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阅读链”体现了信息社会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精神

“阅读链”体现了信息社会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精神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文‘讲读·阅览·活动’阅读链研探”的课题如上所述,有着历史的渊源,与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有广泛联系。“阅读链”的第一环节——讲读,即是研究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阅读的规律,以形成学生基础性阅读能力。“活动”便成了首尾相连的关键,它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而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对人的感觉和心灵的创造而获得生活的最高价值。

“语文‘讲读·阅览·活动’阅读链研探”的课题如上所述,有着历史的渊源,与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有广泛联系。优秀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概括了语文教学的历史经验,反映了语文教学的某些规律,包含合理的内涵。但是,我们的课题不是对优秀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简单继承,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扬弃,有所改造,有所创新。创新能力的发展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知识作为客观事实运动规律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凝聚了人类的创造力。掌握了知识,也就继承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对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有了间接的发现。尤其要看到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在继承的台阶上逐层创新,呈级次状态发展的。生理学家的研究证明,自古到今,人类大脑的遗传结构变化不大,古代人已具备了现代人大脑的功能。但是,为什么现代人更聪明,发明了诸如原子弹、火箭宇宙飞船等重大的高科技成果呢?基本原因是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还未产生高科技知识。人类今天的智力和科学技术成果,如果没有数千年逐步形成的知识为基础,那也不会有今天的这种发展,可以说,知识是创造的材料,创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联结、迁移、升华的过程。只有掌握了有关知识,才可能有创造。

“阅读链”的第一环节——讲读,即是研究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阅读的规律,以形成学生基础性阅读能力。就个体而言,创造力的形成当然还需要其他条件。创造力的发展与高低,并不总是与知识的多少成正比的关系,知识的增长与创造力的发展也不尽同步,但是,知识是创造的必要条件,有了知识的沃土,创造的种子才能萌芽和生长。“讲读”作为起始便尤为重要。

语文的内涵和领域宽广,涉及多方面知识。语文创造需要丰富的生活经历、广博的社会见闻和全面的文化修养。知识结构愈厚实,愈容易实现语文创造。

课题的第二环,就是紧紧抓住“阅览”这一环节,通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读物,养成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语文学科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必然以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为中心。而读、写、听、说的成功是否,有赖于学生的广泛阅览的基础。我们认为,“讲读”可以包含“阅览”,但“阅览”却不能替代“讲读”,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览”是“讲读”的深化,是检验讲读成效的标准之一。“阅览”,其创造性在于它不满足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是非判断、优劣评价,而是被创造意识所推动驱使,思维多向发散,对阅读材料提要勾玄,发幽探微,加工改造,内化为自己认识的成分,求得问题的解决。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培养的是学生敏锐的语感、生动的想象、批判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

环环相扣,是本课题的哲学基础和逻辑思维。但它并不是封闭的结构,它是围绕一个中心的开放式结构。

第三环节“活动”,便是更加强调向生活开放,向心灵开放,向未来开放。以扭转语文教学“重课内、轻课外,重教学、轻实践”的跛脚现象。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必须加强指导。”课外的语文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以外的、以学生实践为主的各种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活动。国际教育界已把“课外活动”相对应的英文单词由原来的extracurricu1aractivities(课程之外的活动)改为extrac1assactivities(课堂之外的活动)。这一词语的变化表明,国际教育界已把课外活动视为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把它看作独立于课程之外的、与课程相对立的活动。

我们课题的“活动”这一环节,指的就是语文创造活动,它是语文创造教育这一完整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活动相互交融又各自独立。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其本质是输入的信息在人脑中形成命题(或意义)的网络。程序性知识是办事的一套操作步骤,在本质上由概念和规则组成。从广义的知识观来看,技能实际上就是个人习得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性知识办事。因而,在语文创造教育过程中,传授与学习陈述性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可以成为学生获得语文创造能力的基础;传授和练习程序性知识(语文基本技能),可以促进学生语文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按照统一的教学目标施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和基本技能,使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得到初步发展,更要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些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完全满足,有些能力,学生在课堂得不到充分发挥,因而需要在课堂或者课外的“活动”中去巩固和发展。“活动”便成了首尾相连的关键,它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而语文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对人的感觉和心灵的创造而获得生活的最高价值。

“创造是民族的灵魂。”“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取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华大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光荣传统。宇宙茫茫,岁月悠悠,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迎来一个充满挑战与活力的新世纪。我们将乘世纪长风,张开“继承”和“创新”的双翼,划出一道绚丽的彩虹。

(本文收录于《“讲读·阅读·活动”语文阅读链研究成果集》,本研究获上海市教育科研实验成果二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