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科研工作持续系统的课题研究

学校科研工作持续系统的课题研究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1—2010年,学校共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9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6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76项。2010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科研处于2007年1月推出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工作管理手册》(试用),除修订原有的科研工作管理条例外,还新增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工作咨询小组职责”、“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项目管理办法”、“上海外国语大学一般项目管理办法”等条例。

一、总体情况

2001—2010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努力提高科研成果质量,积极推进科研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大力营造科研创新氛围,不断开拓进取,争创外语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特色,全力推进学校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教学”型转变。在此期间,学校修订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管理条例》,组建了“科研工作咨询小组”和“学风建设委员会”,加强了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创新了科研项目的管理办法,设立了多种校级科研项目,加大了科研奖励力度,加强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管理,成立了多个综合性的学术研究机构,使得纵向科研项目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核心期刊论文(CSSCI)和国外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科研成果获奖数量、等级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充分发挥外语学科和其他复合型专业的综合优势,大力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一)主要成绩

1.获得的纵向课题数量大幅提高

2001—2010年,学校共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9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6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76项。获得的各类科研经费数额也在持续增长,其中,2006年为83万元;2007年为139万元;2008年为155.5万元;2009年为132.9万元;2010年达到177.4万元。

2.获得的科研奖项有所增加

2007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同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10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3.核心期刊论文和国外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逐年递增

2001—2010年,学校的核心期刊论文和国外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态势,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05年96篇;2006年166篇;2007年185篇;2008年330篇;2009年358篇;2010年360篇(见下表)。

2005—2010年学校科研成果情况一览表

4.学术研究机构纷纷成立

2001—2010年,学校在巩固传统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成立了中东研究所(2000年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研究中心(2006年9月23日)、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2006年11月18日)、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2007年12月25日)、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2010年6月19日)、上海市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2010年6月26日)、中亚研究中心(2010年6月27日),活跃了我校的学术研究氛围。

5.学术期刊建设成效显著

2001—2010年,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共计7种,分别是《外国语》、《外语电化教学》、《外语界》、《国际观察》、《中国比较文学》、《英美文学论丛》和《阿拉伯世界研究》,进入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CSSCI)的刊物由原来的5种增至7种。《阿拉伯世界研究》还创建了《中东伊斯兰研究》(Journal of Middle Eastern and Islamic Studies)英文期刊。

(二)主要经验

1.党委的准确定位,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指导,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学校党委提出了“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定位,把科研工作摆到了与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同时,提出了“四三二一”的发展战略,其中,三代表“三个核心竞争力”:外国语言文学、复合型专业、国际化办学,二代表人才强校、学科强校,学校在各类会议上多次强调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专门布置每学期的重大科研工作,召开专门会议推动科研工作的进展。同时,主管校长亲自深入各学科点,把学科布局与科研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就人员配备、资源整合、标志性成果、学术会议等与各学科点负责人和学术骨干进行协调。许多院系领导和学科带头人也高度重视科研工作,视之为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学校科研奖励制度的基础上,自筹经费,奖励高层次学术成果。

学校各相关部门对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对推动学校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科办在全校学科布局与规划、重点学科建设,尤其是“211工程”三期建设过程中对科研工作的谋划和支持、人事处在职称评审标准中提高核心刊物论文的比重、财务处在项目经费的及时划拨和报销方面提供的支持,都在很大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科研工作。

2.学校科研院所、专职研究人员发挥了主力的作用

2001—2010年,学校各类专业研究机构为推动学校的科研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以及各类科研奖项,多次举办或承办高等级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为丰富校园学术气氛,扩大我校学术影响力发挥了主力作用。

3.科研管理部门转换角色,努力为教师科研工作服务

为适应全校科研工作需要,科研处积极转换职能角色,树立服务意识,主动从管理部门向服务部门进行功能转变。2001—2010年,科研处在管理规范、项目申报、奖项申报、项目管理、经费申请和经费报销等方面积极主动地为广大教师提供信息、服务和咨询,主动跟踪在研项目的进展,切实帮助项目承担者或团队解决困难。主要的做法包括:

(1)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研处于2007年1月推出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工作管理手册》(试用),除修订原有的科研工作管理条例外,还新增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工作咨询小组职责”、“上海外国语大学重大项目管理办法”、“上海外国语大学一般项目管理办法”等条例。

(2)积极发挥专家咨询作用。科研处成立了由学校部分重点学科专家和知名学者组成的“科研工作咨询小组”,对校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校内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学校科研工作管理条例细则修订稿等进行了重点评审,有力地提高并保障了我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3)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2001—2010年,科研处集中关注科研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工作,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原先的科研网站进行了全面更新,并与校网络中心合作投资约30万元,创建了科研管理系统,现已正式投入使用。

(4)设立校级项目,培育高层次项目。自2006年以来,科研处共设立校级重大科研项目28项、校级一般科研项目238项、校级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165项,有效地调动了我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其中,校级一般项目覆盖了全校近1/3的教师和科研人员。

(5)组织、资助各类高层次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2001—2010年,科研处资助了几百场各类全国和国际高层次学术会议、讲座,其中,2009年,就资助国际学术会议14次,提交学术论文213篇;资助学术讲座37场。

(6)加大科研奖励力度

2006—2010年,学校每年投入近200万元对各类科研成果进行奖励,不仅包括科研工作量的奖励、核心期刊论文和国外学术论文的奖励,还包括学术专著、名著翻译、规划教材、工具书、调研报告的奖励等。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孙义桢的《新时代西汉大词典》

该词典在我国著名西班牙语辞书专家、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勋章获得者孙义桢教授主持下,由全国二十多位专家教授历经十余年的艰辛耕耘编纂而成,是全国辞书编写出版规划重点项目。收词15万余条(其中包括近3万条成语、短语、熟语、警句和谚语),涉及内容广泛;常用词、基本词为全书重点,释义准确可靠,义项齐全,例证精当,用法突出,注重文化含义、地域色彩;收录大量新词、新义;适量收录专名术语,容纳百科信息;语法提示,一目了然;集学术性、实用性、知识性、趣味性与稳定性于一身;附录实用,便于查询。

2.顾柏林的《汉俄大词典》

该词典收录条目12万条左右,总字数近1000万,囊括了汉语基本词汇和多种语域的常用专业词语。它选收相当数量的黏着字和词缀、固定词组、缩略词语和谚俗语,是词典在广度上的一大突破。广度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汉俄大词典》增收了大量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各方面最新发展面貌的新词、新义,这对读者阅读和翻译当前信息资料是必不可少的。从深度上看,《汉俄大词典》反映了当今世界上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出汉语源词的语义内涵、语音面貌、语法特征和修辞色彩。

3.戴炜栋的《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丛书》

该丛书清晰地见证、忠实地记录、客观地分析、科学地解读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得失成就,在梳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对已取得的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升,对我国外语教育的深入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该丛书共分5册,涉及外语教育发展历程、外语教育发展战略、外语教学理论、语言学、翻译研究等不同领域。该丛书内容全面、脉络清晰、分析深入,对今后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吴友富的《中国公共关系20年发展报告》

此报告从“中国公共关系发展的历史与逻辑”、“危机公关在中国”、“政府公关与中国国家形象”、“企业公关与中国产品品牌形象”、“中外公关组织的交流”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公共关系”等17个方面,清晰地记载了中国公共关系20年来的历史轨迹,并提供全面翔实的素材和丰富生动的案例,可作为高等院校公共关系专业的教学辅导材料,也可供国内外热爱公共关系事业的人士借鉴与参考。

5.曹德明的《文化视角下的欧盟研究》

此书为《欧盟及其成员国研究丛书》之一。该书从文化和文化诠释学的视角出发,加强了对欧盟文化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以此拓展以欧盟经济和政治研究为主的研究视角,包括“欧盟联合理论与前沿理论探讨”、“欧洲文化起源、欧洲观念、发展动因”、“欧洲文化建构:文化、教育的一体与多元”和“欧盟制度文化建构”四部分。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工作将始终以“提高质量,开拓创新”为基本出发点;聚焦“特色、精品、国际化、对接”的核心理念;立足本校,放眼世界,服务全国、服务上海;凝练学科方向,建设学术高地,汇聚高端人才;加强传统优势学科的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科研评价制度改革,由质量并重逐渐向重质过渡;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增强服务功能,发挥社会效益;强化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过渡,实现科研管理无纸化;改进学风,大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具体工作思路如下:

1.强化外语特色

(1)积极申报具有外语特色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实现外国语言文学各专业的均衡发展。

(2)积极申报“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进一步做强传统优势学科。

(3)积极推进校内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争取在市级重点学科方面有所突破。

(4)积极推进特色学科数据库建设,尤其是外语学科点、国际组织研究、中东研究、舆情分析、跨文化研究等数据库建设。

(5)积极推进学术刊物建设,提高学术刊物的学术规范、编辑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筹备并创办《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成果文摘》(英文版)。

2.培育学术精品

(1)进一步加强校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以及国家重大课题、教育部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申报工作,培育更多的标志性学术成果。

(2)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出台《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条例》;鼓励教师申报校级以上科研项目,出台并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高层次研究项目培育办法》。

(3)进一步加强校内在编和非在编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出台并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院所管理条例》,做好科研院所的考核评估工作。

(4)进一步加强纵向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组建学术沙龙,设立“驻所研究支撑基金”。

(5)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的考核和奖励,争取更多学术奖项。

3.加强国际合作

(1)制定并实施我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规划,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研究及优秀成果译介中心”。

(2)设立“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术研究国际化”专项基金,资助优秀学者参加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申办重大国际学术会议、在海外知名出版社出版外文专著、在海外出版社独立或合作编辑出版国际性刊物。

4.对接发展战略

(1)积极申报上海市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或工作室,为上海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

(2)出台并实施《上海外国语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管理条例》,以横向课题为纽带,稳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