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引起直接观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对于观察的事物要有一种浓厚的热情。直接观察是提高记忆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直接观察是获得首次强烈印象的最好机会。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_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另一条是通过间接观察而获得。

一、直接观察

1.什么是直接观察

直接观察,就是在人们观察事物时,通过自身的各种感觉器官,直接认识事物,然后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都是以自身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事物的。当外界各种事物的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便会在头脑中以感觉的形式得以反映。例如:当看见苹果时,我们眼睛会产生红、黄、绿的颜色感觉,通过舌头品尝而产生甜的味觉,我们通过鼻子可以闻到苹果的香气,通过手接触苹果的表面,可以感觉到微凉、质硬、平滑的感觉。在综合这些属性的基础上,我们便可以构成了对“苹果”的整体的印象。认识苹果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进行直接观察的过程。因此可见,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观察之中获得的,没有直接观察便不能认识一切事物。

能引起直接观察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对于观察的事物要有一种浓厚的热情。当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时,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常常抱有不同的态度。就观察某种事物来说,有的人有这种热情,有的人并无这种热情。只有对某种事物有热情的人,才能真正对某种事物进行直接观察。如果强迫一个人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其结果必然是半途而废。

热情是一种强有力、长久的、稳定而深厚的情绪状态。热情有巨大的持续性,往往经久不衰。热情是意志的行为,它是一种具有巨大推动力的情绪。热情控制人的整个身心,并且决定人全部思想行动的基本去向,它强有力地鼓舞人去从事某种活动。热情能够使人长久地、坚持不懈地完成艰巨任务。在历史上,凡是对事业、对工作有热情的人,都会取得巨大的成就。爱迪生举行婚礼后就去做实验;巴甫洛夫约未婚妻过生日,但他在夜里12点的钟声敲响时才走出实验室。可以说,古今中外人才成功的一个基本心理条件是热爱事业,爱之入迷。

没有这种热情,任何观察都不能进行下去,或者说进行不长;反过来有了这种热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能都能克服,直到取得胜利为止。

2.直接观察的意义

直接观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从人类心理的发展来看,直接观察中的感觉是心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为其他复杂的心理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所以说感觉又是各种复杂心理的过程。没有这些复杂的心理过程,就不能认识事物,获得知识。因此说,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直接观察获得感觉开始的,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从这个意义讲,人类取得多方面的知识,感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列宁说:“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物质的任何形式,也就不可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这就告诉我们,离开了直接观察,没有感觉,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也不可能认识客观事物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规律。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之中,进行切身的直接观察,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直接观察是提高记忆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人们在观察事物过程中,往往对于那些最有兴趣、印象强烈的事物经久不忘。而直接观察是获得首次强烈印象的最好机会。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论记忆》一书中写道:“在第一次生动鲜明的经验之后,被烫伤了的儿童就避火,挨了打的狗儿见了鞭子就逃。”在现实生活中,像这位心理学家所论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有的人对于第一次的强烈印象,哪怕只有一次,也会终生难忘。不言而喻,要达到通过首次强烈印象提高记忆的目的,就必须进行直接观察,因为只有直接观察,才能有首次强烈的印象,在这一点上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

直接观察是发明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努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状态下的一种活动。在创造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达到最高水平。任何进行创造活动的个人,包括创造力最高的所谓“天才”,都有同样的心理活动规律。因此,任何人都有创造的天赋。问题在于要善于发现它们并且加以发展。由于每个人不同方面的创造才能在发展程度上和综合运用水平上有所不同,因此,综合创造只能因人而异。有的人在研究某种事物时,善于进行直接观察,从中发现新的东西,终于取得了成果,创造了奇迹;然而有的人,不善于直接观察,发现不了新的东西,让发现真理的机会从眼皮底下溜过去了,错过了创造奇迹的机会。例如: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2000多年里,人们一直相信物体坠落的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因为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主要著作《物理学》中是这样告诉人们的。人人都看到,凋落的枯叶缓缓下降,而成熟的果子却像石头一样迅速坠地。人们也不止一次地看到另一种情况,两块从悬崖上落下的石头尽管大小悬殊,但是都同时落到深谷的底部。可是,人们并没有去理会它。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注意,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却独具慧眼,他对亚里士多德的力学发生了怀疑,才产生了做实验的念头。1590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他站在意大利比萨市著名的斜塔上,把一个铁球和一颗铅质枪弹同时从塔顶向下抛去。实验结果没有使他感到意外,只是证实了他的设想,就是自由坠落物体的加速度同它的重量无关。

这个实验十分简单,不要求掌握精湛的技巧,也不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只要从屋顶上抛下两个不同重量的重物就行了。显然,任何人都会做这个实验,却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只有伽利略在直接观察中才发现了奇迹。由此可见,直接观察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二、间接观察

1.什么是间接观察

间接观察,就是在人们观察事物时,通过他人已取得的经验、观察的结论,来认识事物的方法。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论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空间的角度来说,都是无可限量的。一个人在一生中所接触到的事物必然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都亲身直接去观察,多数的时间是靠别人的经验去间接地观察事物。例如,语言,这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应该说每一个生理器官健全的人都会说话,都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但这种语言就其产生来说,并不是由每个人直接观察产生的,而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中形成的,是一代一代不断传下来并不断发展的。因此,可以说,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讲,运用语言就是间接观察的产物,没有这一点间接的观察,就不会说话,也不会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大家是否还记得关于“狼孩”的故事:1920年,在印度发现了两个由狼养大的孩子,大的起名叫卡玛娜,当时她已经8岁,却只相当于6个月婴儿的智力,她除了喜欢用四肢行走,夜间活动,舔食流食,不穿衣服以外,还不会说话,不能运用语言同人们进行交际。卡玛娜本来是人的后代,具有人的大脑和一切心理条件,为什么失去人的本性呢?就是因为她脱离了人类社会,没有过人类的生活,在生命的初期没有运用人类间接的经验观察事物,因此她连人类的语言也不会说。

从“狼孩”的事例中,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其他方面:没有间接观察,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没有间接观察,我们就没有房子住;没有间接观察,我们就没有任何文化知识……一句话,如果没有间接的观察,我们当代的人就没有任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间接观察是很重要的,我们只有借助前人的经验和观察结果去认识世界,才能学会用现代方法认识事物,从而缩短历史发展的进程,推动历史不断向前发展,提高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

人对于客观事物的间接观察,从婴儿到老年,贯穿整个一生。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父母的教诲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一般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孩子的模仿力强,家庭的生活方法,父母的一言一行,甚至习性、爱好,都会成为孩子间接观察客观事物的经验。因此说,一个人的间接观察,首先是通过父母的影响去进行的;父母的教诲对于子女的影响是起重要作用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历史上有很多的贤明父母,都十分注意对子女进行积极的教育,间接地教子女怎样做人,怎样成才。我国古代有孟母三迁、断织教子和岳母刺字的动人故事;诸葛亮的《诫子书》至今还有一定参考价值;居里夫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个教子有方的好母亲。

正因为家庭是一个人生活成长的第一个具体环境,父母的殷切教诲,往往给子女提供了间接观察客观事物的可靠依据,为他们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书本的启迪

一个正常的人,从7岁起就要开始读书了,最多的要学习十几年。这种学习的时间在人的一生中占了相当一部分,因此,一个人的间接观察除了父母的教诲以外,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借助书本进行的。中国有一句老话“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里所说的“知天下事”,指的就是经过文字和科学技术的传达而输入“秀才”的大脑中。这在文字和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不过是一句空话,只有在文字和技术有了一定发展以后才可能实现这句话。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我们可以发现,古今中外,在思想、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都是在学习上下了一番苦功的。例如:我国明代杰出的药物学家和医学家李时珍,一生勤奋好学。他年少时,由于其父的意愿,埋头攻读八股文,并在14岁那年中了秀才。他中年时,因医术高明,被武昌的楚王召去,后被推荐到太医院。在此期间,他接触了民间所见不到的大量珍贵医书,他刻苦学习,不仅研究了国内的医书,还研究了郑和等人下西洋带回的外国药物和书籍,这为他进一步钻研和提高医药学水平提供了条件。也正是在太医院期间,他立志要写一部药物著作的志愿更加成熟和坚定了。后来,他根据自己搜集的大量资料和读书日记,以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为蓝本,按着自己的分类标准,将名家说法进行罗列排比,分别归类,经过27年的奋斗终于写成了这部药学史上的巨书。全书共收药物1892种,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有314种,近百分之二十。从这个比例数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百分之八十的药物是从书本间接观察而认识掌握的。这说明书本对于一个人的启迪是多么巨大啊!

在学习书本的过程中,应当强调自学的重要性。有机会上各种学校乃至高等院校学习固然重要,但在人的一生中,进学校靠老师传授知识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犹如妈妈扶着走,在一生中是极短的时间一样,绝大多数时间是靠自学。况且,由于教育发展水平跟不上人口发展速度,受高等教育的只是我们其中的一部分人,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要提倡自学。自学也可以间接观察客观事物,这是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已经证明了的经验。我国著名的数学华罗庚,并没有上过几年学。从14岁开始自学数学,19岁他就开始写论文,25岁便成了世界闻名的数学家。齐白石是江南乡间的一个木匠,没进过美术院校,由于他刻苦自学,终于成为国画界的一代宗师,闻名中外的大画家。这说明,自学也能间接地观察社会,掌握大量的知识,同样也可以提高记忆能力,创造出新的成果。

2.间接观察的意义

间接观察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就主要的方面来说,有以下两点:

(1)吸收精华,少走弯路

一个人精力有限,知识水平也有限。要想在某一个方面取得成功,光靠自己的亲自观察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前人的经验,进行间接观察,从中吸收精华,减少误差,少走弯路。杰出的物理学家牛顿在临死前曾经这样说过:“如果我所看到的,我所发现的要比笛卡尔和培根远一点的话,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在这里,牛顿所说的站在“巨人的肩上”,指的就是借助前人的经验进行间接观察的道理。

其实,每一个卓有成效的科学家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取得显著成效的。例如:人们认为蒸汽机瓦特发明的,事实上,在瓦特之前,蒸汽车早已有人研究了。公元120年左右,古希腊的希罗发明了一种利用蒸汽从空心球的两个喷嘴中喷出气使圆球旋转的机械;17世纪,达·芬奇、牛顿等20余人先后设想或设计了蒸汽动力机;法国的巴本制成了第一部蒸汽机雏形;英国矿山技师塞维利制成了供矿井抽水用的蒸汽泵;18世纪初,英国铁匠纽康门综合巴本和塞维利等人的设计,曾制成蒸汽机,但没有能用于大工业生产。瓦特在吸收前人精华的基础上,对蒸汽机进行了反复研究,经过10年的努力,终于制成了一台带有单独冷凝器的蒸汽机,既缩短时间,又能节省四分之三的煤炭,取得了发明蒸汽机的专利权。我们从瓦特成功的经验之中,可以看出他对蒸汽机的研究,是在借助前人的间接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取其长、避其短,继承了他们的精华,从而少走了许多弯路才完成的。

(2)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间接经验,是从直接观察中得来的。往往对于我们来说是间接经验,而对于前人来说是在直接观察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前人为了获得一个正确的观察结论,常常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有时要花掉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从这个角度上说,善于借助前人的经验,可以节省时间,加深记忆。

例如:牛痘的发明者琴纳,是英国一位立志终身为农民服务的乡村医生。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谢绝了医院的重金聘请,回到自己的家乡,想试一试牛痘接种法,防治天花传染病。他38岁时首先在自己儿子身上第一次接种了牛痘,这个孩子后来证明对天花有免疫力。于是,琴纳写了第一篇试验性论文,但是,他用牛痘接种预防天花病的设想遭到冷遇,论文被退了回来。1796年,琴纳47岁时又为一个男孩接种牛痘,并获得成功。两年后出版了《探究》一书,报告了约23个因接种牛痘,或者自然感染牛痘,因而对天花免疫的病例。这是他积累20多年的观察、实验的结果。不久,牛痘接种便得到普遍的采用,并在全世界推广,他也得到了来自全世界的赞誉。时至今日,利用牛痘防止天花病的办法还在被人们运用着。不过用起来可绝不会20年才能学会,而是在一天之内就能学会接种的基本方法。之所以能缩短时间,是因为有琴纳的成功经验。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有些科学家为了观察研究一个公式,用了一生的时间,而我们要掌握这个公式的基本原理,只要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就可以了。这都说明,只要我们善于借助前人的经验去间接地观察事物,就能缩短认识事物的时间,提高认识事物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