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刘嘉湘论治肺癌

刘嘉湘论治肺癌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肺癌可分为阴虚内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虚痰湿型、阴阳两虚型和气滞血瘀型等5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在辨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易于转移、西医疗效较差的晚期原发性肺腺癌进行前瞻性研究。动物实验也证实,该药不但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且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嘉湘指出:

肿瘤的形成主要由于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以致邪毒乘虚而入,蕴聚于经络、脏腑,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功能障碍,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等相互胶结,日久形成肿瘤。各种邪气,不论是风、寒、暑、湿、燥、火四时不正之六淫邪气,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以及痰湿瘀血等各种病理因素的损伤,只有通过正虚这一内因才能引起肿瘤的发生。正气虚损是形成肿瘤的内在依据,邪毒外侵是形成肿瘤的条件。肺癌可分为阴虚内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虚痰湿型、阴阳两虚型和气滞血瘀型等5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从恶性肿瘤患者正虚的本质出发,进一步探讨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变的发展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及其与西医病理类型、TNM临床分期的关系。对368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病情进展过程中中医正气虚损的规律研究表明,中医证型在西医分期的各期分布中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气虚型以Ⅱ期患者为多,气阴两虚型以Ⅲ期患者为多,阴虚及阴阳两虚以Ⅳ期患者为多。提示原发性肺癌随着病期由早到晚发展,病邪由浅入深,其虚证由气虚向气阴两虚、阴虚、阴阳两虚发展,中医分型在各种细胞类型的肺癌分布中无显著性差异。在辨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易于转移、西医疗效较差的晚期原发性肺腺癌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肺癌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以肺癌患者正虚的演变特点为依据,分别给予益气、滋阴、温阳等辨证治疗为主以扶正培本,酌情配伍软坚解毒等中草药,结果中药组171例治疗后1、2、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4%、36.77%、31.86% 和24.22%,生存期中位数为417天,治后病灶稳定率、中位稳定期分别为67.83%、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体重增加,健康状况(KPS)良好,表明扶正中药为主治疗晚期肺腺癌能延长生存期、稳定病灶的疗效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抓住肿瘤患者正虚的本质,从扶正中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着手,临床证实中药治疗后能增强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产生IL-2的能力、CD3、CD4、CD4/CD8的比值、T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吞噬率,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临床常用中医治则,如养阴法、温阳法、益气养阴法、清热解毒法、化痰散结法等的抑瘤疗效及其作用机制,同时选择临床常用的24味中药,以流式细胞仪观察其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的作用,使临床用药更有依据,并观察临床效果,相互验证,为肺癌的中医药组方益肺抗瘤饮打下扎实的药理学基础。

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观察益肺抗瘤饮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结果治疗后中药组为81.10%,中药加化疗组(CR+PR+NC)为87.50%,明显优于单纯化疗组(71.88%),并有显著抑制Ⅲ期肺癌的远处转移的作用。中药组治后1年、2年、3年及4年生存率分别为73.09%、32.01%、13.18%及13.18%,中位生存期为397天,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命延长率,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NK、LAK、CD3、CD4/CD8、IL-2等多项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表明益肺抗瘤饮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药物。动物实验也证实,该药不但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而且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