥和学以致用等;二是经济利益因素,如向往职业稳定,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工作单位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和工作环境幽雅等;三是社会地位和声望因素,如职业的社会地位、单位规模大、级别高和知名度高等。职业价值观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因素。社会通过媒体、习惯和舆论等各种对职业评价的渠道渗透到个体的职业观念中,形成一定的职业价值观,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职业选择。

3. 职业人格

职业人格是人格在职业选择等职业活动中的反映。首先,人格是个体基于先天生物遗传,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作为个人内在行为的倾向性,人格有很多构成要素,分属不同的人格类型。比如,凯特尔(R. Cattell,1965)把人格分为16种要素。职业专家霍兰德(J. L. Holland,1959) 把职业人格分为实用技术型(R型)、调查研究型(I型)、形象艺术型(A型)、公众社会型(S型)、经营管理型(E型)和常规事务型(C型)共6种类型。他提出的职业人格与环境类型适合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不同的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类型的职业。某一职业人格类型的人,往往对相应的职业类型感兴趣。即特定职业人格类型的人适合从事与之相匹配的职业类型。如R型职业人格的人不善言辞,动手能力强,喜好从事工具操作和制造修理的工作。I型职业人格的人聪明好奇,擅长观察、分析和推理,喜欢探索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的研究活动,适于从事科研和试验工作。A型职业人格的人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喜欢写作、文学、音乐、表演和戏剧等艺术类工作。S型职业人格的人喜欢与人打交道,善于交际,适合从事社团和社会活动工作。E型职业人格的人在待人接物、说服他人、领导管理等能力上特别优秀,适于从事管理与决策工作。C型职业人格的人具有细心、顺从、依赖、有序、有条理和毅力,偏好数据资料整理,适于从事办公室职员工作。职业选择是职业人格的具体表现。不同人格类型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个人从事的职业类型与人格类型不相匹配,或差距太大,就会抑制自身潜力的发挥。当职业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个人就会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对这类职业活动,有利于个体的职业发展。可见,职业人格是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4. 职业个性

个性要素主要包括气质和性格。气质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作为先天禀赋的某种特性,气质通常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四种类型,并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稳定性,但在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影响下,气质也会发生缓慢地变化,以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但气质类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多血质个体思维活跃、勇于创新、敢于竞争,在探索职业信息、职业自我、职业规划以及职业目标过程中更为主动,方式也更为多元化;抑郁质个体容易出现孤独、敌对、偏执等心理特质,择业容易片面(谢雅萍,周芳,2011)。性格是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与气质不同,性格不是先天禀赋的,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并贯穿在个体的行动之中。同时,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独有的性格特点,有人偏外向,有人偏内向,有人内外向皆有。性格反映个体“适合干什么”,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会潜移默化地选择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职业。比如,性格内向者有安静、独立、专心和技术好的特点,偏向选择属于第一、二产业的工种;而性格外向的人除了擅长自己的专业外,还有公关的应变能力,主动服务意识的特征,适合选择第三产业的工种(赵海涵,2003)。事实上,不同职业有不同的性格要求,具有不同性格的人对不同职业的适应性也不同,性格是个体职业选择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

5. 职业能力

能力指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必要条件。能力与知识密不可分,知识属于经验系统,能力属于动态系统。个人的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能力和知识去参与和配合。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知识必须依赖能力去获得。根据结构特点,能力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其中,一般能力也称为智力,指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是人们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特殊能力是人们从事特殊专业或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人们从事任何一项专业性活动既需要一般能力,也需要特殊能力。一般来说,能力反映个体“能干什么”的潜质,包括技能、知识、专业和教育背景等。能力是一个人能否进入职业岗位、胜任工作的先决条件。职业能力的差异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个体可以通过职业能力测验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并应用于职业选择过程中对职业胜任力和工作绩效的预测。因此,个体在进行职业选择标准时,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能力优势,以及胜任某种工作的可能性。职业选择就是要选择与个体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职业类型。

6. 男女性别差异

在职业选择方面男女性别存在显著的区别。由于社会传统对男女性别“社会角色”的期望不同,以及生理特征差别造成职业的限制等因素,个体在职业选择时往往要考虑性别差异的因素。如女性在职业规划、职业信息和职业目标明确上表现得更为犹豫不决。这可能由于女性的情感依存性比较强,更容易产生依靠他人的心理,而且很多女性认为人生价值在于建立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事业摆在第二位(谢雅萍,周芳,2011)。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和偏见等其他社会原因,往往使女性职业选择比男性遇到更多的困难和限制。社会传统观念认为(徐大真,2003),男性是有抱负、有独立精神和富有竞争性的,应该选择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或需要继续升学,女性是依赖性强的、温柔的和软弱的,应该选择稳定而轻松的适合女性的服务性职业。男性在职业选择与发展过程中倾向考虑养家糊口,而女性则偏向于将目光关注于适合自己性别特点的职业。国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E. H. Shinar,1975),男女往往按照惯有的思维来标识典型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工作。如矿工、机械操作员、最高法官、检察官、工程师、牙医、外科医生、物理学家和兽医等为男性职业。而美甲师、护士、图书馆员、小学教师和营养师被视为女性职业。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男性更适合从事专业技术性的工作,女性更适合从事服务性工作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

7. 职业自我效能感

职业自我效能感是亥肯和贝兹(G. Hacken & N. E. Betz, 1981)根据班杜拉(A. Bandura,1977)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来的,指个体对实现与职业选择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知觉,是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选择中的体现。职业自我效能感是职业成熟度的表现。研究发现(谢雅萍,周芳,2011),同一个专业的毕业生,那些对就业前景看好的群体其职业成熟度显著高于不看好的群体。这说明,对未来就业的积极态度才是关键。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选择有很大的相关性,是影响个体职业决策和求职行为的重要因素。比如,由于性别歧视,女性选择职业时自我评价较低,容易产生较重的自卑心理,最终导致较低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这使得女生在职业选择时不敢于尝试非传统的女性职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职业选择的范围。一般来说,职业自我效能感越高,职业自信心就越强,个体的就业能力就越积极,就业自主能动性也在增强(王海玲,2012)。职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能够正视现实,择业就业信心较高,并且相信自身能力是可以选择到相对理想的职业。

(二)外在影响因素

职业选择的外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经济利益、工作地域和家庭婚姻等外部环境因素。下面分别进行简述:

1.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职业制度、国家职业政策法规、社会经济状况、社会职业评价和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个体职业选择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职业制度方面,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批专业化建设人才。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职业政策由“统包统配”转变为“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相结合,使得劳动者增加了自主择业的机会。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鼓励择业、就业或创业的政策,努力保障择业就业者的利益,对职业选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国家社会经济运行良好,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提高,就能够在特定时期出现大量的职业需求和提供较多的职业岗位,直接影响人们的职业定向与职业选择。社会职业评价也对人们的职业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20世纪50年代社会推崇农民职业;60年代为工人职业;70年代以军人为职业愿望;80年代行政干部成为热门职业:90年代下海经商成为许多人的职业目标:目前,公务员、教师和医生等具有收入稳定和福利待遇较好的职业成为社会热门职业(万毅,2011)。社会对职业的倾向性态度,舆论对职业的宣传报道,职业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声誉等都体现着社会的职业评价。这种评价往往左右职业理想的形成,特别是当个体对某种职业缺乏了解和切身感受时,社会评价成为影响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另外,社会需求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职业选择。社会需求包括劳动力市场状况,行业的供需状况,各地区各专业的人才饱和度,各地区的职业发展趋势等。

2.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是人们接受正式训练和培养各种认知、学习解决问题的场所,也是个体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中间环节。学校教育是个体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来源。学校的教育模式、教学特色、教学优势、教师的行为模式及教育导向等,都影响到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特征的形成,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陈丽,2013)。学校教育,尤其是各类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客观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发现自身的潜在优势,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寻找发挥个人潜力的职业机会。学校教育不仅培养学生掌握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引导学生弘扬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精神,把握所学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坚定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认知,对未来职业进行客观评价和合理选择(娄磊,2013)。一般来说,学生职业选择受自身所学专业和职业指导水平的影响。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的学生较易进行职业决策,而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决策则相对较困难。学校教育往往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许多学校成立就业咨询指导中心,帮助学生解决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困惑。接受过职业指导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理念、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表现出较少的职业决策困难。在学校教育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走向基层,服务农村,奔向西部地区,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说明学校教育是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3. 经济利益因素

在市场经济体制带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经济效益对于职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无论哪一种职业,物质激励越强,其吸引力越能保持得更加长久,物质激励减少或者没有,就会丧失最基本的吸引力,无法获得选择者的认可。经济利益包括职业带来的工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等,是人们进行职业选择时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其中工资收入是个人从工作中获得的报酬,包括各种货币收入,薪酬总额、奖金和津贴等。福利待遇指职业提供实用的非货币性的补偿性财务支持,如各种保险、补贴,以及非货币奖励,如奖品、带薪度假、海外工作和公务旅行等。从经济学角度,劳动需求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实际工资低时,劳动需求量大;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需求量小(姚文捷,2011)。如排除一切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也不考虑个人能力的差异,则工资越高的职业将越受人们的青睐。实际工资的高低是人们的实际购买能力。在职业选择过程中,非货币性工作特征的作用往往更加明显。很多择业者最后往往是在补偿性工资的利益和非货币性工作特征中进行抉择(赵海涵,2003)。因此,工资收入和待遇条件已成为了职业选择中具有决定性和挑战性的关键因素。

4. 工作地域因素

工作地域主要涉及职业的自然环境、生活条件、民情风俗和地区政策等因素,包括职业所在的城乡地区差异,不同的工作地点、位置和环境等。个体在职业选择过程中往往会考虑工作地域的影响因素。比如,年轻人倾向选择经济发达的“北上广”大城市,因为那里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就业环境好,可能有更多的职业培训机会,对自己长远的职业发展有利。但大城市由于人口众多,人才密集荟萃,职业需求有限,就业竞争激烈,求职者要想立足可能并不那么容易。相反,二三线城市或地市级以下等欠发达地区,条件设施可能相对落后,但人才需求量大,并有相对宽松的就业政策,可为个体择业就业者提供更多的发展和晋升机会。此外,一些年轻人还关心职业工作地域的户口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户口关系有了变化,但很多人选择职业时还会从未来子女入学等问题出发,考虑职业是否能够解决工作地域的户口关系。因此,工作地域是很多年轻人职业选择中关注的重要因素。

5. 家庭婚姻因素

首先,父母是子女职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父母是孩子家庭教育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鼓励有助于子女树立自信心和增强勇气。父母对子女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态度,对子女成人之后的期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以后的职业选择。同时,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性格、兴趣和价值观等的培养和熏陶,直接影响子女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的发展。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让子女感到自信与尊重,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而粗暴惩罚等不适的教养方式会使子女产生无助感、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让子女在职业决策中感受到较多的困难和冲突(何付霞,2013)。民主型家庭长大的孩子,自律性较强,出现问题会考虑父母的意见;专制家庭长大的孩子与父母交流思想较少,职业认识方面缺乏一致性,父母可能直接干预,甚至是决定子女的职业选择;溺爱型家庭长大的孩子则主体意识淡薄,职业选择主动性差,倾向依赖父母;在双职工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子女更能将家庭和工作两种角色结合起来。受过高等教育的父亲,其女儿更容易去寻求男性领域的职业;有工作的母亲会帮助女儿获得职业成就,因为她们提供了一个追求职业的女性模型。

其次,家庭婚姻是职业选择时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家庭婚姻状态对男孩职业选择影响可能很小,但对女孩来说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何将家庭婚姻和职业追求成功地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研究表明(熊雅辉,2012),女大学生对未来生活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处理好家庭婚姻和工作之间的问题。当家庭与工作发生矛盾时,多数女性会选择家庭而放弃工作。如照顾家庭中的父母,与心爱的人团聚,或保持与家庭成员的联系等。

最后,家庭经济状况也影响着子女的职业选择。来自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个体往往在职业选择时对薪酬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经济状况好的家庭一般社会地位和人脉资源较贫穷家庭有优势,对子女择业就业能提供更多社会资源的支持;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会鼓励和帮助子女获得相对应的职业成就;家庭经济状况不同还会影响子女的自我效能感。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职业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