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和内容

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和内容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分别就高校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和内容进行详细探讨。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主体是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龙头,其成员主要由主管校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务处、学工部、实验室处等机构及其管理人员组成。教务处作为管理教学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主导作用,代表学校行使全校教学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职责。教学质量监控的专家主体主要包括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教学督导组专家。

监控活动实际上就是监控主体对受监控客体的一种能动作用,监控作为一种作用,至少要有作用者(即监控主体)、被作用者(即监控客体)和作用的传递者(即监控媒介、监控内容)三个因素。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但它一般也是由监控主体、监控对象以及监控内容和监控方法构成。该系统实际运行的过程就是,由监控主体按照监控目标和监控周期,对监控对象和监控内容实施预防、评估、诊断和调控。这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缺一不可。下面分别就高校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和内容进行详细探讨。

伯顿•克拉克认为,影响高等教育系统的力量主要有学术权力、国家权力和市场影响力,高等教育系统就处于这三种力量构成的“三角形的协调模式”之中[9]。张继英认为,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子系统的构建也可以借用这“三种力量”,去实现监控的系统预防、诊断、调节功能。也就是说,借用行政力量设置行政管理组织系统,实现预防功能;借用学术力量设置专家管理组织系统,实现诊断功能;借用市场力量设置信息管理组织系统,实现调节功能。[10]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多层次、多主体的系统工程,参照伯顿•克拉克“三种力量”的表述,也可以将高校教学质量的多元监控主体按参加监控的人员大致分为四部分,即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人员监控以及专家监控、学生监控和教师监控,从而形成校级领导—同行专家—教务处—院(系)—教研室—教师—学生逐级分层、相互协调的网状监控。不同的监控主体(包括组织主体和个人主体)承担着不同的教学质量监控任务,实现不同的监控目标。

(一)教学质量监控的常规工作主体——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人员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常规工作主体是校、院(系)、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它是在学校党委和校长、主管校长的领导下,以各院系教学管理队伍为主体、以教务处为中心、以咨询指导组织为纽带,从领导决策层、决策执行层到基层教学组织所构成的运转灵活、上通下达的组织管理体系。这三个层次的监控主体根据不同的管理职能与权限,在不同层面上实施教学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下面分别对学校教学监控主体、院(系)教学监控主体、系(教研室)教学监控主体这三个层次的监控主体进行探讨。

(1)校级监控主体及其作用。校级教学质量监控主体是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龙头,其成员主要由主管校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教务处、学工部、实验室处等机构及其管理人员组成。其中,校长和主管教学副校长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办学指导思想、质量方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环境、管理政策等教学质量重要影响因素的监控上。学校党政领导还要率先垂范,经常深入到课堂听课,反馈信息,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务处作为管理教学工作的职能部门,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主导作用,代表学校行使全校教学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职责。其主体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制订教学质量管理方案,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抓好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建设、教学计划制订、教学的组织安排以及教学运行中的质量调控,组织开展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质量检查评估,对各学院以及各系(教研室)教学工作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指导。学生工作部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织,主要负责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教育、学习与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活动,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养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有些学校还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专门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评估工作。

(2)院级监控主体及其作用。学院(部、系)是组织教学和进行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运行和全方位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学院层质量监控人员由院长、教学院长、教学秘书、院教指委和督导组专家等组成。学院(系)的教学监控侧重于具体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依据学校办学目标、指导思想以及教学质量管理方案,对专业设置与建设、专业教学计划与安排、课程设置与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资源条件(教材、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师资与管理队伍、教学评估、学生学习活动管理及评价、学生素质与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监控,并指导所属系或教研室做好本单位的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

(3)系(教研室)监控主体及其作用。系或教研室是实施教学与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其质量监控主体人员由系(教研室)主任、学科和课程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生代表组成。系(教研室)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依据学校(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目标、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对所属教师和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质量管理与监控。

目前,高校的校、院(系)、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工作,主要还是依靠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他们的基本素质和管理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监控的效果。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管理干部队伍。要通过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他们不仅掌握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科学和教学管理的规律,还要养成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强烈的服务意识,培养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教学管理和调查研究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效率和成效。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专家主体——教指委和教学督导组成员

教学质量监控的专家主体主要包括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教学督导组专家。校、院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由校内外在职专家教授组成,校(院)主要领导担任委员会主任。以校级教指委为例,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修订等提出意见;协调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关系,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围绕教学中心和服务于师生而展开;开展专业、课程、实验室、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工作以及教研项目立项和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并据此对学校教学行政管理进行信息的反馈、咨询与监控。

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是教学工作的咨询指导与督查组织。督导组专家一般由离退休高级职务教师和教学管理干部担任,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有丰富的教学与管理经验,而且懂得一定的高等教育管理与质量评价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并且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和较强的判断能力。作为督导组专家,他们一般不直接组织教学和参与教学管理,其主体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决策效率为目标,以服务教学与教学管理为宗旨,以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等影响因素的控制为主,以搜集信息为手段,发挥其在教学信息反馈、参谋、督察、指导和评价等多方面作用。督导组专家按照“督导结合、以导为主”的原则,深入教学第一线,随时到课堂听课、巡视考场、检查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教学,对课程建设、教研室工作、毕业设计(论文)等进行检查评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意见和提供咨询指导。教学督导组通过督教、督学、督管,能随时获取教学一线的真实情况,有利于增进师生与教学管理部门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教学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三)教学质量监控的学生主体——学生信息员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感受最为直接、最为真实。通过学生(教学接受层次)对教学实施层次和教学管理层次进行监控,往往能取得其他监控主体所达不到的效果。学校通过聘请学生信息员,可以广泛地搜集各类教学信息,为教学管理部门正确把握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依据。

学生信息员一般由综合素质好、学习认真、关注教学、富有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学生和班干担任。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性作用主要体现在:搜集并及时反馈本班同学对教师教学、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按时填写教学情况周报表并上报教务处;学校、学院通过定期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调研会和进行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搜集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学生通过网上评教、校院长信箱及其他途径,对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监控。[11]通过学生信息员的信息反馈,可以掌握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真实状况,为教师改进教学和制定教学制度提供第一手信息。当然,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监控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学生监控的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而不了解教学和管理的其他情况,且学生所反馈的意见也会受到自身认识水平和感情因素的影响,这些都是必须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加以认真分析和注意避免的。

(四)教学质量监控的教师主体

狭义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主要指各级教学管理者及其所属的各职能部门;广义上它还包括被监控者(如教师)对监控者的“反向监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从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看,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自我监控行为,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体性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考试考查、学习指导等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实施监控;教师通过加入学校的相关学术组织或参与教学管理,对关系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问题及重要教学文件的制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学管理决策更合理、更科学;通过教代会、教师座谈会等途径,对学校及院系的教学管理进行监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监控,即教师自己对教学质量的自觉重视和自律监控,这往往是一种成本最低且效果最好的监控。

总之,高校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应将领导监控、教学管理人员监控与专家监控、教师监控、学生监控相结合,将校级监控与院(系)、系(教研室)监控相结合,将师生个体自我监控与学校整体监控相结合,将校内人员监控与校外毕业生、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监控相结合,构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主体体系,使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成为全员参与、相互制约、良性互动的网络系统。

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是与教学有关的一切活动,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的教学活动,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另一类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活动,即教学管理活动。教学质量监控就是对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活动的质量监控,其监控内容包含了各种教学活动和各个教学环节。从本书第八章对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管理人员的管、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条件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这五个方面。

(一)教师教学质量监控

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包括:①教学准备质量监控;②课堂讲授质量监控;③实验教学质量监控;④实习教学质量监控;⑤课程设计(论文)质量监控;⑥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质量监控;⑦作业、练习和课外答疑质量监控;⑧考试考查质量监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教学质量监控的关键内容。就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而言,一方面,教师要做好备课质量控制。教师应在研读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选用和吃透教材、阅读参考资料、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水平的基础上,参照教学大纲和备课规范,认真撰写教案。一份规范的教案应包括讲授时间、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授课类型、所需教具和教学媒体、教学方法、课外作业、教学进度、板书设计、参考资料和课外阅读提示等。教案应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格式灵活多样,内容繁简适当,教师在课后还要对教案进行及时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教师要讲好每一堂课。在讲授内容上,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前沿性与综合性的统一;要善于抓住主题,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教学方法上,努力实行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法,采用对比法、问题法、暗示法、情景法、层次法、形象法等具体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教学手段上,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扩大课程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76-85." class="calibre11">[12]

当然,除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外,教师还要对课堂教学以外的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其他教学环节的质量进行比较全面的指导与控制。教学管理部门也必须对教师教学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特别是要抓好教学安排、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考试质量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与质量监控,详见本书第七章第四、五节。

(二)学生学习质量监控

学生是教学质量的载体,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最终体现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上。因此,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师的教,还要扩展到学生的学。学生学习质量监控主要包括:①生源质量监控;②知识学习质量监控;③能力培养质量监控;④素质提高质量监控;⑤毕业生就业质量监控。这些内容在本书第七章第四、五节中已有过讨论,这里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预习、听课、课外作业、复习和考试等几个环节。学生要学好知识,既要坚持课前预习、认真听课和记笔记,还要通过课外作业和复习加以巩固,并通过参加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学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这些环节的质量监控,包括对课堂秩序、上课到课率、晚自习率、作业完成情况、考试试卷等进行抽查,同时不断修订和完善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以利于培养个性突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教学管理质量监控

从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层级性看,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主要包括:①教务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②院(系)教学管理质量监控;③系(教研室)教学管理质量监控。每一层级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都包括教学工作各要素监控和教学进程各环节监控;每一层级的教学管理活动都包含对组织系统内部的管理活动和对组织系统外部的管理活动。以教务处这一全校性教学管理层次为例,对内的教学管理活动就是对所属科室教学管理的管理与监控,包括教学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手段建设等;对外则是对各院系、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管理活动,其中特别是要抓好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性教学和考试等关键环节的质量监控。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态度、师德表现、教学工作量、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实习基地、考核标准和制度等;考试环节质量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前宣传,考试规章制度制定以及出题、印卷、监考、评卷、成绩等考试过程的监控。

(四)教学基本建设质量监控

教学基本建设质量监控主要包括:①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监控;②学科专业建设质量监控;③课程和教材建设质量监控;④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质量监控;⑤教风、学风建设质量监控;⑥教学规章制度建设质量监控;⑦教学档案建设质量监控。这其中的大部分内容详见本书第八章。

(五)教学条件建设质量监控

教学条件建设质量监控主要包括:①教学经费投入状况监控;②教室和教学行政用房建设状况监控;③实验室及教学仪器设备建设质量监控;④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质量监控;⑤图书资料建设质量监控;⑥教学媒体与手段建设质量监控;⑦体育场地和生活设施建设质量监控。这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也已在本书第八章“教学物力资源的类型及管理内容”中讨论过,这里不再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