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与趋势分析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8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职业教育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创。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上述现状,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得以迅速恢复、发展。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体制、政策、经济、社会、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但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起伏不定。综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全面发展、规范发展、创新发展等四个主要的阶段。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4)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78后改革开放时期,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职业教育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重创。这一时期,大量学校被迫停办,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一度停滞。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1977年底,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含中等专业学校和技校)共计3725所,在校学生仅96万多人,仅相当于高中阶段学生总人数的6%左右。大多数学生既不能升入高等院校接受深造,也无法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获得一技之长。与此同时,国内技术人员又相当匮乏,职工素质普遍不高,企业正常的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上述现状,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得以迅速恢复、发展。

1.改革序幕拉开。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针对当时“文化大革命”之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提出“将教育事业计划纳入国民经济计划体系,综合考虑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比例,尤其要扩大农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比例”,从而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文向,即“改革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中等教育改革序幕由此拉开。

2.改革的动因分析。当时之所以迫切需要改革,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经济建设已成为各项工作的中心,迫切需要大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尤其是社会分工的发展,急需大量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二是由人口高峰所带来的求学、就业高峰相继出现,单一的普通教育无法满足大量适龄青年的求学、就业需要,急需开拓新的教育形式来满足这部分人的求学需要的就业前职业技能培养需要;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要求改进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经营效率,而当时的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也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3.管理体制的改革。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也在悄然变化。为加强对各地农业中学、职业中学的管理,1980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领导管理体制的规定(暂行)》,确立了中等职业学校按系统归口管理的基本体制,并按领导关系,划分为部属学校和地方学校两级;198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将原中等专业教育司改为职业教育司,负责全国农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统一管理。这时,中等职业教育由系统(相关部委或省市业务部门)、教育部共同管理、双线管理的体制基本形成。

4.改革的成效。随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推进,到1984年底,我国农业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的在校生人数分别比1980年增长了4.6倍,26.8%和10.5%,总人数达到400万人,相当于1980年的4倍多。其中,高中阶段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人数的32.8%,比1980年增加了26.8%。具体来讲,当时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1)理顺了中专学制。针对当时中等职业学校学制多样化的特征,以及与高等专科教育交叉的事实,逐步压缩了中等职业学校招收高中生的比例,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只招收初中毕业生,基本学制为4年(部分为3年),部分特殊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的,学制为2年;招收小学毕业生的,学制为6~8年。(2)保护了中等专业教育资源。为保持中等专业教育的稳定发展,教育部和国家计委(1983)联合发文,明确规定“中等专业教育一般不能改办为大专教育。确有必要改办的,必须由主管部门报经教育部、国家计委审核批准”,中等专业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3)调整了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建设是影响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针对当时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领导班子年龄老化、知识欠缺、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实困境,教育部(1984)年发布了《关于中等专业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在1年内分期、分批调整各学校的领导班子,使学校组织管理得到了强化。(4)理顺了从属关系。针对当时中等专业学校主管业务厅(局)变更过程中,学校从属关系模糊、发展受到影响的现状,教育部(1984)发布了《关于政企分开后,妥善处理好中专学校从属关系等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政企分开之后,如果原有学校主管业务厅(局)变更的,必须请示省、市、自治区政府决定所属中专学校的主管单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经费必须从主管单位事业经费中列支,经费规模和招生规模不得缩减,学校办学设施设备及师资力量不得拆散、占用、抽调或处理。

综上所述,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得以迅速恢复,并逐渐步入正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阶段(1985—1990)

经过改革开放之后的恢复发展阶段,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的颁布实施为起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随后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986)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1.国家宏观管理加强。“文革”期间,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受到了重创,人才供给出现了断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剧增。针对当时的国情,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于1985年5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讨论了教育体制改革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会议同时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会议决定同意社会力量或企事业单位所办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可以接受委托培养或招收自费学生;会议提出了教育分流的具体方式,即初中毕业学生一部分进入普通高中,一部分进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高中毕业生一部分进入普通高校,一部分进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凡是没能进入普通高中、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就读的学生,可以经过短期技能培训后就业。普遍的观点认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而随后,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986)的召开,又统一了对发展职业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明确了职业教育“多层次、多形式、大家办”的办学方针。上述两次会议的召开,以及各项方针、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扫清了体制、管理和运行机制上的障碍,促进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也标志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宏观管理得到了强化。

2.职教规模不断壮大。受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以及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会议精神的鼓舞,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详见表2-1及表2-2中的相关数据),为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表2-1 高中阶段职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1985—1990)

数据来源:刘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概况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6):10-11。

表2-2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1985,1990)

说明:(1)数据来源:刘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概况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6):10-11;(2)表中,中等专业学校的数据,包括了中等师范学校的数据。

从表中统计数据可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从1985年的3557所增加到1990年的3782所,净增加225所;在校学生人数从1985年的157.5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175.6万人,净增加18.1万人。农业、职业中学数量从1985年的8073所增加到1990年的8198所,净增加125所;在校学生人数从1985年的229.6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256.2万人,净增加26.6万人。总之,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到1990年,在招生规模上,我国多数部分地区高中阶段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基本相当,表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阶段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3.师资力量不断强化。针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在1985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所办学校,首先要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专业技术师资问题,可聘请外单位教师科技人员兼职任教育,也可聘请专业技师、能工巧匠来承担实践课程的教学,并传授技艺,同时要求建立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保证专业师资的稳定供给。随后,《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国家教委职业技术教育司, 1986)再次要求多渠道地解决职业技术学校师资来源问题,理论课教师主要依靠现有普通高校来培养解决,并强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一般要具备本科或同等学力;某些技艺性较强的专业教师,也可以是专科学历;实习指导教师,一般要具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上的学历。为了更好地满足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需要,一些高校开始从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招收毕业生,将其培养为职业学校的师资。这种做法在1987年开始制度化,并被正式纳入部分高校的招生计划之中。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迅速增强,截至1990年初,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由1985年的17.4万人,增长到1990年的23.5万人,总增幅高达35%。师资力量的强化,为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教学管理整体转型。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转型,《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明确提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城乡劳动者。在专业设置方面,《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城市要满足提升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在农村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劳动致富的要求,这被视为优化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纲领性文件。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国家教委组织召开了全国中等专业教育教材规划会议(1985),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政策以后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成效与问题,研究了教材改革的意见,并制定了新的教材选题规划;此后,国家教委又相继颁发了《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1986),以及《技工学校工作条例》(1987),并组织召开了中等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座谈会,交流、探讨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等问题。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规范发展阶段(1991—1998)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前期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以1991年第二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实施为起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1.多项政策法规相继出台。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为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和职教事业的发展,国家教委于1991年1月组织召开了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主题的“第二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对改革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成绩、问题进行了总结,对未来职业教育工作和任务进行了整体部署;随后,在199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再次强调,诸多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决策得以政策化;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肯定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职业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改变了中等教育结构单一的局面),分析了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90年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即高中阶段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未能实现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能普遍性地接受不同年限的职业技术培训,城乡新增劳动力大多能在上岗前得到必需的职业技术训练,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战略,即在结构选择上,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中级技能型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在办学主体上,要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等联合办学;1996年,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996年6月)召开前夕,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以《教育法》和《劳动法》为依据的《职业教育法》,共五章四十条,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体系的构成,发展职业教育的筹资原则、保障措施、改革原则和教育管理分工原则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及各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之后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这是一次经验交流的大会、开阔思路的大会。会议的召开,对我国“九五”期间及新世纪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提出,国家教委负责中等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而具体责任在地方,关键在市、县,从而确立了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即在中央统一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地方政府负主要的管理责任。《决定》同时明确了地方政策统筹管理的范围、内容和权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同时要求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强化对本地区范围内职业教育工作的组织管理、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使得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有法可依,维护了政府管理的权威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第二次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1991)明确提出,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促成全社会共同兴办职业教育的良好局面。《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进一步指出,积极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体制,构建行业、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的机制,中等及以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原则。《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在政府指导下兴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产教结合,优化学校布局和资源配置,强化创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模式,努力办出特色,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稳定增长:(1)从中等职业学校总数来看,我国1991年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总数为16518所,1993年增加到16842所,1996年进一步增加到17121所(含中等师范学校数,其中包括8516所职业高中,4100所中等职业学校)。(2)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来看,1991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约为270万人,1993年即增加到316万人,到1998年更是锐增至530万人(含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及成人中专学生人数)。(3)从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来看,1991年各类中等技术学校在校生总数约为685万人,1993年增加至762万人,1998年锐增至1212万人(含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及成人中专学生人数)。

3.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大幅改进。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获得了更多的、有力的支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迅速提高。但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的弊端也日趋显露,尤其是办学质量问题凸显。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开启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估工作。1991年初,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开展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教育评估工作的通知》,中等专业教育评估工作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促进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提升。截至1994年4月,在国家教委的主导、批准下,我国共评出国家级重点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49所,1996年进一步增加到675所。同时评出1964所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到1998年,我国共建成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2000余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整体提升。

师资培养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为满足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需要,国家强化了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自1991年3月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工作会议召开后,至1992年底,国家教委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共举办师资培训班干20余期,培训师资1000余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将师资队伍建设列入了重要位置,明确要求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加强师资管理、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问题的通知》,对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等问题,做出了更加明确、更具可操作性的规定。国家教委《关于制定并落实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计划的通知》(1995)明确要求各地区根据当地职业学校师资现状及发展规划,制定适应本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师资培养计划,并认真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进一步提出要依托普通高校和高职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教专业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并加强地方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上述政策措施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法律、物质条件保障。

4.教学管理改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专业设置不规范、不统计,专业内涵及分工不清晰,专业口径过细过窄,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的原则意见》(1993)明确规定,国家应从宏观上强化对中等专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监管,各学校要将优化专业设置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与此同时,原国家教育和劳动部门对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和改进,按技术领域、工程领域、服务领域等标准重新划分了专业,拓宽了专业面,减少了专业种类。专业目录的设置也由原来的政府指令调整为政府指导,并简化了专业设置手续,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总之,经过一系列努力,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更好地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理论教学与实践课程搭配更加完备、合理,为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

伴随着专业设置的不断优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也相应地跟进。《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1)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列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在加强德育和智育的同时,重视美育、体育、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要求完善职业学校教材,将人类优秀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融入职业学校教材体系之中;《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规划工作的意见》(1993)以及《关于印发<职教教材信息与服务暂行办法>的通知》(1994)的颁布实施,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材编写、教材出版和发行等做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规范和要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提出设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基金,将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总之,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的优化,以及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极大的改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新时期。

(四)中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阶段(1999至今)

20世纪90年代,可以说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随着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99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首次出现滑坡,招生人数比1998年减少近60万人。但与此同时,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以《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1.一系列重要政策相继出台。世纪之交,《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1999)、《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1999)、《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 2002)、《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人事部,2002)、《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意见》(国家经贸委、劳动部,2003)、《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育部,2005)相继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1999)强调,在面对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显端倪之时,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形式相互沟通的教育体制,促进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人的培养力度。《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提出,自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范围内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求职人员接受一定的职前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之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帮助下,经由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该政策的出台,对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2002)被视为21世纪我国首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人事部,2002)和《关于进一步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作用的意见》(国家经贸委、劳动部,2003)的相继出台,明确了新时期中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路线,即在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基础上,深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建立灵活开放、自主发展、特色鲜明的,层次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服务于“三农”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育部,2005)要求,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促进东、中、西部和城乡中等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办学及人才培养积极性,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实现高中阶段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发展,并多渠道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上述政策、措施的出台,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扭转了20世纪90年中后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低迷状态,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回升。

2.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首先,在管理体制方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2002)强调,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起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承担中等职业教育统筹安排、优化布局、规划发展的责任;地(市)级政府根据职业学校布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以及本地区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协调区域内职业教育和其它各类教育的发展,构建多渠道的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发展;其它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和措施,深入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实际问题。其次,在办学机制方面,职业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办学思想由计划转向市场,由政府直接管理转向政府宏观引导,由升学导向转向就业导向。在整合已有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坚持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强化东西部和城乡合作办学,积极推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区域合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城乡合作。

3.招生规模曲折变化。1998年以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基本呈稳定增长趋势。1999年至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出现了连续三年的萎缩,2002年以后出现了止跌迹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及以后的三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连续三年大幅增长,招生人数年均增长10%以上,至2009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73.6万人,在校生2178.7万人,毕业生619.2万人。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也相应地有所增加,1997—2004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数量不断减少,到2004年达到最低,当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4454所。随后,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开始增加,到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专学校、成人中专学校等)达到14839所。

4.教学质量不断改进。这一时期,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各中等职业学校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各地、各学校强化了师资培训,普遍推行了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包括校长、管理干部和一线教职工在内的大量从业者参加了政府财政支持的各种培训班,或者学历提升班。与此同时,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校的人数也大幅度增加,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得以在各地、各学校普遍展开,积累了大量的师资培养(培训)经验。此外,通过完善用人机制,如鼓励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活动、吸收企业人才到学校任教、从社会聘请高级技能型人才等途径,为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注入了大量新鲜力量,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比例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更加稳定。据相关数据统计,2005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老师所占比例为12.5%,到2009年即迅速增加到32.8%。师资力量的强化、师资队伍的完善,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首先,在专业设置方面,根据市场发展需要,主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如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护、现代物流、建筑技术、数控技术等,强化了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性、社会适应性,提高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其次,在教材建设方面,为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了职业教育教材、开发力度,丰富了职业教育的教材供给。如教育部职成教司2004年开始实施的“2004—2007年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编写计划”,就包括100多个专业门类,至2007年共编写教材1500余部,更好地满足了课程改革的需要;最后,在教学制度改革方面,根据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的原则意见》、《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原则意见》以及《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各学校探索推行以学分制为重点的弹性学习制度,不同学校相同(相近)专业课程学分互认制度,以及学分累积互转制度,等等。为学生转学、转专业、分段学习、终身学习等提供了更多便利。

5.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完善。从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情况来看,80%以上来自农村。绝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较为困难,受家庭经济条件所限,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顺利完成学业,急需获得经济上的资助。针对这一现状,党中央、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提出:建立、完善职业教育学生助学制度,使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国家帮助或勤工俭学,顺利完成学业,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公正。2006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建立、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国家助学金评审程序、助学金管理与监督机制等,标志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确立。为进一步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原教育部部长周济于2007年7月和8月在武汉、西安等地组织召开座谈会,要求依靠国家助学金体系,结合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式,推行免费教育。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分别颁发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再次明确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的政策。上述政策、措施的出台,不仅完善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而且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从职业教育的本质来讲,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社会阶段,都存在有职业教育。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内容和手段各有不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职业技术教育,都有利于人类生产工艺、劳动技能的培养和积累,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有利于劳动效率的提高,从而最终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我国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经过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的发展,已经为社会培养了千百万的技能型人才。不可否认,在当前和将来相当长时期内,职业教育始终是我们一种重要教育形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人们及时更新知识,掌握一技之长,才能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的要求,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更加理想的就业机会。这时,中等职业教育的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中等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必要性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当前和将来相当长时期内,必须长期存在,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均衡,产业结构各异且不断调整、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也日趋复杂化、激烈化。针对这种现状,唯有培养大量高科技人才、发展高科技产业,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赶超略。但是,无论是科技人才的培养,还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劳动者素质的提升,而提升劳动者素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更要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从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来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较低,尤其是农村居民更是如此。由于受教育年限短,现代知识、技术的普及程度较低,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相对较差,生产效率相对低下。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不仅要严格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更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国民的职业素质和劳动技能。当前,素质教育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不仅基础教育强调素质教育,而且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同样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但要把广大青少年都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技能素养,使之成为社会生产重要的力量,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必须长期坚持。

再次,从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来看,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其经济功能已经为社会所公认。职业技术教育背负着培养新时代劳动者的重任,是现代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再生产主要依靠广大劳动者来完成,而劳动力再生产则主要依靠教育和培训来完成。中等职业教育通过向社会、向企业生产一线输送经过教育、培训形成的熟练劳动力,实现了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这一功能,是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所无法取代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不可偏废。

最后,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6.9%,估计到2020年可以达到40%左右。即使如此,到时仍有60%左右的适龄青年不能进入高等院校就读,而只能进入各劳动岗位。如此庞大的劳动力大军,如果没有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其劳动技能将很难得到充分培养,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进程。

此外,从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业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大量失业的同时,一些素质高、技能娴熟的劳动力,却十分紧俏。根据课题组对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株洲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访谈调查,部分专业的中、高职毕业生供不应求,相当一部分学生尚未毕业,就被一些大企业、大公司预定,而且薪酬水平也普遍较高。即便如此,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人才的概念仍然存在偏差,部分人认为人才就是高学历者,就是博士或硕士,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今时代,本科生尚且难以成为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更不应说了。诚然,高学历者中确实有许多人才,但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各个层次、各个领域都有人才,普通院校毕业生中有人才,职业院校毕业生中同样有人才。比如说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现代农民,等等。这些人才,很多是在职业院校中获得技能培养的,而这些又恰恰是市场最急需要的人才。这就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价值,反映了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中等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可能性

无论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还是从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来看,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都是必然的要求。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有长期存在的可能性。

首先,从党和政府对教育结构的调整要求来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要求保证高中阶段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其具体标准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之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这一规定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最有效的扶持措施之一,也为中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事实证明,无论从确保“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考虑,还是从国外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教训考虑;无论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需要考虑,还是从优化劳动力素质结构考虑,都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职业教育方针,以行政的手段保障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从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规模和实力来看,我国已拥有中等职业学校2万多所,年均招生800多万人,在校学生2000多万人。可以说,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涉及面广、办学内涵丰富,要想在短期内撤销办学,或者任其自生自灭,都是不现实、不可能的。只有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是我们唯一的合理选择。

再次,从教育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来看,作为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农村家庭经济还比较贫困,一些家庭还无力承担子女进入高等院校求学的高额学费支出。得益于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收费普遍较低,部分学校甚至是免收学费的。因此,对于部分贫困家庭来说,与接受9年制义务教育后,再接受3年高中教育,最后接受3~4年的高等教育相比,让子女在接受9年制义务教育后,再接受2~3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时间更短、投资更少。特别是在高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的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投资回报更高、风险更低的特征更加突出。

最后,从人的个性差异来看,并非所有适龄青年都适合接受高等教育,都必须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一个学生是接受精英教育,还是接受普通劳动技能教育,与其家庭经济状况、个人学习能力、个人兴趣爱好等密切相关。事实上,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成长和成才的道路各不相同,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并非所有人唯一的选择和共同的出路。对于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特长,而不愿意进入大学就读的学生来讲,选择与自身兴趣、爱好相关的专业,早日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受技能培训,将有利于其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更早、更好地实现成长、成才的目的。

(三)中等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必然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萎缩还是扩张,是职业教育管理者所关注的共同话题。一些专家、学者在总结国内外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认为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这种变化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从正规学校教育的一个特定阶段转变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为部分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其顺利实现就业。而且要将职业技能培训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其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这正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其次,职业技术教育不再是孤立于正规学校教育之外的某种类型或某个阶段的教育,而演变成了与职前教育、就业培训、在职培训紧密结合的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旦中断,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进程也会因此而打断;再次,职业技术教育不再是局限于“职业、技术”培训的狭隘教育形式,而演变成为以推动国家、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全面素质教育。因此,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实现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的必然选择。

正是职业技术教育内涵的上述变化,赋予了中等职业教育新的挑战和机遇。如果不能对职业技术教育加以创新,中等职业教育的“萎缩”趋势将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趋势,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也正是职业技术教育内涵的上述变化,赋予了中等职业教育长期存续的必然性,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