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血压偏高会是高血压吗

儿童血压偏高会是高血压吗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岁以内的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少于1%。1遗传因素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有家族史者占50%以上。有报道原发性高血压与18、12号染色体有关。3.肥胖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与超重密切相关。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非肥胖儿童的3倍。心理因素包括强烈的长期紧张、焦虑、恐惧、痛苦、愤怒和过度压抑等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诱因。也有调查发现儿童青少年长时间上网、玩游戏机高血压比例高于其他儿童。高血压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儿童血压病因与成人一样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不同在于儿童高血压以继发性为主并与年龄有关(表11-1)。10岁以内的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少于1%。非肥胖儿童90%以上的继发性高血压由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疾病和主动脉缩窄(COA)3种疾病引起。

表11-1 不同年龄儿童高血压最常见原因

(一)儿童继发性性高血压病因

1.肾脏疾病

(1)肾实质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肾脏畸形(多囊肾或肾发育不良)、泌尿道梗阻(肾积水、肾结石)、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紫癜性肾病、肾结核、肾脏药物性损伤等。

(2)肾血管疾病:多发性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肾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和肾静脉狭窄、肾血管血栓形成、肾动静脉畸形等。目前国内认为儿童肾血管性高血压病以多发性大动脉炎为主,近年来更重视川崎病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狭窄。

(3)肾肿瘤:胚胎瘤、成神经母细胞瘤等。

(4)其他:肾移植、外伤后、胱氨酸尿等。

2.心血管疾病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弓离断、高搏出量情况如主肺动脉窗、动脉导管未闭、体循环动静脉瘘、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这些情况仅引起收缩压升高)、血管炎等。

3.内分泌疾病 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分泌儿茶酚胺类物质,是2岁以下婴幼儿高血压常见原因)、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11-β羟化酶缺乏、17-羟化酶缺乏)、Cushing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收缩压升高)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合并高钙血症)、肾素性肿瘤(肾小球旁细胞肿瘤)等。

4.神经系统疾病 颅内压增高(创伤、感染、肿瘤)、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和家族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Riley-Day syndrom)。

5.代谢性疾病 特发性高钙血症、高钠血症等。

6.其他 药物影响如各种类交感神经作用药(可卡因、兴奋药、滴鼻药、咳嗽感冒药、茶碱)、维生素D中毒、皮质激素、环孢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以及重金属如铅、汞中毒等。

(二)儿童原发性高血压病因

1遗传因素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有家族史者占50%以上。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是父母无高血压的2倍,父母一方是高血压患者,子女中有l/3可能发生高血压病。单卵双生比双卵双生儿血压相关性明显。有报道原发性高血压与18、12号染色体有关。目前倾向于多基因遗传的观点,遗传易感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遗传背景的基础上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进而发展成为高血压。

2.妊娠因素 胎儿在妊娠期宫内发育情况对儿童的血压有影响。国外研究表明,血压与胎儿出生时体重呈负相关。小于胎龄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较正常体重儿易发高血压,可能因这些小儿的肾实质较少,易发生水钠潴留和肾小球硬化,而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因子较少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导致高血压。

3.肥胖 儿童原发性高血压与超重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儿童高血压发病率随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增高而进行性增加,超重儿童30%合并高血压。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非肥胖儿童的3倍。儿童单纯性肥胖引起血压增高的机制目前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肥胖儿童红细胞膜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引起细胞Ca2+浓度升高,最终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导致高血压。

(2)人体大量的脂肪组织可以形成血管紧张素前体-血管紧张素原的增多。

(3)脂肪组织存有高浓度心房钠尿肽(心钠素,atriopeptin,ANP)清除受体,导致血浆ANP清除过多,促发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4)肥胖儿童多数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导致胆固醇在血管壁中沉积,血管壁顺应性下降及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减弱,引起血压升高。

4.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呈正相关。高盐饮食导致钠水潴留,使循环血量增加,血压升高,还可通过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活动的增强和血管内皮受损引起的NO释放减少,内皮素分泌增加,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钠水潴留,血压升高。钾、钙的摄入与高血压呈负相关。

5.心理行为因素 小儿的中枢神经处于发育不完善时期。心理因素包括强烈的长期紧张、焦虑、恐惧、痛苦、愤怒和过度压抑等是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诱因。国内调查学生发现,由于考试压力大,情绪紧张,常有血压升高者,紧张的情绪消除后,血压一般会恢复正常。也有调查发现儿童青少年长时间上网、玩游戏机高血压比例高于其他儿童。不良心理行为因素使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导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促使高血压形成并使高血压状态维持。

6.睡眠呼吸障碍 国外研究发现儿童睡眠呼吸障碍与高血压相关,10%儿童高血压者患有鼾症,1%~3%患睡眠呼吸障碍。对高血压儿童必要时应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以了解其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三)发病机制

高血压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特征主要是总外周血管阻力相对或绝对增高,其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肾性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胰岛素抵抗、弹性血管结构和功能受影响等环节密切相关。各种引起高血压的继发或原发病因通过上述不同环节影响血压调节,使血压升高。胰岛素抵抗可产生高胰岛素血症,可能通过激活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增加细胞内Na含量,刺激交感神经活性,增加肾对水钠的重吸收,提高血压的敏感性,刺激生长因子以及增加内皮素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导致高血压。分子生物学研究提出高血压发病的“膜学说”认为:高血压患者组织细胞膜有遗传性离子运转障碍,Na摄入过多时细胞不能将过多的Na排出,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Na潴留,经Na、Ca2+交换使细胞内Ca2+增加,通过膜除极化使兴奋性增高,最终促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