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期语文教育人本化的介绍

新时期语文教育人本化的介绍

时间:2022-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教育的人本化是新时期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建国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语文被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语文教育被认为是政治斗争的手段,这对语文教育是一种严重的扭曲。“工具论”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对“十年动乱”时期以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教育这种“左”的倾向的反拨。

1978年至今的20多年的时间,即是人们所说的“新时期”,在此段时间中,我国语文教育走过一条曲折而悲壮的道路“一方面,语文教育受着当时政治和国情的巨大影响,打上鲜明的政治烙印,另一方面,语文教育力图排除各种干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方向,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在新时期,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推进,西方现代教育理论被大量引进,许多教育理论在开放的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回响。其中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古老的人本教育传统相互激荡,衍生出一种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潮,其基本内涵就是主张教育要“以人为本”,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语文教育对人性的关注从过去狭隘的“文道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扩展到对人的价值、潜能、个性和力量的全域观照,在语文教育中的反映就是主张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立体整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全面育人。20多年来,语文教育已经使这一普适性成果获得了情境化的意义,语文教育人本化是新时期语文教育的发展总趋势,从平面的掌握“双基”到“加强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能力”和“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再到今天的三个维度的立体整合,语文教育已经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贯彻,人本主义的教育观念在语文教育中得到了有力的体现,推进了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

语文教育的人本化是新时期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我们认为,新时期语文教育人本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张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个性和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形成自我概念,追求自我实现”二是主张语文教学要贯穿人文教育,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统一起来,使学生实现语文学习与做人在生命本体上的统一,上述教育实践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根源,而且也有丰富的传统经验起着支撑作用。

一、新时期语文教育人本化的历史进程

新时期,语文教育人本化走过了一条艰难的求索之路,回顾20余年的语文教育的发展线索,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阶段(1978—1989),实施语文素质教育阶段(1999—2001),三维整合,全面发展阶段(即新课程2001—今)。

第一阶段: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阶段。

建国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语文被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语文教育被认为是政治斗争的手段,这对语文教育是一种严重的扭曲。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7年恢复高考,使学校教育恢复正常。在拨乱反正的政治大背景下,语文教育界也进行了语文思想现代化的探讨,并着手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在这种形势下,国家教育委员会于1978年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是对1963年大纲优点的继承和发展,阐述了“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强调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并且应使学生“成长为又红又专的人才”;《大纲》就语文课的思想性和工具性的关系而言,提出语文课的读写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辅相成,要求语文教学要达到思想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就语文科的教学目的而言,强调了培养能力,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教学内容而言,大纲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具备比较完备的语文知识,建立由一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文言文递升到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读写教学体系”。这个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对于纠正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左”路线的影响,使语文教学拨乱反正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该大纲仍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传授系统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过于追求建立“读写教学体系”,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矛盾非常突出。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提出语文教学要“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的观点,得到广泛响应。此后北京景山学校、上海育才学校等积极教改,陆继椿的“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改革理论,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导读法,于漪以“情感为中心,追求综合效应”的教学实践,魏书生课堂教学六步法”等等,这些教改和教学理论在全国范围内扩展开来,为语文教学的改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1986年国家教委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义务教育法的精神,以“降低难度,减轻负担,明确要求”为原则,对1978年大纲作了修订,并作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过渡性大纲,于1987年继续颁布施行,充实了教学目的,增加了“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培养初步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听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等内容要求。1988年11月,国家教委根据义务教育法制订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此计划第一次将小学和初中课程统一设计。同年,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这个大纲着眼于素质教育大纲强调读写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强调语文能力的训练,强调发展智力,注重读写听说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良好语文行为习惯的早期培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用能力。从语文教学大纲的更替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容变化两个角度,我们不难看出,本时期语文教学关注的重心是语文的工具性,从对语文的性质定位来看,无论是“基本工具”“基础工具”还是“交际工具”,都把语文的实用功能放在了首位,因而,教学中自然把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追求的基本目标。“工具论”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对“十年动乱”时期以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教育这种“左”的倾向的反拨。但“工具论”是在新旧文化和观念冲突中匆忙提出的一个教育口号,未形成科学理论体系,它理论的缺失导致实践上的种种误区。这段时期,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体现在语文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关注语文的运用能力方面,但对学生的智力因素认识不足,而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不再偏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提出了发展学生智力的任务。

在这一阶段,语文教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探讨热潮,语文教学刊物发表了一大批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发展智力,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文章。对语文教学观念,语文教学的目的、内容、原则与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审视。语文教学广泛开展了对钱梦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语文教育主张的讨论,在语文教学中逐渐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少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开始实践“主体性教育”与“成功教育”两大教育理念或教学原则,使我们语文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一次新的飞跃。

第二个阶段:加强语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这是新时期语文教育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约1990—2001)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提出了加强语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基本内容,对语文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探索。

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第一,语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本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都强调,学习语文,必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认为语文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蕴藏着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热爱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学,就是一种热爱祖国的情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是热爱本民族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所以,语文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基本素质。第二,培养言语交际能力,认为语文课程实施的本质是让后代学习母语,掌握母语,运用母语进行思维、交际和生活。言语能力是用母语进行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言语能力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三阶段:着眼三维目标,培养语文素养。

2001年7月,《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它是新时期我国语文教育的又一个转折点。自1999年开始研制,2001年9月正式走入38个国家级实验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稍后出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根据国外课程改革趋势,结合我国语文教育的实际,在新时期用纲要的形式来规范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新时期国家对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规格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都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本章注释:

语文教育发展史[J].语文战线,19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