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现代文(二)

从现代文(二)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5题至第18题为现代文(二),选文是史铁生写的《老海棠树》。照应与文章的整体理解是密切相关的。学生读文章时对前后的照应是绝对不能忽略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铺垫”的解释为:陪衬;衬托。一直与基层教师说,不要用名词术语来答题,因为自从上海市语文中考统一命题以来,绝没有过以所谓的术语做答案的。确实的,标点符号在现代语文中早已与文本语言一样成为表达生活、生命和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第15题至第18题为现代文(二),选文是史铁生写的《老海棠树》。文章有删节。例如:原文中有一段重要的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由于作了删改,影响了学生全面正确回答试题中有关心情变化的问题。

再看题目。第15题,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_。

答案是: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我们知道,考试命题大抵涉及三个问题:一是想考什么,即要测试学生对什么东西的掌握,我们姑且以A来表示;二是用什么来考,即设置一个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这个题目可以测试想要测试的东西,姑且用B来表示;第三是实际上考了什么,即学生实际上是运用了什么知识和素养才得出了答案,姑且用C表示。考试命题的难处就在ABC关系的处理上。命题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在ABC之间建立起一种既有区别又有相互关联的替代、转换和印证关系。

正是因为命题者对这些问题没有想清楚,所以考查的目的不明确,究竟是考查学生什么知识,什么能力?学生回答第③段的这一句“你就不下来帮帮我?”从内容理解上是完全说得通的。那么,与答案所拟的“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的区别只是命题者考查学生对“劳驾”一词的理解。“劳驾”这样一个文绉绉的词是一个农村的识字不多的老奶奶随口能说出的吗?

笔者在命制区二模卷时也曾出过这样的一道“照应”题。文章也是叙事散文,题目是“良知”。题干是:文章最后一句“那屋子原来是很明亮的,正对着门的是一扇很大的窗,窗外有明晃晃的太阳”,它与前文中哪句话照应?答案:我想那房门里应该是阴暗的,简陋的,压抑的。

笔者的这一题,关乎全文的主旨。照应与文章的整体理解是密切相关的。当然,语言形式上的“很明亮的”与“阴暗的”,“很大的窗”与“简陋的”,“压抑的”与“明晃晃的太阳”彼此遥相呼应。明亮的屋子射进明晃晃的太阳,象征着大川那善良、纯洁的美好心灵给予我的温暖与希望,也象征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人间至纯至善的良知。学生读文章时对前后的照应是绝对不能忽略的。考试的价值就在于促进学习。第15题这样的“照应题”的考查,意图是考查词语的理解还是内容的理解?

第16题,第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5分)

答案: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上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这样的回答,尤其是“结构上,为下文进一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的回答,总觉得太“朦胧”,实在是“套话”。《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铺垫”的解释为:陪衬;衬托。《词典》又解道:由于作者对情节的发展事先做了铺垫,因而,后来发生的故事并不使读者感到突然。《老海棠树》情节是淡化的,结构以“春、夏、秋、冬”片段组成,哪里谈得上文章结构上的“铺垫”,因为它不是一篇纵式结构的文章。因此,上海市多年来的中考试题,一直避免用这样的“套话”来答题。故事情节强一些的2006年的《孩子和书》都没有这样的答案,2003年的《山村传圣火》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也特别避免了用“铺垫”来回答,何况今年的文本?这样的“套话”,不需要学生针对具体现象进行思维活动,而是根据成说归纳起来的类型短语,用时照套,看看差不多,就像标签一样贴上去。但凡语文考试遇到写几件事的文章,问:文章写前面的事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就回答“为写后面的某某事作铺垫”。这样的导向之下必将会有这样的结果,可以想见,市面上这样的练习题会越来越多。一直与基层教师说,不要用名词术语来答题,因为自从上海市语文中考统一命题以来,绝没有过以所谓的术语做答案的。今年我觉得很对不起基层教师,答案偏偏跟我说的相反。不过还好,我知道评卷时没有强调一定要写出“铺垫”。

有些好的散文常常只是通过一些不经意的小事,渲染出一种气氛,传递出一种情绪,从而感动读者。分析鉴赏原本是见仁见智的。如果只能运用几个“名词术语”的公共思维产生套话,那真是太遗憾了。《课程标准》规定的“不用名词术语考学生”和前些年一直坚守的命题力避名词术语的“上海特色”,还不知该不该坚守了?学生要掌握多少名词术语才说明学好了语文?今天考“铺垫”,明天就可以考“伏笔”,考“悬念”,考“蓄势”,考“映衬”,考“托物言志”,考“借景抒情”,考“先抑后扬”……不一而足。

第17题,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的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_________(6分)

答案: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一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

这一题颇有新意。命题者想“从语气的角度”让考生分析人物心理。但学生读这几句,可以感觉到的首先是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确实的,标点符号在现代语文中早已与文本语言一样成为表达生活、生命和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2006年中考的17题,命题者是从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角度思考的,而考生大多是从标点着眼的。因此,是有过经验教训的。从答题情况看,考生大多能够体会在特殊语境中标点使用的巧妙,而少有学生能写出“陈述”“感叹”之概念的。

如果这三声“奶奶”是在一篇文章的三个不同段落出现,那么这种分析或许还有道理,意图是以此来指导学生读文章要“思前顾后”。现在,连呼三声“奶奶”,对一个十几岁(或者不满十岁)的孩子来说,就一定如命题者所拟答案一样的有不同的心理“变化”?恐怕未必吧!提倡传统语文教学中“沉潜涵泳”的良好的读书习惯与“微言大义”式的解析有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

仔细读读,文本中的“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一句;文末“——这形象,逐年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远的悔恨”一句,实实在在地写出了“我”的“无法弥补”的“悔恨”。而这样一个关键词不在答案中出现,那已经存在的脱离文本的评价之风如何得到纠正?

命题者将本题作为一道有区分度的题目设置。确实,这一题,连许多教研员都不知道准确答案是什么。笔者觉得,确实要出活题,以考出深度,但活而不偏,不要在形式上把学生引入迷途。在这样的前提下,试题的难度才难得合理,才难在实质性问题上,难在对实质性问题的理解的深度上;试题对考生的区分才能不受次要乃至无关因素的干扰,被肤浅内容乃至形式的东西所左右,才能反映考生对实质内容掌握的高低,试题区分度才能反映试题质量的综合指标。

第18题,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_________。(5分)

答案: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坦率地说,当对作品的某些特点的感受被试题浓缩为几个名词、形容词的时候,对作品的活生生的感受也就被雷同化了。何谓“线索”,《现代汉语词典》这样下定义:比喻事物发展的脉络和探求问题的途径。

回过头来对照文章,文中的“老海棠树”又有着怎样的“发展的脉络”呢?实在看不出。命题者是说这四季之间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比如文章先描写叶茂再描写花繁。作者采用的结构方法恰恰是“块状”的。而“老海棠树”是“象征”。文章最后将“象征”点得清清楚楚:“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在我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老海棠树”象征着奶奶对“我”如“满树繁花”“满地浓荫”般的亲情和爱意。

第19题,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8分)

答案:感点明确,围绕中心,理由充分,语言流畅,8分;感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7—6分;有感点,有理由,40字以上,5—4分;有感点,40字以下,3—1分。

正因为文章作者采用的结构方法是“块状”的,所以才有“场景”之说,尽管说“场景”也勉强。命题者认为考生任选四季中的一个片段,谈一点感想是很容易的事。可是,因为文章只是淡淡叙述着乡村田园的旧时情景,而对生活在大都市里的学生来说则相当陌生。存心把学生置身在没有多少经验依托的情景之中,学生怎么能有所“触动”,没有从生活化的角度去思考,没有多少思考的表达,结果可想而知。

最后,简单谈一谈对200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的看法。今年的命题一改往年题目的有比喻、象征等形象的思路,为引导学生写朴素、真情的文章起了强化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题目前有一段提示语:生活中总有些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那一提示语,实在是有些多余。可以肯定,命题者没有让学生一定要写“群体”的要求,但提示语客观上给了仔细审题的学生以写“群体”的信息。难怪特级教师陆继椿都会在当天的《新民晚报》上这样说:结合提示语就得认真领悟几个关键词语:首先是“我们”,不是“我”,因而“这一天”不仅是“我”需要“铭记”的,而且是“我们”都值得“铭记”的,自己是在“这一天”中与大家共同度过的。凡属“不同寻常”“不同凡响”的事都可以入题,写出为什么值得“我们”“铭记”以至如何“铭记”就扣题了。上海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赵长天也写道:题目的提示还强调了“我们”,这样的提示我是不赞成的。当然,强调共性的、普适的价值标准也是有道理的,但好文章往往有个性,要有独特的眼光、另类的体验。所以不宜强调“我们”。专家都如此以为审题中要考虑“我们”,就不要说学生会搞不清如何把握了。如果将提示语中的“我们”改成“你”,将“不同凡响”这类煽情的词语去掉,怎么样?可以这样写:生活中总有些值得你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你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更有意义。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如果将“我们”改为“你”就不会有写“个体”或“群体”的混淆;将“不同凡响”改为“更有意义”,既在选材上拓宽了范围,又在语句上与前一句的“不同寻常”,乃至“更加丰富”相照应。

虽然评卷时并不以写“我们”为唯一标准,但,考试第一天的主要报纸上有这样的解读,而这样解读并不完全是解读者的错误,对第二天仍要参加考试的那些没有写“群体”的学子将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

2006年的中考,已经取消了提示语。因为提示语往往会限制考生的思路。2007年为什么又恢复了呢?有些东西可以调整,但有些东西必须坚持。比如,看拼音写汉字、改正错别字,这样的考题指向明确、答案客观,尽管只有几分,但对于日常教学中重视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评价的学风大有助益,尤其对语文教学重视基础的良好导向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另外,2006年初次尝试且获得好评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释句子的选择题形式,2007年就应该坚持。作为大规模的升学考试,首先是稳定,不能没有延续性。不难想象,命题朝三暮四,基层教研必然晕头转向。这样可能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是放弃有目标的钻研;二是漫无目的的题海战术。当然,作为教研员,一定要向基层教师讲清楚,就像考试不能代替教学一样,教学也不能代替考试,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但恐怕基层更相信用事实说话。

今年的题目,与笔者在一些中学辅导时候出过的模拟中考题《这一天》相似。笔者出这一道题目的意图,就是想让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丽,为朴实的文风创设平台。出题时,特意不写一段抒情的提示语。笔者赞同作家赵长天的观点:考试的作文题要符合两个要素,一是要让学生有内容可写,二是不能让学生可以事先做好一篇文章来套。这两个要求是互相有矛盾的,出作文题,难就难在这里。所以,问题就在于是否有审题要求。这一题目,与笔者曾经出过的题目《这一天》区别在“记住”二字,那么,值得“记住”的是哪一天呢?赵长天分析道:“提示为作文设立了一个‘框’,要‘不同凡响’。这或许就是为了防止学生事先准备好文章来套。但这样的要求,实在让写作者有点为难。我担心有些考生,想不出什么日子是‘不同凡响’的。说实话,要想出一个‘不同凡响’的日子确实不容易。或许有些学生会开始胡编乱造了,结果写出一篇虚假的、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赵长天的担忧不无道理。

中考命题难。命出高质量的试题,并对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尤其难。设计和编定一道好的试题和一份好的试卷,要求命题者除了具有本学科的深厚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命题技巧。命题者不仅要考虑试题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考虑阅卷操作,考虑学校教学的现实。人们一般关心的是题目的新颖与否和是否有利于考生的发挥,关心区分度。但笔者认为,中考命题实际上起着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因而就更应该重视它对教学的积极影响。任何考试,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标而举行的。它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的有效与否作出鉴定,划定相应的等级,更重要的是使教学活动的价值达到最大。从逻辑上讲,考生的考试结果是教学过程的必然产物。从目前嘉定的各校考试结果看,与笔者平时了解的教学情况是基本一致的。它虽然具有一定的反馈作用,从而使教研过程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控,但考试结果本身却不能完整地反映平时教学的全貌。具体到个别的学生更是“鱼龙混杂”。目标的明确性、试题的导向性、测量的科学性是我们今后必须花更大力气去研究的课题。

因此,我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1.恰当地规定考试目标,使考试目标和考试功能有更高的相关性。比如,编制《考试手册》、建立试题库等;每一年学业考试的命题者要向教研员明确告知本试卷哪几道是属于基础的“8”,哪几道是属于中间的“1”,哪几道是属于最后的“1”。2.科学地确定考试内容,使考试内容与考试目标有更高的相关性。可以不确定考什么,但必须确定不考什么。3.选择最宜表现考试内容的考试方法。这里包括命题者组成人员的代表性,命题要考查能够推动基层教研教学的典型性问题。4.科学地组织考试。更加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和社会的责任感。抽调部分学生预测,先经科学设计而后按设计修改、实施考试,要有充分的命题时间保证。5.合理地使用考试成绩。考试成绩究竟说明了什么,仅仅能够说明什么,如何使用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是值得教研部门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研究的一个问题。通过对考试成绩结合试题的分析,教师和学生可以获取反馈信息,从而对教与学的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并完善教与学的目的,使教学成果得到不断强化,在客观上产生巨大的刺激、激励作用,从而对教学工作的决策和咨询提供可靠的依据。但是,大量的事实也表明,没有教学评价所提供的具有说服力的结果,改革教学工作的决策便难以产生。

钱锺书曾经说过:专家就是在常识问题上不出错的人。这样说似乎把标准定得很低,其实不然。今天有幸作为专家被邀请,却还是有满满的困惑。说了一些可能同样在常识上有错误的话,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曾有幸参加过几次命题,深知命题的甜酸苦辣。以上所说,不一定正确。望各位学长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

(本文为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7月“中考语文命题与评价”研讨会交流发言稿,发表于嘉定教师进修学院学报《进修与研究》200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