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计划体制下的统分统配模式

计划体制下的统分统配模式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口升学成为农村职业中学毕业生比直接就业更具吸引力的出路。具体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从应届毕业生中推荐品学兼优者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由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择优录取;一种是从毕业二年以上的毕业生中推荐做出突出成绩者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由招生学校择优录取。对口升学政策对20世纪8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的招生产生了较大影响,学生和家长的就学热情进一步高涨。

一、计划体制下的统分统配模式

由国家编制计划与学校实施计划相结合的统分统配模式是我国长期沿用的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仍然是我国主要的人才配置机制。它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并与国家确定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相对应的。

(一)统分统配模式的形成

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个部门都需要大量补充劳动力,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使拥有正规学校文凭的毕业生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当时全国普遍存在着劳动力大量多余和分布不合理的现象:一方面是沿海城市劳动力多余,另一方面是某些重点建设地区劳动力不足;在企业间,一方面是老企业技术力量积压浪费,另一方面是新建企业技术力量缺乏。为了克服这种劳动力不平衡现象,保证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有必要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建立统一的劳动力招收和调配制度。因此,1955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规定了劳动力统一招收和调配的基本原则、办法和劳动部门的管理权限。即在劳动部门统一管理之下,由企业主管部门分别负责进行。在招工方面,企业招用工人和技校学生,统一由劳动部门进行,机关和事业单位招用人员报当地劳动部门备案;在调配方面,企业之间劳动力的余缺调剂主要由主管产业部门在本系统内进行。但是,为避免同类职工相向调动和远距离调动所造成浪费,则由地方劳动部门进行地区平衡调剂。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劳动力余缺调剂以及抽调技术工人支援内地重点建设,由劳动部门管理。在劳动力计划方面,各部门和各地区根据国家批准的劳动计划,编制本部门本地区的年度劳动力计划,劳动部门进行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劳动力调配,这标志着中国以招收和调配为主要内容的就业制度的进一步确定。对于在当时属于稀缺人才的大中专毕业生,国家提出了“统一计划,集中使用,重点配备”,“在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基础上贯彻学用一致的原则”等毕业生分配的方针政策,并于1952年7月和1954年2月由政务院分别发文强调了统配制度的必要性,确定了“地方分配、中央调剂”的分配原则,基本确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统筹分配高校毕业生的制度。经过几年实践和调整,初步形成了由中央制定计划,省级主管部门负责布置监督落实,学校付诸实施的毕业生分配工作格局。在其后30多年时间里,虽然毕业生就业分配的方针和政策有过一些调整,如1959年提出“抽成分配”方案等,但由国家“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一直沿用至改革开放初期。

(二)统分统配模式的主要特点

传统劳动就业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产生以来,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基本定型,它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1.以指令性劳动计划为基石

表现为国家对劳动力制定统一的指令性计划进行调节。由于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资源配置难以体现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要求。企业没有招聘职工的自主权,只能执行国家的招工计划。企业增加新职工,首先得有劳动计划的人员指标,拿不到进人指标便无法招工。

2.固定工制度

国家用行政手段使劳动者与企业保持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把劳动力资源配置到各个生产部门,劳动者不能自由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这些职工固定在企业中,既不能辞退他们,又不能让其自由流动,只能进不能出。国家对已就业人员一包到底,实行终身就业保障,使其再无失业之虞。

3.低工资、平均化、高福利

国家对劳动力供求统一控制,全国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职工的工资水平很低。劳动者就业后,他的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由国家而不是由企业制定标准发放,并全部由国家负担。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既然职工将一部分劳动所得以利润的形式交给了国家,得到的仅是人为压低的工资,国家便通过公有制企业职工实行普遍的高福利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就业保障,使一个人一旦进入用人单位就几乎没有失业风险,此外还有养老、医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国家还把职工住房、子女教育、福利设施建设等统统包下来。

(三)统分统配模式下的农村职业教育学生就业

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安排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国家计划分配

由国家统一下达计划指标,学校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业成绩、生源地、性别等进行推荐,实施就业计划。学生考上了中等专业学校就等于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享有一定的福利待遇,如公费医疗。对农村学生来说,更是跳跃了“农门”,从农村户口一跃而成为城市户口,并成为所谓的准干部。

2.定向培养、定向录用

由学校向毕业生所在县、乡介绍他们的在校表现和专业特长,由县、乡录用。这种就业制度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式,学生毕业回生源地工作,基本不存在就业风险,但要改派到其他地方非常困难。

3.对口升学

1985年5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这是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生办法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升学制度进行改革的重要决策。对口升学成为农村职业中学毕业生比直接就业更具吸引力的出路。具体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从应届毕业生中推荐品学兼优者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由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择优录取;一种是从毕业二年以上的毕业生中推荐做出突出成绩者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由招生学校择优录取。对口升学政策对20世纪80年代农村职业教育的招生产生了较大影响,学生和家长的就学热情进一步高涨。

4.部分推荐、录用

即由政府或计划、劳动部门按农村职业中学毕业生的比例拨给部分用人指标,由学校推荐给用人单位录用。

总体来看,在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就业形势比较好,学生的出路有保证,大部分能够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这也使得学生和家长持续有着较高的就读热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