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国前的干部素质建设分析介绍

建国前的干部素质建设分析介绍

时间:2022-09-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可将建国前我国基层干部的素质要素概括为:政治鉴别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建国前,由于处于纷繁复杂的革命斗争环境下,基层干部的政治认识、政治立场、组织纪律观念等要素对于革命活动的组织、发动与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可见,这一时期以政治思想为核心的干部素质建设主要是由当时的革命背景所决定的。

正如前文所述,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在革命根据地人事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时期对干部素质的要求可以从党的文件及国家领导人讲话中总结归纳。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可将建国前我国基层干部的素质要素概括为:政治鉴别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一)政治鉴别能力的提出。建国前,由于处于纷繁复杂的革命斗争环境下,基层干部的政治认识、政治立场、组织纪律观念等要素对于革命活动的组织、发动与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一时期对基层干部的政治鉴别能力要求非常高。例如,早在1928年7月,《中国共产党组织决议案草案》就较为完整地提出考核党员干部的标准,即“考核一个党员应该以其政治认识、组织纪律性及为工人阶级利益牺牲为标准”。[2]1937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一文中要求党的干部要“懂得马列主义,有政治远见……在困难中不动摇,忠心耿耿地为民族,为阶级,为党而工作。”[3]1938年,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指出:“共产党的干部政策,应是以能否坚决地以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和群众有密切的联系、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4]

(二)注重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群众路线是党实现自己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由于当时只是在少数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政府,革命的主要任务还是为在全国夺取政权做准备,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具备密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能力,要以干部“与广大群众的联系,在这些群众中的威信影响,指导群众的能力的标准”[5]来评价干部。例如,1934年,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如何关心群众生活,如何维护群众利益做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要“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6]

(三)“德才兼备”用人标准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才德兼备”“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1940年时任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同志具体阐述了德才兼备标准,强调“德才并重,以德为主”;1943年,周恩来同志强调:“挑选干部的标准,政治标准与工作能力,两者缺一不可,而政治上可以信任是先决问题。”[7]

可见,这一时期以政治思想为核心的干部素质建设主要是由当时的革命背景所决定的。尽管阶级斗争已经不是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但它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对当前我国公务员的政治鉴别能力、思想道德品质等素质要求依然很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