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方位开展教育技术工作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全方位开展教育技术工作

时间:2022-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电教中心与兄弟部门合作共管,电教设备分散在各教学楼的每一个楼层,每一楼层的设备由总务处教师管理小组专人保管,电教中心将全校常规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室的分布情况制成表格,发至各教研组。教室借用设备须登记,如设备发生故障,有教师管理人员在其上挂红牌,或立即向电教中心通报,电教中心派专人巡修,学期结束,根据使用次数付给保管人员酬金。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全方位开展教育技术工作

——东南大学教育技术工作介绍

陈章其

(东南大学教育技术中心,江苏南京,210096)

近年来,东南大学教育技术中心在校主管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全体电教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常规电教为基础,以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推进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转变为重点,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全方位地开展教育技术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做好宣传工作,为积极推进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转变做好思想和物质准备工作

1994年正值我校制订“211”建设规划,我们电教中心作出了积极的响应,提出了要把电教中心建设成为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基地、外国语言教学基地、媒体教材制作基地、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基地的计划,总经费400万元。我们的建设计划得到了学校的批准,这为我们电教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要推进电化教育向教育技术转变,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我校对教育技术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视,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教育技术的宣传。例如,校领导、教务处教师参加全国和省的电教会议,并召开全校性的会议,传达并落实会议精神,宣传教育技术思想,选送有关兄弟院校先进材料和有关教育技术的文章给校领导参阅,将上级通知、决定、政策送给校领导、教务部门传阅,请校外教育技术专家学者到我校作报告,利用校报、橱窗、有线电视进行教育技术的宣传。1998年11月,在我校电教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全校上下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教育现代化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支撑,在现代科学技术造就的新形势下,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吸收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以培养信息时代所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电教教材建设,提高电教教材制作质量,教材的制作向多媒体课件方向发展

加强电教教材建设,提高电教教材质量,是推动学校教育技术工作深入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作为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来抓。为了提高电视教材的制作质量,1995—1996年我们添置了一套Betacam制作设备,1997年引进一电脑动画制作人员。电视教材的建设通过自制、购买和校际交流三种形式。1994年以来,我们自制电视教材42部,共5 631分钟,其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18部,600分钟。《大学物理文字音像结合教材》等四部电视教材获国家级奖(二等奖2部,三等奖2部),《液晶显示》等五部教材获省级奖励(省教委和省科委组织的评奖),其中二等奖2部,三等奖3部。《大学物理文字音像结合教材》还参加了国际交流。校际交流教材4部,共600分钟。近两年来购买电视教材近80部,3112分钟。

五年来共制作幻灯教材69套,计5649张,其中《写生与临摹》获省一等奖。购买语音教材47部,242小时,每年平均给学生复制录音盒2万盒。

为了使电教教材的制作得以深化与发展,1997年电教中心与物理系共同向教育部申请《大学物理》多媒体教材立项,得到教育部的批准,被列入国家“九五”重点项目,现已完成了5部(300分钟)教材的制作任务。为配合网上大学的教学工作,我们参与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10余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教务处配合,参与CAI课立项30余项,已完成项目近30项,1998年引进CAI课件4部。

三、普及提高常规电教环境,重点建设现代化教育技术环境,强化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形成了特色

教育技术环境建设是搞好教育技术工作的基础。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常规电教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为重点,在常规电教环境建设上,主要是做好普及和提高工作。在“211”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每年的建设计划,以落实当年的建设经费。1996年将未装投影幕布的45个教室装上了投影幕布。1997年我校浦口校区新建教学楼金坛院全部教室都装上了投影幕布,并配置了相应的常规电教设备和音频传输系统,1998年将原250W投影仪全部更新为400W高亮度、高分辨率投影仪,并增加了投影仪、幻灯机的数量。现我校每两个教室配一台投影仪,每四个教室配置一台幻灯机,100座以上的教室配一台无线话筒,100%的教室可以进行常规电化教学。

为落实“211”建设计划,从1995年开始,已相继投资290万元建成多媒体教室31个,5550座,大部分多媒体教室已与校园网相连。新建语音室3个,升级改造语音室3个,现我校有语音实验室17个,864座,浦口校区有30个教室都配有独立的语音传输系统,也可用于语音教学。为了解决一校两地的教学问题,1998年我们利用微波数字通信技术,建立了远程教学系统,将两校区的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视网、电话联通。开展了计算机、外语课程的远程教学试验,为克服微波通信受建筑物阻挡、通信不畅的缺点,现两校区采用光缆连接。1999年又抓住江苏省远程教育试点工程的机遇,与信息网络中心、计算机系一起进行了网上大学的建设,现我中心又增加了3个网上远程教室、远程教学设备(VOD服务器、Web服务器、Live服务器)的管理、网上课件的编制等新的业务工作,使电教中心的工作上升到新的层面。

在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上,做到规范化,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电教中心与兄弟部门合作共管,电教设备分散在各教学楼的每一个楼层,每一楼层的设备由总务处教师管理小组专人保管,电教中心将全校常规电教设备、多媒体教室的分布情况制成表格,发至各教研组。教室借用设备须登记,如设备发生故障,有教师管理人员在其上挂红牌,或立即向电教中心通报,电教中心派专人巡修,学期结束,根据使用次数付给保管人员酬金。这样既方便了教师的使用,又对设备的使用率有定量的了解,同时大大节省了人员编制。我校电教设备的完好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保证了电化教学的正常进行。

四、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认真做好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教育技术的应用出现了可喜的现象

我们将电化教学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来抓,我们主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自身队伍的素质,二是抓好教师的培训。电教人员既是媒体教学的服务者,又是媒体教学的指导者。作为这样的角色,必须态度热情,熟悉教育技术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技术精湛,工作认真。因此,中心首先抓电教人员素质的提高,提出了“宁可多麻烦自己,也要方便老师”的口号,规定每逢双星期五下午为业务学习时间。同时鼓励大、中专文化的同志通过成人教育途径深造。现有两位同志取得计算机专业本科文凭。为了进一步加强力量,现我们引进了一位副高职称计算机方面的人才。教师是教育技术工作的主体,为了使广大教师熟悉教育技术思想,熟练地使用教育技术设备,用得上层次、上水平,近年来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电教中心和教务处齐抓共管,两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规定凡使用电教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师必须接受培训,培训合格后发给使用证,凭证使用设备。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技术理沦、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创作工具、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等。通知发出后得到了全校各院系广大教师的积极响应。从1998年开始,举办培训班四期,培训教师800人次。通过上述措施,大大推进了我校教育技术应用工作。据统计,现我校80%以上的教师使用常规电教手段教学,25%以上的教师上课采用CAI课件或电子教案。年观看教学录像人时数约14万;常规电教设备使用次数1997年1.8万次,1998年2.1万次,1999年2万次;1998年上多媒体课的学生人时数17.2万,1999年21.4万。

五、坚持不懈地做好电教质量监控工作,不断提高电化教学质量,深入开展电化教学的研究

对电化教学质量的监控,是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我们一向予以充分的重视。我们对电化教学质量监控概括为两个字:听和看。“听”就是听取对电化教学工作的意见,利用全校性的教学会议听取各院系教学负责人的意见,利用期中教学检查听取教师反映,利用各多媒体教室、常规电教设备出借点备有的使用情况登记簿上的意见栏收集教师的信息反馈。通过广泛听取意见,不断地完善电教环境和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例如,1998年我们将250W低亮度投影仪全部更新为高亮度投影仪就是广泛听取意见后,才下决心这样做的。原来所建的多媒体教室,没有预留可供笔记本电脑使用的信号线插头,听取意见后,我们马上作了改进,方便了教师的使用。“看”,就是我们电教人员实地考察教师的上课情况,通过与教师交换意见,提高电化教学质量。例如,我们在观察多媒体教室使用情况时发现有的教师使用水平不高,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增加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和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内容。电化教育研究是电化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动力,近年来电教中心在国家级和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7篇,所发表的文章内容包括电教的改革与发展、电教教材的制作技术、硬件技术和维修技术等方面。其中《论音频传输系统》获1997年江苏省优秀电教论文一等奖。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形势,1997年我们拟定了“远程课堂教学系统的开发及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研究”项目,得到了学校40万元的资助。其研究内容包括两校区间建立多媒体信息传输系统、探索新型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和方式等。现两校区的远程教学系统已基本建成。下一步的工作是进一步完善传输系统和开展远程多媒体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另外,我们还与无线电系的老师一道,进行电子教室的研究。由于近年来我们在教育技术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先进电教中心,受到了江苏省教委的表彰。

(原载于《现代教育技术》,2000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