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微课程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探索微课程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瞻与务实并举,就是要站在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沿,探索符合我国课程改革现状、能够引领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使我国基础教育能够站立在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头。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中国化过程中,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目前正处于星星之火,蓄势燎原的状态。因此,本书的任务是探索1.0版本的微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微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宜从简单入手,逐步向复杂升级。

1.原则与方法

(1)前瞻与务实并举。

所谓前瞻,即站在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前沿,借鉴教育“巨人”们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架构我国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之框架。

所谓务实,即基于我国课程改革现状,探索与制定1.0版本的符合“最近发展区”意义的微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前瞻与务实并举,就是要站在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前沿,探索符合我国课程改革现状、能够引领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使我国基础教育能够站立在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头。

(2)研究与操作相容。

微课程教学法是翻转课堂中国化过程中,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目前正处于星星之火,蓄势燎原的状态。因此,亟待根据既前瞻又务实的教学目标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基层实践,使教师在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实验中,完成从演员型教师到导演型教师的“转型”,最终成为点化学生智慧的智者;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在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中激发灵感,感悟方法,发现知识,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未来社会的建构者和实践者。

但是,现行的教育评价制度跟不上教育改革与实验发展的需要。要想推动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继续前行,逐渐扩展为燎原之势,就只能边假设、边实验,边反思、边创新,在研究与操作的同步行动中逐渐完善。因此,本书的任务是探索1.0版本的微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简单向复杂递进。

建立微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宜从简单入手,逐步向复杂升级。如果臆想先建立完善的目标评价体系,再用这个评价体系去指导实践,那就几乎等同于天方夜谭,等同于不要建立与实验相应的评价体系。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先建立简单的评价指标——尽管并不完善;然后在实践中检验与调整,创新与发展;最终建立起能够推进课程改革走完“最后一公里”的微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这与认识运动总规律和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要求是一致的。

2.体系与框架

采用质的研究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先规划框架,后“填充”内容,最终形成能够支持微课程教学法实验,亦即翻转课堂中国化实验的微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认为,微课程教学法实验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能否成功“转型”,学生能否在综合素养和个性特长等方面有较为全面的发展(社会化),以及学校管理(含课程管理,但不限于此)是否支持教师“转型”和支持学生多元发展。

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实验主体为单位构成,即划分为学生发展评价、教师发展评价和学校管理评价三大模块。

3.评价指标(1.0)

(1)学生发展评价指标建议表。

表9-4-1 学生发展评价指标

(2)教师发展评价指标建议表。

表9-4-2 教师发展评价指标

(3)学校实验领导力评价指标建议表。

表9-4-3 学校实验领导力评价指标

(4)家长态度调研。

主要了解学生在家自主学习情况,学习环境,以及家长是否提供支持或帮助等情况。设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调研选项,此处不再赘述。

重点回顾

1.开始微课程教学评价的探索之旅是推进微课程教学法实验之当务之急。

2.课程教学评价本质上是对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的价值做出判断。

3.微课程教学评价的过程,是依据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制订的指标,用数值与其他事实来描述微课程教学法实验过程中反映的该事物的属性的过程。

4.微课程教学法实验中的评价分类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等。

5.质的研究是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的行动研究之要义。主要方法有访谈、观察、实物分析等。

6.“扎根理论”认为,理论不是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演绎推理,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直觉进行猜测,而是必须通过对资料进行细密、严谨的归纳分析,才能逐步形成。

7.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人们对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解不断深化,因此,对于学历结构的理解也在不断演进。

8.建立微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宜从简单入手,逐步向复杂升级。

9.微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实验主体为单位构成,包括学生发展评价、教师发展评价和学校管理评价三大模块。

关键术语

微课程教学评价(Teaching Appraisal of Micro-Course)

深度反思

1.如何理解微课程教学评价的意义?如何理解微课程教学评价的定义、功能和教育测量的含义?为什么要关注微课程教学法实验过程中的教学评价问题?

2.微课程教学评价的类型有哪些?如何把微课程教学评价方法用于实验之中?

3.如何理解质的研究的定义及其在微课程教学评价中的意义?如何开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等质的研究?

4.如何用微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1.0指导实验单位的微课程教学评价?

[1]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2]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3]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4]金娣,王刚:《教育评价与测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1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1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65页

[1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65页

[1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65页

[1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65页

[1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1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1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104、171页

[1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104、171页

[1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104、171页

[2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104、171页

[2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2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

[2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页

[2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262、327、328页

[2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262、327、328页

[2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262、327、328页

[2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7、262、327、328页

[2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9页

[2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9页

[30]金陵:《在实践中认识微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5期,第23页

[31]郭成.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EB/OL].http://www.pep.com.cn/xgjy/xlyj/xlgj/zhuaiti/yw/201102/t20110225_1024686.htm

[32]郭成.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EB/OL].http://www.pep.com.cn/xgjy/xlyj/xlgj/zhuaiti/yw/201102/t20110225_1024688.htm

[33][美]琳达·坎贝尔(Linda Campbell),布鲁斯·坎贝尔(Bruce Campbell):《多元智能与学生成就:六所学校的成功案例》,刘竑波,张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34][美]琳达·坎贝尔(Linda Campbell),布鲁斯·坎贝尔(Bruce Campbell):《多元智能与学生成就:六所学校的成功案例》,刘竑波,张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35][美]琳达·坎贝尔(Linda Campbell),布鲁斯·坎贝尔(Bruce Campbell):《多元智能与学生成就:六所学校的成功案例》,刘竑波,张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36][美]琳达·坎贝尔(Linda Campbell),布鲁斯·坎贝尔(Bruce Campbell):《多元智能与学生成就:六所学校的成功案例》,刘竑波,张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37][美]琳达·坎贝尔(Linda Campbell),布鲁斯·坎贝尔(Bruce Campbell):《多元智能与学生成就:六所学校的成功案例》,刘竑波,张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38]黎加厚,主编:《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39]黎加厚,主编:《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40]黎加厚,主编:《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41]黎加厚,主编:《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42]黎加厚,主编:《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