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生态化发展演进研究

区域生态化发展演进研究

时间:2022-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忽视自然资源的三个理论根源。由于经济发展阶段所限,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决定了产品的产出,所以传统的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以劳动分工和协作的手段,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是导致经济进步的唯一原因。显然,在分工的优越性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方面,马克思基本上继承了斯密的思想。
区域生态化发展演进研究_基于循环经济的区

2.4.3 区域生态化发展演进研究

(1)自然资本。自然资本是指能够在现在或未来提供有用的产品流或服务流的自然资源及环境资产的存量,是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总称。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大百科全书》将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和环境功能。前者包括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生物及其群集的森林、草地、矿藏、陆地、海洋等;后者指太阳能、生态系统的环境机能、地球物理化学循环机能等。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性等明显的特点。

①稀缺性。稀缺性是自然资源最本质的特征。资源的稀缺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任何资源的储量都是有限的;第二,可替代资源的品种是有限的。虽然从理论上而言,太阳能、潮汐能、风力等新能源都可以替代煤、石油等传统资源,但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实际状况,可替代的投入类型仍然是有限的。

②区域性。自然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极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上显著的地域差异,由此形成地区的相对资源优势。其种类特性、数量多寡、质量优劣都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分布也不均匀。

③整体性。整体性是指各种自然资源在生物圈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完整的资源系统,其中任一资源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资源的相对变化。这种整体性,再生资源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森林资源除经济效益外,还具有含蓄水分、保持土壤的环境效益等特性,如果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不仅会导致河流含沙量的增加,引起洪水泛滥,而且会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肥力的下降又进一步促使植被退化,甚至沙漠化。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要求对自然资源必须进行综合研究和综合开发。

④多用性。多用性是指任何一种自然资源都有多种用途。同一种资源可以作为不同生产过程的投入因素,不同行业对同一种资源存在着投入需求;同一行业的不同部门以及同一部门的不同经济单位,甚至于同一经济单位的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车间、班组或工序都会同时存在对同一种资源的需求。自然资源的多用性为人类利用资源提供了不同用途的可能性,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多用性之间的矛盾也产生了资源有效配置的经济学问题。所以在对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根据其可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实行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以做到物尽其用,取得最佳效益。

(2)对自然资本认识不足的原因分析。在早期庄园经济时代,劳动力是当时的稀缺资源;工业化时代,机器是当时相对稀缺资源;到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随着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自然资本成了稀缺的资源,且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这种资源会越来越稀缺。但是因为自然资本具有与其他资源不同的特性,所以一直以来对其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其公共性、外部性和无价格性三大特征上。

首先是其公共性。自然资本一向被视为公共财产,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自然资本提供给人类的消费不仅是无偿的而且是非排他性的。如一个人对空气、阳光的消费,所有的人都可以同时消费,且不要为此付出任何成本,即所谓“免费乘车”。正是由于这些公共资源的具有无偿公用特性,使得资源被使用过度,环境被破坏,并造成生态失衡。如对草场的过度使用导致草场退化。其次是其外部性。所谓外部性是指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之间或私人边际效益和社会边际效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即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个人或企业,但都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外部性包括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两种,上面讲的公共性特征就是其正外部性。而对自然资本的消费过程中还存在更多的负外部性,如工厂“三废”不加处理地排放造成河流的污染,农药与化肥对农作物与土地的污染等。而且破坏者又不必为这些破坏付费,所以没有体现在破坏者的成本中。还有就是自然资本的无价格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基础概念是效用,效用是指因稀缺引起的人们对物品需要与使用的满足程度。自然资本一直以来很少被认为是稀缺资本。稀缺性导致对物品的竞争性使用,通过依靠价格调节供求关系市场机制,物品就具有价格属性。效用分析主要依靠的技术手段是边际分析手段,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的价值衡量也是通过边际定价来确定。作为清洁的空气和天然水源这种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资源,其使用的边际社会成本为零,所以这些物品是没有价格的;而在其他自然资源(如矿产、能源资源)定价中,也是通过边际分析的方法确定其开采和利用所带来的效用,而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开采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价值损害。边际分析法无法测度自然资源的真实价值,从而造成对自然资源在增长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不足和自然资源的价值贬低。这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忽视自然资源的三个理论根源。

(3)从劳动分工到资源分工演进。由于经济发展阶段所限,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决定了产品的产出,所以传统的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出以劳动分工和协作的手段,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斯密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是从分析劳动分工开始的,在他的经典巨著《国富论》中,他提出了系统的劳动分工理论。首先,斯密认为,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是导致经济进步的唯一原因。《国富论》的第一篇是“论劳动生产力改进的原因——兼论劳动产品在不同阶级的人民间自然分配的顺序”,在这里,斯密把劳动分工作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增加国民财富的一个重要途径。他在开篇第一章“论劳动分工”部分,第一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最大的改进,以及劳动在任何地方运作或应用中所体现的技能、熟练和判断的大部分,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为了说明分工怎样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斯密举出了著名的制针手工工场的例子。马克思对分工理论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他在《资本论》中,用较大的篇幅叙述了他的分工理论。马克思认为,在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占据统治地位。因此,他在《资本论》第11章以“协作”为题,展开了系统的分析,从7个方面对协作如何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显然,在分工的优越性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方面,马克思基本上继承了斯密的思想。总结了传统经济和现有的分工理论,都认为经济增长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核心的。

而目前,资源瓶颈已经出现在我们面前,资源地位凸显,对生产能力的限制日益突出;尤为重要的是,以往的资源定价并未包含资源的生态价值,是未获完全报酬的生产要素,因此当资源成为稀缺性要素时,最直接后果就是资源价格的不同程度上涨。企业存在的最终目的就是追逐利润,资源作为生产投入要素,其价格上涨将直接带来生产成本的上升,这将导致生产部门的行为发生变化。对于单个企业而言,随着自然资源耗竭性的逐步凸现,自然资源价格的上升,企业的最优选择为:一是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用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自然资源消耗量;二是对以往用后即废弃的生产中副产品和废弃物提高综合利用强度,其实质同样是对自然资源起到一个替代作用。治理污染的成本是非常高的,仅靠单个企业的末端治理方式不能够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治理污染,而且也是不经济的,最经济的做法就是围绕资源进行上下游的整合,即通过企业向特定地区集聚,与其他在资源利用上存在承接、关联关系的企业进行合作,使一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转变为资源的输出进入到其他企业加以综合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企业内、企业间循环。这样能有效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外部环境的污染,且减少了排污治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所以在生产力如此发达的今天,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也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核心的传统经济,而是以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为核心的循环经济。

同时,一种全新的、以资源价值创造为内核的分工形式——“资源分工”理论也出现了,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资源分工是更高级的分工发展形式,也是对传统产业系统的一种改造行为,其实质是在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纳入经济系统后,分工方向发生了改变,摆脱了以劳动分工为内核的发展轨迹,而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分工演进的内核。但资源分工和劳动分工在演进中也可以共生、共存,即两种分工形式是可以相互包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