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林泉高致》

《林泉高致》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典介绍《林泉高致》是郭熙对山水画创作的总结之作。这就是说,“远”就是“韵”在山水画中的体现,而郭熙的《林泉高致》正是首次深入地阐释了“远”。平远所蕴含的这些内涵,事实上构成了郭熙《林泉高致》的第三层含义,也就是对人生境界的要求。尽管郭熙《林泉高致》主要是对画家而发,但这第三层含义,完全可以从画家扩展到欣赏者。郭熙死后,其子郭思将其画论纂集为《林泉高致集》。
《林泉高致》_阅古拾珍:大学生必读的36部国学经典

经典介绍

《林泉高致》是郭熙对山水画创作的总结之作。这里的“总结”的对象,既是郭熙自己的创作生涯,也是荆浩以来的山水画传统,因为山水画经董元、李成、范宽、郭忠恕等人锤炼之后已经达到了巅峰,而郭熙本人在山水画上也有极高的成就。

从对自身创作的总结这个意义上来说,郭熙进一步发挥了荆浩在《笔法记》中确立的传统,即对艺术家作用的阐释和规定。郭熙和荆浩有众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也是著名的画家,有众多画作传世,因而他对绘画的理论思考不是纯粹的沉思,也不是依靠对作品的欣赏、观想建立的,而是来自他自己的创作经验。又如他的创作只限于山水,也完全摆脱了人物仙佛画的传统。但郭熙和荆浩有一个巨大的差别,荆浩的创作具有明显的隐逸色彩,而郭熙是彻底的士大夫,可以说他的画已经是文人画

郭熙致力于山水应该和他的生平有关。他生于盛世,少时游于方外,后又致力仕宦,江湖庙堂的矛盾在他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一方面,此时山水画已经得到了文人集团的认可而广为流行;另一方面,郭熙认为,山水画可以调和江湖庙堂间的矛盾。可以得知,郭熙很明确地意识到了山水画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作用,它能够为人提供超越社会现实的精神境界。

徐复观先生在评价黄庭坚时认为:“大概山谷对人物画则称韵,对自然画则称远。韵即能远,远即会韵;两者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而非二的。”这就是说,“远”就是“韵”在山水画中的体现,而郭熙的《林泉高致》正是首次深入地阐释了“远”。在郭熙之前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就已经提到了“远”,但两人对远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宗炳说:“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显然此处对远的理解仍然是一种空间感,而非后来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远。可以说,正是因为郭熙的阐释,“远”才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和艺术概念。

郭熙首先提出了绘画必须达到的“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这“三远”包括了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针对艺术家的技艺而言的,即艺术家必须达到的构图形式。在此,高远指“自山下而仰山巅”,深远指“自山前而窥山后”,平远指“自近山而望远山”。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在二维的平面上营造出三种不同的视觉感知和想象空间,在郭熙之前就有很多画家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但没有人能提供一个完美的方案。比如,就高远而言,郭熙指出:“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烟霞锁其腰”营造了朦胧、缥缈,似断未断的意象,成功地调动了欣赏者的想象力,把欣赏者的想象引向了画面之外,成功地在其想象中营造出了山之高。后人刘熙载《艺概》中提到“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很显然受到了郭熙的影响。

第二层含义是针对艺术家的精神境界而言的。郭熙认为“真山水之风雨,远望可得;……真山水之阴晴,远望可尽”,而近者只能“玩习”“拘狭”。这里的“远”不再是对构图的要求,但仍然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空间意义上的距离,正如苏东坡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有空间距离上的“远”,艺术家就不能看到“山水,大物也”,就不能看到“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只有这种空间距离的远,才能使他对他要画的山水有整体的观照。另一层含义则是心理距离的远。郭熙说:“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奢之心临之则价低。”所谓的“林泉之心”正是一种审美心理,要求艺术家以审美的、艺术的心态去观照山水,“远”离、抛下世俗、抛下功名利禄。

对于这第二点,徐复观先生更细致深入地区分了三种远的不同。他认为,高远、深远都有一种进取的意味,唯有平远是“消极而放任”的,这种精神十分符合山水画本有的精神气质。因此平远才是山水画之所以成立的根本所在。显然,徐先生的立论是准确的。宋人刘道醇《圣朝名画录》中也提到平远,“观山水者尚平远旷荡”。“平远”中所蕴含的“冲融”“冲澹”的精神,事实上也正是从庄子到魏晋玄学所追求的人生状态。因而从哲学根源来看,平远也更符合庄子的艺术哲学精神。郭熙之后,又有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三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暝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这三者都没有超出郭熙的平远,或者说,只是对平远的细化。

平远所蕴含的这些内涵,事实上构成了郭熙《林泉高致》的第三层含义,也就是对人生境界的要求。尽管郭熙《林泉高致》主要是对画家而发,但这第三层含义,完全可以从画家扩展到欣赏者。如果说平远是最具有艺术精神、最符合庄子艺术哲学的,那就是说高、深、平三种远对应了人生的三种不同精神境界。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就能看到什么样的山水,也就能看到山水画的相应的境界。

最后,郭熙认为有两种山水,一种是“可行可望”的,一种是“可居可游”的。从字面上看,前者要比后者“远”,但郭熙却认为前者不如后者,这是何故?这里可以借用陶渊明的诗来加以说明,“心远地自偏”。因此关键并不在于身在何处,而是心在何处,如果有林泉之心,有处江湖之远之心,那即使居庙堂之高也无妨。

作者简历

郭熙(约1000—约1090年),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东)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布衣出身,早年信奉道教,游于方外,以山水画闻名。起初无师承,后在临摹李成山水画中受到启发,笔法大进。熙宁元年(1068年),奉召入画院,成为宫廷画院重要成员,深受神宗恩宠。神宗曾把秘阁所藏名画令其品评,郭熙由此得以遍览名画,兼收并蓄,终于自成一家,成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

郭熙早年的风格较为工巧,晚年转为雄壮,境界十分雄阔而又灵动。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幽谷图》等传世。郭熙还精于画论,提倡画家要博取前人创作经验并仔细观察大自然,并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山水画“三远”构图法。郭熙死后,其子郭思将其画论纂集为《林泉高致集》。

精彩片段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晃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之本意也。不此之主而轻心临之,岂不芜杂神观,溷浊清风也哉!

画山水有体:铺舒为宏图而无余,消缩为小景而不少。看山水亦有体:以林泉之心临之则价高,以骄侈之目临之则价低。

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须远而观之,方见得一障山川之形势气象。

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

学画花者,以一株花置深坑中,临其上而瞰之,则花之四面得矣。学画竹者,取一枝竹,因月夜照其影于素壁之上,则竹之真形出矣。学画山水者何以异此?盖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瞭,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瞭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延伸阅读

噫!先子少从道家之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家世无画学,盖天性得之,遂游艺于此成名。

——(宋)郭思:《林泉高致序》

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騋。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宋)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

乱山无尽水无边,田舍渔家共一川。行遍江南识天巧,临窗开卷两茫然。

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

——(宋)苏辙:《次韵子瞻郭熙平远二绝》

一切艺术的表现,都应当是由艺术家的精神中涌现而出;所以能“自然布列于心中”,然后能“不觉见之于笔下”。此一创造的过程,是由庄子所再三提出,而由郭熙在实践中得到与他相冥合的证明。他只引庄子画史解衣磅礴的故事,是因为他对庄子不曾作过进一层的研究,而画史的故事,与梓庆的故事,在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郭熙,河阳人,学李成,善得烟云出没,峰峦显隐之态。尝论画山曰“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伏,冬山惨淡而如睡”。观其议论,可知其画也。

——(元)汤篨:《画鉴》

中国画以二度空间区别于西方绘画的三度空间,其透视问题在人物画中尚不显得突出,而在巨幅山水画中就明显暴露出来了。郭熙的“三远”乃至“三大”说实际是解决二度空间透视缺陷的努力,为中国画在平面透视中增加景深感,获得立体感,唤起“象外之象”的无穷想象提供了有效方法。

——祁志祥:《中国美学通史》第二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