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常见行为障碍及处理

儿童常见行为障碍及处理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口吃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言语功能障碍。口吃患儿常常伴有情绪与行为问题,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部分口吃患儿不经任何治疗,数年后可自愈。绝大多数口吃患儿经过心理治疗和语言矫正训练均可恢复正常。避免儿童模仿口吃病人说话。

行为(behavior)泛指人的一切外观活动,是动作和行动的总和,是各年龄阶段相应心理功能发展的综合表现。儿童心理发育大量反映在日常生活行为中。

当儿童行为出现与其年龄、性别、社会期望不相适应,呈不愉快或者忧郁的情绪,不能与家人、同伴、老师建立或维持满意的人际关系,不能用智力、感觉、神经、生理或一般健康因素解释的学习失败,我们称之为行为异常或行为障碍(behavioral disorder)。目前有多种衡量儿童行为的量表可用于帮助区分儿童异常的行为问题。近年来,资料表明,我国少年儿童的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12.9%。

儿童的行为障碍是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如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管教方式,父母的育儿方式、文化水平,学习环境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节将介绍口吃、小儿厌食、遗尿症、手淫、社会退缩行为和吮吸手指、咬指甲等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

一、口吃

口吃(stuttering)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言语功能障碍。国内发生率为1%~2%,国外为0.5%~4%,学龄前期高于学龄期,男女之比为2∶1。

(一)病因

口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效应。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学者认为,口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一些学者认为,口吃的发生是一种神经生理障碍,可能为皮质优势区域异常引起;还有的认为,口吃是由于语言的偏测化发育不完全所致;另有不少学者认为,口吃主要是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影响所造的。

1.心理因素 大多数儿童口吃发生在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3~4岁。这时候,儿童的环境和兴趣迅速扩大,词语逐渐丰富起来,为了选择表达自己情感的适当词汇,说话时常常迟疑或犹豫不决,若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讲话时语流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笨拙状态。儿童刚开始口吃,心理方面的问题还不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因素也就明显了。特别是当儿童出现口吃时,受到家长斥责和周围人的嘲笑,会让儿童讲话时感到恐惧和紧张,生怕口吃。心理上的恐惧和紧张,会使口吃越发明显,口吃现象加重和固定,而口吃现象的加重又会促使病态心理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2.环境因素 一部分儿童的口吃是习得的。这些儿童在年幼时,通过模仿别人的口吃,而形成口吃现象。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人的口吃行为很易吸引儿童注意,并加以模仿,造成口吃。若家庭成员中有口吃者,孩子自出生就经常听到“口吃”的表达方式,这种印象进入大脑后,会反射地在行为中表现出来,有时不仅讲话口吃,而且会将所学习对象的说话语调、姿态、动作以及其他的习惯都接受过来。

3.教育不当 父母教育不当往往也是儿童口吃的原因之一。例如,幼儿后天的语言功能发育有早有迟,有的刚满1岁就能清楚地说出简单的童谣,但也有的孩子到了二三岁还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会逐步成熟,但有的父母一看见孩子说话较其他儿童慢,就会很紧张,硬逼着孩子把话说好,这样会造成孩子对说话感到紧张不安,而发生口吃。

(二)临床表现

本症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2~3.5岁和5~7岁为2个高峰年龄。患儿出现言语节律的异常是因为喉、舌、唇部等发音器官的肌肉出现阵挛或强直性痉挛所致。临床表现为言语节律性异常,说话不流畅,出现音或单词重复停顿,每句话在讲出第一个字后即停顿,或重复第一个字,或拖长第一个字的发音。发音困难主要出现在发辅音时,发“b”、“d”、“g”,比发“p”“t”“k”音更容易引起口吃,患儿在说这些难发音的字前有停顿的现象。

口吃患儿常常伴有情绪与行为问题,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和个性的形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口吃患儿常常有害羞、焦虑不安、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惹等现象,表现为不愿参加集体讨论,上课怕发言,怕提问,不喜欢和同学们交往,长此以往,还会变得自卑、孤独和缺乏主动性。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当患儿讲话时出现发声或单词的重复、停顿或发声延长,明显影响到讲话的流畅性,在排除神经系统疾病以后,可做出诊断。

部分正常儿童在2~3岁期间说话时为了选择适当的词汇,常出现说话停顿、犹豫不决的现象,应与口吃相区别。首先,口吃患儿言语表达受阻是发生在发音水平,而正常儿童是发生在词汇水平;其次,口吃患儿伴有发音器官的肌肉痉挛,而正常儿童没有这种现象。

(四)治疗与预后

部分口吃患儿不经任何治疗,数年后可自愈。仅有少数儿童口吃变得复杂化与顽固化,进而形成慢性口吃,持续到成年期,发展至终身。绝大多数口吃患儿经过心理治疗和语言矫正训练均可恢复正常。

1.心理矫正 首先要帮助患儿消除对口吃紧张和恐惧的心理,鼓励其大胆讲话。特别要避免正常儿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语言不流畅发展为口吃。避免儿童模仿口吃病人说话。当幼儿出现说话不流畅时,应该采取平静的态度,不加批评指责,不议论,这样便不会引起患儿对自己口吃的任何不安和紧张。也不要催促其表达,对口吃行为不要给予过分的关注,让其放松,可教其说话放慢速度,经过一段时间,多数儿童可自然恢复。例如,不要提醒患儿:“你又口吃了。”这是绝对有害的。你可以这样解释:“没关系,这不算什么,有的时候,任何人都会这样的。你想说什么,慢慢说。”类似这样鼓励性的说教、成人及时给予的帮助会使儿童顺利地开始说话。成人也可以用正确、流利的话说出儿童想要说的话,以供其模仿。儿童发生口吃时,家长的态度很重要,必须和蔼可亲地引导,以消除其紧张情绪。绝不要嘲笑或斥责,还要留意和保护不让小朋友或同学进行起哄和攻击,否则会给患儿的心灵蒙上一层不易磨灭的创伤,使其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口吃,失去说话的兴趣和勇气,增加紧张情绪,使口吃越发严重。只要耐心,方法得当,经过一段不长时间的训练,口吃会得到纠正。

2.语言矫正训练 语言训练指导方法的设计要依据患儿的年龄和心理发展而定。向年龄很小的患儿解释应该怎样如何讲话是难以奏效的,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主要靠指导者的榜样作用去影响他们。指导者必须用一种平静、和善、温柔的态度,并且在跟患儿说话时,要慢慢地、从容不迫地说,通过这种表达行为去影响他、引导他,患儿往往很乐意接受和模仿大人的缓慢说话节律。当患儿有意无意地去仿效这种从容语调的时候,口吃现象会逐渐减少。对年龄大一些的口吃患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开始说话的速度要慢,经过一段时间说话虽然慢,但是不再有口吃的练习之后,再提高说话的速度。②讲话的时候保持平静的心情和树立说话流畅的信心。说话时可以配合手势和表情,这样也有助于矫正口吃。③说话不要太用力,要有节奏地发音,以促进已丧失的语言节律性的恢复。④对每句话里每个短语的第一个字,在发音的时候可慢慢地、轻轻带过。⑤要结合社会生活场景,多讲、多练。还可以巧妙地诱导孩子随心所欲地说话,如复述个人愉快的经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⑥对孩子所取得的每个进步,都要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对伴有情绪障碍的患儿,应采取一些支持性心理疗法以帮助其消除情绪障碍,鼓励他们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增强自信心。对于伴有严重焦虑的患儿可以服用一些安定等抗焦虑药物,帮助其减轻焦虑情绪,放松肌肉,加强言语训练效果。对口吃严重患儿也可服用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剂量0.5~2mg,每日2~3次。

二、小儿厌食

厌食(anorexia)是指小儿缺乏进食欲望,也称食欲不振。

(一)病因

小儿厌食的原因多为父母不重视饮食的心理卫生,少数与疾病或药物有关。具体原因如下。

1.情绪障碍 是小儿厌食的最常见的原因。

(1)强迫喂食:是引起情绪障碍导致厌食的常见原因,且常自幼发生。这多是由于家长过分担心小儿的营养不足,而采取各种方法,甚至采用威胁手段强迫小儿进食所致。强迫喂食会使原本健康的小儿对进食产生的高兴情绪,转变为对进食不感兴趣和害怕进食的心理,久之可形成条件反射性拒食,并发展为厌食。

(2)进食时训斥小儿:多见于工作较忙而对子女要求较高的父母。当小儿学习成绩不佳时,这些家长便常利用进餐时间训斥小儿,从而影响小儿情绪,使之食欲减低,久之可发展为厌食。

(3)进入托儿所:父母在孩子入托前,没有对小儿进行适当的解释,使小儿误认为入托是因为父母不爱他,而出现忧虑情绪;或是由于幼儿初入托时,对陌生环境产生恐惧心理而影响食欲。

(4)功课负担过重:多见于学习能力较差而父母要求过高的学龄儿童。因长期功课负担过重,使儿童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引起食欲缺乏。

2.注意分散 其中以小儿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或一边讲故事、一边喂食的现象较多见。

3.疾病和药物的影响 长期厌食亦可见于慢性疾病,如慢性肝、胆疾患,结核病,蛔虫病,甲状腺功能减退,锌缺乏等营养性疾病。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水杨酸制剂、抗代谢药物、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哌甲酯等均可致食欲缺乏。维生素A或D过量亦可降低食欲。

4.神经性厌食 患儿认为自己过胖或为了身材苗条和漂亮而自愿建立一种减肥饮食。这多见于12岁以上的女孩,尤其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白种人中的少女较多见。病情多较严重,个别女孩的神经性厌食可十分顽固,有5%~10%的病人死于自身的强迫饥饿。国内则十分罕见。

5.其他 零食习惯和不定时的进餐均可降低进食时的消化液分泌和食欲。

(二)处理

在处理治疗上,消除病因十分重要。应向家长和儿童宣传饮食心理卫生的知识。在消除病因(如不强迫喂食等)的开始阶段,易出现的问题是:小儿可能会连续数餐进食量都很少,从而导致家长担心小儿营养不足,而又沿袭了以往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如再进行强迫喂食等)。因此,为了加强患儿及其父母的信心,在开始治疗阶段,有必要辅以适当的对症药物治疗,如应用赛庚啶等食欲兴奋药、中药、消化酶制剂等,这样可恢复患儿对进食的兴趣而不再厌食。对5~6岁以上的小儿,还可进行行为治疗,如采用奖励强化法,即记录每餐和每天的进食量,该表由小孩保存,如当天的目标达到,则在当天日程表上划上或插上红旗,并可与小儿商议共同制定出每周的奖励计划,如获多少面红旗则可奖给其喜爱的玩具或观看比赛及旅游等。随着计划实施的进展,制定的目标应适当提高,但开始阶段应尽量使小儿获得赏奖为好。

三、遗尿症

遗尿症(enuresis)是指小儿已达到膀胱能控制排尿的年龄而仍有日间或夜间的不自主排尿。正常小儿在2~3岁时己能控制排尿,如在5岁后仍发生不随意排尿即为遗尿症。大多数遗尿发生在夜间熟睡时,称夜间遗尿症;发生在白天的遗尿,称日间遗尿症。

(一)遗尿症的分类

遗尿症根据有无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本节主要叙述原发性遗尿症。

1.继发性遗尿症 大多由于全身性或泌尿系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等引起。其他如智力低下、神经精神创伤、泌尿道畸形、感染,尤其是膀胱炎、尿道炎、会阴部炎症和蛲虫刺激等。

2.原发性遗尿 较多见,多发生在夜间。尽管体检未能发现有器质性病变,但健康状况欠佳、疲倦、过度兴奋、紧张、情绪波动等均可使遗尿症状加重。原发性遗尿症可与下述因素有关。

(1)大脑控制自主性排尿功能成熟延缓:约50%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可于3~4年内发作次数逐渐减少而自愈。

(2)睡眠过深:睡眠过深时,大脑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而发生反射性排尿。

(3)家族性倾向:约70%的原发性遗尿症患儿近亲有遗尿史。男孩多于女孩,男∶女为2~3∶1。

(4)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1970年,Pompeius用新式的膀胱内压测量方法研究63名遗尿症病人,在无尿路感染或阻塞的病例中,发现遗尿症病人排尿时膀胱容量较预计的少30%。

(5)缺乏排尿训练。

(6)心理因素:如家庭成员死亡、变换新环境(如住院、进入托儿所、寄宿学校)等,由于失去了父母或家人的照顾所造成的焦虑状态、黑夜恐惧、受惊、报复心理和精神过度紧张等心理因素,可以使以往已有控制排尿能力的小儿发生遗尿症,而且少数儿童发生遗尿症后使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直到成人后仍无法改变。

(7)性格特点:虽然没有证据说明性格与遗尿症的发病有明确关系,但遗尿大多见于胆小、被动、过于敏感和易于兴奋的小儿。此外,患儿也会因遗尿而感到羞耻和内疚,担心别人知道,导致不喜欢与他人多接触或参加集体活动,逐渐形成内向性格。

(二)治疗

主要有下列4种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包括取得家长和患儿的合作,消除心理负担,增强战胜遗尿的信心。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如晚间控制饮水量;睡前排尿;夜间可于其经常遗尿时间之前唤醒,逐步训练其自主排尿的功能;避免过分紧张、疲劳和过度兴奋等。

2.药物治疗 目的是提高患儿大脑的警觉度,使有尿意时觉醒。常用的药物有丙米嗪、氯米帕明(氯丙米嗪),每日睡前1小时服药1次,12岁以下者每次12.5~25毫克,12岁以上者每次25~50毫克,见效后再连续服1~2个月以巩固疗效,然后渐减量至停药。1976年,Perlmutter报告,用丙米嗪后,40%~50%的病人遗尿迅速停止,但停药后约2/3的病人复发。对睡眠过深的小儿,可于睡前服用甲氯芬酯0.1~0.2克或哌甲酯5~10毫克。另外,可予去氨加压素100微克/次,睡前口服,以减少夜间尿量,疗程3~6个月。此外,中医中药亦可有一定的疗效。

3.针灸激光穴位照射 以补肾、补元气为主。主穴:中极、关元;配穴:肾俞、三阴交,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以补法行针。小儿不配合针刺者可用激光穴位照射,穴位同上。

4.行为治疗 有下列两种方法。

(1)警铃条件反射装置:是一特制的床垫,稍遇湿即通电引发响声,以及时唤醒患儿。通过警铃条件反射装置逐渐培养患儿在有尿意时即能觉醒。应用本法治疗3~6个月后,大多数病人有效,但复发率高。1975年,Taylor等报告本法治疗的复发率为45.7%。

(2)行为矫正法:1973年,Marshall应用行为矫正法治疗遗尿儿童90例,总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中明显改善的达70%以上,复发率为5%,并认为行为矫正法在症状的改善和降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药物治疗与警铃条件反射装置的治疗方法。按目前国内条件及治疗应用结果看来,应以行为矫正法配合药物治疗较为理想

专栏23-1 遗尿症的行为矫正法

患儿必须有希望改变遗尿行为的意愿,并具有达到这一目的的责任感。

使用下列4种方法帮助患儿解决遗尿症问题。

1.设置日程表 治疗开始便告知患儿,他自己能够想出影响他遗尿的可能因素,并由患儿设置和保存一个日程表,以便每天进行记录。当他遗尿时,便把可能影响他尿床的因素记在日程表上,如傍晚液体的摄入量、白天的情绪和应激等。当无尿床时便把一颗红星贴在日程表上。通过日程表上的进步记录和定期与医师的商讨,可帮助患儿领悟到环境与行为的因素能影响他的遗尿,而且他自己有能力控制许多影响他遗尿的因素而加强其战胜遗尿的信心。医师的鼓励可对患儿成功地进行自我排尿的控制提供正强化作用。

2.自主排尿功能训练 包括排尿中断训练和膀胱扩张训练。前者的方法是每次排尿时尿尿停停,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使患儿控制排尿能力增强。膀胱扩张训练,即让患儿白天多喝水,鼓励患儿尽可能延长两次排尿间隔的时间,等到迫不得已时才排尿于量杯中并记录之,当既定的最大排尿量达到时便给予适当奖赏加以强化。这样不仅可使病人的减少的膀胱容量增加,还可使患儿知晓自己膀胱胀满的感觉,这就使患儿大脑经常领悟这一感觉,并最终达到控制排尿的目的。

3.逐步延长睡眠时间 在既往夜间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10~20分钟,设置闹铃,使患儿及时清醒,排尿,并使之对闹铃响后即起床排尿渐成习惯。当目的达到后,则采用逐渐延迟闹钟唤醒患儿的时间,以使其睡眠时间逐渐延长,直至天亮也无需闹钟唤醒而达到痊愈。日程表上也应记录这一渐增的睡眠时间。通过记录中的递增的改善使他知道这一成就是他自己取得的,这对患儿来说便是一种奖赏和强化。家长和医师的赞许有助于进一步强化自主排尿意识,消除尿床行为。

4.适当奖励 在逐步改变尿床行为过程中,对每一个达到既定的目标的进步给予奖赏。

四、手淫

手淫(masturbation)在儿童和青少年十分常见,是人类性心理发育中的一种表现。几乎所有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均可出现或轻或重的这类表现。

以前,人们常认为儿童时期根本没有性冲动,其实不然,早在19世纪,法国和其他地区有许多专家—马克、冯沙克列费和珀利斯等,就列举了男女儿童从3~4岁开始手淫的例子。所谓手淫,是指用手使自己产生性兴奋。手淫经常发生于青春期初期,但最早起源于婴儿时期,那时只有生理的愉悦,没有性的欲望,这种行为只给孩子一种他所不认识的、模糊的感官上的满足。过去,笔者认为这种感受到10岁左右才有,近10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了这种性的快感是学前年龄儿童的正常现象。童年时期手淫会给孩子带来快感,孩子孤独时从手淫中获得自我怜爱,烦闷时从中自我解脱,压抑时从中自我安慰。婴幼儿常表现为在家长的怀抱中两腿内收交叉摩擦双腿,或将被子或衣物塞到两腿之间达到摩擦、挤压外生殖器的目的,对婴幼儿的这些表现多称为习惯性擦腿综合征(habitual rubbing thigh)。

(一)原因

偶尔手淫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外阴局部受刺激被认为与儿童擦腿综合征和手淫有一定关联。在乳儿期以前,父母随意用手拨弄儿童外生殖器,起到强化儿童性感受的不良作用,致使儿童在稍大以后,自己出现手淫行为。有的儿童包皮过长,经常堆积一些污垢,可刺激儿童的性敏感带,诱使儿童产生手淫;有的家长不注意儿童的外阴部卫生,长时间不替儿童清洗,由于炎症刺激或外阴部瘙痒,或患有蛲虫病等,儿童用手去抓、碰阴蒂,使其产生性感受,习以为常就可能出现手淫;对年龄稍大的儿童,有些色情电视、电影的引诱以及成人的性生活不注意回避儿童,都能造成儿童心理上的探索而诱发性冲动,产生手淫。儿童发育到10岁左右,本身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增高,也可以产生性冲动,引起手淫。也有研究认为,手淫可能与胆碱系统代谢障碍,引起多巴胺功能亢进有关。此外,情绪紧张、焦虑、孤独等可加剧这一行为。

(二)临床表现

习惯性擦腿综合征发作时神志清醒,多在入睡前醒后或玩耍时发作,可被分散注意力而终止。发作时,女孩喜坐硬物,手按腿或下腹部,及双下肢伸直交叉夹紧,手握拳或抓住东西使劲;男孩多表现为伏卧在床上、来回蹭,或与女孩类似表现。女孩发作后外阴充血,分泌物增多或阴唇色素加重;男孩阴茎勃起,尿道口稍充血,有轻度水肿。较大儿童手淫则表现为用手指直接抚弄生殖器,或坐在床沿、椅子的靠背或凳子角等边角部位,扭动身体,让生殖器与其摩擦,或将手电筒的电珠等小物体塞进自己的阴道,以取得快感。儿童在手淫时,常常面孔通红,表情紧张、愉快、眼神凝视,还可伴有出汗、气喘。当快感出现后,儿童表现困乏、嗜睡。年幼的儿童出现上述活动时常常不分时间、地点(如上课时,坐在椅子上擦动),不伴性幻想,男孩可能出现勃起,但仅为一种单纯的抚弄或摩擦性器官的行为。

(三)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须注意查明可能导致手淫和习惯性擦腿综合征的躯体、心理或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精神障碍,才有可能针对性采取措施。

(四)预后

偶尔出现儿童擦腿综合征和手淫为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频繁出现者,或形成习惯,不手淫不能满足本身性需要的时候,就会造成心理障碍,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最后造成紧张状态而影响学习。一旦发现儿童有习惯性手淫和擦腿综合征行为,就要立即采取措施。大多数儿童当解除有关躯体或心理社会因素后,手淫和擦腿综合征过度行为可明显减少或消失。少数人可持续至成人期。

(五)防治

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如从小不让,更不应鼓励患儿抚弄自己的生殖器。经常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和姿势,上床即人睡、醒了就起床,不要把双手夹在腿间或俯卧或抱枕头睡觉等,不要穿太紧、太小的裤子。

对习惯性擦腿综合征和手淫儿童应给予正面教育,不要责打。增加对孩子的感情,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儿童擦腿综合征可被分散注意力而终止,并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自行缓解。对频繁发生手淫的儿童,要查找躯体或心理社会原因,要针对性地消除原因。如有包茎者,宜做包皮环切术等。讲清手淫的危害,鼓励孩子与这种不良行为作斗争。对少数有严重顾虑和矛盾心理的手淫儿童要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辅以行为疗法帮助纠正。严重患儿也可服用小剂量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治疗,剂量0.5~2mg,每日2~3次。

五、社会退缩行为

对大多数儿童来说,与小朋友们融洽相处,参加小伙伴的游戏,是不成问题的事。但是有些儿童在社会环境中显得过分害羞、胆怯、孤独或退缩,不愿意与其他儿童交朋友,怕见外人,更不愿意到陌生的环境中去,总是宁愿独自一人呆在家里玩,这就是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social withdrawal behavior)。儿童退缩行为多见于5~7岁的儿童。性格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退缩行为固然有一定的生物遗传因素,但是,最主要是由于后天的家庭教育影响以及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

一个正常儿童突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或遇到惊恐的遭遇时,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是正常的,这是儿童正常的适应性反应。随着时间推移,儿童对所处的环境会逐渐适应起来,并且在做游戏等活动中,主动发展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但是,患有社会退缩行为的儿童却很难适应新环境,即适应不良(maladjustment)。他们遇到挫折时,易产生焦虑、灰心丧气、不敢面对挑战。对童年时代的退缩行为、适应不良如果不注意防治,不仅有可能延续到较大的年岁,而且有可能持久地影响到他们社交能力、职业选择、教育子女的方式等的成年行为,使其社会性成熟发生困难,适应社会能力下降。

家长对儿童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使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差,缺乏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经验与技能,而产生不敢见生人的心理,如果此时家长采取迁就态度,尽量避免小儿接触外人,千方百计替孩子排除生活中的一切障碍和艰难,孩子就会逐渐养成羞怯、退缩、回避、离群、孤独、依赖等不健康的性格。由于孤立、害羞、冷淡、被动的性格特点,患儿常常不能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观点,从而使他人对其感受不予注意或不作反应或在社交场合受到讥笑,使之逐渐形成对人际交往感到焦虑、紧张,对社交活动表现踌躇、陌生、害怕而极力回避、退缩的异常情绪和行为。

自信心的培养与建立是退缩行为矫治的关键。首先,应培养儿童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相信孩子的力量和能力,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让孩子甩开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上的拐棍”。其次,培养儿童与他人交往的技能,鼓励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并且多陪儿童一起参加社交活动,多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让儿童适应公共场所的活动,体验到与伙伴交往的乐趣,消除儿童对人际交往的焦虑和顾虑。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父母和教师应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适应外界环境,与小伙伴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成人之间正常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小伙伴之间的正常人际关系,都会对这类儿童起示范作用。家长对儿童在社交中新增加的合群现象,应给予奖励,逐渐增加他们的社会活动,克服退缩行为。经过多次社交实践及家长的正常心理诱导,绝大多数退缩行为的儿童都能被治愈。

六、吮吸手指、咬指甲癖

吮吸手指(sucking thumb)、咬指甲(nail-bitting)是儿童较常见的行为障碍。

(一)吮吸手指癖

吮吸是一种原始反射。凡接触到小婴儿口唇的任何物体,都会引起吮吸反射。在婴儿时期吮吸手指是常见的,2~3岁以后,这种现象则大大减少,但是有一部分儿童在饥饿、寂寞无聊、焦虑不安、疼痛或身体不适时,仍然会吮吸手指。如果偶然出现这种行为或持续时间不长,属于正常现象,随着岁月的增长,吮吸手指的行为会逐渐消失。但是,如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依然吮吸手指,而且很少参与游戏玩乐,这就说明孩子出现了行为上的偏离。如果孩子的这种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便可以形成顽固性的习惯行为。

纠正儿童吮吸手指的不良行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纠正吮吸手指行为时,家长要耐心、冷静,不要恐吓,打骂孩子,更不能使用捆绑双臂或戴指套等强制方法,因为这样做不仅毫无效果,而且会使儿童感到痛苦、压抑及情绪不安,一旦有机会便更想吮吸手指,而使不良行为顽固化。

第二,最好的方法是了解儿童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除了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如饥渴、冷热、睡眠)外,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给孩子一些有趣味的玩具,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玩乐,还应该提供有利条件让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使孩子的生活丰富、充实、生气勃勃,使孩子保持愉快活泼的生活情绪,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分散其对固有习惯的注意。

第三,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让孩子吮吸手指来慰藉自己或取乐。要耐心告诫孩子,吮吸手指是不卫生的,不仅可以引起手指肿胀、疼痛,影响下颌发育,导致牙齿变形,而且容易把大量的细菌带入口内,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及其他传染病。

第四,每当孩子吮吸手指时,就用严峻的目光注视他,并以坚定的口气说:“不行。”同时在孩子有吮吸手指欲望的时间,用有趣的活动(如游戏等)分散其对吮吸手指的注意力。向孩子表明他能控制吮吸手指便能得到奖励,当孩子吮吸手指的行为减少时,就要鼓励和表扬孩子。过不了多久,孩子吸指行为就会逐渐消除。

(二)咬指甲癖

咬指甲在3岁以内的孩子中少见,而在学龄前期较多,学龄儿童中也有相当数量。常常在情绪紧张、心情矛盾、思考问题、孤独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进行;也有的表现为一边谈话或一边做功课一边咬指甲的。还有的孩子家长或周围其他人先有此习惯,孩子模仿而习得的。儿童时期咬指甲癖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一旦养成顽固性习惯,甚至可以持续终身。

对咬啃指甲的儿童的处理原则:首先要分析发生的原因,消除造成儿童紧张的心理因素。注意心理卫生,耐心教育。羞辱孩子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这类孩子要多加爱护和关心,消除其抑郁、孤独的心理;打骂、责备、讽刺会使孩子的精神更加紧张,使之产生自卑心理,加重咬指甲的习惯。也不宜用在手指上涂抹苦药等方法来终止咬指甲的行为。

正确的作法是:首先向孩子说明咬指甲是不卫生的坏习惯,咬指甲不仅不雅观,还常常引起指甲周围出血、疼痛,影响牙齿、牙龈及下颌发育,而且能把指甲缝里大量的细菌带进肚子里,引起疾病。其次,应该建立健康的生活制度,养成孩子勤剪指甲的良好习惯。可以利用各种手工游戏占住孩子的手,吸引孩子。如果是小女孩,可利用女孩的爱美心理,必要时,可以给她修指甲,涂红指甲,如果她能对指甲的护理感兴趣,那么她就能很快改掉咬指甲的不良行为。

(陈燕惠 陈达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