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人教育原则

病人教育原则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急诊、病情危重或处在急性发病期的病人,教育的原则是首先考虑满足病人生存或休息、睡眠等基本的生理需要,然后再考虑病人的学习需要。内科病人最关心的是疾病的控制和正确用药等知识。因此,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实用的原则,尽量满足病人的学习需要。病人教育是护士与病人教与学互动的过程,病人及其家属能否积极参与学习对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

(一)优先满足病人需要原则

对急诊、病情危重或处在急性发病期的病人,教育的原则是首先考虑满足病人生存或休息、睡眠等基本的生理需要,然后再考虑病人的学习需要。但即使是危重病人也有接受健康教育的需要,这些需要直接与治疗护理效果有关。因此,必要时可做简短的、必要的说明,或直接对病人家属进行教育。

(二)因人施教原则

由于受年龄、职业、文化、疾病特征等因素影响,病人对教育内容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如果用文字资料进行宣教,对老人、小儿、文盲及有视、听缺陷的聋哑人、盲人就不适宜。因此,应根据病人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使护士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盲人的眼睛,失聪病人的耳朵。

(三)实用原则

在学习过程中,病人最感兴趣的是与自身疾病直接相关的健康知识,如外科病人最关心的是术后疼痛的处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功能的恢复。内科病人最关心的是疾病的控制和正确用药等知识。因此,选择教育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应遵循实用的原则,尽量满足病人的学习需要。

(四)目标现实原则

护士制定的教育目标一定是病人通过学习能够达到并在住院期间能够实现的目标。如护士为一位糖尿病病人制定住院教育计划,同时制定了7个目标,即增加锻炼、减轻体重、按时服药、限制饮食、戒烟、监测尿糖、自我注射等,这些目标虽然对病人都适用,但在住院期间同时完成并达到多个目标就有一定困难。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考虑目标的现实性和可测量性。

(五)病人及其家属参与原则

病人教育是护士与病人教与学互动的过程,病人及其家属能否积极参与学习对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对不能参与教学的病人,应以病人家属为教育对象,尤其对需要进行家庭护理的病人,一些基本护理操作,如预防压疮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留置尿管护理、鼻饲护理、人工肛门护理、伤口换药和家庭全胃肠外营养护理等,更需要家属参与教育,以便掌握家庭护理技术,为病人做好家庭护理。

(六)循序渐进原则

病人在住院期间要接受的教育内容比较多,要使病人能有效掌握这些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不可能将病人所学的内容,通过几次教学就能掌握,否则,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病人却因为对所学知识未进行巩固、理解、消化、吸收,而影响了学习效果。

(七)分期教育原则

病人入院要经历不同的治疗阶段,每个阶段治疗、护理的项目不同,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尤其对围术期护理的外科病人,术前、术后、出院前的护理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目的性。因此,教育工作应分期进行,使病人在住院的不同阶段都能获得实用连贯的健康指导。

(八)直观性原则

许多医学知识对病人来说都是陌生的、抽象的。为加强病人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直观教学手段,使学习的内容在病人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和观念,使理性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些直观手段包括床边演示、图表、图解、录像、图文并茂的教育手册、病人现身说法和现场观摩等。

(九)科普化原则

健康教育的对象大都不具备医学知识,因此要将那些深奥难懂的医学知识转变成通俗易懂的卫生常识,就必须遵循科普化、通俗化原则。用病人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编写教育资料,表达宣教内容,把深奥的医学知识和深刻的科学道理与病人日常生活用语、俗语等联系起来,用病人能理解的口语进行表达和交流,防止使用病人难以理解的医学术语。

(十)激励原则

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调动病人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病人的学习兴趣,促进病人主动参与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激励原则,利用激励手段激发病人的学习动机,提高病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对病人学习效果作出及时评价,充分肯定病人的学习成效,形成良好的学习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