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灾时人际关系的变化

灾时人际关系的变化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灾时人际关系的变化,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心理关系的变异。灾时人际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相与对象的泛化按照人们平常的经验,进行心理交流的对象一定是经过心理筛选的知己。这时,人际交往中显示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平等”。
灾时人际关系的变化_四川地震灾区民众心理健康与心理援助的研究

地震灾害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与改变,会必然地反映到人际关系上来。

社会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系统,人际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体或群体寻求满足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取决于其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

灾时人际关系的变化,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心理关系的变异。造成这种变化的外部原因,是在同一时期内人们基本生存条件的一致化,因而使人们处在相同的心理背景之中;其内部原因,则是人们在同一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共同的心理需求。

灾时人际关系的变化,会辐射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影响到个体或群体。就个人来说,它会引起个人交往需求、交往对象和交往方式的变化,使个人表现出开放的心态。就群体来说,因地震造成的组织结构、组织设施和组织人员的损伤,会使群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人之间,在交往层次、交往方式以及交往效果上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灾时人际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际心理距离的缩小和相与行为的增强

灾时人的亲和力的增强反映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人际心理距离的缩小和相与行为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是保持人际关系正常的度。相与行为,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交流,它直接取决于人际心理距离的大小。

(一)人际心理距离的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人们彼此之间出现的心理距离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社会因素,如地域、种族、社会制度等的不同,使人们具有不同的生活目标与生活习俗等,从而造成人际心理距离。

其次是文化因素,如身份、教养、文化层次的不同,也会使人们产生种种见解和生活上的差异,因而产生心理距离。

再次是个性因素,如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等,也是影响人际心理距离的原因,而这一切都会限制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

在灾时的特定情况下,上述种种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会相互削弱或暂时消失,从而缩短人际心理距离,促进人际交往活动。

其具体原因可作如下分析。

1.灾后声讯环境的变化缩短了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

人的正常的交往,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空间距离越小,交往的双方越接近,交往就越密切,人们就越容易成为知己。强烈地震造成的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的破坏,在一瞬间打碎人们的空间世界,平常由人工建筑物构成的个人的或家庭的独居空间也随之解体。个人生存空间的开放,使得各种职业、各种身份、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同的生活条件下聚居在一起,形成带有原始色彩的“大家庭”,因而突破了平常人际交往的障碍,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加强了人与人的相互吸引。

2.灾后“沦落人效应”的作用

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如果双方能意识到彼此的相似性,则容易相互吸引。强烈的地震后,人们处于共同的生活境遇中,具有共同的命运,面临相似的选择,彼此在心理上就会产生类似感、亲密感,这便是“沦落人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沦落人效应”会削弱个性差异造成的心理交流的障碍,增强人际吸引,压缩彼此的心理距离,引起人际关系的变化。

3.灾后人与人感情互补要求的强化

交往双方的感情需要正好成为互补关系,也是产生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原因。强烈地震后,物毁人亡对人所造成的感情冲击,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感情互补的需要。在正常情况下,个人感情补足的需要,经由个人的心理调节会逐步得到补偿。但在灾时,由于悲痛感情超出了平常的承受能力,因而个人心理很难调节。此时,人们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能得到精神寄托,排解悲痛感情,所以,人际交往的需求就会变得更为强烈。

(一)人际心理距离缩小和相与行为增强的表现特征

灾时人际心理距离缩小和相与行为增强的特征表现在如下方面。

1.相与行为具有共发性

在正常生活条件下,由于个人心态、境遇等的不同,人们要求心理沟通的强度是不同的。但在灾时共同的生活遭遇中,人际相与的需求会处在同一热点上,表现出相与需求的共发性。

2.相与满足的直接性

在正常的生活条件下,人们在彼此交流中,必须经过多次重复并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获得心理补偿、满足,过快的心理表露常会引起对方的戒备或猜疑。但在灾时,由于人们共发的感情补足的需要压缩了相互沟通的心理距离,因而使得彼此的心理交流变得更加直接,更易得到心理补足。

3.相与对象的泛化

按照人们平常的经验,进行心理交流的对象一定是经过心理筛选的知己。但在灾时,由于大家同属于灾民,具有同样的心态、情感,相对于灾民这一共同的社会角色而言,人人都可以称为“知己”,故相互心理交流的对象就更为开放。

灾时人们相与行为的增强,能增强人们的心理联系,通过人际交往的感情补偿,减弱人们的悲痛情绪,抚慰人们的心理创伤,如果社会加以积极地组织和引导,它可以成为精神救灾的重要手段。但是,人们相与行为的增强,同样会传递消极情绪,可能加剧灾后人们情感危机的共振作用,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

二、人际交往的泛化与科层结构模式的打破

灾时人际心理距离的缩小和相与行为的增强,势必带来人际交往的种种变化。

(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社会、文化性格等方面的原因,每个人的交往活动总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故人们的交际范围有明显的心理圈定。灾时,限定人际交往的种种界限明显打破,人际交往对象的选择性大为降低,个人对交往范围的心理圈定随之解体,从而使人们的交往范围大为扩展,即出现人际交往的泛化。

(二)人际交往科层结构模式的打破

社会作为追求特定目标的群体,是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由于社会成员间分工的不同、职业的界限,使社会形成了层次复杂的科层结构,每个社会成员都在确定的科层结构上工作、生活,进行人际交往。

社会的科层结构是现代社会有机体运转的社会组织基础。强烈地震造成的社会各级组织、各种群体的解体,使社会处于离散状态,因而也造成人际交往科层组织的打破,出现多层次交往交叉进行的复杂情况。这时,人际交往中显示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平等”。这是一种人们心理体验上的平等,并非社会差别的完全消失。但是,在灾时的特定条件下,它却能暂时改变人们对自己身份的认识,减弱人们实际具有的社会身份、地位给人际交往造成的影响和限制,使人际交往获取满足的对象和范围都较平常扩大和延伸,从而扩大了人际联系的社会作用和影响。

三、责任感的升华

人际交往中的责任,是彼此在深化交往中形成的义务关系。它是双方不断重复交往、心理满足度不断提高的结果。人们一次邂逅或偶然的一次交流,虽也可以交流思想和感情,但因双方随聚随散,仅仅处在表层的交流上,彼此难以产生责任关系。只有当双方的交往在不断重复的基础上日益深化,彼此在心理上体验到对他方的义务感时,才会产生责任关系。

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人际间的责任关系,既可能是先天具有的,如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的责任等;还可能是社会角色赋予的,如教师对学生、医生对病人的责任等;还可能是自我认可的,如爱人之间、朋友间的责任。而人际交往中的责任,主要是指自我认可的责任。

灾时人际责任感的升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它的产生较平常时更为直接,更加随意

这主要是因为灾时特定的生活条件,在同一时间内,将社会上所有的人置于共存亡的境遇之中。大灾当前,人们要么相互救济,共同抗灾,求得生存;要么相互漠然,各自逃难,终为灾害吞没。在生死面前,人们自然要选择有利于生存的机会,彼此团结起来。因此,灾时人们不需要平常那样的重复交往,而只要关系发展到一定深度,即可形成责任关系,彼此能够主动救助,同舟共济,无须外部压力。灾时人们主动的自救、互救活动,即是有力的证明。

(二)表现为人道主义的利他精神

灾时人际责任感的升华可以表现为人道主义的利他精神,即不惜一切地救助他人。当然,这种精神并非灾时所独有的,但在灾时,它表现得却比平常时更为充分,甚至会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自觉行为,这在平常时是不多见的。这种精神的产生,无疑与社会的道德风尚、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精神风貌有关,但灾时人与人之间生死与共的责任关系,显然是这种精神产生的不可低估的社会原因。

灾时人际关系变化所具有的积极的社会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对此也不可做过高的、超出其意义范围的社会评价。因为它是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的特殊表现,不能将它完全等同于正常生活条件下的道德行为规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