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步骤与方法

步骤与方法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以临床实验为重点,说明实验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即确定要研究评价的药物或疗法。而且医学科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由样本推断总体,只有研究对象很好地代表研究疾病患者的总体情况,才能使研究结果更好地外延推广。可用抽签法、计算机随机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不同组别。因此,在将研究对象分组时要特别注意采取有效方法使比较组间条件齐同。

由于实验性研究有不同的类型,其在具体实施中有些区别,但基本步骤是一致的。现以临床实验为重点,说明实验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一)确定研究内容

即确定要研究评价的药物或疗法。既要了解待研究疾病以往的治疗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掌握评价治疗方法的背景资料。如在动物中使用效果,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结果,以往对该疗法的使用与认识情况及预期效果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从而确定如何对药物或疗法做出评价,进一步明确药物的给予剂量与途径。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应是某病患者,在确定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1.要有严格的、公认的诊断标准或充分的诊断依据 也就是说要确保试验对象是所研究疾病的患者。因为所谓疗效研究是某种药物或疗法治疗某病的效果研究。如果研究对象不患所要研究的疾病,则失去了评价意义。例如,中药“咳喘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研究,研究对象必须是经过严格标准确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果将部分普通感冒患者混入研究对象中,则不能得出可靠的有价值的结论。

2.研究对象要能够代表该病患者的总体人群情况 即所选择的研究对象病情的轻重程度、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要与患该病的人群构成一致。例如,评价“精制冠心片”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冠心病高发人群为男性老年患者,选择的研究对象也要符合这一特点。因为对青年患者有效的药物不一定对老年患者同样有效,对女性有效不一定对男性也有效。而且医学科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由样本推断总体,只有研究对象很好地代表研究疾病患者的总体情况,才能使研究结果更好地外延推广。也就是说要用少量的一些研究对象(样本)观察所得结论能够推广到整个该病患病人群中,使得所有患者对研究药物有与研究结论同样的效应。

3.对象应该在研究中受益 被选择的对象应该在研究中受益,切忌因为对研究对象不恰当的处理而影响其健康。疗法的给予必须是在充分了解其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衡量利弊得失情况下才能进行。临床上安慰剂的应用和空白对照的设置应十分谨慎,强调空白对照的思路是错误的。

4.良好依从性 实验研究要求实验对象能够服从实验的安排,与研究者密切合作到底,这叫依从性。因此,研究对象要愿意参与研究。特别要注意中途退出和失访的问题。

5.注意效应的多样性 如果一个治疗措施的机制不十分肯定,或不是单一的而是引起多种效应的,例如,观察加强体育锻炼使发病率或病死率降低的效果,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增强了心脏功能,减低了体重,健全了意志或一些尚未弄清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实验研究,对象就要广泛些。不然,就不能如实和全面地反映出运动锻炼的效果,而只能反映出它的一部分效果。

6.尽量使实验获得最大效果 选择对象时不能只满足于对象能够使实验获得效果,还要尽量使之获得最大的效果。如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时,实验对象最好是近期频繁发作过心律失常的病人,而不是只发作过一次的病人。

7.估计不良反应的程度,衡量其得失 任何实验都不可能不产生不良反应,实验前必须充分估计不良反应的程度,衡量其得失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对象。譬如,许多实验对孕妇危险很大,所以通常不以孕妇为药物治疗试验的对象。有些药物,儿童和老年人较为敏感,应当注意。

(三)确定样本数量

不论何种内容的研究或采用何种研究手段实现研究目的均要考虑样本大小问题,因为只有达到一定的样本量才能排除机遇与偶然,使结论推广到人群总体。

确定样本大小总的原则是在能够得出结果的条件下选取最小的样本数。样本大小受研究内容、允许误差、检验效度、观察资料性质等因素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取决于所比较的组间差别的大小,组间差别越大所需样本越小。例如做某药疗效评价,用药组与非用药组两组痊愈差别大,则可选用相对较少的样本。可见所研究的药物效果越好,所需样本就越小。因此,在确定样本大小时要有对治疗效果的预先估计。样本大小的具体确定方法参考有关书籍。

临床实验主要是不同组间治愈率(或有效率、生存率)的比较,因此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该病在试验组人群中的治愈率;二是试验组人群与对照组人群治愈率差别的大小。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n=[Zα2p(1-p)+Zβp1(1-p1)+p2(1-p2)]2

(式9-1)(p1-p2

式中p1为对照组治愈率;p为实验组治愈率;p为(p1+p2)/2;Zα为α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Zβ为1-β水平相应的标准正态差;n为计算所得一组的样本数。

(四)实验对象分组

可用抽签法、计算机随机等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到不同组别。运用较多的是随机数表法。随机分配的目的在于排除人为因素,使不同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具体随机方法的使用应与设立对照方式结合进行。

(五)设立对照组

临床实验中,通过对照组可取得研究指标的数据差异。如观察新药是否有效,新疗法是否有用,某因素是否对该病有影响,都要在各种情况下相互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照组可排除被试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如药物治疗感冒、轻症血压或轻型肺结核等均受很多内、外因素,如休息、营养、心理精神因素或气候因素等的影响。有时候不治疗也可自愈、缓解,若无严格对照,很难说明是某种药物的作用。因此,在临床实验中,必须正确地设置对照,具体设立对照组的方法见本章“对照原则”。

(六)检验比较组间条件是否齐同

齐同是比较的前提条件,没有条件齐同,则组间的比较毫无意义,不可能得出有用的结果。因此,在将研究对象分组时要特别注意采取有效方法使比较组间条件齐同。

当然,不同的研究方法达到齐同的措施不同。实验研究可通过随机、配伍等方式达到齐同。为了保证组间的条件齐同,在具体研究实施前要对各比较组研究对象的基本条件进行比较,检验比较组间条件是否齐同。如果确实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不能做到齐同,则应运用有效的手段予以弥补。

(七)确定效果观察指标

疗效研究最终是通过不同组间效应的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因此对研究效应的观察要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可分为两种情况:

1.短期临床效果观察 对于可以治愈的疾病或短期内能够取得治疗效果的疾病采用短期临床效果观察。效果观察常用治愈情况作指标,也可用有效、好转作指标,注意把握治愈、有效的标准。也可用计量指标进行观察,例如,比较两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效果,可通过舒张压与收缩压的测量作为效果依据。

2.长期临床效果观察 长期临床效果观察应用于不易治愈的疾病或反复发作迁延的疾病,可用病死、复发、有效、生存等。

(八)追踪观察

实验研究属于从因素出发观察结果的研究方法,所以对不同组别的受试者均要进行追踪观察。

1.观察时限 无统一的规定,取决于研究目的、内容和相关专业的要求。对治疗方法近期效果进行观察用2~3个疗程即可。某疗法对疾病预后的分析要5~10年的观察。

2.观察指标 观察期间必须建立真实反映治疗效应的指标,并进行定期指标的测量观察。

3.观察方法 为了避免信息偏倚的产生,在观察中应使用盲法。盲法可分为单盲、双盲及三盲三种,多用双盲法(见实验设计原则)。

4.追踪观察中注意退出与失访 退出是指实验对象被随机分配到各实验组后,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未参与实验。退出对资料分析很有影响,一方面它使原定的样本量不足,使研究工作效力降低,另一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研究对象退出数量不同,退出情况不均衡,影响组间的齐同,将产生偏倚。这两者结合起来将导致更严重的误差。因此,应尽量防止退出的发生。

(九)结果分析

1.评价指标

(1)计数指标:评价临床疗效常用的计数指标有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复发率、致残率、5年或10年生存率等。

治愈率=治愈人数×100%

(式9-2)治疗人数有效率=治疗有效例数×100%

(式9-3)治疗的总例数(N年)生存率=第N年存活的病例数×100%(式9-4)随访满N 年的病例数

(2)计量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的计量指标很多,如血压、血红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等。

2.评价方法 临床试验结果评价就是对不同组间观察效应的分析。对于计数指标,将所计算出的率作显著性检验,两组比较用u检验和x2检验,多组间比较用行乘列表的x2检验。对于计量指标,首先计算各组的平均值与标准差,然后检验差异的显著性,两组资料用t检验,多组资料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

此外,还可作某因素与观察效应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治疗结果的多因素分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