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域政府之间合作理论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域政府之间合作理论

时间:2022-09-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一百年后,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比较优势理论。[5]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区域分工和区域贸易问题的研究。区域间生产成本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显现出区域优势,导致区域分工。

二、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域政府之间合作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主要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构成。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从国家之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揭示国际分工的产生。亚当·斯密认为,各国都存在着某种绝对有利的自然条件或后天获得的专长,具有生产条件上的某种绝对优势,因而都拥有实际成本即劳动耗费小于其他国家的某种或某些商品。这种商品各自在价格上占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的竞争能力,各国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商品,并相互进行国际贸易。这样的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对参与各方都有利。

绝对成本理论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没有说明无任何绝对优势的区域如何参与分工并从中获利的问题。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的相对优势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解决了这个斯密无法回答的难题。大卫·李嘉图认为,即使某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仍然可以进行分工和贸易。他认为,由于两国劳动生产效率的差距在各商品之间是不均等的,因此,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不必生产所有的商品,可只生产并出口有最大优势的商品;而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和地区也不能什么都不生产,可以生产劣势较小的商品。这样,彼此都可以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增加各自的利益。相对优势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比较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我们可以发现,绝对优势理论实际上是相对优势理论的一种特例。

在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一百年后,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资源禀赋理论(又称为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生产要素丰富或稀缺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商品的流向,为国际分工原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方向。资源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比较优势理论。[5]

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区域分工和区域贸易问题的研究。区域间生产成本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显现出区域优势,导致区域分工。区域合作是区域分工的结果,又是区域分工的前提。没有密切的区域合作,也就没有区域分工的深化和发展。比较优势理论是区域政府之间合作的研究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对指导区域政府之间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