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异常呼吸的观察和护理

异常呼吸的观察和护理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潮式呼吸的周期可长达30秒至2分钟。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其产生机制同潮式呼吸,但比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后更为不良,常在临终前发生。常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和支气管哮喘等。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所致。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气流呼出不畅所致。由于广泛性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

(一)异常呼吸

1.频率异常

(1)呼吸过速(tachypnea):成人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24次,称为呼吸过速,也称气促。见于发热、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另外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每分钟增加3~4次。

(2)呼吸减慢(bradypnea):成人呼吸频率每分钟低于12次,称为呼吸减慢。见于颅内压升高、催眠药中毒。

2.深浅度异常

(1)深度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又称库斯莫(Kussmaul)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以便排除较多的二氧化碳调节血中的酸碱平衡。

(2)浅快呼吸:是一种表浅而不规则的呼吸。可见于呼吸肌麻痹、某些肺与胸膜疾病,也可见于濒死的患者。

3.节律异常

(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Cheyne-Stokes)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5~20秒)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就如潮水起伏,见图5-13。潮式呼吸的周期可长达30秒至2分钟。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升高及巴比妥类药物中毒。产生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使机体缺氧严重,并且二氧化碳积聚,当二氧化碳积聚到一定程度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恢复或加强,从而缺氧改善,二氧化碳呼出,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刺激作用失去,呼吸又再次减弱继而暂停,从而形成了周期性变化。

图5-13 潮式呼吸

(2)间断呼吸:又称毕奥(Biots)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其产生机制同潮式呼吸,但比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后更为不良,常在临终前发生。

4.声音异常

(1)蝉鸣样呼吸:表现为吸气时产生一种极高的似蝉鸣样音响,产生机制是由于声带或细小支气管附近阻塞,使空气吸入发生困难。常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和支气管哮喘等。

(2)鼾声呼吸:表现为呼吸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内有较多的分泌物积聚,多见于昏迷患者。

5.形态异常

(1)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由于肺、胸膜或胸壁的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肋骨骨折、肋神经痛等产生剧烈的疼痛,均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

(2)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由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增大,腹腔内巨大肿瘤等,使膈肌下降受限,造成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

6.呼吸困难(dyspnea) 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客观上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发绀、鼻翼扇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临床上可分为以下3类。

(1)吸气性呼吸困难:其特点是吸气显著困难,吸气时间延长,有明显的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凹陷)。由于呼吸道部分梗阻,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吸气时呼吸肌收缩,肺内负压极度增高所致。常见于气管阻塞、气管异物、喉头水肿等。

(2)呼气性呼吸困难:其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气流呼出不畅所致。常见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3)混合性呼吸困难:其特点是吸气、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加。由于广泛性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常见于重症肺炎、广泛性肺纤维化、大片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等。

(二)异常呼吸的护理

1.病情观察 如咳嗽、咳痰、咯血情况;有无发绀、呼吸困难症状;观察用药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2.环境舒适 要保证病室内空气新鲜。确保患者休息时间,如病情稳定可适当活动。

3.保持呼吸道通畅 要通过协助进行有效咳嗽、叩背、体位引流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4.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并做好安慰疏导工作。

5.健康教育 戒烟酒,情绪要稳定;饮食清淡易消化;指导患者自我观察病情和掌握简单的急救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