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学雷锋常态化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以学雷锋常态化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为载体,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以学雷锋常态化为载体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长期坚持。

任彤彤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成果,也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成为指导社会成员进行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大学生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群体。以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为载体,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的主要群体,是建设“两个百年”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富于理想、充满活力、求知欲强、自信心十足、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积极意义。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挑战与困惑,当前社会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情况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判断产生不利影响,诸如理想信念缺失、道德水平低下、诚信观念淡薄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于一部分大学生当中。在这种情况下,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抵制不良倾向、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大学生在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当中所反映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导向必将在普通群众当中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从而进一步推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寻找适合的载体和途径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具体化、现实化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项新任务。

二、学雷锋常态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以学雷锋常态化为载体,继承与弘扬雷锋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符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主要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精神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吻合。

其次,雷锋等榜样的树立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现了生活化和具体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这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难以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而学习雷锋、弘扬雷锋精神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准则洛克说过,“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样能够温和地而又深刻地打在人们的心里。”学习雷锋通过榜样的作用,从雷锋这个普通战士对待工作、生活、他人的点点滴滴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了生活化、具体化,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第三,学习雷锋常态化有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化和习惯化。学习雷锋常态化,使学雷锋不再停留在形式和口号上,克服了以往“三月来、四月走”的弊端。通过学雷锋活动的日常化、常态化和长期化,使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与个人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成为大学生的生活常态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知信行的统一。

三、以学雷锋常态化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具体措施

以学雷锋常态化为载体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形成合力、整体推进、长期坚持。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对雷锋事迹、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学生真正理解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当代大学生对于“学雷锋”并不陌生,但对于为什么要学雷锋,学雷锋应该怎么学,许多学生却是难以回答。对于雷锋事迹、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是造成当前高校学雷锋活动形式化、表面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不能准确理解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当代价值,当代大学生就难以把雷锋及雷锋式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这要求高校教育要进一步加大对雷锋事迹、雷锋精神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学雷锋“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普及活动加深大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和体会。同时要积极创新学雷锋的宣传教育形式,利用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网游、手机、微博、微信等形式,吸引大学生对于学雷锋活动的关注和加入。

第二,要把学雷锋活动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相结合,使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实现具体化、生活化、常态化。学习雷锋并不是把雷锋做过的好人好事再模仿着做一遍,也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形式上,而是要把雷锋精神贯彻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要使大学生认识到,学习雷锋就是在思想上坚持热爱祖国、热爱党、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学习上发挥钉子般的刻苦钻研精神,在工作中发挥爱岗敬业精神,在生活中坚持诚信、友善、助人为乐;学习雷锋就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通过学雷锋活动的日常化、具体化、常态化,使雷锋精神中蕴涵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诉求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之中,转变为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要充分发挥雷锋式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实践当中使大学生感知、认同并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学习雷锋常态化还离不开先锋模范人物的带头作用,要通过当代雷锋郭明义,带妹上学、自强不息的大学生洪战辉,扎根大山、为祖国贫穷地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大学生徐本禹,15年如一日资助老人的河北农大毕业生群体等一大批当代雷锋式模范人物形象的树立,使大学生认识到雷锋并不是一座不可企及、不可逾越的道德高峰,学习雷锋就在于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就在于具体实践中的真善美。

第四,设立奖惩机制,使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实现制度保障。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的实现需要建立奖惩得当的鼓励制度,如对于学雷锋活动中的积极分子、模范学生给予学分或奖学金奖励,形成有效的参与机制和管理机制等。

参考文献

[1]黄中平.雷锋精神时代化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2012年“雷锋精神论坛”综述[J].求是2012(11),29.

[2](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64-65页.

作者简介:任彤彤(1977—),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教师,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