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人爱恨交加的“网络

让人爱恨交加的“网络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在这种心理机制下,一些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的儿童,最终形成了所谓的“网瘾”。“网瘾”是成人世界对由于上网而成瘾状态的一种表示。根据调查,男性网瘾比例高于女性网瘾比例,未成年人网瘾比例较高,初中生和职高学生的网瘾现象最为令人担忧,其中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学生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
让人爱恨交加的“网络_童年的隐忧:来自童年社会学的观察

一、让人爱恨交加的“网络、网吧、网瘾”概念

说不上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进入了网络时代。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传媒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以其快捷、全面的信息传递改变了社会生活的面貌。互联网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快速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儿童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娱乐方式。现在的儿童可以说是在电视和网络的浸润中成长的一代。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10岁~19岁网民构成了我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比例达到33%,而10岁以下网民从2008年的0.4%增长到2009年的0.9%,总数在300万人左右。中国互联网用户正在趋向低龄化。

互联网作为声音和图像的信息传播媒介,与其他传播媒介相比,其传输信息的方式具有形象化、生动性、信息刺激强、超越时空等一系列新的特点。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家庭使用互联网的日益普遍化,在现代儿童的童年生活中,互联网已经成为儿童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互联网的出现不但有助于扩大儿童的知识面、增加儿童的学习机会,而且能够使儿童有效地了解社会、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对于正处在成长阶段的现代儿童来说,互联网既是他们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成为他们寄托愿望、展现自我、发泄情绪的主要场所,更是满足他们内心需要、获得成就感的重要途径。但是,互联网的虚拟性、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便捷性,使得互联网对儿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让许多儿童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如今,互联网在儿童身上所催生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让社会头疼,让学校无奈,让家长揪心的社会普遍现象。令人想不到的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给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更为不幸的是,如今,儿童患上“网瘾”个案的群体性亮相,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挥之不去的梦魇。“网络、网吧、网瘾”这三个名词已经成了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使用最为频繁的概念,也成了让现代人爱恨交加的三个概念。

●真实的世界离儿童越来越远,而虚拟的世界越来越近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在改变社会生活面貌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完全虚拟化的生活场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尽管儿童可以获得在真实世界所无法获得的大量信息,过去人们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实现的诸多需要,如今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就可以完全实现。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逐渐使人们疏离了现实的真实世界。自从网络普及以后,不但是成人,尤其是儿童在家的时间日益增多,儿童直接接触社会、参与同龄群体活动的时间日益减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世界似乎就掌握在人们的手中,人们甚至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领略外面世界一切。然而,对于儿童这个既不能完全跨入成人世界的门槛,又必须不断迈入成人世界、最终必须成人化的特殊社会群体而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他们与真实世界的距离,造成真实的世界离儿童越来越远,而虚拟的网络世界离儿童却越来越近。

现实世界之所以离儿童越来越远,主要是因为现实世界越来越成人化。现代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既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一方面,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而另一方面,我们又处在一个人际交流信息比较匮乏的时代。如今拔地而起的高楼和不断变革的现代传播技术不但阻隔了人们之间的往来,而且也使儿童自由玩耍的场所日渐缩小。从某种角度看,导致儿童沉迷网络的真正原因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生活的乐趣、能够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玩耍的伙伴越来越少。在真实的世界里,儿童除了学习以外,再也没有能够获得各种心理体验和成就感的场所与活动。有关专家指出,现在的儿童个性独立,很难与家长、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上网自然成为许多儿童不成熟的减轻压力的方式。如今,“QQ群”、“社区”、“工会”、“网友”、“水友”、“版友”、“聊友”等等这些网民们耳熟能详的名称早已经成为儿童重要的生活元素。在网络世界里,“没有他人在场”的环境和“快乐原则”成为支配儿童行为的主要心理机制。在网络世界里,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情感容易得到宣泄,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一部分儿童而言,只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才能回避现实世界的各种压力。正是在这种心理机制下,一些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中的儿童,最终形成了所谓的“网瘾”。“网瘾”是成人世界对由于上网而成瘾状态的一种表示。即“互联网成瘾综合征”,英文简称为IAD。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有了“网瘾”的人,即使能够意识到因上网带来的问题的严重性,但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缺乏等症状。据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我国第一个网瘾报告:目前我国有13.2%的青少年患有网瘾,北京市为23.5%,位居云南之后排名全国第二。根据调查,男性网瘾比例高于女性网瘾比例,未成年人网瘾比例较高,初中生和职高学生的网瘾现象最为令人担忧,其中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学生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1]另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7年对5208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25%的儿童已成了网瘾患者,还有近8.2%的儿童有患网瘾可能性。

在儿童上网的过程中,儿童与网络之间形成的是一种简单的人—机关系,随着这种简单的人—机关系形式的日益普遍化,儿童与教师、父母及同伴交往却在日益减少,直接导致了儿童人际关系观念的淡化和人际交往技能的退化,最终使儿童与同龄群体之间、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削弱,加剧了儿童内心世界的不断封闭化,从而出现了“网络孤独症”等一系列问题。网络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对周围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对周围事物的思考,减少了儿童对周围事物的探究行为。最让人揪心的是,虚拟网络中的一些对现实的歪曲、简化、模式化的描述,容易对儿童产生误导,使一些还不具备正确的判断能力的儿童对社会、对人生形成错误的认识和判断,最终导致儿童价值观的迷失或混乱,引起儿童行为上的一系列偏差,甚至使一些儿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面对许多陷入网络儿童不能自拔的儿童,面对这些儿童们的父母们忧愁的面容,我们不禁要问,现实的社会生活为什么对儿童如此的缺乏吸引力,儿童在虚拟的世界里究竟在寻找着什么。

如果真实的世界离儿童的日常生活再近一些,如果现实生活中吸引儿童的元素再多一些,如果学校的环境再宽松一些,如果家庭的环境再温馨一些,如果父母的怀抱再温暖一些,也许网络只不过是儿童了解外界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而不至于成为一些儿童舒展身心的精神乐园。

●虚拟世界中激情高涨,真实世界中沉默寡言

我们在惊叹互联网的神奇的同时,也在感叹着它给现代儿童所带来的种种疑惑与问题。如今,在全国大中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随处看见装修考究的网吧。2005年7月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网民人数已突破一亿,其中热衷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网民已达1520万。我国网民中有82%为青少年,而其中两成左右的儿童中有14.8%沉迷于网络。在北京市的付费游戏者之中,青少年占到半数以上。[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4.2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31.8%。

我们在为互联网带给我们生活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在怀念那段没有互联网的时光。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多的是一种手机信息和网络形式。如今,人们再也无法从网络的交流中体验到曾经真实的情感了,人们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的所产生的真实的情感和心灵感应体验已经荡然无存。童年时期是一个充满憧憬的“多梦时代”,本应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但实际上,不少儿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激情高涨,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冷漠。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生活中适合儿童自由表现的空间不断缩小,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学习以外,儿童的自由表现需要得不到充分的满足,一部分儿童只好沉湎于网络游戏、卡通漫画等虚幻世界中,以求得身心的彻底放松,获得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与反应。网络的虚拟性可以为儿童各种感官的自由展现提供广阔的天地,致使一些儿童进入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以后,可以连续几个昼夜都不觉得累,精神高度集中和兴奋。同时,由于成人世界对儿童自身需要的日益漠视,儿童真实参与的各种自由活动的空间日益缩小,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天地,部分儿童只好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一些儿童之所以热衷于网络游戏,并不是完全为了追寻求刺激和享乐,而是为了寻求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需求,互联网的交互性、人性化和多元化等特点能够极大地满足儿童好奇的心理需求。

虚拟的网络不但能够始终为每个儿童提供一个平时无法企及的挑战和博弈的平台,而且也为儿童提供着可以相对公平、自由、宽松地博弈和表达的形式。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儿童不用在乎现实世界的诸多规则和限制,儿童可以随心所欲、自由地享受自己的快乐。让人忧虑的是,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充斥着大量的歪曲化、简单化和模式化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着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判断能力还不强的儿童来说,网络中大量的不良信息,容易导致他们对社会、对人生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判断,最终导致价值观的迷失或混乱,甚至引起行为上的巨大偏差。

●网络暴力游戏使儿童的感觉器官日益钝化、情感冷漠化

2009年8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单位共同发布了《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报告显示,现在的小学生接触互联网时间大多集中在“低年级”阶段,约8成小学生在9岁前就开始接触互联网,更有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就已接触网络。小学生最常登录的是一些“门户网站”和“小游戏网站”,也有相当一部分喜欢登录“儿童社区”。游戏是上网小学生的“最爱”,上网玩过游戏的比例超过9成。许多成人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儿童对于流血场面并不感到害怕?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儿童看到凶杀的场面感情很冷漠?在我看来,这主要是因为,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充斥着一些暴力、凶杀场景的图像和画面,经常刺激着儿童的感觉器官,天长日久,使儿童的感觉器官和情感、情绪的感受性阈限大为降低,形成了所谓竟“见惯不怪”的心理效应。如今大部分网络游戏存在着暴力因素,充斥着打打杀杀的血腥暴力画面。在网络游戏中,游戏的设计者为了增强游戏的吸引力,竟把杀人作为晋级的门槛,儿童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如果要顺利地通过游戏设置的关口,就要不断地杀人。充斥着暴力倾向的网络游戏,对于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还十分有限的儿童来说,其负面的影响是极大的,特别对儿童纯洁善良的心灵和情感系统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势必造成部分儿童对生命的敬畏感缺失。儿童在参与了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场面后,往往会在心理上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这种心理体验对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起着持续催化作用。例如现在流行的网络游戏“反恐精英”。就属于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该游戏以第一人称进行警察和土匪双方模拟实战对击,最终被击毙的一方“战败”,另一方“成功获胜”。在这种以第一人称进行的游戏过程中,儿童往往可以获得成功的感觉,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是巨大的。虚拟网络中的虚拟化的暴力、血腥场面,经常对儿童的感官刺激,使儿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暴力、血腥的东西似乎都与人的感受无关的错觉,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度。使儿童的情感和感官不断冷漠化。同时,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基于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性特征的制约,儿童分辨善恶的能力十分有限,在网络游戏尽情使用暴力所获得的成就感,直接强化了儿童的暴力意识,儿童在暴利游戏中得到的赞许和认可,直接导致了儿童的感觉器官日益钝化,使儿童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现象见惯不怪。同时,虚拟的网络暴力游戏也在无形中将各种各样的暴力技术手段传递给了儿童,可能导致他们会将网络游戏中的方法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天长日久,虚拟世界里的暴力和凶杀场景又可能被复制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来,如有些儿童平时在学校受了委屈,或者学习压力大,或者被同学欺负,被老师责骂,或者觉得孤独的儿童,就可能采取在网络游戏中不断升级装备、加深功力,打打杀杀来排解心理压力

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暴力倾向,很容易让人格尚未健全的儿童错把“现实”当“虚拟”,最终造成部分儿童的人格、心理产生各种问题。有关资料显示:儿童观看虚拟暴力场面与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残酷性成正比。并且,日常生活中部分家长对暴力的谈论和赞许,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着儿童的暴力意识,使儿童误认为暴力也能得到成人的默许、认可和赞赏。当虚拟网络中的暴力倾向的各种游戏漫过儿童的心灵地带的时候,毒化的不仅是儿童的心灵,更重要的还有儿童的思想、行为以及未来。

更为不幸的是,如今,我们似乎可以从儿童们之间平时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所用的词语的变化,窥见虚拟网络中的暴力游戏对儿童心理的负面影响。比如,过去的儿童斗嘴时最爱说“我不跟你玩”、“我打你”,如今的儿童拌嘴时常说“我整死你”。

●虚拟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儿童精神世界的蚕食

“网络无国界。”这是网络的优越性所在。网络在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同时,也成为传播消极文化的渠道之一。随着网络在家庭中的普及,一些有害的网络信息通过家庭电脑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产生着影响。有报道称,一个男童竟然在网络上跟一个素未谋面的女童结婚登记。这名男童还津津有味地告诉妈妈,说这只是一个游戏,他们可以在网络上注册结婚、生孩子和离婚。他和“妻子”常在一起讨论他们那“两层复式豪宅”中的家居装修……而另一个正在上初二的儿童的手机被父母没收了,原因是他的手机里有很多“不穿衣服的姐姐”。十几张图片全是火辣辣的半裸甚至全裸的美女图。父母问他这些图片是从哪里来的,孩子回答说,是他在网吧里玩游戏时,一个大哥哥给他下载的。[3]据不完全统计,50%左右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的[4]

在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下,儿童的思想品德问题日益突出。不少儿童缺乏理想追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参与团伙犯罪、黑社会性质团伙、吸毒等现象屡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网络中的不良信息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一些网络广告中存在着明显的拜物主义倾向,不恰当地宣传新产品,容易使儿童产生喜新厌旧的心理,使儿童产生人的健康、容貌、社交等问题都可以通过物质消费的途径解决的错觉。尤其对于一些没有家庭经济压力的儿童来说,网络中精美的广告画面所展示的儿童产品,具有极强的煽动性和诱惑力,导致部分儿童甚至产生了只有追求物质享受,才是最美妙的人生价值取向,并由此衍生出强烈的虚荣心。同时,现代传播技术和手段的日益改进,各种手机短信广泛传播,一些不健康的短信也在儿童之间流行,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悄然形成负面影响。例如,如今在儿童中间转发的手机短信“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抄、抄、抄,考试的绝招”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不但影响着儿童的价值取向,还对儿童的心理产生着影响。会使儿童逐渐失去了对真善美的理解与追求。儿童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他们的判断能力,是通过“观察——模仿”的形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从普遍意义上来看,在现代社会,网络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处在成长阶段的儿童,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对来自成人社会的各种信息的理解容易表面化和片面化,容易把虚幻缥缈的想象当做现实。据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互联网上一年有45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成人世界不采取应有的保护儿童的措施,儿童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自觉抵制黄色诱惑的坚强毅力,儿童一旦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其后果是可怕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