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组织制度,商业银行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组织制度,商业银行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商业银行的产生1.早在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一些文明国家,尤其是罗马,银行业就已经存在。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1.单元制。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都采用这种制度。因而商业银行也就成为中央银行管理货币信贷的主要对象。一系列的合并直接导致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于一身的“全能银行”的产生。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1.早在古巴比伦和中世纪的一些文明国家,尤其是罗马,银行业就已经存在。我国古代也曾有过钱庄、银号、票号,从事汇兑、放债业务,但由于封建社会的漫长,未能实现向现代银行业的转化。

2.近代银行业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的意大利处于欧洲各国国际贸易的中心地位。然而,近代银行经营的高利息、以政府为主要对象的贷款业务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需要。

3.英国的银行是从替顾客保管金银首饰的金匠店发展而来的。1694年,在英国政府支持下由私人创办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出现的股份银行,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1.单元制。银行业务完全由总行经营,不设任何分支机构,这种制度以美国为代表。

单元制的优点在于不易产生垄断,从而能提高银行服务质量;独家银行经营成本较低;在单元制下,独家银行可以为当地经济很好地服务,与当地经济息息相关;主观上和客观上都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分支行制。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国内各地区及国外普遍设立分支行。各分支行的业务经营和内部事务管理统一按照总行的要求进行。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都采用这种制度。

分支行制的优点是银行规模可以按业务发展而扩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在资金运用方面,各分支行之间能互相调度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贷款和投资分散于各地,符合风险分散的原则,银行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3.银行持股公司。由某一集团首先成立一家持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一家或几家银行。这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首先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银行制度。作为规避对开设分支行限制的一种策略,银行持股公司已经成为美国一种非常重要的银行组织形式。

银行持股公司的优点是:(1)和小银行相比,大银行的资金利用效率更高,母公司可以通观全局,统一调配资金;(2)持股公司可以同时控制大量的非银行企业,这就为它所控制的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客户关系;(3)通过持股公司的方式,集团可以同时经营非银行业务,增加盈利。

4.代理行制。银行间相互签有代理协议,委托对方银行代办指定业务,双方互为代理行。

5.连锁银行。表面上不存在控股公司,事实上由某个人或集团购买这些银行的股份,控制这些银行的经营决策。法律上,这些银行保持独立,经营上实际由某个人或集团控制。

(三)商业银行的作用(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

1.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2.商业银行经营项目最多,资产负债业务方面多样化的程度最高,经营领域广,被称为“金融百货公司”。

3.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共同构成全国支票结算中心。

4.商业银行是货币创造者之一,其经营活动强烈地影响货币供应量,对货币供应量的水平和变化至关重要。因而商业银行也就成为中央银行管理货币信贷的主要对象。

作为最重要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在一国的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全国几乎大部分公民的储蓄,直接制约宏观经济的运行,其经营管理的安全性也关乎一个国家的社会稳定,所以,无论是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还是政策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都相当重要。

(四)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1.日趋集中,全能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国际银行兼并活动如火如荼。一系列的合并直接导致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于一身的“全能银行”的产生。

2.电子化

20世纪90年代起,人类步入信息革命的时代。世界各大商业银行强化了信息技术的投入,普及自动化系统,开拓家居电子银行服务,发展电子货币,构建电子货币联网系统等。

3.国际化

信息技术把企业界融为一体,一个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正在形成,国际各大商业银行都以全球眼光来发展业务,无一例外都是国际化的银行。

4.股权开放

工业化国家的商业银行大都已成为上市公司,日益走向资本社会化,很少再有个人或家族独资经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