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阐释与创新——关于多党合作理论体系的研究

阐释与创新——关于多党合作理论体系的研究

时间:2022-09-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阐释与创新——关于多党合作理论体系的研究天津市委统战部研究室多党合作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实践经验和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多党合作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组织上,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平等对待。这是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存在的前提条件。

阐释与创新——关于多党合作理论体系的研究

天津市委统战部研究室

多党合作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实践经验和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证明,多党合作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它是中国特色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被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原则、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民主党派的性质、民主党派参政党地位的定位、无党派人士的职能和地位、政治交接内涵和如何搞好政治交接等问题日益清晰化,以及中发〔1989〕14号文件、中发〔2005〕5号文件和中发〔2006〕5号文件的颁布实施等等,都显示出多党合作理论逐渐走向成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初具形态科学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多党合作理论体系包含丰富的科学内涵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历史文献、相关文件和著作论述的理论研究以及多党合作实践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多党合作理论具备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形成了独特的理论风格,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核心

在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中国共产党是其中的核心力量,是多党合作事业的领导者,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和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前提,是我国社会主义多党合作事业的基石和成功的根本保证。正如邓小平所指出,“中国的其他党,是在承认共产党领导这个前提下面,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人民群众自己的选择。近现代的中国是一个四分五裂、积贫积弱的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包括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经过几十年浴血奋斗的革命历程,推翻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政权,建立新的国家和社会;通过不断改革和探索,使人民群众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也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先进性所决定的,是中国现实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她能够团结和带领中国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不断取得发展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重要职责

在多党合作事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中国共产党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多项职责,民主党派有其存在的独立性,在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这是他们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范围广阔,层次多样,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可以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实行互相监督,其内容主要包含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情况,党委依法行政及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情况。

(三)民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形式

民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合作的重要形式和主要方式。中发〔2006〕5号文件规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是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基本方式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形式主要是民主协商会、小范围的谈心会、座谈会或书面建议,协商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文件、宪法和重要法律的修改建议、领导班子人选的建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重要规划和重大问题、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的通报等。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社会的一致性和多样性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统一战线是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体。”同样,一致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差异性之间的关系也是民主协商作为多党合作形式的客观根据。一致性、统一性是民主协商存在的前提性条件。如果没有一致性和统一性,民主协商就失去了存在的可能性,协商就无法开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组织上,关系是平等的,相互平等对待。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个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不管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还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承担着共同的历史与现实的责任,都是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这是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存在的前提条件。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以及无党派人士只有追求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民主协商才有发生的可能性,才有存在的基础,否则他们之间就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尔虞我诈,以夺取政权为目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是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必要条件。如果各个方面都是无差别的统一,民主协商就失去了必要性。意见和建议的差异性、不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存在,民主协商才有了必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社会政治生活领域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多种利益主体逐渐形成,各种利益关系趋于复杂化,社会分层不断多样化,出现了诸多新的社会阶层。各民主党派联系着不同的社会界别,他们有着与工农大众不同的特殊利益和要求。这都需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治表达中积极沟通和协商,诉诸民主协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畅通各方表达诉求,达成共识。

(四)促进发展是多党合作的根本任务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充分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关于发展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我们党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多党合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也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把促进发展作为多党合作的根本任务,作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智力密集和人才优势,既要促进经济建设,又要促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正如中发〔2005〕5号文件中规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根本任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自觉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促进发展当作多党合作的根本任务,也使得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了为之长期努力奋斗的主旋律,为多党合作事业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机制,推动多党合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五)政党关系和谐是多党合作的本质属性

促进我国政党关系的和谐,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对于坚持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党关系的和谐和多党合作是一致的,政党关系和谐是多党合作的本质属性。和谐政党关系意味着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既在追求目标、利益、思想和行动上高度协调一致,又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相补充。多党合作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关系,为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提供了基本制度保证和前提条件。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0次全国统战会议上就指出,“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既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既要重视做好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工作,又要真诚接受他们的民主监督;既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要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

二、多党合作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一个随着社会变化和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多党合作理论也不例外。特别是随着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各种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出现、多党合作实践的不断发展,多党合作理论也要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那么,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多党合作理论就需要作更加深入的思考。可从加强党的理论和参政党理论建设,深入研究有关民主协商理论性问题,批判借鉴其他国家政党理论的有益成果,结合多党合作实践等方面加以考虑。

(一)加强党的理论建设

多党合作理论是党的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理论是多党合作理论的理论语境。把多党合作理论研究融入党的理论建设框架中,可以为多党合作理论研究提供深厚的理论意蕴、广阔的理论语境和更大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多党合作理论的研究也可以为党的理论提供一个发展的切入点,推动党的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党的理论建设涉及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诸多方面,其重点和关键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共产党执政迎来各种挑战,面临各种新的任务,诸如要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党内腐败现象、依然存在的社会不公正现象等。这些都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执政党,要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高度,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思想,扩大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监督,解决好党与国家、党与社会、党与人民的关系,把握好时代发展的方向和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适应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党的领导和执政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

参政党理论是多党合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参政党理论问题关系到多党合作理论的完整性,参政党的理论建设必定会更加丰富多党合作理论内容,推动多党合作理论的发展,促使多党合作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参政党理论建设还关系到多党合作理论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因为参政党理论建设可以为多党合作理论的发展提供理论资源和生长点。参政党理论建设包含参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运行机制、机关建设,参政议政的方式方法,参政党的参政议政能力等方面问题。首先,如何提高参政党的参政议政能力是参政党理论突出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参政议政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身价值的体现,也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要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职责,从参政党长远发展的角度认识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提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建言献策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等各种参政议政能力。其次,进一步探讨参政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问题。参政党的思想、组织、作风状况是自身素质的体现,关系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能否长期作为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和同盟者。思想、组织和作风的建设也是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前提,对于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至关重要,是切实履行各项职责的基础。另外,深入研究政治交接问题。政治交接问题在各地换届完成后更显重要。要准确把握政治交接的内涵,探索如何顺利做好政治交接,确保各参政党新一代领导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后,参政党的机关建设问题也是参政党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机关工作制度建设等,应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以制度建设来带动机关各个方面建设的加强。

(三)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民主协商的理论性问题

民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方式,进一步完善民主协商的原则、协商的内容、协商的方式、程序等理论性问题,势必对多党合作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中发〔2005〕5号文件中,已经规定了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政治协商两种基本方式,以及协商的内容和程序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民主协商理论就是要探索如何使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民主协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首先,要发挥好中国共产党作为民主协商基本主体的领导和核心作用,引导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有序地参与民主协商,使民主协商进一步规范化和程序化。其次,加强民主协商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民主协商机制,畅通政治信息传递渠道,完善民主协商形式。另外,还要为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满足社会新阶层人士和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需求,提高他们的组织化程度和民主协商能力。最后,还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民主协商的意蕴、与民主协商相契合的理念,为民主协商理论提供深层次的理念支撑和文化支持,使民主协商理论更具中国特色。

(四)批判借鉴其他国家政党理论的有益成果

多党合作理论是中国特色政党理论的一大独创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与西方国家的政党理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我们决不能盲目照搬效仿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多党制的政党模式。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既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坚持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问题,政党理论也属于人类政治文明范畴。其他国家政党理论中也有反映人类政治发展一般规律的内容,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精髓基础上,批判地借鉴其他国家政党理论的有益成果,吸收反映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一般规律、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能促进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能为我国政党制度理论所用的有益内容,剔除其中糟粕成分,丰富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理论。

(五)紧密结合多党合作实践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证实自己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多党合作理论也是如此。它的最早起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统一战线学说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样,它的发展也只有在实践中获得源泉和动力,只有在多党合作实践中,它才能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和创新。离开现实的实践,多党合作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停滞不前,丧失生机和活力。因此,要紧密结合多党合作的实践,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等新情况,分析和解决好利益表达机制、政治资源配置方式和参政议政渠道的多样化、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社会基础变动等新问题,促进多党合作理论不断发展和创新。

执笔人:赵前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