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对策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对策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之一。健康促进的核心是社会动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需要部门之间的广泛合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动员宗教领袖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会起到一般社会组织机构起不到的影响作用。加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要有坚实的组织保障,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

第三节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对策

一、我国农村社区健康与健康促进工作现状

(一)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相关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一直比较关心农村健康教育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更有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文件支持和倡导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和相关部委颁发的《关于开展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的通知》、《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卫生镇考核标准》(试行)和《国家卫生镇考核命名办法》、《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规划(2001—2005年)》、《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细则》、《关于进一步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健康教育在卫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展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开展了由卫生部、全国爱卫办、农业部、广电部、中宣部、全国妇联、国家扶贫办七个部委共同领导实施的“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健康教育事业的重视。

(二)农村社区健康教育资源情况

1.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资源现状

我国农村健康促进工作的具体承担者主要是县卫生防疫站健康教育科的人员,健康教育科一般配备有3人左右的专职健康教育人员或兼职健康教育人员,专业以预防医学专业和医疗专业为主。2001年,农村健康教育促进工作者中,预防医学专业和医疗专业人员分别占40%和31%,护理专业占4%,其他专业占25%。初级职称占健康教育人员的56%,中级职称占34%。乡镇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乡医院和防保站承担,也有些乡没有承担健康教育工作的部门。乡级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为兼职人员。

2.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数量与来源

2001年,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在辽宁、四川、陕西、湖北、河南、安徽6省开展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社区的健康教育现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县级健康教育经费来源于县财政拨付的卫生事业费。被调查的18个县2000年健康教育经费支出总数为52.58万元,占当年卫生预防事业费总支出的1.38%,占当年卫生事业费总支出的0.067%。健康教育经费支出中业务经费为23.84万元,年人均健康教育活动经费为0.019元。被调查的36个乡,只有5个乡有健康教育专项经费,村级健康教育经费基本没有来源。

3.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潜在资源

一是广播、电视网络覆盖率较高,绝大部分县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有健康知识节目。二是具有较为广泛的合作伙伴,在县乡两级,与健康教育部门或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机构关系最密切的是教育部门,此外,妇联部门、广电部门、共青团、企业也积极支持、参与了部分农村健康教育活动。与农村经济发展和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相伴随的,是农村居民日益增加的对健康的需求。

二、我国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对策

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素质的重要环节,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我国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要多管齐下,各方并举,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系,这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从而为农村奔小康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以农民健康促进农村小康,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领导重视与政策的支持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之一。健康促进是把健康教育和有关组织、政治和经济干预结合起来促使行为和环境改变来改善和保护人们的健康的一种综合策略。有专家将健康促进总结为三点一面的理论模式,即政策、教育和服务是健康促进的三个支点,有了这三个支点就能保持健康促进的稳定和平衡。政策是开展教育和服务的前提条件。如果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对健康教育能够产生共同认知和行动,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那么健康教育工作就能落到实处。

(二)动员社会力量,多部门协同开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的核心是社会动员,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的开展需要部门之间的广泛合作。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不能单纯依靠某一部门,要充分动员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建立在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合作的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应当组织社会各部门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融合在本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从政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的共同努力,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增进国民健康。健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环境的发展,只有当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意识提高,当社会各界对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予以认同,并给予大力支持,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多年的实践表明,农村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多部门的密切合作。也可以广泛动员和大量使用志愿者,聚集一支农村健康教育的大军。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多,要将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搞上去,仅靠专职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动员医学研究、教育和医疗机构专家和工作人员、医学院学生、离退休医学工作者等志愿者参与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动员宗教领袖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会起到一般社会组织机构起不到的影响作用。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

加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要有坚实的组织保障,这就需要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网络。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乡村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快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8]

(四)加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队伍的能力建设

提高农村健康教育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之一。健康教育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村健康教育开展的好坏。目前,由于受到“重治轻防”观念的影响,我国农村高素质卫生技术人才匮乏,防病队伍不稳定,基层卫生人员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严重制约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人才到农村服务,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政策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健全农村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鼓励参加学历教育,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教育,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加大医学教育投入,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医学本专科教育,采取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方式,为贫困地区农村培养实用的卫生人才,造就大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合格医生。

(五)加强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监测管理与评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设计、监测管理与评价,就是为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证据。面对众多的健康问题,为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高效的利用,必须在农村需求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要和主客观条件选择优先解决的主要健康问题或行为问题,确定目标和最佳的可行干预策略,制订出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为保证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项目的实施和落实,评价计划目标是否达到及其影响因素,还必须建立经常性的监测体系,并进行评价,总结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推广经验,提出进一步的规划设想,开展以证据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作出有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决策,逐步使农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

(六)增加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经费投入

健康教育工作属于远期效应性事业,常常只看到付出,看不到收入,而开展每一项健康教育活动都需要资金投入。农村卫生投入不足,农村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难以保证。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一项纯公共产品,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基础卫生工作必须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和群众的支持。加大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的投入,完善整个健康教育体系,是坚持社会公平,抑制城乡、地区间差距不断扩大,获得“低投入、高产出”效果的现实选择。

各基层健康教育组织也可多渠道地争取社会的支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组织指导的能动作用,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七)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化、本地化

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主要卫生问题,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土人情;而且相对于其他人群,农民的文化程度较低,而且人口众多,居住分散,没有良好的集中性和统一性。因此,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媒体覆盖和拥有情况,充分利用乡镇、农村现有广播电视及其他大众媒体,探索开展农村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在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传播优势的同时,根据本地经济、文化、民族、风俗习惯等实际情况,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民族节、秧歌会、二人转、放电影、放录像等)。加强人际传播和行为干预,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基层卫生人员可深入农民中间,定期对农民进行体检,卫生防疫部门加大疾病调查工作的密度和覆盖率,在开展这些工作的同时,可以随时随地对农民进行健康教育。

(八)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区

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是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示范区以本区所控地域和工作范围为宜。由于各个农村社区的自然、人文、经济、文化等条件不同,示范小区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健康教育示范区,应具备以下条件:

(1)乡镇领导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把健康教育纳入乡镇工作重要日程,有一定的工作经费。

(2)建立健全的镇村两级健康教育组织网络,明确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

(3)制定和完善农村健康教育管理制度,以行政、组织、社区规范、评比奖惩等措施保证示范区各项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

(4)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一支热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队伍。

(5)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健康教育活动,并取得成效。

(6)调查分析影响当地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产生因素,解决重点问题。

(7)重视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实施和评价。

(8)创建文明卫生的农村社区环境,营造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

(9)示范区居民、职工健康知识普及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逐步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10)示范区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传染病、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下降。

在建立健康教育示范区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调动领导和群众的积极性。应该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只是农村工作的一部分,健康教育专业部门和工作者只是倡导者和指导者,实施的主体是示范区的领导和群众。只有充分发挥示范区领导和群众的主导作用,健康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展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上。健康教育示范区的工作内容很多,但核心是通过教育和其他手段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水平,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社区健康教育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核心进行,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健康教育活动,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更加贴近群众,使群众真正在活动中受益。

(3)选择的示范区要具有代表性。建设示范区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工作。无论是通过典型实验而建立的,还是自然涌现出来的模范地区,都应该具有一定区域或一定范围内的代表性,其经验能够被推广和采纳。

(4)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健康教育项目计划设计和评价,这既是示范区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示范区区别于其他健康教育工作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每一个示范区都可作为健康教育方案设计中的实验点,实施干预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