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研引领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

科研引领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科学谋划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科研引领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在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为“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自课题实施以来,朝阳区以此课题研究为载体,结合区域主导课题研究,注重科研课题的管理与成果提升,为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教育科研贯穿区域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是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长春市朝阳区教育局

为了科学谋划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科研引领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在吉林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立项为“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自课题实施以来,朝阳区以此课题研究为载体,结合区域主导课题研究,注重科研课题的管理与成果提升,为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最大的民生问题,教育科学研究的作用也愈发重要,通过教育科研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无疑成为当前教育领域致力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背景

1.在朝阳教育发展进程中,教育科研一直发挥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

从“普九”到“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朝阳教育有序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形成了“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工作模式。面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朝阳教育不断调整和深化区域教育发展方向,“十一五”期间确立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目标,“十二五”期间致力于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战略,充分体现了朝阳教育科研的方向性、实践性的引领作用。

2.教科所作为区域教育改革的核心机构,始终要坚守为区域教育发展服务的职能

教育科研贯穿区域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是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教育机构体制改革以及全社会对优质教育的不断需求,如何真正发挥教育科研的职能作用,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教学工作,总结经验和教训,从中探索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规律和创造性活动,是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职能;与此同时,在区域教育发展过程中凸显教育科研的有效、实效、高效以及不可替代性,真正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智库,是教育科研部门始终坚守的要务。

3.实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教育科研是突破朝阳教育发展瓶颈的核心途径

2010年初始,教育部发布了1号文件,即《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该文件的基本精神之一就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推进教育持续发展”。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中要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明确提出了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当前乃至今后时期,促进教育内涵均衡发展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朝阳区作为长春市文化、教育中心城区,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迫切需要理性地反思朝阳教育的优势和问题,总结朝阳教育的经验,寻找突破发展瓶颈的途径,教育的内涵发展成为关键点,而在朝阳教育能否实现“华丽转身”的时刻,唯有教育科研才能担此重任。

总之,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内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有效引领。

(二)概念界定

1.关于科研引领

科研引领是指借助教育理论,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引导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方向。

2.关于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重在质量。朝阳区追求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就是要通过教育科研,充分挖掘区域内部潜力,致力于区域教育尤其是在学校内部组织制度、文化更新,课程及教学潜能开发以及学生发展路径等方面的创新,形成区域教育系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

(三)研究目的

以朝阳区教科所为核心,集合区内外教育智慧,通过团队精神和研究合力,为区域教育发展提供决策和参谋服务,形成区域教育办学思想,引领区域教育发展方向;为学校提供主动有效的服务,实现教育者在教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育行为乃至整个生存方式的更新,最终促进师生精神生命的主动健康成长,完成学校从整体面貌、内在基质和实践形态的转型性变革,从而使教科所真正成为区域教育发展的智库。

二、课题研究过程与实施策略

历经多年的实践,朝阳教育科研已成为新一轮区域教育竞争的优先领域,教科所不仅以敏锐的视角把握教育均衡优质的发展趋势,更是把研究的思路定位在内涵式发展上,在已有的区域教育情境下,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引领发展走向,挖掘教育内涵,将这种教育理想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实践。

(一)服务全局,科研部门引领方向

科研管理部门是课题研究的引领者。在研究过程中,从教育均衡优质的内涵、相互关系入手,在学校办学思想、学习方式、育人途径、评价机制等方面,致力于提炼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探索区域办学思想与方向,努力为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有效推进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明晰的发展路径。

1.服务行政决策,确定区域教育研究与发展方向

服务行政决策是教育科研的重要任务。在“十二五”伊始,朝阳区通过反复的论证和研究,全面分析朝阳教育的优势和劣势,为朝阳教育寻找适合本土教育特点、战略和发展阶段的突破点。朝阳区作为全市文化、教育中心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区教育呈现相对均衡的发展态势,均衡发展已经成为朝阳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但也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全区实现了硬件的均衡,软件仍然严重失衡。如何真正实现区域教育的创新性转折是朝阳教育面临的关键问题。为此,我们将加快区域内涵发展作为着眼点,围绕区域主导课题,确立了区域办学思想的实践研究、构建温暖活跃的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生命教育与消除学校(幼)安全隐患的研究、以师为本,“三位一体”区域研修模式研究等多项子课题,涉及办学思想、教学改革、学生自我教育、均衡评价体系、研修模式等多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苦练内功、秀外慧中、以质取胜的朝阳教育发展对策,全力探索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为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

2.推行“全员型”科研模式,构建区域课题研究框架

借助区域主导课题研究,向全区下发《朝阳区教育局关于深入实施全员型科研的决定》,由一把局长亲自主持研究,按照工作分工和朝阳区整体发展规划,教育局机关各部门及区属学校均围绕此主导课题确立了相关子课题,分别拟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从方案的撰写到成果的积累提炼,科研管理部门给予了逐一指导;搭建起以区域主导课题为统领,以学校主导课题为支撑,以教师校本课题研究为基础的“科研、教研——基层学校——全员教师”自上而下、多位一体、全员参与的研究格局。

3.成立教育科研专家组,形成区域课题研究合力

为集中区内外科研工作智慧,加强对全区所有学校(幼儿园)科研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作用,我们成立了由高校、省市教育科研部门专家,全区中小学优秀校长和优秀一线教师组成的“朝阳区教育科研专家组”,建立了以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为统领,以“朝阳区教育科研专家组”成员为核心的科研组织格局。通过以科研为先导,协助各子课题单位研究与总结创新性办学模式和教育策略,边总结、边提升,使朝阳区探索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思路逐步清晰,内涵均衡思想日渐丰富和深刻。

(二)内涵发展,六个维度研究并进

自课题实施以来,朝阳区教育局紧紧围绕区域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进行操作,重点在六个维度上进行了探索和引领:

1.区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的理论研究

教育科研部门在多层面的实践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和自身实践,边反思、边分析、边提炼、边升华,从教育均衡优质的内涵、相互关系入手,在学校办学思想、学习方式、育人途径、评价机制等方面,努力提炼有借鉴意义的理论,包括生命教育理论、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均衡优质教育理论以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等,明确区域办学思想与方向,为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深入探讨和有效推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明晰的发展路径。

2.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

课堂教学是区域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主渠道。课堂从规范化走向优质化,是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自“十一五”以来,我们以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为突破口,进行了生命课堂构建的实践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至“十二五”阶段,生命课堂构建模式现已初见成效,成为区域课堂教学特色,自2014年起,此项研究步入“十二五”深化研究阶段,我们注重科研先导与教研实践紧密结合,将课堂作为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阵地,致力于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一是研究并形成区域教学质量标准;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改革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生命价值,推进生命教育与现代教学接轨,全面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有品质的课堂教育,对区域教育内涵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德育自我教育研究

我区在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进程中,强调了教育模式的构建和统一管理,在学生自我教育方面,以《学生自我管理与发展行动研究》为载体,努力探索形成自我教育的区域性教育文化,通过活动、课程、实践等手段,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发挥社区教育、朝阳区少年宫、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校等校外教育机构作用,精心安排学生自觉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利用各类教育实践基地,开展社会调查,积累社会经验,丰富和充实自我教育形式,丰富自我教育内涵,培育具有健康体魄和健康品格的学生:通过开展实施“满天星”计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阳光杯体育科技艺术节、积极心理健康活动月和“书香朝阳”特色创建等活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塑造“博学善思、励志多才、身心健康、友爱奋进”的具有朝阳特质的阳光少年。德育研究有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在自我教育的同时,灵魂塑造逐步完善,充实了朝阳德育的精神内涵。

4.队伍培养研究

优秀的教师队伍决定着教育质量。我们以《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协作体实践研究》课题为载体,发挥区位优势,与辖区内的省市优质学校组成高端教育协作体,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实现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近几年,通过绿色通道、公开招聘和免费师范生录用等渠道,引进优秀师范毕业大学生225人,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和学科结构;深化干部教师交流。为盘活校长资源,出台了《教育局党委关于校(科)级干部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校(科)级干部轮岗交流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要求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区名教师、1975年以后出生的副校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有到农村学校交流1年以上的经历,以此促进全区校长队伍多形式、多渠道的交流。2012年以来,副校级以上领导干部交流人数达到34人,占全区校长总数的26.77%,校际之间差距不断缩小,追峰填谷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为加强教师流动,先后制订了《朝阳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试点工作方案》和《朝阳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工作方案》,将教师交流作为均衡配置教师资源的主渠道,按照“优质向薄弱、城区向农村”流动原则,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多元化交流,通过实施城乡交流、对口交流、联盟校交流和支援性交流,缩小了城乡、校际间师资水平差异,有效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3年来参与交流教师214人,占可交流教师总数的18.8%。

5.幼儿教育研究

在朝阳辖区内,除区属教师幼儿园外,还有吉林省政府幼儿园、吉林大学幼儿园以及众多的民办幼儿园。我们将幼儿教育研究纳入全区教育内涵发展的范畴,将义务教育的内涵发展拓展为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权限之内,保障辖区内所有幼儿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保障辖区内所有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助推辖区内所有幼儿园内涵发展。2014年,我们在区域内开展幼儿园内涵建设研究,开展早教、幼小衔接课题研究,完善课程设置,规范教师队伍管理,为幼儿创设快乐的成长环境。研究实践初步证明,在区域教育内涵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有效整合教育力量、拓展教育范畴,促进各级教育衔接,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6.以自主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研究

创新督导评估机制,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是督导部门的主要任务。2013年,我区督导部门将《区域教育综合评价管理体系研究》确立为团队主攻课题。自课题实施以来,区教育督导室不断创新并完善发展性督导评估体系,创建了“五化”督导工作模式,建立了朝阳区教育“高位均衡、内涵自主、特色品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办学规划、课程改革、师资培养、学生发展等方面进行多位一体的评估,评出等级予以奖励。在督导管理上,坚持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一体化的“走动式”管理模式,加强对基层学校的常规检查和指导,建立了学生学业发展“多元监测”评价机制,采用基础监测、抽样监测、推荐监测等多样化评价手段,将常规性督导评估、专题性督导评估、随机性督导评估和跟踪性督导评估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更加科学和创新的评估思路。

(三)三级管理,区域课题研究整体推进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实施区内课题逐级推进策略,以区域主导课题为统领,以学校课题研究为基础,教师小课题研究为支撑,协助学校办学思想及办学特色的生成,探索规律的个性化,力求和而不同。

1.以学校课题为载体,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生成

将学校的特色发展作为推进区域内涵式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研究的过程中充分起到指挥、协调和引领的作用,在抓各学校主导课题研究中,针对每所学校独有的底蕴和教育特点,帮助他们总结、提炼研究成果,发现亮色,把握定位;通过文化重构、优势突破、课堂创新等多种角度,鼓励学校打造自己的办学品牌,激发自主发展的活力,形成了区域教育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解放大路小学结合陶行知“六个解放”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解放教育”;明德小学从传承和丰实学校文化的角度谋划学校内涵发展,“书香启智”已经成为明德小学的品牌;朝阳实验小学坚持以体育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开发学生潜能,使全校每个学生通过校内学习至少掌握了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促进了学校特色形成和内涵发展。如今,全区正在实现校校有特色,生生有收获。

2.以教师小课题为突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针对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组织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通过专题培训、现场会等途径,从做小课题的意义、如何选题、如何操作等方面,开展全程培训指导。教科所人员定期深入基层,指导和协助实验教师进行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对于教师取得的研究成果,科研部门协助其总结、提升,使教师小课题研究有理论依据,有对策、有收获,并搭建平台协助其推广。其中,以二十三中学侯兆武老师的《学生即席演讲能力培养的研究》、明德小学孙小华老师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乐山中心校王勇老师的《通过日记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为代表的25项小课题研究成果突破了学科教学中的瓶颈,解决了学科教学的现实问题,在区域范围内得到了有效推广,使教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一线生产力。通过科学的引领,实现区域内课题研究的整体推进,使教师小课题研究形成朝阳独特的科研文化和教育特色。

(四)加强指导,务实科研服务质量

为基层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成长服务,为提升区域教育内涵服务,这是课题研究的终极价值。为此,我们一直坚守为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本职,努力把工作做到实处,用出力、出色、出彩的服务质量彰显科研引领的价值,推进课题研究的务实、有效。

1.实行“行走工作制”

结合课题研究和各项科研工作的落实,所有科研人员定期走进学校,现场指导课题研究,从课题选题、立项,材料的累积、分析,结题报告的撰写模式、结题的程序,乃至课题研究课的评价等等,并将行走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如实记录和解答,课题实施过程中定期跟踪指导,真正为学校一线教师提供服务,解决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并从中发现和选树典型学校和优秀教师。

2.实行课题研究进展调度制

以学校课题研究情况为主题,定期调度学校的科研校长和科研主任,关注各级各类课题研究进展情况。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探讨各校科研课题的实施过程,针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判断和调整,有价值的经验及时总结提升。在调度过程中,大量问题得到及时反馈和有针对性地解答,也为区域内成果推广积累了大量素材。学校的典型经验,在调度过程中得以总结提升,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推广。

3.实行课题研究交流制

将全区所有中小学和幼儿园划分成几大科研片,每年以科研片为单位,进行课题研究的片际交流。要求主管科研的校长就学校当年科研亮点和下一年设想为主要内容进行汇报交流,并从每一个科研片中优选出一所学校,代表本片进行全区交流。四十五中学《构建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研究》、南湖小学《生命教育多极化视野下医教结合的实践研究》、解放大路小学《“解放”旨趣下卓越学校构建研究》、富锋中心校《构建学科生命课堂的实践研究》、朝阳区教师幼儿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研究》等课题的交流,充分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4.实行课题研究初审制

我们加强对学校主导课题研究的指导和督查,鼓励广大教师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对每一个学校课题材料、每一个教师小课题进行所有材料的初审工作,初审合格才准许上报立项或者进行结题等。同时,对学校科研工作过程中所有细节都进行区域内初审。我们对初审有问题的学校和教师当面进行纠正,这无形中为所有学校和教师进一步普及了科研实践常识。而严格实行课题结题初审制,也保证了课题研究的严谨和规范。

5.活化督导评价制

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科研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但这些指标体系的内容不等同于其他部门的纯粹考核,而是通过指标为大家提示科研管理和课题研究的方式和方法,将常规考核活化为指导。不仅将学校科研工作落实情况纳入考核之中,而且全程掌握和指导学校科研管理和课题研究的落实过程,进而形成规范有序的科研工作管理机制。

(五)成果提升,实施联合推进策略

区域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科研部门的引领下,边总结、边提升、边推广。研究实践证明,只有合作才能发展,有效联合利用周边的优质资源,在“公平”上做实做细,共同总结和提升成果,方能有效促进区域教育的高水平均衡发展。

1.开展区域优质教育协作

朝阳区内坐落着诸多名校和高校,我们融合高校、省市和区内优秀资源组建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高位均衡协作体”,并成立了首批朝阳区教育科研专家团队,共同推进教育改革,为更好、更快地推进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想法和经验。

2.总结提升朝阳教育外向度

“十二五”期间,我们借助各级各类宣传平台,总结和提升朝阳教育研究成果。先后承办了全国生命教育现场会、吉林省生命教育培训会、长春市科研基地校创建现场会及长春市教师小课题研究现场会。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上做现场交流,优秀经验得以推广。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暨区域主导课题《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对策研究》顺利结题,为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理清了思路,为实现区域主导课题的既定目标起到助推作用。

(六)保障为基,提升科研引领内驱力

作为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的有效引领需要政府层面的宏观调控做基础保障。我区的课题研究始终有政府的政策做支持,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工作机制,努力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研究得以科学有序地推进。

1.政府重视教育

区委、区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对教育地位、教育领导、教育经费、队伍建设、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都做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为科学有序地推进区域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2.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

经过多年的发展,朝阳教育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社会的赞誉,这一切得益于教育科研的引领,朝阳区成为全省唯一的教育科研示范区就是具体的体现。

3.拥有良好的研究队伍

课题由区教科所的研究人员具体承担,本职工作与本课题任务一致,且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的特点,因而有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内在动力,在研究条件、研究能力、研究基础和研究时间等方面均有足够的保证。

4.具有高端的专家引领

省、市教育科研部门专家以及高校专家的引领,“朝阳区教育科研专家组”的协力,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专业的理论导航和实践指导。

5.雄厚的资金支持

依托朝阳区雄厚的经济、文化底蕴和始终坚持科研先导的传统优势,设立课题研究专项资金,为研究工作优先提供了经费支持。

三、课题研究成果与成效

在朝阳区域教育的整体发展过程中,不论是服务行政决策,各项教育工作的具体运行,乃至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科研均提供了有效的思想、思路和策略。并通过其主导作用的发挥,成为推进区域教育发展最重要的助推器,从而进一步凸显教育科研的功能,提升了教育科研的价值。

1.为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发展路径

科研管理部门是课题研究的引领者。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从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内涵、相互关系入手,在学校办学思想、学习方式、育人途径、评价机制等方面,致力于提炼有借鉴意义的理论,探索区域办学思想与方向,努力为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推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明晰的发展路径。

2.初步厘清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概念框架

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是一个不断追求教育理想状态的过程。课题实施以来,课题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下,将原有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了对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理性认识,即教育均衡发展存在外延均衡发展和内涵均衡发展两种模式。内涵的均衡发展强调教育系统责任,主要依靠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来促进教育均衡,它更倾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研修机构和学校的微观行为。在区域教育办学条件基本均衡前提下,外延的均衡发展无法独立完成教育所担负的育人使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任务,只有通过内涵的均衡发展才能最终解决。

3.探索创生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模式

作为区域一级的实践研究,研究的最主要目的是以科研为引领探明有效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路径。课题实施以来,我们边实践,边研究,总结出五个关于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模式:区域“全员型”教育科研模式、区域性“生命课堂”教育范式、区域“阳光德育”教育模式、区域“五化督导”工作模式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整体推进”实践模式。上述实践模式在区域办学思想、教学模式和德育实效等方面,形成了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的系统的操作范式和经验,有效推动了区域教育整体发展。

4.内涵发展成为新时期朝阳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在教育科研的引领下,朝阳区秉承生命教育理念,以尊重生命本质、提升生命质量为核心,以实现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目标,全力探索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即在继续发挥外部均衡优势的同时,更注重软件建设,更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内在文化的培育,实现学校从整体面貌、内在基质和实践形态的转型性变革,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公平、高质量的教育服务。由此进一步明晰了区域办学思想,在教育内涵发展上形成了明确的推进策略,使区域教育呈现出内涵发展的总体态势,提高了教育科研队伍专业研究水平,优化了区域教育管理机制,区域基础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5.丰厚的研究成果凸显教育科研的有效价值

成果的总结、提升与推广,促进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交叉融合,使区域教育质量在课题研究进程中得以整体提升,呈现出科研引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态势,凸显了教育科研的实用价值。几年来,朝阳区先后承办了省市乃至国家级现场会等大型活动,在国家级和省市学术年会上做现场交流。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科所指导并主编了以“共享教育公平推进均衡优质”为主题的《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专刊,参与编写《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画册》《朝阳区校园文化特色集锦》等成果集锦,清晰、直观地总结提炼了“朝阳经验”。

在课题研究的下一阶段,如何更好地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以教育科研推动和改进教育发展,真正为教育决策服务,解决朝阳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是我们今后要深入思考和着力破解的课题,也是朝阳教育工作未来的攻坚重点。

(执笔人:高贤美 李 曼)

课题负责人:谭大为

课题组成员:高贤美 李 曼 薛春侠 邵红群

      高今长 孙连凤 邵 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