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脏功能与对死亡认识的历史变迁及启示

心脏功能与对死亡认识的历史变迁及启示

时间:2022-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脑死亡以其无可置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心脏死亡标准。2000年以来,我国医学界及大众正在逐步推行、了解、接受脑死亡概念,政府部门也正在制定相应的判定标准。由此可见心脏停跳诊断死亡的不精确性。脑细胞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脑死亡的不可逆性。此类法规并不特别强调脑死亡概念,仅将它视为有人工呼吸支持时的一个特例。在脑死亡认识的进化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法律改革委员会指出:个体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死亡。

最初,人类一直都是以心脏停跳、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判定标准,但自从1959年法国学者Mollaret和Goulon首次提出脑死亡的概念以来,人类对死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脑死亡以其无可置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心脏死亡标准。到目前为止,在联合国189个成员国中,约有80个国家或地区颁布了成人脑死亡标准(adult brain death criteria),其中70个有脑死亡指南或实施法规(brain death guide-lines or codes of practice)。2000年以来,我国医学界及大众正在逐步推行、了解、接受脑死亡概念,政府部门也正在制定相应的判定标准。

心脏还在跳动不意味着人还活着。Oskar Langendorff早在100多年前就发现离体猫、狗的心脏,在去纤维蛋白原的新鲜血液甚至生理盐水的灌注条件下可以维持心跳很长时间。

心脏停跳并不意味着人已经死亡。采用心死亡标准,假死案例不可避免,依照心脏停跳来判断死亡偶尔会出现“死而复生”这类在死亡判断上的错误。如低温、药物造成的假死,一旦复温或药效过后则可出现复苏现象。由此可见心脏停跳诊断死亡的不精确性。心脏移植和心肺联合移植术中,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可有2~3h的无心期(病心切除后到移植心各血管吻合完毕以前),然而一旦移植心开始发挥功能,生命仍可继续。

心性死亡概念在临床医学中一直主导到20世纪50年代。此后心脏复苏和呼吸机的广泛使用使成千上万的人获救。仅有那些心跳停止时间太长、已发生不可逆脑损害时才无力回天。几千年的心死亡信念开始动摇。心肺复苏、体外循环、开胸手术、生命支持等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死亡概念逐渐过时。很多急救中心开始明确提出“不行心肺复苏”的标准:即心肺功能停止时间太长,而导致弥漫性、不可逆性脑坏死。从此以后,在死亡的概念上进了一小步,即:以“脑”而不是以“心”功能停止时间“太长”作为参照系。

脑在人体控制系统中的统领性决定了“脑死亡=死亡”。脑是人体的中心控制系统:生命存在与否取决于系统在一定时间、一定环境是否有功能。高等生命形式则出现专业化的控制系统,以便对各个子系统实施整体化控制。在人类这个系统就是神经系统。控制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系统称为“脊髓”;高级中枢系统称为“脑”。这个高级中枢系统的功能的丧失等于整个机体的死亡。

脑控制人体呼吸系统,脑一旦死亡,自主呼吸必然停止。呼吸的节律性活动来自中枢神经系统,从延髓、颈髓交界处切断脊髓后,呼吸完全停止,并且不再恢复。

脑细胞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脑死亡的不可逆性。因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细胞是一类高度分化的终末细胞(permanent cells,或称固定型细胞),至少不能很快、完全再生。当脑细胞死亡数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极限时,其思维意识、感觉、自主性活动及主宰生命中枢的功能将永久性丧失。

脑不能移植,脑功能不可人工替代。美国学者Robert多年来从事大脑移植方面的研究。早在1970年,他就将恒河猴的大脑移植到另一只恒河猴的颈部,术后受体存活8d。但是他所做的纯粹是血管吻合,只是恢复移植大脑的血供,保证移植大脑的存活,也就是说除了共享同一个循环系统,移植头与受体之间没有任何神经功能联系,它们仍然是独立的两个部分。大脑虽然有功能,但无法指挥躯干四肢的运动和感觉,相当于一个高位截瘫,而且离不开呼吸机。

全脑功能不可人工替代。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器官的功能都能人工替代,唯独全脑功能不能人工替代。大脑作为物质世界演化的最高产物,理应具有最复杂、最完善的组织形态。人工如何替代实属最大科学难题。

心性死亡和脑性死亡,两个概念、两套标准最初见于美国Kansas州的法律,颁布于1970年。

一个死亡概念,脑性死亡、心性死亡两套标准最初由Korein于1978年提出。Capaon-Kass于1980年加以改良,并得到广泛地接受。认为个体死亡是:①自主呼吸、循环功能停止;②在有人工呼吸支持时,脑功能停止。此类法规并不特别强调脑死亡概念,仅将它视为有人工呼吸支持时的一个特例。在脑死亡认识的进化上达到了新的高度。

一个概念、一套标准最先由Culwer等于1982年提出,加拿大法律改革委员会采用。法律改革委员会指出:个体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死亡。在全人工心肺支持时,死亡(全脑功能不可逆丧失)可由延长的自主循环——呼吸功能停止来判定;在有人工心肺支持时,死亡(全脑功能不可逆丧失)必须由脑功能测试来判定。两种情况死亡判定都必须符合认可的医学标准。

心肺功能停止,脑功能不可能继续;没有脑功能,呼吸必须依赖机械维持,同样是死亡。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把心脏跳动和呼吸视为生命的本质特征,进而把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准。这在没有心脏复苏和呼吸机的年代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心脏停跳后几分钟自然也就脑死亡了,根本没有必要特别强调“脑死亡”这一循环呼吸停止以后更为严重的、真正致命的后果。脑性死亡概念并没有提出,也没有必要提出,正是由于在那个年代,循环、呼吸在生命中长期处于不可替换和不可代替的地位,使死亡标准长期被心肺标准占据。

呼吸机的问世,改变了现代医疗常规,自主循环、呼吸停止不再是死亡的标志。突出强调脑性死亡就是死亡,完全是现代科技进步和人类认识进步的必然结果。

从此,复苏技术引出5大问题不断困扰医学工作者:患者是否死亡?是否停止抢救,让患者亡灵安息?何时停止复苏?何种情况根本不需进行复苏,如完全无法修复的复合性、开放性颅脑外伤,死刑执行以后等?何时、何种情况作出允许切取器官决定?以上诸多问题医学范畴都不能给出满意答案,要涉及到法律、伦理、科学技术诸多方面。但是,不可否认,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这一难题总会有准确答案。

参考文献

1 陈晓松,等.中国心肺复苏术的历史进程.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106-108

2 沈洪,王一镗.回眸2004中国心肺复苏关注的问题.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1):2-3

3 沈洪,王一镗.中国心肺复苏的发展.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1):13-14

4 陈忠华,等.论人类死亡概念和判定标准的演变和进化.中华医史杂志,2007,16(1):103-106

5 Wijdicks EF.Brain death worldwide:accepted fact but no global consensus in diagnostic criteria.Neurology,2002,58:20-25

6 Radovancevic B,Mc Giffin DC,Kobashigawa JA,et al.Retransplantation in 7290primary transplant patients:a 10-year multrinstitutional study.J Heart Lung Transplant,2003,22:862-868

7 黎群武.西方死亡观与医学观的历史对照.医学与社会,2003,16(5):41-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