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都在世间行走—读林清玄的《玄想》《清欢》《林泉》有感

我们都在世间行走—读林清玄的《玄想》《清欢》《林泉》有感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玄想》《清欢》《林泉》这三部林清玄先生的写作心得,读出的是我们都在世间行走,且都在世间倾泻下我们的体悟。我们都在世间行走,我们拥有的也都是血肉之躯。无论是在《林泉》《清欢》,还是在《玄想》中,林先生的坚持便是写作源于生活,一个文学家应触摸到生活。而我们都在世间行走,我们执着的美依然留在心中;我们都在世间修行,我们铸就的生活触动着文字。喜欢林清玄的人都有一颗特别空灵、淡泊又善感的心。

海曙外国语学校801班 杨淑琪

喜欢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在闲暇之余,从其文章中得到的是心灵的安顿;我喜欢写心灵散文,在身心安顿之际,投下笔去得到的是身心的愉悦。阅读《玄想》《清欢》《林泉》这三部林清玄先生的写作心得,读出的是我们都在世间行走,且都在世间倾泻下我们的体悟。

我们都在世间行走,我们拥有的也都是血肉之躯。林先生写的往往都是小人物、小物件以及小事情。在小人物身上,他并没有刻意地去描述他们的软弱,甚至内心的卑微;同样,他也给那一些心中拥有梦想、人生以及生命,对于生命、生活有最大执着的人们留下了一篇篇属于他们的感动。他于文字上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尊重。

他向我们叙述了人心的淳厚。《海潮音》中的那个海螺便是见证,无论是母亲相信大家无论如何都不会少一个鸡蛋,还是村民诚心拿各样物品甚至海螺抵账,至少他们的初心都是好的。他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住在林中的年轻人的执着,当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出去打工时,他的回答是:“这是我的家。”他的语气是那样的毋庸置疑,却仍有人否定他,在背地里嘲笑他。但他在夜空下眺望万家灯火时说出的一句话却让我终生难忘:从远处看,每一个人的家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而他的森林,却是无边无际,望不到头的。说他是在贪恋一点平淡,倒不如说他是在享受这一种身心的安顿。他从平淡日子中感受快乐,看到了明明白白的远方。林清玄先生说过:如果我们要看见这世界的美,需要有一对水晶一样自然清澈的眼睛;如果我们要体会宇宙更深邃的意义,则需要一颗水晶一样清明、没有造作的心。他向我们叙述了一位老人对生活的淡泊,他只是一位卖馄饨的老人,但他那悠远的木鱼声不知道唤醒了多少人心中的声音,以至于林先生用心等待着他的那一声木鱼声。有多少人会用心去等待这一声清幽木鱼声?这平凡的声音诞生于一件平凡的乐器,也为一群平凡的人带去心灵的慰藉。

我们都在世间行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活的坚持。每一个人心中都对美有着不同的体悟。林清玄的文字中有哲学的情怀和佛学的智慧,无论是他从哲学中带给我们的淡泊,还是从佛学中带给我们的清心寡欲,他都为我们在喧闹的人世间留下了一方净土,让疲倦的我们安顿心灵,洗去一身污垢,带给我们许久不见的安静。他并未去强求别人什么,但他却在无形中影响了我们。他在《仰望星空吧》中告诉我们:“文字之间,彼此会产生某种色彩。色彩之间,彼此会产生某种音乐。声音之间,彼此会产生某些诗句。”从而告诉我们行走于世间的人,生活与文字是相通的,一个文学家最重要的便是对生活之感,倘若一位文学家连这一种执悟都未曾有过,那就是远离了生活,那笔尖下的文字便只是给自己看的了。在作家的生活里,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轻轻估量,也没有什么情感可以无感地流去。我们虽不是文学家,但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拥有文学,我们在平日里可以自由地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有时我们在写作文,有时我们只是单纯地有感而发。我们不是作家,但我们的文字同样能带给大家等同于作家的感受,也许我们的文字尚显稚嫩,但我们的文字带有感情。我们对作文课情有独钟,在作文课上大家似乎都变成了一位位作家,朗读着自己的杰作。我们可以带着钦佩的目光去看待那些平常与我们嬉笑打闹的同龄伙伴,我们也可以带着求知的心情去向他们请教,去和他们一起探索语言文字的奥秘。这便是文字的魅力,把我们与生活,与同学不动声色地联系起来。我们都在世间行走,我们拥有的便是自然带给我们的感触以及生活的魅力。

无论是在《林泉》《清欢》,还是在《玄想》中,林先生的坚持便是写作源于生活,一个文学家应触摸到生活。而我们都在世间行走,我们执着的美依然留在心中;我们都在世间修行,我们铸就的生活触动着文字。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即使孤独,却仍能为我们忠诚地守护着一片皎洁的月光,守住一方净土。

(指导老师:陈霞)

评析:

喜欢林清玄的人都有一颗特别空灵、淡泊又善感的心。小作者对语言的精准把握,思考问题的深度,以及情感的饱满度,有点让人惊讶。文字应该触摸到生活,文字应该联结人与生活,只有内心执着于对美的追求,文字才能更触动心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