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长征缅怀教育的思考

关于长征缅怀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征教学的立意是什么?引导学生关注长征的历史过程,分析长征途中党的战略决策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理解长征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是教学中第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理解历史选择和政治认同的基础。普通红军战士对于党领导的长征和革命事业发自内心的认同,源于植根于心中的革命信仰和信念。值此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各中央单位、各纪念地发掘出大量新史料。

长征,对于中国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段历史,它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让当今的中学生们从更宽阔的视野认识长征,从更深刻的层面理解长征,是一种道义和责任。铁肩担道义,然后才能“妙手著文章”。这是合格公民在成人前对国家道路和民族情怀的心理认同和道德洗礼。当然,如何在历史课堂中从长征教学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先辈理想高于天,勇往直前、无畏战斗的执著追求,增进当代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培养学生坚持信念、逆境奋斗、追求高尚的道德观念,是历史教师值得思考的命题。我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关注。

历史课堂教学讲究教学立意。一节课要有主线,理清历史的脉络,引导学生用史学思想方法获得一定的历史认识。长征教学的立意是什么?可以从整个中国革命的战略抉择入手。邓小平曾说:“在1935年,我们历史上著名的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才真正形成了一个成形的领导,以前的领导都是很不稳定的,而且也很不成熟。”遵义会议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遵义会议不是从天而降的,只有了解历史的过程,才能理解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离开中央苏区踏上长征,但是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从八万多人锐减到三万多人,伤亡过半,大多数红军战士情绪低沉,思想迷茫。抵达湘黔边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放弃原定进入湘西的计划,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之后才有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批评错误军事路线,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云南扎西连续召开会议,决定加强对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领导,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团”,负责军事行动。在后来的战斗中,红军在毛泽东军事方针指导下,灵活机动,甩开了敌军,取得了战斗的主动权。

长征中的红军将领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支年轻的队伍担当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经历了长征的准备阶段、失利阶段、转折阶段、坚持北上和抵制南下分裂阶段、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大会师阶段。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战略转移和目标选择,其前期战略失误、中期战略纠正和中途之后的战略发力,以及胜利之后的战略定力,是我们和未来的国家建设者,今后在相关奋斗中永远都会碰到的。我认为,让学生习得历史事件的辩证史学思想方法和各种智慧比掌握知识更为关键。引导学生关注长征的历史过程,分析长征途中党的战略决策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理解长征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是教学中第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理解历史选择和政治认同的基础。

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对当今社会和国家的意义,一直是长征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中国革命在极其艰难的岁月中完成战略转移和目标选择,靠的是长征精神。1938年,张闻天在陕北公学的演讲中说:“我们的确曾经碰到了无数的困难。困难几乎是不能克服的。然而,那时我们只有一个思想,就是无论如何要克服这些困难,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

红三军团司务长谢方祠回忆说,他的连队9名炊事员都倒在了长征路上,其中5人是在草地饿死的。过草地时,涂通今是红32军8团卫生所所长,晚年他这样回忆说“长征时的救治条件是现在无法想象的——能够找到一块门板搭一个手术台就很不错了,手术刀是民用剪刀代替的,没有绷带就把被子撕成条,还得有人举着油灯照明,药品和医疗器械是无价之宝。有不少同志由于没有得到手术和输血输液的机会,本可以得救的却牺牲了”。长征不仅要战胜凶恶的敌人,更要应付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难的生存环境,悲情的生死离别时刻发生在身边。但即使这样,我们依然可以在红军战士身上看到乐观的革命精神、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以及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等。过草地时,毛泽东和十几个战士拉着一根绳子前行,他幽默地说:“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我们的力量就要这样拧成一根绳。”在连绵战火中,红军仍然结合练兵,因陋就简地开展体育运动。长征到达遵义后,红军战士还同当地省立初级师范的篮球队进行过比赛,朱德总司令亲自上场并屡屡得分。比赛之后,师范篮球队全体队员参加了红军。报道这场比赛并认为“红军技能更高”的记者是陈云,刊发此报道的《红星报》主编则是邓小平。曾经和周恩来、邓小平以及蔡和森一起留法的女红军蔡畅意志坚强,常常用法语吟唱《马赛曲》、用俄语高唱《国际歌》,鼓舞士气。

德国友好人士王安娜在《中国——我的第二故乡》中说: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弱、胜利与失败的搏斗,要战胜敌人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需有坚定不移的勇敢精神,红军都是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他们坚信革命不会失败,革命的火种不断,革命的高潮一定会到来。普通红军战士对于党领导的长征和革命事业发自内心的认同,源于植根于心中的革命信仰和信念。长征中的牺牲局部维护整体、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和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等精神元素,更是中华民族新长征路上和我们每一位学生的人生路上,面临挑战和困难时需要发扬的品质,是一种永不磨灭、足以启示未来的先进价值观,给予我们坚定信念和前进动力,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必须为年轻一代揭示、继承和发扬。

在历史教学中,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历史的结论,而是要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以丰富的史实和细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走近长征,了解长征,回到历史“现场”。值此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各中央单位、各纪念地发掘出大量新史料。这些新资料使得对长征的研究和理解从单一到繁复,为构建当代学生对长征的认识提供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多样视角。

如作为长征后卫部队的红九军团,为了保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总部的安全,经常布疑阵、出奇兵、吸数倍敌于己周边,历经千险万苦,屡战屡胜。1935年3月,红九军团在乌江以北的金沙和马鬃岭一带大造声势,贴标语喊口号,用红布制成旗帜,插上各个山头,配合号兵,旗舞号鸣。部队忽而东进,忽而又西跑,声势浩大,迷惑和牵制国民党中央军、川军和黔军共约六个师的兵力,中央红军主力乘虚安全南渡乌江。这些细节的描述都出自《罗炳辉文集》,由罗炳辉的女儿罗鲁安收集将军的个人自传、战地日记、战斗总结、政权建设等文稿和战友、亲人的回忆文章等组成,是珍贵、罕见的信史集成,是历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复旦大学要英教授进一步研究发现,一方面红军长征371天,有132天在民族地区,约占1/3;红二方面军(二、六军团)长征18640千米,有5660千米在民族地区,约占1/3;红四方面军长征19个月,有15个月在民族地区,约占3/4。这是党和红军第一次长时间、大范围、面对面地与众多少数民族接触,面临着破解国民党以及前朝反动政权累积起来的民族矛盾、争取少数民族同胞支援红军并参与反帝反压迫斗争等战略任务。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军已是多民族的人民子弟兵。长征中红军的实践体现了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先声。

除了文献史料外,还有历史照片和图像、视频,另外有关红军的经典影视、诗歌、小说、歌曲、舞蹈还可以作为学生课余学习的资源。最近央视一套在黄金时间推出了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就是很好的课堂教学的素材。该片摄制组跋涉十几个省,行程5.4万千米,不仅拍摄了所有长征路上的战役、会议发生地等重要遗址,也把红军爬过的雪山,走过的草地,涉过的急流一一记录呈现。尤其是对49位年龄最小92岁、年龄最大106岁的老红军的抢救性采访,令人动容。讲长征的历史,要关注伟人和领袖,也要关注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下的普通民众和士兵。将宏大历史和微观细节融汇在一起,才能完整、真实地呈现这段熟悉又陌生的历史。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热潮下,研究发掘的新史料和细节的故事不仅数量丰富,而且涉及不同角度,表述方式也符合当代青少年理解力,是有关长征历史教学天然的素材富矿。

(本文发表于《现代教学》,2016年11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