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作学习方法和策略

合作学习方法和策略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演式合作学习即通过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或作为课堂的小结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论文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并指导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汇报社会实践的结果。学科式合作学习是指将几门学科联合起来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充当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1.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个学生既要同其他伙伴配合,积极主动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又要融入小组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协同完成任务。这样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理解,面对同一个目标,大家齐心协力,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2.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一生赖以生存的能力,这是学生的宝贵财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通过与他人交流思想,加强与他人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3.合作学习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学生听着乏味。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与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4.合作学习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多方面进行参与,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新知识、新思想的构建者和创造者,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贡献者和分享者,能充分体验学习的愉悦,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把以往那种“要我学”的课堂模式,变成现在“我要学”或“我想学”的模式。

5.合作学习有助于教师的提高

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甚至是学习者。在群体讨论集思广益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时而迸发出的独到见解,对教师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财富?基础教育改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理念必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达到教学相长,相互和谐,师生共谋发展。

(二)合作学习的模式

目前,在国内外普遍采用了以下几种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1.问题式合作学习

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互为解答、互作教师、既答疑解难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又可分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抢答式知识竞赛等形式。在实施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设置问题。

2.表演式合作学习

表演式合作学习即通过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或作为课堂的小结形式,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讨论式合作学习

讨论式合作学习即让学生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实施自我教育,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4.论文式合作学习

论文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并指导学生以论文的形式汇报社会实践的结果。此类活动一般每学期举行2至3次,重点放在寒暑假。

5.学科式合作学习

学科式合作学习是指将几门学科联合起来开展合作学习。如班级内同学可以按自己喜欢的不同学科找成绩相当的同学组成合作小组,同时间同内容进行学习交流,以达到更好效果。

(三)合作学习的时间选择

课堂教学中,什么情况下开展合作学习比较适宜呢?

1.选择解题时

学生在独立学习或解题时,往往会碰到似曾相识,但又无从下手,不能立刻解答的问题。这时会对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产生疑问,同时又希望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评价中得到验证时,又有对寻求解决问题的渴望,会产生一种比较强烈的交流欲望。这时,开展合作学习的效果较好。

2.操作实验时

在教学中,许多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用看、听、问、量、画、剪、拼等操作方式来探究、发现和总结出规律和结论。它有时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师生、生生间的互相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去实施和完成。

3.意见不统一时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时的思维矛盾和认知冲突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极好时机。可以形成极为浓厚的研究氛围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模糊的地方可以质疑,不同的观点可以辩论。在这种过程中,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充当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一个优秀的教师该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置身于合作学习中,其前提是必须创设一个自由的课堂氛围;一个和谐、适宜的课堂人文环境。这就要求教师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必须围绕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个中心,创设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合作成为一种需求;在这种氛围中一方面学生均有足够的时间与机会来表现自我,另一方面可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学生愿意大胆、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创设合作情景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个体不断与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与接纳。要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除了创设外在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敢于合作外,还必须创设能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合作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某个学习任务一个人无法完成,两个人难于完成,多个人来共同完成才能既准确又节省时间,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从内因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才能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因此有效合作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

3.把握合作时机

学生的合作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服从于学生对问题的研究。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每一次合作的契机,在学生愤悱之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争辩中获得启迪、获得灵感;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引导合作,让他们既准确又迅速地完成一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在学生具备一定感性认识、小有收获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在交流中领略他人的思维策略与方法,不断地反思与吸纳,提升到理性的认识。

4.由台前转向幕后

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决不能定格在“表演者”位置上,而必须是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的质疑、肯定与否定,师生缔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互动与交融。对学生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学生能做的尽量让他们去做,学生能说的尽量让他们来说。教师表面上负担减轻了,但实质上任务是加重了,他必须从更深层次上去思考如何指导与引导,才能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更加有效;必须随时处理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一系列生成性的问题,随时利用合作学习中产生的教学资源及时进行引导。

5.合理安排合作小组及分工

教师应该根据学习内容、合作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来确定小组的规模。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般情况下4~6人的小组,每个人都乐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度高,合作效果也最为理想。我校实施人本教育,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皆以4人为一小组,小组成员按班级考试成绩蛇形排列组成,成绩最好的做小组长,在课堂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长起着组织、汇报等重要工作,使小组内4人积极投入到合作学习中,享受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合作学习的高效率。

【开放性思考题】

1.作为教师,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分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比例。

2.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总结的成功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