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分析

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途径分析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心理辅导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际运用的思路和途径也日益明晰起来。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辅导两者点面结合,相辅相成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就能更好地解决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问题。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86%的人认为心理辅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帮助“很大

黄 澜

心理辅导(psychological guidance)本意是指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心理学素养的人员,对需要得到心理学指导的个体或群体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过程,[1]而学校心理辅导是为了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充分挖掘个人潜能,形成和谐完美人格,从而给学生提供心理上帮助的过程。[2]当今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心理辅导的外延被大大拓宽,它既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活动,也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改进教育思想和方式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心理辅导不仅仅是一种途径和方法,而且是一种思想、观念和态度。现代教育已把心理辅导作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被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随着心理辅导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际运用的思路和途径也日益明晰起来。

一、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途径

1、采用个别心理辅导,提高对个别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个别辅导是高校心理辅导最经常性的工作,它是指心理辅导人员与来访对象所进行的一对一的交流。它的针对性强,避免了因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一般性问题而忽略或照顾不到个别的缺陷。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集体教育和团体辅导对每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不适宜,必须针对个体的特殊情况,抓住每个个体的思想基础和心理问题对症下药,以此来解决学生在其生活和学习中遭遇的问题,加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更有效地提高对个别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开设心理指导课,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素质。

如果说个别心理辅导侧重于解决个性问题,那么开设心理指导课则偏重于解决共性问题,可以认为是一种集体教育或团体辅导。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辅导两者点面结合,相辅相成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就能更好地解决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问题。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只有通过开设心理指导课,才能达到目的,提高效率,同时也减轻了个别辅导的压力。在国内,继1987年2月浙江大学第一个开设学生心理健康课以来,至今已有数十所院校先后开设此课,并受到学生们欢迎。据1995年西南师范大学的黄希庭、郑涌对所授课班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普遍能感受到教学过程中渗透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他们认为这些内容以这种方式来讲解,容易为他们所信服、接受,对他们有帮助。[3]

3、开展心理测验,建立心理档案,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认识自己,从而调整自己、改善自己、发展自己,这是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教育的任务是为了促进自我教育,而教育和自我教育离不开对人心理的把握。心理测验是借助于国际、国内通用的,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的心理量表,对一个人的智力、气质、性格、能力、兴趣、需求、心理健康状况等做出评估的过程。心理测验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了解,以便使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符合学生思想实际的基础上,建立在满足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依据。黄希庭、郑涌等人1995年在西南师范大学所做的“学生调查”显示,86%的学生认为心理测验对自己的帮助“很大”“较大”,他们普遍感到测验结果的分析有利于自己更完整、科学、清晰地把握自己,认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使自己的行动建立在更自觉、理性的基础上,有利于促进自己的人际交往、择业、心理修养和个性塑造。也就是说,心理测验成了学生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种手段、一个契机。而促进自我教育既有利于思想教育的进行,也是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实践效果评估

1.学生对心理辅导的主观评价

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高校设有心理辅导中心或类似的机构,高校学生是如何看待心理辅导的?从钱兰英和彭永新在2001年对厦门大学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心理辅导目的的认识及心理辅导作用的把握总体上是积极的(见下表)。

你认为心理辅导的目的是

从调查结果可知,有77.1%的学生认为心理辅导能解除心理困惑,73.0%的学生认为心理辅导能帮助身心健康发展。但当遇到情感或其他一些心理上的困惑时,学生通常会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倾诉(55.8%),而较少去找心理辅导人员(22.4%)。这说明他们还没有把心理辅导作为日常排忧解难的一种方式,虽然他们中许多人也认可心理辅导能够帮助解决一定的心理问题(79.5%),但仍有16%的学生不知道心理辅导能帮助人;有311%的学生认为心理辅导根本没有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4.8%的学生不知道心理辅导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另有8.5%的学生不相信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在问及“当你的好朋友或同学有心理上的困惑,你会不会建议他去心理辅导”时,有60.5%的学生回答会这么做。[4]自己曾经去咨询过的学生更倾向于建议遇到困难的同学前去咨询。

你认为心理辅导能为什么样的人提供服务

续表

上述调查与黄希庭、郑涌在1999年关于高校学生对心理辅导的看法调查总体结果非常接近。黄希庭、郑涌的调查表明,只有3.7%的学生认为去进行心理辅导的人是有心理疾病的人,绝大多数(92%)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者也可以去进行心理辅导;80%以上的人相信心理辅导有效果;90%以上的人认为心理辅导是科学的。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相信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和实际效果,认为心理辅导适合于每一个人,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心理辅导已开始普遍为大学生所接受。但学生在寻求心理辅导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知与行、对已和对人的矛盾。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高校开展心理辅导的各项活动“很有必要”或“有必要”,但当“自己遇到心理困惑、不适时”,明确表示愿意寻求心理辅导的只有约1/4。比较起来,当自己的同学、朋友或亲属遇到心理问题时,约一半的学生会动员他们去进行心理辅导。当问及“如果你遇到心理困扰而自己又难以排解时,通常你会向谁寻求帮助”时,大学生的回答依次是“同学、朋友”,“自己承受”,“自己所信赖的教师、长辈”,“父母”,最后是“心理辅导机构”。[5]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心理辅导效果的主观评估

浙江大学马建青在他所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心理咨询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两者相互影响的研究》中,曾于1994年用问卷调查了全国百所高校的130名心理辅导员,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占71%。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86%的人认为心理辅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帮助“很大”“较大”,93%的人认为心理辅导对思想教育的影响是“只有利处”“利远大于弊”和“利大于弊”,90%的人认为两者结合对心理辅导工作“有利”。[6]可见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对心理辅导效果的客观评估

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系统工程。高校要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就不能不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逻辑地蕴含着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心理辅导作为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的重要形式,毫无疑问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据西北工业大学侯沛勇、杨尚勤在2001年对本校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通过在学校开展个别心理辅导、开设心理学指导课程、展开心理健康测查等形式,学生从既缺乏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不懂得进行心理调节,又自加压力,人为紧张,到了解自己在心理上产生困惑的原因,并逐步掌握了自我调节的方法,以及求助于他人进行心理辅导的勇气,很多心理问题都得到了较圆满的解决。1998年西北工业大学有21.4%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2003年这一比例已降至12.5%。[7]心理辅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实践已经取得了成效。

三、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国外的高校相比,起步较晚且起点较低,自身基础设施薄弱,同时又受到资金、技术、人员等多方面限制,特别是在观念、组织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对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某些高校的领导对于心理辅导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心理辅导就是陪人说说话、谈谈心,根本不会有什么效果,不能正确处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之间的关系,仍然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对立起来,对心理辅导机构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主要领导人的个人喜好,许多心理辅导机构的生存是所谓热心人的业余爱好而在勉强维持。心理辅导工作缺乏专业性和长期性。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或不连续或出于紧缩学分的需要在开设后被取消,还有一些学校在这方面甚至是空白点,心理测验及建立心理档案的工作也因为经费或人员紧张不能坚持下去。导致心理辅导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明确,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

2.忽视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全面性和发展性

没有按照高校心理辅导的特点来开展工作,简单地把高校的心理辅导理解为单纯的心理疾病的防治,忽视其发展性,不能将学习辅导、辅导与择业辅导统一到心理辅导内容中来,不少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以解决学生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和诊治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接受健康心理指导的需要,使高校心理辅导和教育之路越走越窄,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存在很大局限性,既影响了心理辅导作用的发挥,又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不符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

3.从事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队伍专业性不强

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相当一部分人员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归因不准,误以为只要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都能够直接从事心理辅导。未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在心理辅导中往往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违背心理辅导的原则、规律和要求,反而对辅导对象的心理产生副作用。另外,即使是心理学本科毕业的人员,由于不懂得教育理论和咨询理论,或者是不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和修养而不适合于从事心理辅导工作。高校中的心理辅导人员作为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懂理论而不懂操作,也不能只懂操作而理论基础不扎实。辅导人员的专业化是高校心理辅导工作要解决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途径

针对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心理辅导真正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手段,可以从以下方面规范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运用:

1.充分认识心理辅导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确心理辅导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

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辅导工作,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践性和主动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不仅仅是某种途径和手段,更是一种思想和观念,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仅属于道德教育范畴,而是属于学校教育的大范畴;要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是一门心理科学,其工作方法是建立在对人情绪、情感等心理因素发展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种有目标的磋商、教学和测验活动,帮助学生防治心理疾病、实现心理调节,发展完善个体的双边互动行为;要正确处理好心理辅导与高校教育、思想教育、知识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2.加强心理辅导培训,走专业发展的道路,以造就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国家教委曾于1994年发文指出: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逐步培养一批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又掌握一定心理咨询方面专业知识的高校心理咨询教师骨干”。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接触多,因而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在他们中普及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就显得十分必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卫生和心理辅导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并区别是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还是心理障碍问题,从而提供力所能及的、有针对性的帮助。此外,现实中由于不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比较简单,处事不当,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也是十分必要的。

3.全面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积极探索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子。

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学生人群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康复工作。高校心理辅导机构的任务决不仅仅限于个别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而是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教学、心理测查等在内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这既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又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只有建立在符合心理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深入人心,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也只有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目标上,即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才能真正成为人格完善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心理辅导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际运用,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个现实问题。我们不仅要从理论上理解两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将心理辅导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们国家培养更多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3期]

【注释】

[1]郑日昌:《大学心理辅导》,北京:团结出版社,2001年,第11页。

[2]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2页。

[3]黄希庭、郑涌:《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13~314页。

[4]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5、466、496页。

[5]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4页。

[6]马建青:《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结合的前景探讨》,载《江苏高教》1997年第1页。

[7]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5~46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