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群体概述

社会群体概述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一、社会群体的定义、特征与类型(一)群体的含义社会群体,又称社会团体或社会集团,社会学对它的理解有一定的分歧。在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的作用下,社会群体随时可以产生共同一致的行动。首属群体概念是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
社会群体概述_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的定义、特征与类型

(一)群体的含义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又称社会团体或社会集团,社会学对它的理解有一定的分歧。有人注重群体的形态和性质,认为:“所谓社会群体,就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一群个人的合成体。这个群体,一般来说,不仅群体中的个人自己能够意识到,而且也被群体以外的人们所意识到了。”[1]有的人则注重群体的结构与功能,认为“社会群体可定义为两个或更多的人,他们有共同的认同及某种团结一致的感觉,对群体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有相同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2]

有的教材指出,社会群体是社会赖以运行的基本结构要素之一,它的内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会群体,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在这个意义上,有人将社会群体理解为社会(society)、社会类属(social category)和社会单位(social unit)。[3]狭义上的社会群体,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如初级社会群体。

本教材结合广义与狭义的含义,同时关注群体的结构属性和心理情感属性。因此,本教材认为,所谓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按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遵守共同规范,具有共同的认同、确定的目标和期望。

(二)群体的特征

社会群体作为人们共同生活的一种社会形式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特定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具有一定归属感,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在心理和行动上相互影响。通过某些可与群体外的人区分开来的标志,这些人不仅被该群体的成员所认同,而且,非本群体的成员也一致认为他们是属于该群体的。

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临时性的,他们保持比较长久的交往。一个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以是面对面的、非常亲密的,就像在一个家庭里一样;也可以是间接的,比较疏远的。

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群体意识是指群体成员对该群体的认同感,即他认为自己属于该群体并对之负有责任,他与这个群体利益相关。群体意识也包括成员之间相互认同,并且意识到他们共同属于这个群体。同一群体的成员之间具有认同感,而不同群体的成员缺乏认同感,这就产生了群体边界。

群体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通过心理与行为的相互影响或学习,会产生一些共同的观念、信仰、价值观和态度。群体成员有共同的兴趣和利害关系,并遵循一些共同的或者明确规定的行为规范。在群体面临外部的压力或者内部少数成员的反叛时,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将更为清晰,其作用也更为明显。

④有一定的分工协作。尽管在不同的群体中,内部分工协作的程度不一样,但是,群体内部的分工协作是普遍存在的。在一些小型的初级群体中,内部成员的分工不是很严格。在一些大规模的次级群体中,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是明确的、严格的、制度化的。

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在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的作用下,社会群体随时可以产生共同一致的行动。社会群体与乌合之众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一致行动的能力。同样是乘客,公共汽车中的乘客不能视为一个群体,而单位包租的旅游车上的乘客就是一个群体。前者各怀目的,后者一致行动,具有较强的行动能力。

二、社会群体的类型

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将社会群体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一般而言,社会学界通常采用以下六组分类:

(一)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所谓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指的是其成员有着面对面的直接交往,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首属群体概念是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来的。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游戏伙伴、亲属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同乡会等,也属于初级群体。

所谓次级群体,又叫次属群体或次级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成员间的感情比较淡漠,面对面的接触很有限,主要是依据既定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其典型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军营、学校、大工厂和政府部门等。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高,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都有明确的、且常常是书面形式的规定。如企业中的生产班组、学校中的班级、军队中的班排等。

非正式群体的正规化程度低,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随意的、常规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及彼此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在非正式群体中,成员间通过经常性的自发交往,形成了一些规范和角色期望,如朋友群、游伴群。非正式群体既存在于正式群体外,也可以在正式群体内部形成。事实上,任何群体中都有非正式群体存在。非正式群体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个人工作之外的心理、情感需要,以及社会支持的需要。

(三)内群体与外群体

内群体与外群体,又称为“我群”和“他群”,这两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W.G.Sumner)于1906年在《民俗论》中提出来的。他试图通过这两个概念来描述群体成员对自己人或别人群体的感情。所谓内群体,指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其中的群体。在内群体中,成员具有相互爱护及相互同情的情操;与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在一起,彼此容易认识和了解,因而感觉自然自在。

所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内群体和外群体是通过“我们”和“他们”的群体界线来划分和定义的。群体界线可以是有形的符号,如校徽,也可以是无形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上的亲近。内群体中的成员对外群体及其成员普遍抱有怀疑和偏见,甚至采取蔑视、厌恶、仇视、挑衅等敌对态度,在心理上无任何归属感。内群体与外群体常常互相隔离,乃至处于对立的地位。当彼此有严重的利害冲突时,比较容易导致抵制、争斗、侵略等行为。

(四)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所属群体,又称为成员群体,由美国社会学家H.海曼于1942年在《地位心理学》一文中首次提出来,是与参照群体相对应的一种群体,指的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其日常活动。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简称参照群体。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例如大学中某班级的成员选择另一班级作为其参照群体并以该班级的状况来评判自己所属班级。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

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发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五)大群体与小群体

大群体一般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成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小群体是指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较多直接互动的群体。小群体的规模问题,曾是社会心理学家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多数的观点认为,小群体的规模以2~7人为最佳。在这里,两人组合能否算做群体曾有过争议。赞同的观点认为,最小的群体是2人群体,只有两个人。2人群体的关系纽带可能是最强的,这样的群体能够产生较大群体中所没有的团结感和亲密感。[4](波谱诺,1999)反对的观点认为,小群体的最低限度应为3人,因为2人群体容易形成纯情感关系,如果两人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或冲突,不容易得到解决,必须由第三人进行调停或仲裁。至于小群体的规模上限,意见也不一致,有人认为7人为最佳,有人主张可以多至30~40人。小群体的主要特征是:成员之间有面对面的联系,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成员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保持着直接的思想沟通。

(六)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

主要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来划分。基于成员间血统或生理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血缘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氏族、部落、部族等具体形式。血缘群体历史最为悠久,是个体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出发点。

基于成员间空间或地理位置关系而形成的群体叫地缘群体,包括邻里、老乡、民族社区等具体形式。这类群体的出现比血缘群体要晚。比较稳定的、牢固的地缘群体是人类采取定居形式后的产物。

基于成员间劳动与职业间的联系而形成的群体叫业缘群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艺术组织等具体形式。这类群体的出现是生产力日益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阶级社会逐步产生的结果。

基于成员间兴趣、爱好、志向等的相同或相近而形成的群体叫趣缘群体,包括通常人们所说的各种业余爱好群体,如登山协会、桥牌协会以及一些志愿者团体等具体形式。目前,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爱好上网的人还结成“吧友”群体,这也是趣缘群体的一种新形式。

三、初级社会群体

(一)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与功能

1.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以家庭、儿童游戏群体和邻居为代表的初级社会群体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规模较小。初级社会群体一般规模较小。家庭、儿童游戏群体的规模都较小,真正在社会生活中关系密切的邻居为数也不多。其他初级群体,如朋友圈子的规模也不大。规模较小是与较频繁的交往及较亲密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如此才会达到关系亲密的效果。在群体中,规模的扩大会导致群体成员之间关系数量的急剧增长,而在存在大量成员关系的情况下,难以形成普遍的亲密的人际关系,所以,初级社会群体规模都较小。

②持续的直接而全面的交往。初级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主要的互动方式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互动。这种面对面的互动有如下特点:第一,这种互动是直接的,没有其他人做中介,互动双方直接联系。第二,在面对面互动中行为举止、音容笑貌不但传递着信息,也传递着感情,因此这常常是带有感情的交往。在这种交往中有时情感的增强是附加物,有时是交往的目的本身。第三,这种交往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个别的,这是成员间主要的互动方式。第四,这种互动是全面的,即这种交往不是局限于双方的某一种兴趣,而是不可避免、不可分割地涉及他们的社会生活的更多方面,即这种交往是综合性的。这种交往与工具性的交往有明显不同,由于持续而全面的交往,所以双方都是以具有完整的人格的人而出现的。

③人际关系亲密。在初级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比较亲密。人际关系亲密是初级社会群体的最重要的特征。由于成员不是以功利性的目的加入其中的,成员之间基本上有共同利益,再加上持续的面对面的互动,因此成员之间存在着比较亲密的关系。虽然在群体中也可能存在着某些不协调,但是群体气氛的主流不是利己主义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长期地从事共同的社会生活。亲密的人际关系在群体成员中产生了“我们”感,这又使得在群体生活中成员们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他(她)是不能随意被他人替代的。这与其他群体中成员关系可以发生较大变化、甚至人员组成可以频繁变动有很大不同。

④非正式控制。初级社会群体也有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约束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不像正式组织那样由正式的明文规则组成,而是由习惯、道德、群体意识等构成。通过社会化,群体成员共享了群体价值、认同了群体规范,因此自觉是初级社会群体成员的重要的行为方式。在违反群体规范的情况下,群体成员也基本上是用不成文的规则、包括心理压力去处理问题。

2.初级群体的功能

分析了初级社会群体的内涵和特征,我们不难看到其对群体成员和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功能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可以分别从初级社会群体对群体成员、对社会的功能来进行分析。

(二)对群体成员的功能

①正功能:满足群体成员的感情需要,并使群体成员社会化。初级群体可以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如感情需要、减轻心理压力、防止人性异化等。此外还有部分功能已经转移给专门化的社会组织,如教育、生产、福利等,但在历史上或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功能还将依然存在并起重要作用。同时,这些最直接、最亲密的人际互动,促成了对群体成员的社会化,包括成员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成员的生活技能、传递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等。通过介入各种群体(家庭、邻里、友伴、同学等)的活动,个体逐渐形成关于社会的具体认识,培养起合格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如:成员最早从家庭中建立亲密的感情联系,学习语言,并将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逐渐内化,指导行为,这种初级群体——家庭对成员的影响一直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

②负功能:群体成员在初级群体中的亲密感情和极度认同,使得初级群体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容易发生个体对群体意识和规范的盲从。那些与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发生不愉快、不遵守群体规范的人,会被孤立、冷落乃至遭受惩罚,因而个人发挥其积极性,自觉谋求自身更大发展的心理行为,就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三)对社会的功能

①正功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维持社会秩序。初级群体是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来确定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行动之间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使特定的社会功能的实现被赋予可以把握的结构形式。正是有了初级社会群体,分散的社会成员才被有效地集合到一个个相互关联又各具特性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从而实现社会整体意义上的行动统一和社会控制的效力。另外,初级群体的形式本身,也发挥着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初级群体通过其规范和内聚力的作用,有效地控制着群体成员的行为。从历史上看,初级社会群体的大规模破坏,必然引起整个社会的动乱,如农民因生计卖儿卖女、妻离子散致使家庭破裂就易爆发农民起义。因此,初级社会群体的稳定是社会安定的前提。现在,社会控制尽管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但重视初级社会群体的建设与引导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②负功能:正规组织中初级社会群体的存在,有可能干扰正式组织的关系,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初级群体中非正式的个人化的关系模式与正式组织中正式的非个人化的关系模式发生冲突,群体规范与组织规则不一致,从而致使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发生偏差或相悖。如一些社会组织中裙带关系、帮派集团等的存在,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损害组织形象、降低组织效率的重要原因。

总之,初级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初级社会群体过度发达或过度萎缩都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我们应通过科学分析,合理掌握一个“度”,使初级社会群体既能发挥其正功能,又不至于压抑个人发展,干扰正规组织。

(四)社会转型期初级群体的构建和维持及其困惑

在传统社会中初级社会群体比较发达,不论在群体形式还是在功能方面,初级社会群体都居于重要的、不能替代的地位。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初级社会群体呈现出逐渐衰落的景象。这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价值观念的影响直接相关。工业化造成了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也肢解着传统社会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城市化带来了人们的迁移和住所的较为频繁的变化,撕扯着亲属之间的联系,制约着亲密的邻居关系的形成;现代化崇尚的工具理性突出了个体的价值,但也侵害着公共生活,这也不利于初级社会群体价值的形成,更难以形成社区性的初级社会群体。现代社会中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①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功能外移。随着社会分工的加剧,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专门机构来承担原来由初级社会群体(特别是家庭)实现的功能,比如教育、娱乐功能等。这些替代性组织的出现,减轻了初级社会群体的压力,也使人们在更多方面走出初级社会群体,从而减少了对它的依赖。这样,初级社会群体也就不能像从前那样可以满足成员的多种需要了。

②初级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关系趋于松懈。在现代条件下,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越来越不囿于传统的社会组织。人们普遍参与社会生活,使得他们用于初级社会群体的深入的、面对面的交往减少,一些交往活动也趋于形式化。这样,初级社会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已不如从前那么亲密。

③某些初级社会群体名存实亡。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对某些初级社会群体具有颠覆性的影响,这使得一些初级社会群体名存实亡或归于解体。当初级社会群体不能发挥功能时,它就是名存实亡。在这方面,邻里表现得最明显。

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这使人们从初级社会群体中获得的温情的、充满人性的关怀变少,社会秩序的维持将遇到更多挑战;另一方面,这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机会,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