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志愿者个体功效的基本内涵

志愿者个体功效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志愿者个体功效的基本内涵志愿者服务正式引入中国已近20年,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性盛会的召开,志愿者进入了大众视野,关于志愿者的研究也随之增多。所谓志愿者个体功效,是指志愿者个体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所获得的结果、效力,其研究的重点是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个体产生的功效。
志愿者个体功效的基本内涵_角色理论视角下的世博会志愿者

第一节 志愿者个体功效的基本内涵

志愿者服务正式引入中国已近20年,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性盛会的召开,志愿者进入了大众视野,关于志愿者的研究也随之增多。研究内容目前主要集中在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动机、培训、激励等方面,在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了国内外志愿者服务的对比研究。可以说,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各学科的基础上,集中于志愿者群体的研究,而关于志愿者个体研究则相对较少。随着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发展,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将志愿者活动的研究视角从群体转向个体,将有助于实现志愿者活动的持续性发展。本章正是从此角度出发,从关注志愿者个体的角度,提出了志愿者个体功效概念。所谓志愿者个体功效,是指志愿者个体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所获得的结果、效力,其研究的重点是志愿服务活动对志愿者个体产生的功效。

基于志愿者发展的现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书选择从角色理论角度进行分析。根据角色理论,一个完整的角色知觉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成分:第一,角色认知,是指—个人对自己应该在社会与组织中所处地位的认识,志愿者个体功效从角色认知角度来说,是指每个志愿者都在心目中勾画着作为志愿者应当具备的形象特征,思考着自己应该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体现为自我认知功效。第二,角色行为,是指一个人按照特定的社会与组织所赋予角色的特定的行为模式而进行的行为,一个志愿者工作的行为模式是,要有熟练的服务技能、丰富的业务知识、周到热情的服务态度等,这些都从角色行为角度建构了志愿者个体功效的导向行为功效。第三,角色期望,是指他人对志愿者所承担角色的希望与寄托,志愿者在其服务的客观环境中承担着人们所寄予的希望,并据此产生了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期望,形成了志愿者个体功效的价值实现功效。第四,角色评价,是指他人对一个人的角色扮演的评论与估价。人们自然而然地由角色期望开始,最后对角色扮演者的角色行为进行“评头论足”,作出应有的评估,被评估者根据人们的评估完成了价值实现,同时也开始了一个不断激励提升自我的过程,这就构成了志愿者个体功效的激励提升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