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愿者个体功效实现的生态路径

志愿者个体功效实现的生态路径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里我们引入“生态系统”的分析视角来探讨个体功效的实现路径,构建志愿者个体功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
志愿者个体功效实现的生态路径_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志愿者

第三节 志愿者个体功效实现的生态路径

志愿行动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是利他主义精神的折射和体现;同时,在从事志愿行动的过程中,志愿者的个体价值得以实现,从而强化和提升了自我认知水平;个体行为在活动过程中得到积极正向的引导和有效的规范,个体素质得以扩展。志愿活动的蓬勃兴起和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不仅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无私奉献、回报社会的精神风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功效,同时也激发了志愿者本身的个体功效的发挥——通过参与志愿行动,志愿者个体得到锻炼,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有了正确的定位和评价,在潜移默化中将工作行动守则内化成为日常行为的标准,实现了由内而外的提升。

志愿者个体功效的实现过程不单是对行动的调节过程,同时也是公民意识萌发、自我认知重构的过程,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在这里我们引入“生态系统”的分析视角来探讨个体功效的实现路径,构建志愿者个体功效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最早被应用在生物学领域,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是指由生物群落与周边的无机环境所构成的统一整体[1],各种基础物质如水、空气、无机盐等周而复始、不间断地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从而使得生态系统得以稳定。后经美国心理学家尤里·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将此概念纳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去,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在这个理论中,他强调个体的发展是“嵌套”在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的,在这个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布朗芬布伦纳认为环境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发展的个体处在从直接环境(如家庭)到间接环境(如宽泛的文化)的几个环境系统的中间或嵌套于其中。[2]

从以上的理论梳理中不难看出,无论是理解生态世界的生态系统概念还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都不约而同地折射出了生态系统基本特性——这也是本节生态路径分析模式的逻辑起点。

首先,个体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无论是生态群落还是社会中的人,都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世界里。例如志愿者个体作为生物人,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里;作为社会人,生活在一定的组织、法律、文化、风俗等环境中,这些环境因素时时刻刻地在对志愿者个体行为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影响。

其次,个体与环境并非对立的两极,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有机统一体。社会生活环境的变迁,例如组织管理方式、法律条文、道德习俗的变化势必带来个体的改变;反之亦然。

最后,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对话”,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在生物世界里,由于基础物质的动态流动,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样,在社会生活中,人与环境信息的交换使得结构与功能间的调整及适应过程成为可能。

志愿者个体功效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离不开法律制度、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必然要走一条“生态路径”,即将个体功效的发挥嵌入到组织的、制度的、法律的、文化的等众多结构因素中去考察,发现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对于个体功效的培育作用,进而促成志愿者个体功效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要志愿者完成组织所交付的任务,而是要以活动促提升、求成长,让志愿者活动成为一个培养人、锻炼人、陶冶人的教育阵地,让每一位参与其中者实现自身的完善和飞跃。

生态路径的分析模式有别于以往的单一性、平面化的直线分析路径,将志愿者个体功效的实现放置在一个开放的、有逻辑层级的立体空间范围内去思考,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探索使之发挥的制度设计,为实践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操作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