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劳动创造属人的世界

劳动创造属人的世界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化的自然与人类社会,就是人通过人且为了人创造的属人的世界,这是现实的人真实地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第一节 人化自然一、劳动创造人本身自然界是指人之外的世界,属于盲目的自然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世界。从动物的生物活动进化到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与之相适应,人的意识所需要反映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其他动物,第一信号系统逐渐不能满足这种反映的需要,因而出现了第二信号系统。
劳动创造属人的世界_属人的世界

人的世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人并不是生活在纯粹的自然界之中。人以创造性的劳动为自身的存在方式,在这种劳动中,人一方面改造自然,把自然变成人的无机身体或者说是更加符合人所需要的自然;另一方面,人也创造了社会。人化的自然与人类社会,就是人通过人且为了人创造的属人的世界,这是现实的人真实地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第一节 人化自然

一、劳动创造人本身

自然界是指人之外的世界,属于盲目的自然力量相互作用形成的世界。

客观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广泛联系。各种事物相互联系又形成了一个世界整体。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界。

自然界最初表现为无生命的无机界。如山脉、土壤、河流、海洋。在无机界只存在物理化学运动而没有生命运动。

随着地理变迁,在茫茫的太阳系中,地球产生了生命现象,并出现了生命大分子。今天我们能观察到的最早出现的生命现象就是变形虫,变形虫即是生命大分子,没有感觉器官和内脏系统,它只能通过触动而包围食物,进行融化,吸收养分。这种生命现象,我们称之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如向日葵、含羞草都具有明显的生物刺激感应性。

在生物刺激感应性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出了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有感觉系统和大脑,它们能对外界的事物做出本能化的选择。这种本能化的选择能力是物种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遗传能力,是任何物种的个体天然具有的生存能力。大型物种,如虎的生存本能需要在自然环境中长期适应才能显现,一旦幼仔时期远离自然环境或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长大,就会产生本能退化,而无法适应自然界的竞争法则。

高等动物之间存在较强的分工协作关系。这是为了确保在食物稀少的状况下,整个族群能及时捕捉到猎物。尤其是以活动目标为食物的大型食肉动物,更加依赖分工协作,否则就会出现因饥饿而死亡的现象,甚至种群灭绝。

至于食草动物之间的分工协作主要表现在防御食肉动物的捕食中。他们通过通力协作增加了食肉动物捕食的难度,甚至多数情况下可以逃脱捕杀。

动物在分工协作中,产生了各种感觉和心理活动。他们通过各种感觉和心理,表达彼此关系并获取所需之物。直接展现心理和感觉,而不借助任何文化形式,是动物处于自然状态的最好证明,有些动物也会借用纯自然的事物,向其他动物展现自己的心理和感觉,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萌芽。

狗在食物的刺激下,立即会分泌唾液,这是无条件反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通过给狗进食摇铃,发现狗对符号也能作出反应,这叫条件反射。条件反射表明动物也能反映与生命建立了暂时性联系的事物和现象。这大大加强了动物的反应能力和活动能力。以实物的刺激为“信号”而引起的条件反射,叫作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一般高等动物都具有的信号系统。

从动物的生物活动进化到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与之相适应,人的意识所需要反映的东西远远超过了其他动物,第一信号系统逐渐不能满足这种反映的需要,因而出现了第二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信号的信号——语言和文字。

在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人类产生了思维能力。人的思维是抽象思维,它以语言为中介,是对事物本质的规律的把握。对规律的把握,使人不仅能利用现有的事物而且能创造属于人独有的世界。从此,人开始了人的生活。

胚胎学、解剖生理学、生物学提供的大量证据表明,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在猿向人演化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类人猿最初生长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利用四肢在树上攀爬并摘取果实。由于地理变迁,森林大量消失,类人猿被迫来到地面,使前后肢的分工得以产生。后肢主要用来行走,前肢用来抓取食物。这种前后肢的分工,为日后制造和使用工具打下了良好的生理基础。在复杂的地面生活中,类人猿逐渐形成了较强的群居性特征,这为它向人类演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当类人猿采用加工过的工具获取生活资料时,人类的劳动就产生了,这同时也是人类的诞生的标志。

首先,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必要的可能。人要改造自然界,使之满足自身的需求,这是不同于动物的独特现象。动物只是适应自然环境,不需要发现客观规律,而人恰恰相反。他们必须把握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规律,为此人类必须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这就产生了思维的必要性。亿万次的重复劳动,使人类逐渐形成了逻辑推理和概括能力,这样就产生了思维活动,并最终形成了抽象思维能力。

其次,劳动促使了前后肢分工的固定化,为人类创造和使用工具、改造世界提供了可能。最初人类利用现成的石块、木棒作为工具来获取食物、构筑巢穴、防御兽类侵袭。当人类逐渐从使用天然工具到学会自己制造和使用工具,就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前后肢的分工,使人有了改造一切的万能工具。

再次,劳动促使语言的产生。劳动中的分工协作、相互呼应,促进了简短的呼喊的产生,这是语言的萌芽。当在劳动中,如果“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 ,就会产生语言。语言的产生,使人脑可以利用抽象的概念来思考事物,更一般地掌握了事物活动规律,从中找到依据,使人类的意识得以产生。

最后,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了人脑。随着人类生活逐渐复杂化,它的容积不断变大,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和严密,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的劳动是在集体和社会中进行的,所以离开了集体和社会也不会有人的产生。在集体和社会中才有语言和创新的必要,个体没有了集体和社会,就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一员,不可能成为人。1920年,在印度发现了两个被狼哺育的人类女孩,其中一个发现不久即死去,另一个大约七八岁,起名卡玛拉。起初她用四肢爬行,惧怕强烈的光亮而习惯夜间生活,不食素,一见生肉便扑过去,对人抱有敌意,不会讲话而只会像狼一样地嚎叫,没有抽象思维能力。尽管人们对她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在她十岁死去的那年,她的智力水平还只相当于四岁小孩。这个事例,证实了马克思的论断:“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具有本质的差异。动物只是适应外界环境,无须改造外界,也不能改造外界,而人则要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自身的需要。这就导致了动物的心理和人的意识的本质差异。

第一,动物以具体形象的感觉来反映事物,而人则是以抽象的概念来反映事物。具体形象属于感性认识,只能反映现象,而不能反映本质。科学家的实验证明,猴子经过训练可以学会用水桶从水缸里打水浇灭燃烧着的火,如果把两只船连接在一起,猴子能走过跳板从另一只船的水缸里打水来灭自己船上的火,而不能就近用湖水来灭火,因为它不懂得“凡是水都能灭火”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动物无法用语言反映事物,而人可以用语言进行沟通。语言属人类独有,并十分繁杂,而动物则只会用声音传递信息,尚属本能,十分简单。

第三,由于长期受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类的感性认识能力远远超越了动物的感觉能力。经过专门培训的黑色制品工人能辨别四十多种不同色度的黑颜色,而一般人只能看出两三种色度。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人能用手摸出面粉的质量以及麦子的产地。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鹰比人看得远,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更敏锐的嗅觉,但是它不能辨别在人看来是各种东西的特定标志的气味的百分之一。至于触觉(猿类刚刚有一点儿最粗糙的萌芽),只是由于劳动才随着人手本身的形成而形成。” 

第四,意识是人脑的属性,而动物的大脑则无法思考。现代自然科学证实了人脑皮层有专门管理语言的部位,有语言中枢、听语言中枢、运用语言中枢等;而猿类大脑皮层只有少数与发音有关的点。

总之,劳动的出现,标志着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开始了自己的生命旅程。

二、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劳动的出现,标志着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但是人类社会无法脱离自然界而存在。社会生活首先是自然界发展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纳入了社会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物质性的交换关系。

社会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逐渐分化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人通过世代劳动逐渐形成和丰富了人类社会,并使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拥有了属人的性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是客观存在的世界,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人类社会是人的意识的自觉实践的产物,它存在于特定的方式之中,这种方式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体,简称生产方式。人们在结合体中从事着物物交换和自身生产,同时与自然发生着各种联系。

马克思主义正确地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这个观点认为,实践就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首先,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就是实践者运用劳动工具,加工劳动对象,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无论实践成败均会给自然界留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痕迹。所以,人类在勇于实践的同时,又要谨慎自己行为的后果可能造成的危害。无论人类自身有多么强大的实践能力,都要受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

其次,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人的行为总是有目的的行为,总是追求理想性的事物,总是追求创造属人的世界。脱离理想,人的实践就不能称之为人的实践,它就会丧失意义,回归到动物界。

最后,人类实践总是具有历史阶段性的行为,并且它是连续不断的活动。任何时刻的实践活动都是以往历史的继承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这体现了人类实践的进步性和崇高性。

人类社会实践形式多种多样,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实践也逐渐复杂起来,但总括起来有三种形式。三种形式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构:

第一,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以自然为对象,运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借助物质工具和手段,加工劳动对象,满足人们各种物质需求,实现了部分自然界的人化。并且在物质生产劳动中,人类逐渐展开了对自然界的广泛探索,了解自然现象、自然的性质和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另一重要内容。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会形成各种关系,其中生产关系决定一切其他的社会关系。正是由于恰当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才能解决人们的利益分配问题,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一旦社会关系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促使人们对生产关系进行调节。

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阶级关系反映了人们在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其中占有生产资料的阶级为统治阶级,支配其他阶级的命运。统治阶级在社会发展的晚期,总是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社会进步障碍。所以为了促进历史发展,阶级斗争必然发生。

第三,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最初存在于其他活动之中,为了更精准、典型地探知自然规律,在实验室中排除了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得出了更精准的科学知识。在人类日益深入地探知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过程中,科学实验正成为先遣行为,显示了强大的活力。

实践是人类独有的存在方式。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与自然界存在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这种交换是通过实践完成的。马克思指出:“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一种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如果脱离社会理解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人通过制造工具从自然界获取所需之物,而动物仅凭本能去获取食物。它们依赖天然的器官而生存,必须保证器官与变化中的自然界相协调。人只能凭借工具改变自然物的存在形式或者自然环境的存在形式,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

人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必要的劳动关系,才能展开劳动。人无法单个孤立地行动,必须相互依赖,结成复杂的社会关系。其中生产关系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它把整个社会联结成一个系统。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家庭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国际关系等均是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建立的。只有弄懂了生产关系,才能弄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动物受本能支配,被迫服从大自然、适应大自然,从而获得生存资料。而人则凭借智慧,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生产所需物品和创造生活环境。自然界是决定动物生存的力量,而人类社会是决定人类存在的力量。

动物的生存能力是凭借生物遗传,而人在此基础上还借助了文化传承的方式。多样的文化传承方式,使人类的文明成果不断积累,生产和生活能力日益强大。语言、思想、科学、文化、传统是人类生命的蓄水池。重视历史,就是重视人类的现今与未来。

这样,实践就成了社会生活的根源,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答案。活生生的实践本身成为人类生生不息的源泉。社会生活是人们对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在物质性的生产实践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自己意识的关系逐渐形成。

第二,在实践中,三大生活领域日益形成,即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起了基础和决定作用。人类借助三大生活领域展示了自身的生命价值。

第三,实践中形成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正是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由低级走向高级。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千百万自觉实践的人民群众正在创造着自己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三、人化自然和生态文明

在没有产生人类社会之前,物质世界仅仅指自然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类社会诞生了,这样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共同构成了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内涵扩大了。从物质世界的发展过程而论,先有自然界,后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程,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这里说的自然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者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由于实践的产生,人把自然界的一部分纳入到人的物质活动范围之内,形成了人化自然。人化自然仅是自然界与人类实践相关、且被人类改造的自然界。所以人化自然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自然界,是打上了人类烙印的自然界。

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共同构成了属人的世界。属人的世界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总和。有了属人的世界,人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社会生活。

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自然界的天然状态并不完全适合人,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且在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中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在这种物质生活活动中,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化了,形成了人化自然。

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化自然是人类社会形成的物质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没有人化的自然,人类就无法获得居住地和生产生活资料。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了自然界,不断改造自然界。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导致了自然的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始终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纳入社会过程的物质交换关系,是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

首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人使自然界的一部分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化自然形成的根源。

其次,人化的自然就是打上了人类活动印记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无机身体,它兼具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而自然界只具有物质属性,如土地是人化自然,而大地则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与人化自然打交道时,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遵循社会规律。

再次,人化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居住地和生产与生活资料的来源之地。人类要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使人不至于死亡,就得依赖人化自然。人通过劳动使自然界的某些区域变成适合人居住的某些场所,同时又通过劳动使某些自然物变成了生产生活资料。

最后,人化自然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载体,它记载了人类活动的成就。脱离了人化自然,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幻想。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展现了自己的生命活动,形成了人独有的特质,同时体现并验证了人类的这种特质,就是实践活动本身。

人不仅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使自然界成为自己改造的对象,而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开始发展各方面的社会需要,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物质生产实践处于基础的地位,主导其他实践形式。无论何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交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等内容。

总之,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才能协调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自然界中的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特定地理环境发生作用,促进了生物群落的演化。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综合体,叫作生态系统。人类既产生于生态系统中,又不断与生态系统冲突和融合,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四个基本部分构成,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少数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解作用的细菌。绿色植物能把光能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质中,给人类、动物和其他生物提供必要的生存品。所以,绿色植物是伟大的生产者,是其他生命的力量之源。消费者是指以生产者为食物的各种动物,如食肉动物、食草动物以及人类。他们不能直接获取太阳能,所以必须依赖生产者才能生存,这内在地存在过度吞食生产者的可能。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它们将有机物机体及排泄物等复杂的化合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故而又称这些微生物为还原者。非生物环境包括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矿物盐等。它们是绿色生命不可缺乏的营养物。

人作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智者,能深刻地利用和改变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关系。虽然人类深知对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性,但是至今为止所发生的生存竞争和过度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系统的平衡。在高科技的支配下,生态环境正在进一步恶化,这已经威胁到了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存在,并引起了人类的高度重视。人类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统称为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生产力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发展的程度不同,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也不同。

在原始社会,生产工具只有木棒和双手,人类靠采集和狩猎为生。长期在一个区域采集和狩猎,会消灭该地区的一些物种,产生人类生存危机。所以为了生存人类被迫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

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人类初步解决了渔猎时代对环境的破坏方式。但是开荒种地等粗放的耕种方式,破坏了大量的森林,使一些地区生态严重恶化,成为荒漠之地。

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废弃物,上万吨的废弃物被排向大自然,引起了空气、水源、土壤、动植物的严重污染,自然界再生净化能力下降,正接近不可逆转的拐点。环境污染日益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今天,人类环境危机正在把人类引向毁灭的边缘。当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空气污染严重。目前全世界的工厂和电厂每年向大气层排放的二氧化碳有200多亿吨。这导致地球温度上升,产生温室效应,引起干旱和气候异常。

第二是水源危机。由于人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迅速膨胀,世界上60%的地区面临着淡水不足的困境,40多个国家的水资源严重匮缺。同时,水源地被污染、海洋被污染,这也导致大量鱼类灭绝。

第三是森林惨遭毁灭。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没有森林便没有人类,可是它正遭践踏。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000平方米森林被毁。森林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质的最大生产者和蓄积者,是“生物资源库”和“绿色蓄水库”。森林的破坏是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土地沙漠化、物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第四是物种不断减少。据英国剑桥保护监测中心1986年的统计显示,全世界处于灭绝边缘和处于严重威胁之中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93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以及其他昆虫、蝴蝶等267种。在未来30年—40年中,将有6000种植物在地球上消失。由于森林被破坏,地球上原有的5000万—10000万生物物种中,现在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灭绝。预计到本世纪末,地球上的物种将损失1/5。同时,由于森林和草地的破坏,植被的大量消失,土地盐碱化和沙漠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地球上已经沙漠化和受沙漠化影响的地区高达3843万平方公里,而且正以每年100万—150万公顷的速度递增。

第五是臭氧层变薄。臭氧层可以过滤太阳紫外线,是生命在地球上生存的保护屏障。现在人类活动释放的大气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于电冰箱、空调、喷雾器和某些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氟氯烃类物质,导致臭氧层破坏。现在开发氟氯烃替代物的研究虽然取得进展,但是氟氯烃类物质排放到高空后,会停留很长的时间,对消耗臭氧的作用有延续性。现在臭氧空洞继续扩大,保护臭氧层的问题仍未解决。

当代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我们认识到,人类必须以一种全面的态度对待自然界,即对人类支配自然的强大能力进行全面的理解,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全面尺度对自然界进行全面的利用和支配,而不要片面地对自然界进行攫取,使自然界满目疮痍。

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持盲目乐观态度的人,违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一味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一方面贪婪地向大自然索取资源,另一方面又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抛洒废物,其结果必然导致大自然像野马脱缰一样失去控制,造成生态环境的崩溃。持消极悲观态度的人认为,要保持生态环境平衡,就必须扼杀科学技术进步,停止发展生产,“返璞归真”,“回到原始状态去”,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这种非历史主义的态度,必然导致历史的大倒退。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与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人类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道德性,协调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调整好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向。既不要像古代那样做自然界的奴隶,也不要像工业革命以来那样做自然界的敌人,而应该做自然界的朋友,爱护自然,培育自然,建立起人与自然界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利于我们星球的繁荣和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