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教”学生“学”重在一种“思想”

教师“教”学生“学”重在一种“思想”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教师的“教”思想是指——教师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学生理解,让他们形成一种认识、一种观念;学生的“学”思想是指——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重要的是学会“方法”、学会“思维”。第二个是苏格拉底,他的思想是“知识即美德”“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把“思想”这一理念运用到学生管理、学校管理是否也会……

崔晓俭

终于放学了,坐在办公桌前放松一下紧张了两天的期末监考与批卷的疲惫,倾听着教学走廊里孩子们对考试的议论与交流,目光不由得又落在美国戴尔·H·申克的《学习理论》这本书上。

早在半年前,我曾在午后的阳光下,手捧一杯清茶,以一种恬淡的心情读着它的第六章——构建主义。当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原则在融入教学中产生的“发现学习”“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反思性教学”等教学方式在我脑海中浮动时,我不禁陷入了思考……教师、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式?他们归根结底有什么共性?“思想”一词自我脑海中蹦出的一瞬间,我有了第一次顿悟:

“思想” ,一般也称“观念”,其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同时,思想也是关系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情感方法的重要体现。

教师的“教”思想是指——教师不单单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学生理解,让他们形成一种认识、一种观念;学生的“学”思想是指——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重要的是学会“方法”、学会“思维”。

接下来我用了一学期的时间尝试着把“思想”这一理念渗透在教与学中。比如《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节课,一共讲了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普罗塔格拉,他的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第二个是苏格拉底,他的思想是“知识即美德”“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我对一普、一特两个文班做了实验,用同课异构的方法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教法。特班学生的水平略高,我采用了普通的教法,普班的学生程度稍差,我却尝试了一种新的设计,比如:

小故事:“隐士与熊的故事”。

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如何评价这个小故事?

通过小组讨论这种合作性学习,学生得出答案:

没有人自愿作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认识你自己,知识来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在70岁的时候,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本来只要苏格拉底认一下错,略表一点妥协,他完全可以避免死刑,但苏格拉底自愿选择死!为什么?

运用反思性教学模式,学生得出:苏格拉底是捍卫了自己的思想和人格的尊严。

接下来,我又设计了一个新的场景:一个中国青年早晨经过公园、市场去上班。在公园先碰到几个年轻小伙子边锻炼边议论谁开的车好,谁家娶亲用了多少辆悍马。进入市场就看见几个年轻的媳妇在议论婆婆不看孩子、不给钱。在市场又看见一位卖货的大婶议论邻居家的孩子、女儿女婿都是工人,真没出息。老王家的儿子都当局长了,人家都有出息。然后让学生建构以下问题并回答。

试问1:中国普通人关注的特点是什么?(人们的行为规范是社会。说白了是别人)

试问2:从古代儒家思想的角度分析原因?(应为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主流,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以和谐的关系来协调社会,仁者爱人,突出一个“爱”字,无等差、无时限,和而不争。即是用爱人之心来协调人与社会的关系。)

试问3:找出这两种思想的历史根源?(政治、经济角度)

经济上:中国地形上是一个多河流、多平原的农耕社会,人们要战胜自然必须重视人的力量,学会合作,学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天的和谐。政治上:古代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种制度主要以规范人的行为为特征。所以经济造就制度、制度又影响了人们的意识——关注别人。

西方由于多山、多丘陵、港湾,人们多从事手工业和贸易,战胜自然的能力有限,所以西方人在人类起点的初始“神”帮助他们度过了最危险、最无助、最困难也是最漫长的时期,宗教中的上帝是“主体”意识的开始,对人类而言“神”毕竟是生命之外者,故有先天的缺陷。而后,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又提出来“人文主义”,强调发展个性、突出自我。

课堂变成了思想争鸣的园地,教师用一个火把,点燃了学生的求知欲。当然,一开始,学生思维比较拘谨,甚至思维火花的碰撞旁逸斜出,但在老师的启发和规范之下,变得愈来愈灵活,愈来愈深刻。

……

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教务处通知期末成绩已经上传到群里了。我怀着紧张的心情打开电脑,哇,普班的平均分竟然……我似乎有了第二次顿悟。

迈着轻松的脚步,走在寂静的走廊上,看着教室内学生们时而沉静思考、时而奋笔疾书的身影,我的思绪再次飞到《学习理论》这本书上。把“思想”这一理念运用到学生管理、学校管理是否也会……我似乎又有了新的顿悟。

作者简介:崔晓俭:河北省唐山市外国语学校历史教师,曾获“特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德育先进工作者”“河北省优秀班主任”“唐山市十佳教师”“唐山市名师”等荣誉称号。主持过省级、市级教科研课题并已经结题。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