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生共赢

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生共赢

时间:2022-03-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社会共生系统由社会主体构成,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共生系统。就社会共生系统的基本特征而言,胡教授认为有四种:整体性、等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任何一种社会共生系统都具有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社会共生系统的特征不能成为其成员特征的“累加”,因为构成方式对系统的特征有决定性作用。社会共生系统的适应性是指系统维持与环境共生关系的能力。
社会共生系统_共生翻译学建构

复旦大学胡守钧教授将社会共生系统定义为:相互关联的社会主体的集[8]。社会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社会共生系统由社会主体构成,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共生系统。就社会共生系统的基本特征而言,胡教授认为有四种:整体性、等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

关于系统的整体性,胡教授给出了一个较为哲学的解释:由要素构成的系统,具有要素所没有的性质[9]。他认为,系统的质不等于所有元素的质的堆积。这大概是出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那个“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命题。贝塔朗菲在阐述他的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时,就充分地肯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的内涵。的确,古希腊的哲学家们普遍重视事物的整体性,赫拉克利特就把世界看作“包括一切的整体”。古代这种朴素的整体观至今仍然是现代系统论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知道,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在一起,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但组合的方式不同,产生的功能、能量和结果就不同。实际上,现代系统科学就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做了更为全面的透视,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三种情况: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小于部分之和。那么,部分与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综合效应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各部分之总和呢?这种综合效应决定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系统的整体由个体构成,但并不是由系统的个体叠加而成,所以,构成整个系统的特征或者说系统的整体性特征不能由孤立的个体元素的特征来累加。正如拉兹格在其《系统哲学引论》中所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个神秘的说法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构成特征不能由孤立的各部分的特征来说明。因此复合体的特征与元素特征相比是‘新的’或‘突然发生的’。但如果我们知道系统里的各个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系统的行为就可以从元素的行为推导出来。我们也可以说:虽然我们可以设想某个总和是逐渐形成的,但作为具有相互关系的部分的总体的系统必须设想为瞬时间形成的。”[10]

胡守钧教授指出,系统的整体性其实是系统作为一个具有质的规定的物所具有的性质。任何一种社会共生系统都具有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社会共生系统的特征不能成为其成员特征的“累加”,因为构成方式对系统的特征有决定性作用。不同的社会主体的人组合在一起,可能爆发极大的创造力,如世界杯赛场上的足球团队、“神九”载人航天团队等;也可能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如黑社会团伙。同样,十根筷子组合在一起也绝不是十根个体筷子力量之和。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它所起的作用与功能。

等级性是缘于系统与系统内诸元素及其与外界相互关系的转化。胡守钧教授把这种关系描述为:假设系统A由N个要素构成,其中每个要素又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系统;系统A是更高一层系统的要素。这就是所谓的等级性[11]。欧文·拉兹洛把这种等级性描述为,“如某个给定系统a有组分系统c1,c2,c3,…,cn的确定结合,其和用R表示,当其组分也是系统且其本身又是某个更大系统的一个组分时,系统a就是某等级体系的一部分:

[a=(c1,c2,c3,…,cn)]b

这里的a是b的一个下层系统(组分),并且所有的c都是与上层系统有关的可比系统”[12]。显然,社会具有等级性,社会共生关系中的主体(每个个人或组织)都属于社会共生系统中的某个等级,而且因构成方式或类别的不同会属于不同的等级,即等级的多重性身份。等级性是社会共生系统中的一个突出特征。

稳定性指系统要素之间、构成方式以及功能作用的恒定性与常态性。复旦大学朴昌根教授认为,所谓稳定性是“指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在涨落作用下的恒定性,亦即系统状态或状态序列或输入—输出关系在涨落作用下的恒定性。换言之,说一个系统是稳定的,是指该系统具有自身的度量规定,维持自己的质的规定性的统一,使涨落引起的量变不会引起质变的界限”[13]。实际上,质的恒定性即是系统的稳定性。

社会共生系统的适应性是指系统维持与环境共生关系的能力。其实,一个系统与外界环境(其他相关系统)以及其内部自身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程度是社会共生关系状态的重要表征。因此,如何建立、保持稳定的适应性共生关系是复杂的社会议题。

总之,通过了解系统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的实际存在而透视系统的一般或哲学意义,能对系统的普遍存在性及其在社会共生关系中功能与应用认识更加清晰与透彻,为优化社会秩序和决策起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