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人的社会利益

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人的社会利益

时间:2022-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是经济建设如果不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就偏离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方向,背离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一旦人民群众因此而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建设就失去了动力。

五、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人的社会利益

社会建设表现为教育的发展、分配制度的改革、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健全等等。社会利益是人的一种综合性利益,既有追求安全和享受上的利益,又有追求发展上的利益。它的集中表现是人民享受发展的成果。胡锦涛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5]社会利益关系到人的幸福,是人的享受需求实现的条件。所以,把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人的社会利益内容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这种具体内容体现着人本身发展的水平。在不具备客观条件的情况下,不能把享受利益目标抬得太高,否则就会与社会能力发生矛盾,从而造成社会危机。同样,也不能降低它的水平,否则容易造成对人的身心损害。过去,我国在“左”的思想支配下,忽视了社会利益,把人的享受看成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情绪和积极性。

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追求共同富裕,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恢复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来面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建设同社会建设的关系,认为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也是社会建设的基础;而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目的,并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经济建设必须同社会建设相协调,如果社会建设滞后,社会矛盾必然增多,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也会加大。特别是经济建设如果不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就偏离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方向,背离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一旦人民群众因此而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经济建设就失去了动力。所以,在人类文明中,社会文明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文明发展举足轻重,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事关重大。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上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但这时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显著增多。从根本上说是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发展“一条腿短”。胡锦涛指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事实上,我国在200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达到1090美元。所以胡锦涛同志告诫人们:“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16]之所以是关键时期,是因为在这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将发展重大变化,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潜在条件,具备了使社会成员发展自己的爱好、丰富自己个性的条件,因此是难得的“黄金发展期”。

但这个时期,又容易出现经济失调、社会失序、道德失范、心理失衡,因此也是矛盾多发期。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及时使矛盾得到化解;如果处理不当,会使社会动荡不安,甚至倒退。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就在这个阶段发生了失误而出现了经济停滞和社会动乱。所以,党的十七大特别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并提出一系列的科学策略,专门做出部署来解决社会建设落后的问题。胡锦涛指出:“和谐社会,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17]认真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工程。要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健康素质;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提高社会的公平程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制,关注弱势群体,从制度上保障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善,其内容也不断发展,只有掌握这种变化的实际,提高社会建设的水平,才能真正满足人们社会发展利益的需要。

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构成了人的整体利益。人就是在利益不断实现、需要不断满足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利益是人的活动的驱动力,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8]利益同需要紧密相连,利益是人的需要对象的总和,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的利益得到实现,需要也就得到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多方面的需要,并且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人对利益追求的丰富性、需要的全面性,体现着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当人们物质利益得到实现、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就又追求高层次的利益,产生新的需要。新的需要会推动人们开拓新的实践领域,而实践成果积淀在人自身的生理、心理结构中,使人在更高程度上获得了新的本质,产生更新的需要,追求更新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利益、需要的驱动下向前推进的。

科学发展观提出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使社会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其根本意义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利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使人得到全面性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19]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胡锦涛说:“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就是为了“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

[2]《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9页。

[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4]参见颜晓峰、谈万强主编:《发展观的历史进程》(下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4~542页。

[5]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页。

[6]马凯:《促进科学发展,谱写历史新篇》,出自《科学发展辉煌成就》,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851页。

[8]参见《理论动态》编辑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第67~70页。

[9]参见崔常发、许明善主编:《高层讲坛: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大课题》(下),红旗出版社,2007年版,第580~584页。

[10]《人民日报》2006年2月21日,第一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26页。

[1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13]参阅邢贲思主编:《科学发展观读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4~75页。

[14]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出自《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1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16]《求是》2005年1期。

[17]《求是》2006年1期。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24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