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运动竞赛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状况

我国运动竞赛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状况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国体育竞赛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商业性体育赛事由此为我国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以全运会为代表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高体育竞技水平的重要环节,其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育多元化功能。

三、我国运动竞赛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状况

1.我国运动竞赛体制的改革

(1)计划经济体制下,运动竞赛基本上由国家投资举办

那时运动竞赛比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大中城市。由于比赛无利可图,甚至有些运动竞赛还要倒贴钱,因此运动竞赛的承办者积极性并不高,但这是必须承担的上级主管部门计划安排的任务。

(2) 1979年改革以后至1997年,运动竞赛面向各省、市、自治区体委实行招标

国家体委每年举办一次运动竞赛招标,招标对象主要为各省、市、自治区体委。从而打破了单纯由国家投入、统一安排举办运动竞赛的旧体制,同时也拓宽了运动竞赛经费来源的渠道。但是,由于那时的招标只面向体委系统,所以仍然是体委一家独办各种运动竞赛(自称是肥水不外流),从而造成一些“热门”项目各地竞相争办,一些“冷门”项目则无人问津。有关资料表明:每年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运动竞赛无人投标,造成运动竞赛计划和投标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3) 1998年以来,向社会公开运动竞赛计划,运动竞赛承办权实行公开招标或拍卖

这是我国运动竞赛走向市场的重要举措。国家体育管理总局及其下属的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向社会公开明年的运动竞赛计划,下放招标权限,扩大竞标范围,面向社会实行招标。如1998年,有458个全国性赛事及在我国境内举办的国际性运动竞赛的承办权均向社会实行公开招标或拍卖。其中健美、门球、轮滑、舞龙舞狮、拔河、风筝等社会体育项目也首次列为招标内容。2007年有298项国际比赛(国内举办)、622项全国性比赛、27项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预赛的计划向社会公开招标,项目数量都为历年最多。有能力、有兴趣承办赛事的全国各地各级体委、企业公司、各种中介机构等,只要对运动竞赛感兴趣均可投标。

我国国内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全运会,原来只在上海、北京、广东三地举行,从第十届开始也面向全国实行公开招标,江苏南京、山东济南已经有幸成为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承办城市。

2.我国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1)职业体育赛事

近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体育赛事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四大职业联赛已逐步呈现出一定的规模,且正成为我国竞赛市场的主角,据不完全统计,这四个项目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数量已接近150个。各俱乐部逐步形成由冠名、赞助、门票、转会和电视转播权等构成的收入结构。

目前我国正式开展的运动项目有近百个,就具备进入市场的程度而言,我国运动项目市场发育程度极不平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少数项目形成了市场规模,有相对稳定的观众和球迷群体,被新闻媒体和企业界所看好。

第二类是约有三分之一的项目进行有选择的开发,初步建立竞赛市场的管理模式,如体操、跳水、散打和摔跤等。

第三类是将近三分之二的项目虽然也试图开展市场化的运作,如射击、棒垒球、举重等拥有世界级水平的运动项目,但是市场发展步履维艰。

目前我国体育竞赛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竞赛以市场化为导向进行了多次改革,让体育赛事走向市场,为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在“十五”期间举办了许多项国际性和全国性体育比赛,通过组织承办、商务运作、经营开发等手段,为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商业性体育赛事

商业性体育赛事是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赛事资源开发(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商务开发)、策划包装和经营实施等手段,使竞技体育比赛的商业性价值能够得以实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体育赛事正加快走向市场,体育比赛与其他社会公共产品一样,从过去单纯的由政府或非营利组织向社会提供无偿或公益性服务,逐步成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领域进行交换。商业性体育赛事由此为我国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曾举办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商业性体育赛事,如中国—巴西足球对抗赛、“皇马”中国行等,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国外的一些国际顶尖赛事,如NBA篮球季前赛、F1汽车大奖赛、ATP网球大师杯赛、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国际高尔夫冠军赛、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都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方式纷纷进入国内的竞赛表演体育服务市场,促进了我国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民众观赏高水平体育比赛的需要。

商业性体育赛事的成功运作,使我国竞赛表演体育服务市场拥有了相当大的观赏赛事的消费群体。近年来,人们对竞赛表演体育服务市场的期望值不断增加,上海大师杯网球赛、美国NBA篮球队中国季前赛和F1中国站赛事等,以及各地商业性比赛的观众十分踊跃,表明竞赛表演的市场需求仍呈逐步增大的趋势。

我国重大体育赛事的市场运作,通常采用的是行政主导模式。就我国目前的现状而言,由于政府部门掌控着众多的社会资源,大型赛事的举办离开政府是很难获得成功的。所以,当前我国政府在赛事举办中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利于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的市场化发展,故就市场的需求及竞赛体制改革的趋势而言,今后我国的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必然逐渐从行政主导模式向市场主导模式转变。

(3)大型综合性运动会

以全运会为代表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高体育竞技水平的重要环节,其具有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育多元化功能。加大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市场开发力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体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全运会除国家定额的承办拨款,其余费用则由承办地政府自行筹集。自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首次尝试对市场进行开发,向社会筹措经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之后,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又作了进一步的积极探索,即在市场开发机构、市场开发方式和市场开发结构三个方面实现了较大的转变。2005年在江苏举行的十运会的市场开发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总的来看,近几届全运会和其他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承办地政府及各参赛代表团都对市场开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尤其是等级赞助商、专有权、赛事与活动冠名、代表团赞助、电视转播权等市场开发手段已被广泛运用,也积累了一定的市场开发经验,这不仅对于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顺利运作,而且对于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市场价值的实现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使我国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迈向了新的高度,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实现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与我国体育运行机制转换要求的,对于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体育服务业,积极培育竞赛表演体育服务市场,提高赛事无形资产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4)社会体育竞赛

社会体育竞赛,即大众竞技运动,是竞技运动在普通百姓中的普及,它区别于职业体育竞赛、高水平竞技运动竞赛、学校体育竞赛和军队体育竞赛。社会体育竞赛是指在社会成员中广泛开展的、自愿参与的(主要是业余性质的)以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比赛身体运动技术和能力的身体娱乐活动。社会体育竞赛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参与体育活动已逐步纳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对体育竞赛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社会体育竞赛正是满足社会大众参与体育竞赛的重要形式。通过提供各种类型的社会体育竞赛服务,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普通百姓关注、参与健身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因此,社会体育竞赛在我国正处在方兴未艾的发展时期。目前参与社会体育竞赛服务运作的有政府主管部门、体育中介机构、街道及社区相关组织等。社会体育竞赛运作的主要项目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竞技类项目、传统趣味性项目(“九子”、扯铃等)、气功保健类项目(太极拳秧歌健身操等)、社交类项目(门球、家庭体育竞赛等)、休闲类体育项目(钓鱼)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