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业病与职业病诊断概论

职业病与职业病诊断概论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病诊断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而政策性又极强的专业工作,涉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的判定,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待遇和保险,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评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病统计报告与政府管理决策等,无论在方法学上或其实际意义上都与一般疾病的诊断不尽相同。

第一章 职业病与职业病诊断概论

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诊断是根据相关职业病诊断标准,以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结果为主要依据,结合既往病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等资料,综合分析其疾病的特征和发展变化是否符合相应的职业病特征、发生发展过程和流行病学规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作出是否患有职业病的结论。职业病诊断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而政策性又极强的专业工作,涉及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的判定,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待遇和保险,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评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病统计报告与政府管理决策等,无论在方法学上或其实际意义上都与一般疾病的诊断不尽相同。职业病的形成十分复杂,主要是致病因子和抗病因素之间失调,从而导致机体在形态上、功能上的改变,产生各种临床表现,形成疾病。由于职业病的复杂性,诊断的难度也有很大差异。不同病因可引起人体相似器官的损害,不同的损害可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反之,相似的临床表现可由不同病因所引起。临床经验是认识疾病最直观、最迅速的方法。职业病临床病例资料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充分展现所发生疾病规律的实质,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后发病的潜伏期、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特点、疾病轻重不同的表现、病程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和转归、病情叠加因素、对治疗措施的反应等。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确定劳动者所患疾病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接触剂量—效应关系,是发现个体疾病诊断指标线索的有效武器,也是发现群体效应的最直接的手段。掌握和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是卓有成效地实践循证医学的关键之一。实验室检查为职业病诊断提供实验室检查指标,其中有些指标是临床检验中常用的,如血液学检验、尿液检验、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和骨髓检查等;有些则是职业病诊断所必需的,如血、尿中化学毒物原形(血铅、尿铅、尿汞、尿镉等)及代谢产物(三氯乙烯中毒时检测尿三氯乙酸含量等)测定,铅中毒时检查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红细胞锌原卟啉、尿δ-氨基-r-酮戊酸等,苯胺和硝基苯中毒时检查血中高铁血红蛋白,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时检查全血或红细胞胆碱酯酶活力等,这一类实验室检查指标为职业病诊断提供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证据,也是职业病病因诊断的佐证。对检测结果异常者应紧密结合职业接触史、职业卫生调查资料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是否存在健康损害。在职业病诊断标准中,凡列出的生物材料中化学物原形或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指标,均需提出统一和规范化的配套检测方法。为了解职业病对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程度,需要反复检查,进行动态观察。只有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才能找出疾病的内涵及病程发展规律,获得职业病诊断不可缺少的要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