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优化高校教学服务部门的管理体系

如何优化高校教学服务部门的管理体系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在现有人员工作分配中,大部分人员是从事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可见,教育技术中心依然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主角。教学信息资源建设是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新开展的,且是目前最重要的一个职能。

如何优化高校教学服务部门的管理体系——以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建设为例

余 艳

(教务部)

一、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高校要想应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采取的策略和途径之一就是应用和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以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二、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校教育技术中心从起步之初到现在的20多年中,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的发展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教育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能否继续发展?该怎样发展?如何优化自己的服务管理体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对湖北省几所部属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分析,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思考。

(一)调整队伍结构是优化管理体系的基础

目前,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现有人员工作分配中,大部分人员是从事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部分人员对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不够,对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和管理均缺少系统的研究,同时也缺乏为学校本科教学服务的基础性研究。这些直接导致中心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和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部门的发展。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调整队伍结构,努力建立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为教育教学主动服务的意识,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设备操作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的专业教育技术队伍,是优化中心建设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是优化管理体系的前提

教育技术中心一般主要负责学校教育技术硬件大环境的建设,如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与管理、多功能语言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网站的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如课程中心)的建设;教育技术师资培训(如教育技术理论普及、先进教学模式的倡导、教育信息技术技能培训)等。网络中心主要是负责校园网的硬件基础建设,网络系统硬件管理与维护等,其工作性质更偏重于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上存在不足,并且不擅长师资培训类教育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可见,教育技术中心依然是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主角。因此,中心在建设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网络技术服务及应用系统的开发上,而应将先进技术深度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并能引导帮助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本部门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学,提升中心在学校教学中的地位。

(三)明确职能定位是优化管理体系的核心

各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都有一些共性的职能和任务,但各高校因学校的特点、发展的历程不同而对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以多媒体设备管理为核心职能;以教学资源开发推广为核心职能;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和培训为核心职能。很难说清楚这三类职能谁更代表着教育技术中心发展的方向,但这三者综合起来所承担的职能却是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较为全面发展的要求则是可以肯定的。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现阶段的主要职能是教学设备管理与教学资源开发,但根据教育信息化在学校发展的需要,我们应把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定位为集设备(多媒体教室)管理、资源开发、教学科研三位于一体。可见,中心不应仅仅是单纯的服务、保障单位,而应是综合教学、管理、服务等功能的技术密集的教学单位。这就要求中心的工作职能除了要重视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操作、维护等基本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外,还应该具备教育技术领域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讲授或培训现代教育技术领域课程的能力。

(四)完善管理制度是优化管理体系的保证

中心在建设中也必须要完善管理制度,如多媒体教室的维护和管理,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学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此外,还应积极做好阶段性工作计划、评比、总结,并制定一定的奖惩管理措施,以激励先进,培养本中心建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心的工作和管理达到定位准确,规划合理;才能使中心在良好的环境下开展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各专业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让全校师生切实感受到中心服务的真实存在及不可缺少。

三、对中心优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子课题“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建设模式的研究”课题组在国内提出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建设的三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建设者应把教育技术作为支撑学科加以理解,不能甘心只做教学的“辅助者”,要争当教学的“干预者”和“设计者”。

img13

图1 三层次结构模型

在这种思路的引领下,笔者认为将教育技术中心从单一的“教学辅助”单位提升为“教学服务与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机构是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建设的趋势。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要想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更加有地位、有作为、有实力,就必须以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和制高点,加强自身建设,全面发展。同时,又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创建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来,以真正满足新时期武汉大学教学发展的需求。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发挥传统优势,继续做好多媒体设备、教室的合理调配

中心在发展其他职能的同时,还应继续发挥其传统优势。要对全校的现代教育设备的分布、数量、性能及教学方向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系统地在全校指导一些常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安装、使用、调试的培训等工作。这样才能一方面做好全校多媒体设备、教室的指导性管理工作,同时也能使这些设备始终处于一种健康的工作状况,充分发挥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作用,继续发挥中心的传统优势。

(二)开创教学资源建设新思路,让中心重获生机与活力

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如武汉大学课程中心)是武汉大学教育技术与教室管理中心新开展的,且是目前最重要的一个职能。它是中心重获生机与活力的一项工程,需要有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创新举措来与之相配套。

1.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相结合,提高利用率

在资源建设中,应强化教学资源的具体应用。这样可以加强资源建设的针对性,提高资源利用率,真正做到为教师着想,为教学着想,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实际困难与问题。这就要求课程资源建设专业教师与教育技术人员长期的配合,由此加强双方的交流与沟通,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教育技术,了解相关的先进教育技术理论与先进理念,深入了解教育技术的作用与价值,进而获得教师进一步的理解、认可与尊重。

2.以项目立项方式促进教学资源的建设

中心应取得校教务部、财务部、人事部等职能部门的支持,以校级项目立项的方式大力促进资源的建设,如立项开发多媒体课件库系统、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系统,建设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库系统,建设特色专业课程资源库系统等。由于是校级科研开发项目,其科技含量会显著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中心人员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从总体上把握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思想,并可承担部分的具体开发工作,这样既提升了自身工作的技术含量,也在广大教师心目中重树了新的形象,并拓展了自己的专业技术发展与应用空间。

(三)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扩大中心影响力

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校教学服务,是教育技术中心建设的目标之一。专业教师的教育技术运用能力不足,是当前制约中心为本科教学服务进一步发展最突出的瓶颈。全面提高他们教育技术技能和信息素养,才能把中心为本科教学服务的工作做好,因此需努力推进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要加强学校课程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的培训,使教师从资源制作的阶段转变为重点的课程整合阶段,探索基于网络资源环境下学与教的问题研究,探索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方式等研究,最终全方位营造学校本科教育的信息化环境。

(四)与相关院系合作,逐步形成教育技术学科教学体系

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借助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东风,抓住契机,争取形成教育技术中心建设的“学科化”。起步阶段,可申请在校内开设学生感兴趣的一些选修课程,如摄影摄像技术、CAI课件制作、数字图形图像处理等。教学形成一定规模和经验后,可与相关院系合作开设专业必修课,如在教育科学学院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当条件成熟时再挂靠学院或与学院合作,形成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本科或研究生)体系。中心形成教育技术学学科后,将有利于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和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四、结 语

总之,教育信息化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应当肩负起自己应尽的职责,成为这场信息化风暴的主角,无愧于这个信息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和任务。

参考文献

[1]上海高教电教研究会课题组.上海市普通高校教育技术机构的现状和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6).

[2]柯和平,郭向勇.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育技术中心的生存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9).

[3]周榕,谢百治.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