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议初中语文学习之“被动合作”

小议初中语文学习之“被动合作”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教师不运用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区”。

张 隽

合作学习研究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有机运作体,它不仅涉及各门学科,针对的对象范围广泛,而各门学科在合作学习的研究上又有发展的不均衡性,所以我们来分析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时,应该多方面权衡,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广泛性。

我们实施合作学习的十多年来,不断深化课题研究,拓宽研究的思路,把合作学习分散的、局部的研究演变为宏观、微观的研究共同发展的态势,把合作从内课堂延伸到外课堂。研究者应在不放弃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将思路延伸到合作学习不同层次。从课堂教学层面拓展到学会交往与合作的全面发展与科学育人;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拓展到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态度的转变;从学生或者教师的个体行为拓展到教室、办公室、校园文化,乃至于社区的和谐共进。[1]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的研究的确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也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和实践中的不足之处,其中有些弊端是很明显的。比如,第一,语文课上,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内涵理解不足,教学过程中过于形式化。第二,教师采取的合作的形式没有精心策划,缺少选择,没有考虑到学生个性的发展,很难做到针对全体学生,产生了一部分“隐形人”。第三,合作过程中,教师很难调整传统的权威的角色,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抑制了学生的独立自主和创造力。

一、初中语文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被动合作”现象分析

合作学习在众多教学策略中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其主要表现就在于它对生生互动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在生生互动合作中,学生能够自由地组合进行研讨,教学的交往结构更加完整全面,给学生更大的展示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学生的语言思辨能力、交际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伴随课改的深化,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其表现形式是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展现,在合作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互相质疑,互为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习得知识,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一方面提升个人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获得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成就感。那么,为什么又会造成在合作学习中被动合作的现象呢?笔者分析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合作学习的内涵是指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结合单元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能力提升为指向的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它是优化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策略,它带来了课堂学习气氛的活跃和多姿多彩,较大程度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明显发现,合作学习存在大范围的形式化趋向。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常常提出一个问题,没有具体的限制,就让学生四人一组或二人一组进行讨论,教室里马上像炸开了锅,学生几个人凑在一起,有些在认真探讨,但不乏更多在“挂羊头卖狗肉”地谈笑。几分钟以后,当教师让小组结束讨论时,学生还在意犹未尽地品味着刚才的精彩话题呢。然后当老师让小组同学发言时,学生大多推荐一位经常发言的同学站起来“交差”,这位同学也深得回答问题的基本套路“我觉得……”,所以这样的表面热闹的现象很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基本目标的达成,这样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就成了一句空话罢了。

(二)合作学习的自由化

合作学习非常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史无前例地将学生的中心地位提到较高的水准。这也是课堂从此生机勃勃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必须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尊重学生的中心地位、主体性不等于对学生放任自流。在一些课堂中,学生处于一种“放羊”状态,学生常常在过于轻松甚至有些散漫的环境中打发时日,严重些还会造成课堂纪律的涣散,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和对教师的教学很不利。因此,我们教师在合作过程中,一定要真正走到合作的小组中去,参与他们的小组合作,一方面有助于给学生一些合理的指导和帮助,引领学生健康积极地去探寻事物的真谛,另一方面也能够巧妙地适时调控合作学习的走向,把握学生的思维不至于偏向歪曲,建造更加生动、健康、自由的合作学习空间,使之不至于成为一种课堂活跃的泡沫剂。

(三)合作个体责任的虚化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个体学习为最基本元素的学习过程,虽然是一种群体行为,但更是一种个体学习的综合形式。每一个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都应该责任到位。而在我们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常常表现为一部分组员对于合作目标和个体责任认识不清晰,或者即使是形式化地分工后,在实施过程中简化操作过程,直接进行讨论或者让小组中的能力较强的同学作为全权代表,大部分学生不进行主动而独立的思考研究,而是借助于小组讨论直接机械地获得结论。这样一来,当然对于一部分优等生来说,的确有了更多的创意、展示的机会,然而对于更多的个体来说,则是责任心的退化和个体意识的逐渐缺失,因而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那么以全体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目标的合作学习岂不是背离了初衷吗?

(四)忽略学生层次的多样性

任何一种学习策略都应该结合学生的“学情”。大至班级小至小组,学生个体的能力层次存在不均衡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知识结构、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识风格以及参与合作的主动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在参与合作学习的程度也常常有差异。在合作过程中,小组往往将学习任务推给少数优等生,那些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较佳的同学能够如鱼得水,那么有一部分同学则是游离于整个学习过程之外,他们没有话语权,被动而机械地参与一次又一次的合作,他们只是忠实的、热情的、不吝掌声的听众,他们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寻,达不到个人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会极大地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导致合作的结果不理想

二、合作学习的指导原则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确是学生学习动力最好的生发剂。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教师不运用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课要上得有趣,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区”。[3]所以,教师应该运用策略、注重课堂的导入,把握好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以下几方面。

(一)鼓励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变更了传统的地位,教师不再是权威的知识授予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学生围绕着研究合作主题,互相交流,共同查找共享资料,集思广益,一起探究问题的真谛。合作学习实现了学习研究主体从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自己决定学习的方向、学习的方法和方式,还有学习的时间。这样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得积极。

(二)善于把握合作的时机和切入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合作的契机,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这样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合作的动力、热情和创造力。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点:

(1)朗读结合读写。语文的教学本体是语言。让学生进行语言的近距离感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朗读的过程中,富有音律美的节奏感的文字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审美体验得到了提高。在课堂上,对于那种文字优美情感细腻的、充满自然美、人性美的文章,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比如可以开展个别朗读、齐读、小组美读、比赛读等朗读活动,让学生在互相聆听过程中感受语言,抒发感情。比如闻一多的《死水》是现代诗歌中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的典范。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下载有关这首诗的朗读视频让学生先体验,并且可以集体先讨论如何来把握这首诗的基调。之后让学生进行小组的自由朗读,经过小组第一轮评比后再进行各组的最优朗诵手的评选。可以分四组来朗读,一个组朗读结束,其他三个组给予点评。最后还可以进行小组自创形式的齐读比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评价总结和反馈。这样的合作形式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深化和陶冶情操。而且各种变换的形式也可以让各个层面的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再比如,在上《密室日记》前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犹太集中营中发生感人故事的影片《美丽人生》,看后让学生分小组针对剧中一个点(比如人物、情节、主题等)写影评,并且请朗读最好的同学上台与大家分享交流。通过分小组搜集资料、组内交流沟通、组与组间进行成果展示、总结评比、教师指导等几个阶段,学生对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合作交流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关注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一个好教师,好就好在他能感觉出课的发展逻辑,使课的结构服从于思维的规律性。”[4]我们的教学过程是从属于一定的预期设计的,但是预设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的价值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完整、不可复制的,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完整的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理解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并且解读文本。他们变成了一个个自由独立的发展个体。这样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层次的差异,对于课堂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体验,他们有时甚至会偏离教师的预设轨道,对教师设计的问题和学习要求不感兴趣,在合作过程中没有积极性。这时,教师就应该适时发现并作及时的修改,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让自己的教学活动契合学生的兴趣点,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留意学生思维活动的发散点。建构主义合作学习观认为,学习者之间的争论交流能促成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话让自己的思维过程得到外在的凸显。那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从而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加以有效的控制,这样就能超越简单的纯粹个人化的建构,以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因此,教师在合作过程中走入每一个合作的群体中,倾听他们的讨论过程,巧妙地加以控制和指导,一方面让学生个体有一种受重视的感觉,另一方面,从他们的发散思维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然后把它运用于今后的教学或者合作交流中。比如在上《在埃及数骆驼》一文中,一部分学生得出骆驼是埃及的文化表征,是埃及人顶礼膜拜的图腾,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骆驼成为他们役使的工具,被他们贩卖,命运卑微可怜。对于这两种立场的不同,教师就可以组织小组辩论交流。在辩论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引经据典唇枪舌剑,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运用激励策略及时鼓励和评价

教师的一句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往往成为学生莫大的动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在他们孜孜以求地探寻的过程中,枯燥乏味带来的负面效应时不时地会戳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对于学生在过程中取得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教师一定要不吝给以夸奖和赞扬。但是教师也要注意给予学生评价要注意变换和把握尺度,不可千篇一律,也不要不痛不痒,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每一个重要环节都给予及时评价,让同学反思改进,促成他们对下一个问题的探研,形成合作学习的健康良性循环发展。

着眼于合作学习中被遗忘的一个角落和群体,深入挖掘造成这种“被动合作”的原因,旨在寻求更加科学合理实效的合作学习的体系,期望将合作学习内在的潜质开掘得更加完善,期望能更好地发展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推进教学的健康、有序和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22.

[2]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233.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

[4]钟启泉,崔允郭,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6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