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区县创建特殊教育学校的反思

山区县创建特殊教育学校的反思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教学校的师资培训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真正需要伴随教师从教的一生。特教学校对残疾孩子进行康复干预训练为首要任务,而运动则

宁强县特殊教育学校 谢富新

摘 要:对我县创建特教学校的过程实践进行反思,力图就山区县创建特教学校的软件、硬件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尤其想通过对山区县特教学校创建话题的探讨,引发人们对山区县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思考和关注。

关键词:山区县创建特教学校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评估 办学形式师资培训 硬件建设办学思想

我们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汉中西部,地界陕甘川三省,地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系交汇地带,地形多呈“V”形构造,属中低山区县。历史文化悠久,是汉江发源地,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的美誉。

全县总面积3246.8平方公里,人口33.96万人,其中残疾人27300余人,占总人口的8.03%,0-17周岁有特殊教育需求的适龄残疾人275人。按照国家教育发展规划,我县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是实现教育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0年9月3日,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总投资1000余万元、经过两年多时间筹建的我县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学了,到现在刚好一个年头。现有学生90余名,配备教师24人、教辅人员6人,开设聋教和培教共8个班级。

我有幸亲历了学校从筹建到成立以及现在学校管理,感触颇多,现就我们山区县创建特教学校软、硬件建设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期待我们特教前辈们、广大同仁及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都能来指导、关心支持我们山区县发展特殊教育事业!

一、山区县创办特教学校,在可行性论述时,需要关注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开设哪类教育,即建什么样学校的问题,是建成综合性的盲、聋、弱智三类教育或其中两类,还是建成单一性的。再来,就是办学规模和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基本问题的解决,要根据本县残疾人基本状况和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需求的调查评估来决定。国家政策的导向是省级办盲校、市级办聋校、县级办培智学校,这从办学的可行性来说,是很好的指导意见。但是通过对我县适龄残疾人受教育现状和教育需求的调查发现,很多偏远山村“三类”残疾儿童少年都有分布,智障最多,盲童较少,聋儿到市级学校就读的相对较多一些,但能读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多能占到50%,中重度智障和盲童到省级学校就读的几乎没有。县级办培智学校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另两类教育应根据县情考虑兼顾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普及的意义。所以我县开设了培教和聋教两类教育。第三,山区县特殊教育得到开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十二五”又给我们描绘出了美好的蓝图,应积极创造条件创办特教学校;在建校时机不成熟时,特殊教育也可以通过在普校办“特教班”或“随班就读”的形式开展。

二、教师培训要先行

立项后,首批教师培训就应列入议事日程。教育的关键在教师,特教老师大多要通过普校教师经过培训后进行转岗,教师培训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应尽早规划,分步实施。而往往筹建工作最关心的就是校建,前期教师培训会被忽视。

在项目实施进程中,有懂特教专业常识的老师参与其中,必定能提很多合理化建议。首批培训教师要选择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员,最好有学校管理经验的教师作为牵头人,主要对他们进行特教通识培训。培训后,他们就可以协助教育主管部门规范管理校建工作、协助完成筹建工作中诸如对残疾人的摸底调查工作、编制内配设施方案以及制订下一步师资培训等各方面重要工作任务。使这些工作能较好遵循特教客观要求,节约资源,少走弯路。再来,特教师资的配备一定要甄选年轻有学习能力、敬业有爱心、心理健康的老师,这部分教师要作为学校主力军,占到大部分比例。最好能在正式开学前,对每一位教师起码进行一次基础培训;如果是开展两类以上的教育,就要按类按比例进行培训,确保各类教育都有业务带头人。基础培训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就是到特教学校随班听课、顶岗实习,能参加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当然更好。特教学校的师资培训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真正需要伴随教师从教的一生。

三、首批教师培训后,要尽早开展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摸底调查即招生准备工作

首先,从学校的层面还是要对全县残疾人状况有个基本认识。要用人口调查学的方法对全县残疾人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主要搞清数量及类别、分布状况(应包括区域分布和年龄分布等)和表现特征等。一般残联有这方面的资料,前面也应该有立项报告,我们主要从有利于开展教育的层面做进一步的评估就可以了。

下来,就是重点对6-17周岁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做详实的调查研究,主要搞清楚残儿的教育需求情况。这项工作面宽量大历时长,实践证明,要做大量细致而实在的工作,才可能收集到详实的信息;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证学校能顺利如期开学。我们首先从残联那里拿到原始资料,再通过各乡镇所在学校借“双高普九”契机,做第二次筛查,最后再把培训过的老师分成几个小组,划片逐一对6-17周岁有接受教育条件(主要指生理条件)的残儿从开展特殊教育的角度进行了入户摸底调查,同时也起到一个社会宣传和入学动员的重要作用。主要摸清残儿分类情况、身体状况、致残因素、家庭成员状况和经济条件、有没有家族病史及地缘因素致残等、受教育情况及家长意愿等要素,最后通过整理、分析研究,得出一个明晰的结论——适龄残儿信息卡和将到新建特教学校就读学生名单。这对筹建学校建多大规模、开设哪类教育进行再论证、对内配设施配置、师资培训及配备等基本问题都将起到导向作用,对后面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提供宝贵的信息资源,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初办特殊教育阶段,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并不十分了解和认同,这就需要即将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老师们抛洒热情和汗水,播撒“爱的种子”。在这一艰辛的社会调研进程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第一堂课,成了我们今后特教人生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校舍建设功能要全,设计要“精”,活动场地要够,校园环境要美

在办学软件方案确定以后,要精心对校舍建设进行规划设计。要求设计单位严格按照所开教育类别及规模针对性地参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精心设计,把握好最基本的康复训练、教学以及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用房基本够用和适度超前的原则,但校舍建设必须保证“功能基本够用”这个底线,不能走“凑合”的思路;同时要考究设计布局,使建筑彰显特教风格。没必要过多考虑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的问题,县级特教学校规模一般都不会太大,100人左右就差不多,当然可能有例外,办学方向主要在“精”而不在大。同时,宿舍、餐厅和厕所等生活用房一定要配套到位。另外,活动场所一定要够用。特教学校对残疾孩子进行康复干预训练为首要任务,而运动则是最好的康复手段之一,活动场所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校园整体建设应特色鲜明,优美大方,温馨胜似家园。

五、特教学校承担着这些特殊孩子康复训练、教育教学、生存技能学习培训等多项任务,决定了内配设施和功能部室建设的复杂性,需要科学合理地规划,逐步实施

按照《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教学、康复训练仪器设备配置指导目录》中的基本目录部分,一下子全部配备到位,可以说山区县是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就是配到位,办学初期也是用不好的,会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参考目录部分可以暂不考虑。加之很多设备都非常专业,对刚接触者来说还很陌生,这就要求先期培训过的人员做深入细致学习研究,大体搞清目录中每大类的功用及价格,再针对所开教育类别及学生实际,选择最需要、最基本、最实用的配备设施。我们的作法是:最需要的,再贵也买;暂不需要的,一概不买;数量把握“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开设了聋人和培智两类教育,属于项目学校,内配设施就80万元基数,基于这一实际,我们建了律动室、语音检测室、语言个训室、感统训练室、启智室(蒙氏教具、角色扮演、小肌肉训练等)、微机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和美工室共9个功能部室,职业技术教育类暂未涉及。现在开学后使用,觉得比较适宜,后面随着教学的深入开展,再逐步配备完善。

六、特殊教育一定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办学

特殊教育是针对残疾儿童少年开展的进行抢救、补偿、开发等康复教育为主要任务,同时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最终要提高其生存能力,使其能回归正常社会的系统工程,这就决定了要用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用最先进的教育手段为途径,用最优秀的教师团队作保障,才有可能完成最基本的特殊教育使命,所以高水平办学就成为特教学校的必走之路。我理解没有质量的特殊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七、办学初期,必须把握好几个问题

1.“爱”是特殊教育的基石,教师师德教育要作为教师管理的首要工作来抓,“没有爱就没有特殊教育!”要成为特教教师的工作理念,是教师成功转型的首要条件。

2.积极探索服务、管理学生模式,是特教学校开学后的第一堂课。解决好这些残疾孩子在校的衣食住行,确保在校安全将是一个严峻的话题,但又是一个现实而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从人、财、物、制度等方面全力予以保障。但决不能草木皆兵,要思路清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不留管理死角、操作性强,尽快使服务、管理学生模式趋于常态化。

3.教学业务开展必须严格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坚定走当前公认的康教结合办学之路。更不能把学校办成“学习后进生”的收容所。

4.打造一支开放、学习型的教师队伍。要不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及校本教研等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交流活动,使教师学习提高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不断为特殊教育注入源头活水。

5.如果开展两类及其以上组合建制教育,既要严格按照各类教育特征办学,又要协调发展。

6.办特殊教育,本身就有很多困难和问题,多给领导汇报,加强同外界交流,争取各方支持是最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

7.初办特殊教育,人们会有很多疑问,甚至是偏见。这时,我们自身首先要自信,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强,要尽快把学校办得有声有色,在教育大家庭中定好自己的位置,不虚妄、不浮躁,不图名、不图利,默默地为当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作为一个山区县创建特教学校的经历者,引发我思考的问题还很多,鉴于篇幅关系,就作为上篇吧。下篇我想就山区县发展特殊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再妄谈感想。

此文于2012年4月在延安参加的陕西省特殊教育学校第五届校长联谊会上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