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功课堂的行动标准

成功课堂的行动标准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种没有老师指导的“自学”是不可取的。这样,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化被动为主动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听课效果。生理上的准备;课前,同学们要让自己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初中的课堂一般是教师给出学习目标引导同学们自学。通过自学,把目标中所涉及的问题找出来,这是学好这一课的基础。

一、对学生准备的基本要求

1.开学前的准备

新学期即将到来,同学们从小学升入初中总是感到很兴奋,但由于许多同学对新学期初中的学习生活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至于很难迅速适应,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迅速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呢?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开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地说,开学前的准备可以这样准备:

(1)物质准备。新学期伊始,总有些同学没有笔记本、草稿本,甚至于没有准备好笔、书包以及没有进行自行车保养和不熟悉乘公交车路线等。只有在这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才不至于影响学习。

(2)心理准备。由于假期生活比较自由,活动没有规律,许多时间都用在休息与娱乐以及其他事务上了,就会使同学们在开学后,心总是静不下来,在教室内坐不住,在学习中有一种手忙脚乱的感觉,自己的热情迅速被烦闷所代替,这样就会影响大家的学习。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开学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并根据学校的休息时间调整自己的生活,这样就能够迅速适应新学期紧张有序的生活。

(3)知识准备。对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心中无底,同学们就会感到茫然。这就要求大家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对新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开学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这样,同学们在新学期就会很快有新的收获!

2.良好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把高一阶段视为高中时代的开端,那么同学们怎样才能拥有这“成功的一半”呢?

(1)跟着理智走,紧抓老师的手。高中老师和初中老师的讲课风格不会一样,特别是在刚入学的一两个月之内,可能会感到难以适应。对此,教师必须有一个正确认识。说得现实一点,“到什么山上听什么歌”,同学们应该努力适应老师的讲课风格。老师在前边讲,自己在下边“另起锅灶”——自学。这种没有老师指导的“自学”是不可取的。

(2)不需扬鞭自奋蹄。升入高中,同学们可就是“大”学生了,这就应该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如果仍然像小学、初中时那样还得经常需要老师进行苦口婆心地“劝学”,既不利于同学们集中精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同时也未免显得同学们太“小孩子气”了。作为高中生,同学们完全应该做到使老师放心地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同学们“如何学”而不是“应该学”方面。

(3)要有接受一两次考试“下马威”的心理准备。升入高中后,由于适应新环境需要一段时间,加上同学们有不少是中考的佼佼者,因此,同学们初中时代在自己班中也许拥有的那种“无人出其右”“一览众山小”的学习成绩稳居冠首的辉煌可能遇到强有力地挑战。尤其在最初的几次考试中,同学们的成绩很可能“不显山不显水”。果真如此,切不可失望、沮丧和自暴自弃。只要不气馁,在冷静地总结了经验教训之后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学习,相信总有一天会再现同学们的“英雄本色”。

(4)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初中阶段,班主任老师基本上从早跟到晚,像保姆一样看护同学们的学习和课外活动。到高中以后,同学们自己支配的时间相对多了些,班主任老师也淡化了保姆的角色,同学们感到“自由”了很多。如果不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会浪费掉很多宝贵的时间。

(5)要在理解和运用上下功夫。初中阶段,由于受年龄水平的制约,同学们的学习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记忆为主,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特征。而到了高中阶段,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记忆是必要的,但不是终极目的。为此,同学们要学会举一反三,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6)要变“老师找我”为“我找老师”。初中阶段面临中考的压力,同学们习惯了老师找你。升入高中以后,容易产生松口气的想法。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忽冷忽热。要主动找老师请教,不仅要向老师请教作业中的难点,更应该向老师请教新的解题方法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兴趣,发展特长。

“有多少读书的人,就有多少读书的方法。”正如英国作家约翰·莱博克所言,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同一学科也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3.课前的准备

(1)知识上的准备。在上课之前,要做好预习工作。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旧知识之间承上启下,对提高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预习时,应将课文中尚未弄懂的问题记下来,或在课本上做出记号,要边预习边思考,使大脑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不要有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的想法,尽力弄懂新课文中的有关概念,明确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样,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化被动为主动增强听课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听课效果。

(2)物质上的准备:在上课前,同学们要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书、笔记本、笔及其他学习用具等。这样,上课时才会做到心中有数,不会显得慌张。

(3)生理上的准备;课前,同学们要让自己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就要求同学们每天早睡早起,不开夜车,课间不做剧烈活动等。

(4)计划上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在课前,学习计划要全面。既要充分考虑自己的体质、兴趣、性格、生活环境、最佳学习时间等因素,又要全面考虑各门功课的特点及自己的掌握程度。同时,要重点安排好自由学习时间:定计划时,要先计算出自己的学习时间,如在校学习时间、课余学习时间;早晨上学前可读外语、语文等记忆性科目,晚上可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何时做作业,何时写日记都要安排好。确定计划后,就应该严格执行,但在学习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不可过于拘泥。注意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向老师请教学习方法,及时充实调整学习计划。当然,计划制订时,也要考虑吃饭、睡觉、休息、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时间。

二、学生学习的基本要领

1.掌握课堂学习“三部曲”

课堂教学是老师传授知识和同学们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同学们怎样把老师传授的知识变成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呢?关键在于落实学习的环节,唱好课堂学习的“三部曲”:

第一步,找出来。初中的课堂一般是教师给出学习目标引导同学们自学。在这一环节里,同学们是主角。为此,同学们要根据学习目标,快速、认真地阅读课文,把目标中的知识点找出来,把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通过自学,把目标中所涉及的问题找出来,这是学好这一课的基础。只有这样,在下一步的学习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主动获得知识。

第二步,听明白。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老师重点讲授。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是主导,同学们是主体。老师通过精讲引导,启发同学们突破重点、攻克难点、解释疑点。每个同学要跟上教师的思路,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把内容听明白,特别是自己曾有疑问的地方。只有明白了,才便于理解、掌握。

第三步,消化它。为了当堂落实学习目标,课堂练习至关重要。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是主角。同学们在老师精心组织下,通过识记、练习、测试、反馈、矫正等行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以达到消化、记忆的目的。

以上三点,找出来是前提,听明白是关键,消化它是目的。若哪一步做不好,都会影响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为此,同学们在课堂学习中,要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

2.提高听课效率的秘诀

会学习的同学有一个体会:抓紧40分钟的时间认真听讲,向40分钟要效率、要成绩,这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关键。

(1)要集中精力听讲。首先,要克服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避免“分心”和“走神”的现象。其次,要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成绩好的同学对老师刚上课和将下课时的话特别听得认真。因为刚上课时老师讲的是对上一节课的总结,或对本节课提出的要求,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下课时讲的往往是对本节课的总结或提出课后复习和新课预习的要求。注意了这些,听课有针对性,复习、预习就有目的、目标。

(2)要大胆地发言和质疑。上课时大胆地提问、发言,能有效地提高你的学习效果。因为通过提问,你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能回答的问题,积极发言,你就能感受到成功的欣慰。即使你的回答是错的,对你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有益无害。总之,你学习主动权就得到充分发挥,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所以,上课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十分重要。

(3)要记好笔记。把一节课的知识点、疑点及老师处理某个问题所用的巧妙方法等简明扼要地记下来,课后稍稍整理一下,便是课堂笔记。有的同学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老师在黑板上的书写的内容全部记下,这样的笔记价值不大,还严重影响听课。这种事倍而功半的做法不可取。

(4)认真理解当堂所学知识。上课要积极思考,做到初步理解当堂所学知识,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减轻学习负担的好办法。为此,要彻底摒弃“上课记笔记、课后对笔记、平时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被动做法,因为这是单纯直接记忆现成结论的做法,不能获取真知。

3.有效听课的几点要求

(1)记好课堂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改正只听不记的习惯,不仅要认真听讲,还应做好课堂笔记:做笔记时分清主次,记老师讲的重点和难点;要边听边记,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如有些内容一时跟不上,可先暂时空下,课下再补上。

(2)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增强听讲效果。当你一坐进课堂里听讲的时候就要积极地暗示自己听讲是一个根本的、积极的学习过程,决不能被动和消极,要鼓励自己一定能够认真听讲,并因此会使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3)采用三维听讲法。即同时运用眼、耳、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和老师板书的内容;耳,要善于区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以后可能在考试中要出现的重要问题;脑,要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牢记本堂课所讲内容的核心,抓住根本,以适当的速度进行思考,多注意其他同学提出问题的角度和老师的评价,大胆主动地发言和提问。

(4)注意捕捉关键词和线索语句。听讲时要特别捕捉关键词和线索语句。关键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词语,代表了本节课听讲的基本点、重点以及难点,是记忆的触发器。线索语句是老师用来提示所讲内容的主次和价值程度的,它也可以提示老师下面即将要讲的内容,例如,“这是本堂课的重点”“我们所要讲的主要内容是”……

4.学习笔记要“五记”

进入高中,所学的知识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难得多。如何才能很好地学习这些知识呢?这就要求同学们更加讲究学习的方法。譬如说,怎样做课前预习,怎样听好课,怎样做课后复习,怎样写考后记等,在这些环节中始终贯彻一个怎样做学习笔记的问题。那么,同学们怎样做好学习笔记呢?

(1)记提纲。每上一节课,把老师在课中教的概念、公式、法则、原理等记下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说明。每学完一章或一单元,自己来一次小结,把一章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地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这些在课本上虽然有,但不系统,复习时不方便,通过摘抄提纲,既方便复习,也增强记忆,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归纳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

(2)记疑难。同学们在预习时多少会有一些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作业中也难免出现一些错误。那么,上课时必须注意老师讲解疑难的地方。这些难点问题,哪怕课堂上已能解决,但时间一长又可能会遗忘,所以不妨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复习时多看一两遍,加深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不少同学把这些问题汇成一本难题集,从中受益匪浅。

(3)记方法。所谓记方法,是指老师讲解范例或习题时,让同学们记住解题技巧、思路和方法。

(4)记悬念。上课时老师有时留下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许要经过若干天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才能解决。同学们在看一些课外书时,也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而自己一下子未能解决的。为此,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时而想想,稍加留意,很可能得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效果。

(5)记体会。就是把自己对老师讲的这节课经过思考得到的体会简要记下来。如果没有反思与总结,同学们就会错过了解题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面。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检查这个结果,以及得出这个结果的路子,同学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5.做作业要“三先”

做作业是对所学知识复习和巩固的过程。有的同学拿过本子来就做,结果错误百出。这样,既耽误了时间,又降低了学习效率。怎样把作业做得又快又对呢?我建议同学们要做到“三先”:

(1)先复习:老师布置了作业后,不要马上就做,要先复习。做作业前,要把所学的有关内容简要地复习一遍,掌握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重要内容,理清知识体系,在脑海里形成总体印象。这样,在做作业时,才能头脑清醒、反应灵敏、思路清晰、考虑周全、得心应手。否则,知识不熟练,做起题来处处碰壁,不是公式想不起来了,就是单位不统一了,或相关内容混淆了,答跑题了。

(2)先打草:简要复习完所学内容后,再看老师布置了哪些作业。针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先打草稿,不要直接在作业本上书写。打草稿时,并非要把答案或解题过程写出来。有的内容可在书上找出来,有的内容可以前后整理一下,需要计算的可在练习本上简单地算一下。无论是在心里还是在练习本上,打草稿这一环节必不可少。这样,才能把解题步骤考虑周全、结果计算正确、表述完整准确。否则,做题时丢三落四、批改涂抹,做出的作业脏乱、难认。

(3)先谋篇:考虑好了怎样解答,还不要急于书写,要先布局谋篇。大多数老师都规定了作业的书写格式,书写前要想想老师规定的格式,看如何书写才符合要求、整齐美观。老师没有规定格式的,自己要想方设法排列好,使其做出的作业既美观,又有创造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文科类大段抄写的内容,不能照抄书本,自己要经过加工换一种书写格式来做。如书上没有分段的,在作业上分段写;书上没有标上序号的,作业上标上序号等。这样,才能加深记忆,同时也表明自己真正理解了。

总之,做作业,是一件经常的事情,“三先”务必要做到。只要做好了这些充分的准备,做作业就一定能又快又好。

6.高效学习要“十要”

(1)要重视自学。由于现代社会的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旧知识和旧技术的老化周期日趋缩短,“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不仅有助于学好中学课程,而且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

(2)要重视思考。俗话所讲的“多想出智慧”“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明我们要勤于思考。学习是复杂的脑力劳动,只要在学习上勤于动脑,具有“锲而不舍”精神,才能学得深,学得扎实。

(3)要重视质疑。读书要有疑,疑是探究知识的起点。所以,要学会质疑,提出问题。学问学问,连学带问。一个人要博学多才,既靠学又靠问。大胆地向老师提出疑问,不是愚笨的反映,而是追求真知、积极向上的表现。

(4)要重视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掌握知识的规律,也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捷径。在学习中,要像攀登台阶一样,步步稳重拾阶而上,不断借助“旧知”去获得“新知”,温故而知新,慢中求快,稳中求好。如盲目追求速度和数量,其结果必然是“欲速而不达”,多学而不获,事倍功半。

(5)要先预习,后听讲。对自己感到困难的学科进行课前预习是被动变主动的重要选择。通过预习,对自己能看懂学会的内容,可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对自己感到生疏的有关旧知识,复习之后,可为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对个人看不懂的难点、疑点,心中有数,便于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破难解错。对基础较差的学科,长期坚持预习,就会逐步变被动为主动。

(6)要先复习,后做作业。知识是形成技巧的基础,只有知识掌握得正确,才能形成正确的技能技巧。保证作业不出错误或少出错误,迅速完成作业,作业前必须先读书,将知识很好地消化理解。很多同学不懂这个道理,也没养成这个良好习惯,总是急于完成作业。由于对知识理解不深,记忆不准,常常发生错误,从而降低了作业的质量。虽然增加了作业的时间,却没有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效果。

(7)要先自己用脑,后请教别人。实践证明,通过自己用脑学到的知识,印象深,记忆牢;即使有些问题自己用脑解决不了,仍须请教别人,然而一旦弄懂,其记忆效果更是深刻的。“信心比天才更重要。”自己用脑解决问题,可以坚定信心,锻炼意志,这就是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重要品质。

(8)要养成自我总结的习惯。每做完一个习题,要总结本习题有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一般解法或证法是什么,在运用基础知识方面有哪些重要技巧,通过练习对基础知识有哪些新的认识等,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要学会绘制知识网。在学完一章或一单元后,应根据教科书的内容,以某一原理或某一概念为线索,绘制知识网,使自己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已学的知识。

(10)要编制复习提纲。每学完一单元,要在认真看书的基础上,对本单元基础知识总结出简单的复习提纲,然后离开课本顺着提纲默想或重点默写,力求把课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融会贯通、准确熟练。对重要思路和推理方法及运用技巧等,要归类对比,转变为自己的实际技能。

7.课后复习的方法

(1)课后回忆。课后回忆,亦称“尝试回忆”或“试图回忆”,即在听课的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它具有检验听课效果的作用。如果能顺利回忆,就证明听课效果好,反之就应寻找原因,改进听课的方法。回忆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学过的知识在头脑中“再现”一遍,从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回忆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启发、补充回忆。课后回忆可按教师的板书提纲进行,也可按教材的纲目结构进行,从课题到重点内容,再到例题和每部分的细节。

(2)精读教材。许多优秀同学的学习实践表明,对教材理解得越“透”,掌握得越牢,作业就做得越好,越节省时间。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精读教材,一要全面,二要突出重点。对课堂上未完全理解或在回忆中未能再现的内容要着重精读。精读时要注意:把握要领,从多个角度分析同一个内容,并有意识地加强对易混淆概念的辨析。

(3)整理笔记。课堂听课时间是有限的,而且老师讲课的速度较快,难免会漏记一些内容,这就需要课后整理笔记时加以补充。特别是提纲式笔记,它只记录了课堂内容的纲要,因此必须整理笔记,充实内容。此外,在课后复习中,可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也需要补充到笔记中去。

(4)完成练习。练习包括书面作业、实际操作等。“练”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独立完成,切忌抄袭与照搬;二要有针对性,针对重点难点练习,因老师最清楚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切忌题海战术;三要留心总结解题方法,寻求解题规律,以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四要知难而进,不要一有问题就马上求助于老师,应力争自己解决,即使请教别人,也应建立在自己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有深刻印象。

上面的回忆、精读、整理、练习四步,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回忆”“精读”和“整理”是理解消化课堂听讲内容的过程,“练习”是运用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过程,四个步骤缺一不可。至于实际操作程序,则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或者按“回忆—精读—整理—练习”的顺序依次进行,或依逐个知识点分别进行这四个步骤,最后达到复习的目的。

8.学会轻松学习

谁都明白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但如果能掌握规律巧作安排,学习也会变得轻松、高效、事半功倍。

(1)科学用脑,合理安排时间。一个人的学习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脑神经的活动状态。当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人就显得精神饱满、思维活跃、记忆力强。此时学习或工作效果就好。当经过一段时间的脑力劳动后,大脑皮质细胞就会进入抑制状态,人就感到疲劳。此时继续学习,效果明显下降。要想提高效果应通过户外活动或睡眠等来调节大脑。如果强制自己一天到晚看书,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就会导致大脑供氧不足、代谢功能下降。脑子就会像生了锈的机器,开动不灵,人也会产生整天睡眠不醒的感觉,甚至一拿起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理变化。因此,我们应了解大脑活动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应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通过打球、做操、散步、唱歌等活动,调节大脑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新陈代谢过程,改善人脑供血供氧功能,使人在学习时能保持饱满的精神、舒畅的心情和清醒的头脑。

(2)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有了计划可以清除学习上脚踩西瓜皮的随意性现象,做到长计划短安排。长计划是指一个月、一个学期甚至一年的学习目标。短安排是指一天或一周的作息安排。每天什么时候干什么应做到心中有数。制订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符合自身实际。实施计划要做到今天的事今天做,要把握有张有弛的用脑规律。

当然,大脑的各部分神经细胞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学习不同性质的知识,就会使不同的脑神经细胞处于工作状态。为了不造成某一部分脑神经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而产生过度疲劳,学习时可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作交叉安排以调节脑神经细胞的活动。一般把比较难的或者自己不太感兴趣的内容放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学习,把较容易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放在后面学习。

三、教师的准备

1.课前的准备

一是学案的准备:学习目标——指向明确、标高适度的分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预习案——课文相关知识、基础知识、熟知课本内容奠定学生基础积累的预习内容;探究案——分层次的、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的具体流程;达标案——指向明确、标高适度的分层次学生达标检测内容;反馈案——分层次的学生书面课后作业。二是备课的准备:自主备课——学科教师依据班级的情况,分层次、分内容先行备课;集体议课——将备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商议,共同解决,指导新教师在重难点上的准确把握。三是二次备课——结合集体议备课的情况,修改自己的教案,对学生的层次进行明确的批注,进一步的精准预设问题、课堂情况的充分预测。

2.课堂的追踪

一是看课堂上各层次学生的动作、声音、表情,即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是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二是看课堂上各层次学生的参与程度,观察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在参与,都能参与;三是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反馈、奖惩等方式来掌握学生在课堂的实际学习情况,是不是获得了成功;四是教师有针对性的、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引领式教学;五是完成达标案,观察分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3.课后的追踪

搜集达标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再次对学生进行引领式的教学;分层次对达标案中个别存在的问题,进行已经达标的同学帮助未达标的同学。

四、成功课堂的基本标准

有人认为,一节课能按自己教案的思路进行,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不出任何差错,就是一节成功的课。其实不然,一节课如果能成功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哪怕只有一个问题,但没有能够完成预期的教学内容,那这节课仍然是一节不成功的课。虽然不同的人对成功课堂的看法不一样,但成功课堂的基本标准主要涉及教师、课堂、学生三大方面:

1.教师课前的基本要求

主要是基本要领,包括学科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个体自主备课、教研组或备课组集体议课、教师个体二次备课、备课组制订每周分课时的学案报教研组长审签。其具体要求为:①每周五前,必须完成下周所有课时的自主备课、集体议课、二次备课及学案制作。②学案由备课组长牵头制作并签字,教研组长审核、签字。③自主备课教案、二次备课教案、学案及作业批改每月底由教研组长集中检查一次,要有评语、等级、签字及检查日期,同时将检查的项目按3、5、2的比例分等在学校办公系统公告。而学案内容的具体要求为:一要有指向明确、标高适度的分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二要有分层次的、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学习的具体流程。三要有指向明确、标高适度的分层次学生达标检测内容。四要有分层次的学生书面作业。

2.课堂成功的基本标准

成功课堂的基本标准是师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成功:一是包含成功课堂的五要素:状态上看课堂上各层次学生的动作、声音、表情;学习上看课堂上各层次学生的参与程度;流程上看自学、对学、群学、反馈、奖惩的情况;引导上看教师引领式教学、学生体验式学习的实施程度;效果上看分层次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二是成功课堂有三个环节:一为课堂的基本环节,是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找出不会的”。二为课堂的核心,是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学习目标,通过学生的自学、对学、群学和师生互动“把不会的学会”。三为课堂的最终环节,是学生通过每天的“天天清”,分层次实现当天的学习目标。

3.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

一是课前学习要求,即学生必须在周一上午上课之前根据学案的要求,完成本周各学科每课时的初次预习,当天晚上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第二天各学科再预习。二是分层次达标检测要求,即学习目标不过关的学生,由班主任协调,必须在当天“天天清”分层次过关。三是课后书面作业布置要求,仅限于中、高考学科,其中高一上期只允许语、数、英、理、化布置课后作业,作业的内容由教研组审定。每天的作业量由班主任协调,原则上以晚上23:00分层次的学生能完成为标准。(潘先根)

五、成功课堂的关键因素

成功课堂是否成功的标志是:学生对知识当堂过手,心理上有成功体验,并形成乐学、愿学和会学的良好品质。为此,在成功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细节落实,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才有可能让成功课堂真正取得成功。如果没有学生参与,成功课堂是不可能成功的。在成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去激发学生、准确的学习目标去调动学生、有效的活动设计去引领学生和恰当的反馈评价去激励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全程参与,才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1.创设课堂良好的课堂情境是成功课堂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要让学生参与,就应创设好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成功课堂的重要环节。创设课堂情境一定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和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来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利用社会和生活问题创设课堂情境、可以利用化学实验创设课堂情境;可通过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或亲自动手实验来激化学生的学习热情或给学生留下问题悬念。例如,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时,设计用水来点燃酒精灯的实验。大家都知道水火不容,学生就很想知道水是如何点燃灯的。只要告诉学生这和钠的性质有关,学生就会带着悬念去研读钠的性质;在讲硝酸的性质时可讲二战期间玻尔藏金牌的故事,告诉学生玻尔是利用化学方法来藏金牌并与硝酸性质有关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并很好地达成课堂学习目标。

2.任务驱动是成功课堂的重要抓手

成功课堂是通过检测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体验成功的。所以,设定学习目标是成功课堂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一种方式。学习目标一定要具有可检测性,故常用记住什么、掌握什么、综合应用什么和会做哪类题等关键词让学生明确学到什么程度同时也便于检测。学习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结合课标、考试和学情来制定学习目标,这样才能使学习目标科学合理。学习目标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分层要求,符合不同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层面去感受和体验成功。每节课的学习目标不超过三个较为合适,学习目标太多一般完不成,太少又会影响学期学习任务的完成。学习目标不仅要展示还要进行解读,通过解读提醒学生知道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向。

3.先学后教是成功课堂的出发点

成功课堂的一个重环节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带着问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把不会的学会。这个环节可以安排在课堂外,也可安排在课堂内,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安排。学习能力强的班级可安排在课堂外;学习能力弱一点的班级可安排在课堂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一步的关键是要设计好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功能导学化、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和思维品质化,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识记到理解再到综合应用和创新生成。自主学习结束后,各小组展示自主学习情况,提出在自主学习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类总结。

4.问题解疑、互动参与成课堂的关键

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就会使学习变成教师一厢情愿的预设,也就谈不上学生进行成功体验了。成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小组互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从而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核心知识设计一定的问题和活动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提升。但是,太过简单的问题设计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度和有效地参与。如是不是这样的问题,只能看起来热闹而无法引导学生对学习的有效参与。成功课堂中对问题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依据学习的重点知识进行问题化设计,把问题设计成为什么或还有哪些等能引爆学生思维的形式;二是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全体参与、合作参与和互动参与,真正让成功课堂达到引领教学和学生体验式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都能有成功的体验。

5.激励性的评价是成功课堂的抓手

成功课堂的基本出发点是让学生将当天的知识过一遍,从而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所以,成功课堂的每堂课都将设计5分钟左右的达标检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评价。恰当的评价不仅让学生感受当天学习的成功,还要让学生保持乐学和愿学的热情。因此,达标检测题的设置首先要控制好试题量,一般3~5道题,其中,选择题2~3道。其次,达标检测题一定要紧扣课堂学习目标。第三,达标检测题要分层设置,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感。在反馈评价时,教师要抽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应不同的题目进行当堂评价。每一个层次抽取1~2人。评价时一定要找准原因,并以激励为主。同时,由学习小组长统计组内每位同学达标检测题的正误,确定当天“天天清”的学生。

教学实践证明,有效合理设置上述五个环节,并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时间是成功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当然,上述五个环节在实际过程中是可以变化的,如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课堂上就只需要创设氛围、目标解读、问题解疑和达标检测、反馈评价,这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文廷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