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养生的科学真谛

中医养生的科学真谛

时间:2022-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医养生强调“顺应自然”,即顺应自然界四时与气候变化的规律。中医还认为养生不仅要顺应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还要适应周围外界环境,要有自我控制、调适情绪的能力,避免外界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25 中医养生的科学真谛

近年来,在不断升温的中医养生热潮中,出现了一些与人们了解中医养生常识、追求健康长寿美好愿望相背离的怪异现象,某些所谓的中医养生专家受利益的驱使不断制造中医养生的神话,人为地使中医养生神秘化、复杂化、低俗化,肆意歪曲中医养生的理念和原则,甚至宣扬违背起码的生活和卫生常识的奇谈怪论。充斥于报刊、书籍和电视网络等传媒的所谓中医养生内容更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使人们如雾里看花、真假难辨。这不仅对人们掌握中医养生常识,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产生误导,也大大降低了国人对中医养生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产生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加大中医养生的宣传力度,引导大众完整、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中医养生的科学真谛,使中医养生这一宝贵的科学财富更好地为大众的健康服务。

一、中医养生的三大理念

养生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完整科学的养生理念和形式多样的养生方法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过巨大作用,至今仍有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受到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关爱和重视,日本人福田道夫称中医学为“养生医学”,可谓中肯之言。中医养生的科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整体观。中医理论认为养生要从整体观念出发,充分认识人不但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和社会也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因此养生要从调精神、节饮食、慎起居、顺四时、适劳逸等多方面入手,而不是单一的。《内经》曾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这实际上也是中医养生的一个总原则。

第二,自然观。中医养生强调“顺应自然”,即顺应自然界四时与气候变化的规律。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亦说:“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中医还认为养生不仅要顺应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还要适应周围外界环境,要有自我控制、调适情绪的能力,避免外界环境包括人文环境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第三,求己观。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长寿需求己,唯有自己才是健康的主人,应正确把握中医养生的真谛,顺从中医养生的基本规律,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迷信所谓“养生诀窍”和“灵丹妙药”,更不是像近年来某些人那样听信和盲从所谓的“养生大师”。唐朝人施肩吾有诗云:“丹田自种留岁月,玄谷长生续命芝。世上漫忙兼漫走,不知求己更求谁?”这种不盲从、不信邪的长寿求己观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符合健康长寿的客观需要,也符合中医养生的原则和要求。

二、中医养生的基本特征

中医养生作为中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以下特征。

第一,系统性与完整性。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中诞生的,是大量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经过历代医学家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养生理论体系和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充分反映了古人的经验和智慧。从养生理念、基本原则到具体方法,从精神内守、食饮有节、劳逸适度、起居有常到适应环境、适量运动等养生措施,系统完整,脉络清晰,其内容涉及生命活动的每一个细节。

第二,科学性与实用性。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是古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符合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基本规律,符合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客观实际,符合现代科学理念,符合人类生活的基本常识,如强调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提倡全面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倡导顺应自然规律,建立合理的生活起居方式;重视劳动和体育锻炼,坚持劳逸适度;注重调适改造居住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的科学精髓。同时,中医养生的理念、原则和方法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举手投足之间即可为之,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三,通俗性与趣味性。中医养生有着丰富的理论和方法学内涵,丰富多彩的中医养生内容散见于历代养生著作,有的甚至出现在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因此,中医养生又往往不同于严肃的医学说教,而是充满了情趣。有时,一首诗歌、一个故事就将中医养生的道理体现得淋漓尽致。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因大喜而疯癫的故事说的就是不能平静对待生活中的喜乐之事,过分激动而超出了精神与人体本身的承受能力从而出现病态的后果,从而告诫人们要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做到泰然处之,喜怒有节。

古人十分重视睡眠的质量和卫生,从一些古诗中,我们会发现聪明的祖先不仅掌握了睡眠养生的真谛,还道出了许多难以体会到的睡眠趣味:“读书已觉眉棱重,就枕方欣骨节和。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残阳已无多。”夜读困倦后竟长睡了一天,这是多么难得的意境啊!宋代大诗人陆游也有诗云:“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觉,一半西窗无夕阳。”陪友长晤,倦意袭来,竟然酣睡照旧,醒来时客人早已离去,但见夕阳西落,已到掌灯时分了,难怪陆游生前健迈,享年八十有五了。

对于环境选择,唐朝大诗人李白曾有诗曰:“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样的环境选择当然是正确的。

诗人陆游认为清淡饮食有益养生,他曾写《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作神仙。”将食粥养生说得生动有趣,活灵活现。

三、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一)精神内守

中医历来重视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提出“形神合一”学说,强调调节精神在养生保健中占有主导地位。而要做到精神内守,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

首先,要做到豁达开朗,乐以忘忧。乐观宁静的心态是人体健康的正常需要与基本保证。中医历来主张“和愉”,提出“安神宜悦乐”,要求人们做到性格开朗、目光宏达,保持乐观情绪,遇事泰然处之,“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要做到知足常乐,《遵生八笺》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怠”,说明只有知足,才能做到随遇而安,使内心恬静,使精神处于稳定自守、乐观的良好状态。

第二,淡泊宁静,清心寡欲。中医认为“养生莫若寡欲”,《养生论》说:“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非贪而后抑也。”这是要求人们明确贪欲对健康的危害,正确对待个人的利害得失,真正做到少欲无私,保持淡泊宁静。

第三,喜怒有节,不妄作劳。喜怒人人皆有之,太过则有害。《彭祖摄生养性论》说:“喜怒过多,神不归室。”《灵枢》亦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这些论述都说明了喜怒不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认为人应该客观理智的对待生活、工作问题,做到心无大喜而有常乐。冷静处事,提倡忍让,戒怒戒嗔,保持心志平和。

第四,切忌伤悲,避免惊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道路难免会有悲哀伤愁,而忧愁悲伤可对健康产生巨大危害。《内经》说:“忧悲思虑则伤人。”《养性延命录》亦说:“多愁则心摄。”所以要求人们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经》曾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因此应避免惊吓等外界的突然刺激,加强意志锻炼,自觉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

第五,省思少虑,定志宁神。思虑是人的精神活动之一,人必有所思,亦有所虑。但少思则神活,多思则神败。中医认为思虑过度则伤神,《彭祖摄生养性论》说:“切切所思,神则败。”所以主张省思少虑,以使精神安宁,以有益健康。正如《万寿丹书》说:“能少思虑,省嗜欲,扫除杂念,湛然不侵,则神自全。”

第六,修身养性,积善成德。古人云“仁者寿”,孔子也说“大德必得其寿”。《医先》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道德高尚,慈善为怀,助人为乐可使人精神愉悦,从而有益身体健康。

(二)食饮有节

饮食是供给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及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中医历来将饮食调养作为养生的重要环节。《养生延命录》说:“百病横夭,多由饮食。”《养生论》主张“服食养生”为本,提出一系列饮食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首先,食宜清淡,切忌肥甘。古代养生家历来主张清淡饮食,《吕氏春秋》曾说:“肥肉美酒,勿以自强,命曰烂肠之食。”所以《医学心悟》主张“莫嗜膏粱,淡食为最”。《保养说》强调“能甘淡薄,则五味之本,自足以养脏,养老慈幼皆然”,这些论述都说明清淡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之许多生活方式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等也往往与高热量、高脂饮食密切相关。古人之谓清淡饮食还专指从味道上而言的“淡食”,主张“少咸”“少盐”,孙思邈曾提出“咸多促人寿”的观点,现代研究也证实许多疾病如高血压等均与过量食盐有关。

第二,调配适宜,谨和五味。古人认为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进行全面而合理的搭配,才能使人体获得不同的营养。《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饮食方案,指出谷物,蔬菜,水果,肉类是饮食的主要成分,应当尽可能全面而均衡的摄取,以保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这是非常科学的。五味是指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主要气味,调和五味指的是在事物选择上尽量做到五味搭配合理,二是在烹调方法上人为地加以调整,充分利用五味的制约和生化作用,这样既保证了营养的全面性,又调剂了口味,对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食宜按时,食宜节量。按时节量是中医饮食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吕氏春秋》云:“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尚书》也说:“食哉惟时。”说明古人两千年前就有吃饭定时的记载。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一日三餐制,每餐间隔4~5小时,是很有道理的。节量是指在饮食的数量上给以适当调节和节制。《洞微经》曾云:“太饥伤脾,太饱伤气。”孙思邈主张“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这种似饥非饥,似饱非饱的饮食原则对人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古人认为对食量节制如少食可以延寿,《老老恒言》说:“食总以少为有益……故曰少食以安脾也。”对多食的危害如《东谷赘言》指出“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这是非常符合实际的,确系经验之谈。所以《寿世保元》主张“食惟半饱无兼味”。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生理机能衰退,消化功能减弱,就更应该在保证人体生理机能需要的前提下节制饮食。现代医学也证实经常饱食,会使胃肠负担加重,引起消化不良,由于摄入量超过身体需要还会变成脂肪在体内贮存起来而诱发肥胖,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

第四,调适寒热,顾护脾胃。寒热为食物的属性,过寒或过热均可损伤脏腑,给健康带来危害。《内经》对食物寒热的要求是“热无灼灼,寒无沧伧”。《千金翼方》也说:“热无灼齿,冷无冷齿。”指出了食物寒热应掌握的尺度。这些论述所强调的总原则是勿使寒热太过,当然寒热调适还要根据季节气候的不同、食物品种不同及个体承受能力的差异而定。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经常进食太热的食物易灼伤口腔及食管黏膜而引发相应疾病,过食生冷则易损伤脾胃而损伤消化功能,因此,调适食物寒热,顾护脾胃功能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第四,清洁卫生,谨避秽浊。进食不洁秽浊的食物是引起许多疾病特别是胃肠疾病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古人早有认识,《金匮要略》提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并专门谈到果实食用禁忌,“生果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这些主张都是非常符合日常生活实际的。

第五,饮食宜忌,牢记常遵。饮食有所宜,亦有所忌。《养生录》提出饮食六宜,即“食宜早些,食宜缓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轻些”,系统提出了进食在时间、速度、数量、味道、质地等方面科学合理的实际要求。这实际上是饮食的总原则。而六宜的反面即进食时间晚,进食速度快,进食数量多,进食味太咸,食物硬或冷等则都是进食之所忌。具体言之,又分食时宜忌,如食时宜专致忌分心,宜舒畅忌慎思,宜细嚼缓咽,忌粗嚼急吞等;食后宜缓行忌急走,食后宜摩腹忌卧等。对饮料宜忌特别是饮茶不宜过量,饭前午后及睡前不宜饮。饮酒要做到三适即适量、适时、适情等。这些主张系统完整地反映了中医饮食养生的科学精髓。

(三)起居有常

起居是指日常生活及作息的各个方面,中医历来重视起居调理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千金方》指出“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

第一,顺应四时,起居有常。四时是指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之时光,自然气候是随着四时的不同而变化的,人的起居也要与之相适应,所谓起居有常是指日常生活要有一定的规律性。《内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提出春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类修要诀》也说“春夏宜早起,秋冬宜晨眠,晨眠忌日出后,早起忌鸡鸣前”。这些主张符合人们的起卧规律,是非常科学的,只要坚持经常,形成规律,自会有益健康。古人还认为一日之内亦有昼夜晨昏之不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制度就是适应这些不同而建立的。

第二,善自调摄,安卧有方。生命在于运动,精神来自睡眠。人的生命过程中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古人十分重视睡眠的质量和卫生,认为只有安卧有方才会健康长寿,提出“不觅仙方觅睡方”。睡前调理强调睡前调精神,保持思想安定,情绪平和。《延寿药言》还提出热水洗脚以帮助放松情绪;睡前节饮食,强调“夜膳勿饱”,以避免“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宜活动,放松肢体,有助较快入睡。《紫岩书》提倡“每夜入睡时,绕室行千步,始就枕”。睡时卫生则主张睡姿要正确,睡时不宜点灯烛,不可当风卧,不可对炉火,不可裹首,床铺宜宽大,枕头要舒适,被褥宜宽大松软,并分别提出了合乎实际的要求;睡后保养提出醒后宜作轻微活动,疏松肢体。实践证明这些主张是非常正确的。古人还主张要坚持午睡,对午睡的时间及注意事项也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

第三,顺应自然,衣适寒温。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衣着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提出了许多衣着保健方法。一些主要原则和方法今天仍然是适用的,很有借鉴的价值。首先,中医认为衣着不在华丽而在适体,因此要“量体裁衣”,以穿着舒适为原则。还要根据衣料保温、散热、散湿等不同功能和特点进行合理选择,以利于保温和防暑。其次,衣着服装要要随气候变化而增减,《孙真人卫生歌》中说:“春寒莫使绵衣薄,夏月汗多须换著。秋令觉冷渐加添,莫待疾生才入药。”《老老恒言》亦说:“热即脱,冷即着。”都是说四季气候不同,衣着增减也应随之而异。其三,衣服穿脱有禁忌,《彭祖摄生养性论》说:“勿汗出甚而便解衣”。另外,古人认为汗渍浸湿了的衣服应当及时换洗,不要长久穿在身上,如《千金要方》说:“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令人发疮及风瘙。”这些论述是非常符合生活实际的。

第四,洗刷沐浴,清洁卫生。中医自古重视保持清洁卫生,在漱口、刷牙、沐浴、手足卫生方面都有详尽论述,至今仍不失其指导意义。首先,古人很早就提出“食毕当漱口数过”。还有人认为晚上睡前漱口比早晨更为重要,提出“夜漱却胜朝漱”,这是非常科学的。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牙刷的国家,1954年考古工作者在辽代墓穴中发现植毛牙刷,比西方国家早600多年。元代《饮膳正要》提出“清旦用盐刷牙,无齿疾”。对于刷牙时间,《金丹全书》则认为夜晚刷牙更宜,指出“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日夜晚刷洗,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其次,清洁的身体是健康的保证,古人很早就非常重视沐浴净身,甲骨文中就有“沐浴”二字。古人还对水温、间隔时间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老老恒言》说:“浴水不可太热,温凉须适于体”。浴身次数则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区别,《泰定养生论》认为“除夏日之外……十日一浴”。对洗浴环境,古人认为“频于暖处浴”,强调环境应保暖。古人对冷水浴的健身作用也有论述,还创造了药浴,提出“枸杞煎汤沐浴,令人不病不老”。对于洗浴禁忌,《老老恒言》说:“饥忌浴”,《彭祖摄生养性论》则说:“故风来宜避浴后尤宜避”,这些认识符合生活实际,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其三,古人历来重视手足卫生,提出经常洗手,勤剪指甲,经常温水洗足,以利于血脉周流,还要求人们养成睡前温水洗脚的良好习惯。

(四)劳逸适度

劳指劳作,逸指安逸或闲适。中医历来认为劳逸适度与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极为重要。主张劳逸适度,反对过劳或过逸,主张必须使劳作保持在人体所能负荷的限度之内,要经常进行合理安排,适当调节,使劳逸有度。

第一,勿劳伤形体。中医认为过度劳累可损伤形体,轻则疲倦劳顿,重则引起相应的病变。《内经》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说明行坐卧立过久,超越了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就可以对人体产生危害。除五劳之外,盖凡一切体力劳动皆不可太过,

第二,勿劳伤心神。心神指精神,七情六欲,人皆有之,但太过则可损伤精神,中医主张要“少思以养神”“勿使悲欢极”。对于忧患思悲,喜怒哀乐虽不可能完全躲避,但要善于正视、善于自我调节、善于排解。

第三,勿房劳过度。房劳过度指无节制的性生活,是健康和长寿的大敌,古人曾提出过许多告诫。《内经》曾提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充分说明了纵情声色的危害。防止房劳过度,古人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如切勿早婚,行房有度,对性生活的频率随年龄不同而做出不同规定;另外,提出行房有禁,如莫醉以入房,愤怒惊恐时勿行房,气候异常时莫行房,经期及新产后莫行房等,都有系统阐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第四,培养多种兴趣和爱好。这是要求通过积极合理的休息方式,使人安闲舒适,使身心得以放松,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如琴棋书画、旅游、读书看报、欣赏音乐等方式皆可适当为之。

第五,勿过度安逸。过劳可以伤人,过逸亦可伤人。如精神上只图安逸,形体上四体不勤,这种过逸就会变为消极因素而有害健康,甚至引起疾病。《正统道藏》说:“身体不可太逸,太逸则气血不畅,最易生疾”。因此,古代养生家建议人们要经常活动,勤于动脑,切勿久卧及过度安逸。

(五)适量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养生保健方法,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言行录》中说:“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吕氏春秋》也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全亦然”,形象的说明人体就像户枢和流水一样,只有经常不断地运动,才能保持活力和健康。运动健身在我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汉代华佗曾创五禽戏,1975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就画有静坐、伸臂、屈膝、抱腿、下蹲等运动姿势,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运动保健的意义并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运动锻炼方法。

第一,坚持适量劳动。劳动创造了世界,中医认为劳动作为一种主动的运动方式,可以疏通气血,运动形体,强筋壮骨,加强和活跃生命机能,劳动还能增进人的智慧,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故孙思邈强调“养性之道,常欲小劳”。

第二,参加体育锻炼。体育也是运动养生的主要活动方式,古人十分重视体育锻炼对健身的主要作用,创立了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民族体育项目。中医还推崇散步、舞蹈、导引、太极拳等体育运动方式,视其为养生强身之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

(六)调适环境

中医“天人相应观”认为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自然和水土环境条件可以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国内外长寿地区一是宁静秀丽的山村,二是秀丽宜人的田园风光,三是气候宜人的海滨地区。因此人类为实现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就应对环境进行调适,以使之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调适环境主要体现在对生活环境的选择和改善两个方面。

第一,环境选择,择优而居。《释书》曾说“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千金要方》指出“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灵……若得左右映带岗阜形胜最为上地,地势好,亦居者安”这些论述都对住宅选择的条件提出了要求,是非常符合实际的。

第二,环境调适,从善而行。调适是改造或改善之意,就是要对居住周围的大环境和居室内的小环境进行改善。大环境主要是净化空气、绿化造林、净化水质、消除噪音、消除污染等。居室环境改善主要指空间、光照、温度、湿度及清洁卫生等。《老老恒言》提倡“在院中植花木数十种,不求名种异卉,四时不绝更佳”,是指美化大环境;宋代大养生家苏子美说“居室稍宽敞,耳目清旷,高春而起,静院明窗”;陈直也说“栖息之室,必常洁雅,夏则虚敞,冬则温密。其寝床榻,不须高广,比常之制,三分减一,低则易于升降,狭则不容漫风。裀褥厚籍,务在软平。三面设屏,以防风冷”。这些论述都对居室内小环境提出合理的要求。

第三,保持清洁卫生。保持清洁卫生也是改善居处和周围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甲骨文中就有“帚”这个字,《礼记》中有“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载,说明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十分重视环境卫生并已用湿式扫尘法了。《后汉书》记载“作翻车渴乌,施於桥西,用洒南北郊路”,这是用人造洒水车打扫街道。在粪便管理方面,我国很早就建有厕所,汉代出现的“都厕”是世界上最早的厕所。对污水处理,《潜确类书》提到“除污水以灭孑孓”,说明古人已认识到污水与某些疾病的关系。此外,古人还有端阳插艾叶、菖蒲、洒雄黄酒等,也都有净化空气、预防疾病作用。古人还认为随地吐痰是坏习惯,孙思邈曾明确提出“常习不唾地”。综上所述,保持清洁卫生,改善生存环境是中医重要的养生措施和方法,不但可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还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此外,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也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通过平秘阴阳,调节身心,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等作用而发挥健体强身的功能,而这些方法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另外如中医食补方药、某些中医补品、药浴等,用之得当,也都有很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结语

中医养生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完整、科学严谨、简便实用,而决非神秘、玄虚,更不是低俗的。养生保健靠的是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而不是神话和大师。我们要认真领悟和把握中医养生的科学真谛,让这一宝贵的科学财富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健康,再现中医养生理性和智慧的光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