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为中心

以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为中心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思政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必须完成课程规定的思政教学任务与目标,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将有效推动学生综合学习水准的提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兴趣,提升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要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进行相应的合理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发同学们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以提升课程教学实效性为中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赵 晖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一、课程简介

1.课程类别

通识课程(思政类)

2.学科类别

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3.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1)课程目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要向大学生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历史,讲授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国家出路,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进而怎样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

(2)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历史包括19世纪中叶中国封建社会解体至今整整170年的历史。这其中经历了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风云变幻的80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天翻地覆的30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夕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和曲折历程的30年;从改革开放开始至今仍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走向辉煌的30余年。可以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被帝国主义侵略和蹂躏的屈辱史,是中国人民为摆脱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而不断斗争的革命史,是中国人民不断寻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寻求现代化出路的探索史,也是中国人民终于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贯穿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是: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开创和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其主体内容包括以下九个部分:

①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与近代社会概况。

②近代早期的反侵略斗争和各阶层对国家出路的初步探索及其困境。

③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

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⑤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开辟。

⑥日本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⑦国共决战与新中国的建立。

⑧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及其曲折发展。

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教学对象

以本科一年级学生为主,每年开设30~40个教学班,每班人数150~200人。大班教学包含教学班全体同学,小班讨论则将教学班进一步细分为30~40人的多个教学小班。

5.课程学时与教学场景

(1)课程学时:课堂教学(含互动):42学时,讨论课教学:6学时,历史沙龙:3~6学时,口述史学实践若干课时(历史沙龙和口述史学实践学时均不计入课程总时数48学时中)。

(2)教学场景:课堂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课堂讨论在专用讨论教室,口述史学实践和历史沙龙在课外完成。

二、课程教学重点解决的问题

作为思政理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必须完成课程规定的思政教学任务与目标(详细内容见前面之第一部分课程简介之三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还将有效推动学生综合学习水准的提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兴趣,提升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进行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的综合能力。

要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进行相应的合理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发同学们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从本课程以往的教学实践看,要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化,教学互动虽有开展但未能构建起一个较为全面的师生、生生交流体系。

(2)平时学习成绩比重不高,课程考核方式以结果评价为主,不少同学在本课程学习中往往忽视平时的听课和学习,而只注重期末的一次性考试成绩。

(3)课外教学有开展但相对薄弱。课内外教学的结合有欠紧密。

三、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实施策略与方法

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重点问题,我们在教改中从三方面着手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一是逐步构建互动的课内外教学体系;二是改革课程考核模式,由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转变;三是积极拓展课外教学实践新模式。

根据上述教改思路,我们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改革尝试:

(1)不断调整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互动化。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一是从“求实”、“求真”、“求是”中培养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兴趣,“求实”即讲授与课程相关的各种历史史实,注意讲授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求真”是在讲授中合理结合史学研究中的新成果,强调以严密的逻辑思考和合理判断令同学们信服;“求是”则着重于从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出发,为同学们合理解读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历史发展中的普遍规律。

二是建立起有效的课堂互动教学体系。我们在近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上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革,将课堂讨论互动的时间逐步增加到总学时的1/4~1/3,而课堂讲授时间则压缩为总学时的2/3~3/4。

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我们一般在三节课一次的教学专题中,花两节课左右的时间用于对专题教学内容的讲授,而余下的时间用于教学互动。

在教学互动模式的选择合理上,我们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采用了学生提问、教师作答,这种比较符合广大同学当前学习现状的教学互动模式。从教学改革实践的效果来看,这种方式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举手提问者非常踊跃,每次开展课堂互动都有10位乃至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此互动活动,在一个长学期中参与互动者在百人以上。

课堂教学互动的顺利展开,不仅帮助同学们更为深入地理解与掌握了课程相关知识,任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同学们提出问题的合理总结,找到课程的讲授难点和同学们的兴趣点所在,从而相应调整教学内容的安排,取得更为扎实的教学效果。

(2)采用团队式学习模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课程学习中采用学习小组的模式,平均2~7名同学编成1个教学小组,以教学小组为基本团队单位承担课程教学中课外阅读、读书随笔撰写、课堂互动、讨论课参与等多项教学任务,有效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拓展课外教学,加强课程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课外教学的拓展主要包括课外阅读、历史沙龙和网络交流三部分。

课外阅读:课程每一讲中都给同学们开列一定数量的参考书,并要求他们以教学小组为单位在一个长学期内至少完整阅读两本参考书籍,提交两篇较高质量的读书随笔。

历史沙龙:一个长学期中至少举办两次历史沙龙,进行课外互动式教学与交流。历史沙龙由同学们担负各项组织工作,并自行选择该次沙龙讨论主题的主报告人,沙龙开始后由主报告人进行15~20分钟的主题报告;随后各位沙龙参与者围绕讨论主题展开自由讨论,老师参与沙龙并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交流,亦可对报告人之报告进行简单点评,整个沙龙以生生交流为主,辅之以师生交流。

网络交流:教师通过思政网、公邮、QQ群等方式,与同学们在课外进行广泛交流,较好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结束后因时间紧张导致师生之间互动交流不足的缺憾。

(4)引入口述批判史学模式,拓展课外实践。

在这两年的纲要课程期中论文考核中,我们引进了口述史学论文的写作模式,有多位同学尝试了这种新的课程论文写作方式。通过社会调查获得较为一手的口述史料记录,再结合其他历史资料加以鉴别、分析、综合,从而形成一篇言之有据、立论扎实的口述史学论文。

(5)积极推广小班讨论的讨论课模式。

提高讨论课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是本课程提升教学实效性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实施“大班学习,小班讨论”的模式可以较为有效地改善讨论课的总体质量,让以往讨论课中“沉默的大多数”也能参与到讨论中来。从2012—2013学年秋冬学期开始,我们部分借鉴通识核心课程的讨论课模式,尝试开展小班讨论课。从秋冬学期的试行结果看,这一教改试验获得了很大的成效。同学们参与讨论课的热情较之以往有了成倍的提升,讨论课的总体效果和质量也有显著提高。

(6)进行课程考核改革,采取全方位课程考核模式。

在课程考核上,我们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与调整,将以往平时:期末成绩所占比例的四六开(平时40%,期末考试60%)改为倒四六开(平时60%,期末考试40%)。从根本上最大可能地消除同学们在学习中存在的“临时抱佛脚”的不良学习习惯。

在平时成绩的分配安排上,包括了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讨论课小组和个人表现、读书随笔和期中论文等多个教学环节的考核结果,而参与小组学习的活跃度、参与课外历史沙龙等教学环节亦列入平时成绩的加分考核中,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同学平时学习和参与课程各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2.具体实施方法举例

(1)课堂互动教学实例:如何正确看待抗战中的敌后战场与游击战的重要地位。

有的同学在课堂教学讲述第六讲“日本侵华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提出问题,质疑敌后战场和游击战争的重要性,而授课教师在针对这一问题作回答时,先根据抗战史料指出当时的国民政府也十分重视敌后战场,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专门设置冀察与苏鲁战区,其目的就是派军队进入敌后收复失地,创建敌后根据地,以敌后游击战争来牵制日军。而为了打好敌后游击战,国民党除派出相当数量的正规部队深入敌后作战,还专门开办南岳游击战训练班,请共产党员讲授进行敌后游击战的种种方法。这些史实,都充分证明了敌后战场和游击战争的重要地位。然后,再深入剖析国民党在敌后从事游击战失败的原因,指出由于国民党本身存在的种种弱点,使得其派出的进行敌后游击战争的武装力量往往无法在敌后长期坚持下去。

通过上述师生互动交流与讨论,广大同学对于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与认识,而该讲教学也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外教学实例:课外历史沙龙建设。

近两年来,每个长学期的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至少举行两次历史沙龙活动。课外沙龙吸引了不少同学参与,同学们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较为广泛的师生、生生交流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判断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眼光

(3)口述史学实践实例:关于民国时期德械师建设的口述史学调查与研究。

黄子斌同学在口述史学课外实践中选择了对一位抗战老人进行较为详细的口述史学采访,这位老人是淞沪抗战中赫赫有名的“八百壮士”中的幸存者,他依据采访获取到的大量口述资料,并结合各种历史文献,写成了一篇关于抗战时期“德械师”历史作用的研究性论文。该论文运用史料扎实,分析客观,获得了较为优良的成绩。

3.教学方法特点分析

本课程在宏观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合作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开放式教学法等多种方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包含以下的特点:

(1)团队学习模式。借鉴理工科的学习经验,本课程教学积极引入团队学习模式,由自由组合的学习团队承担一系列教学任务和较多的课程考核环节,从而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构建强趣味性与高参与度的互动教学模式。我们在课堂教学讲授中强调“于叙事中寓论断”,让同学们学的有趣;运用问答式的课堂互动教学,针对学生的知识架构和学习情况,即时作出灵活开放的应对,为他们在第一时间答疑解惑,令他们对于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更趋深入;通过引入小班讨论模式,积极开展课外历史沙龙,最大限度地为同学们提供广泛参与、自由交流的讨论空间;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进他们学习的参与度,进而使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得以不断提高。

(3)以口述批判史学这一项目学习模式推进研究性学习。本课程的课外口述史学实践与口述史学论文写作涵盖了社会调查,自主收集口述史料,与其他史料进行对比、鉴别、分析等一系列学术实践环节,较好地提升了广大同学在文献研究、口述资料收集等方面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能力。

四、课程考核方法和支撑手段

1.课程考核方法

通过教改,本课程建立了学习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新考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以往那种“只重结果考核,忽视过程考核”之旧考核模式的弊病。

根据新的课程考核模式的要求,我们将本课程所有课内外教学环节均纳入其中进行相应的测评考察。在平时成绩考核方面,既包括了期中论文、读书随笔等书面考核,也包括了讨论课表现、课堂提问与回答问题等互动状况考核,而参与课外沙龙等课外互动交流活动则以加分方式计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中。

课程综合成绩中平时成绩占60%权重,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40%的权重,其具体计分情况如下:

平时成绩(60分)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小班讨论课(2次):每次10分,共20分,由老师和主持讨论课的助教根据学生参与讨论课的具体表现评定。

期中研究性论文:个人完成,20分;每篇不少于1500字,遵守学术规范。

2篇课外读书随笔:以团队合作方式完成,每篇10分,共20分,每篇不少于1000字,遵守学术规范,阅读书目从课程所列参考书目中选择。

平时成绩加分:

课堂回答问题加分:0.05~2分不等,视问题难度而定。

参加课外历史沙龙加分:0.25~2分,视表现而定。

团队活跃度加减分:±0.25~±1分。

平时成绩分数以60分为上限,超过者仍按60分计。

期末考试:40分,采用开卷形式,卷面为百分制。

2.教学支撑手段

网络平台建设:通过已建成并顺利运行的思政网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网络,同学们已可以采用网络提交方式上交期中论文和读书随笔。通过网络平台,老师可以在线即时批改学生提交的论文,纠正论文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合理的点评和成绩评判。同学们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老师对自己提交论文的批改情况。

课程资料库建设: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列入本课程参考书目的绝大部分书籍的电子版已经载入课程资料库,并通过公邮、公共网盘等方式提供给同学们,为他们顺利完成课程考核要求的读书随笔写作环节打下了扎实基础。

五、教学效果和推广性分析

1.教学效果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从2010—2011学年春夏学期开始推行,每个大学期对实施情况进行反馈修正,并逐渐完善。到目前为止共推行了四个大学期,涉及学生2000多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评价良好。典型评价有:

“非常佩服老师的讲课,像讲故事一样,非常吸引人,还有非常喜欢老师这种决定成绩的方法。”

“该课程让我获益匪浅,老师的讲课如同讲座,十分精彩。”

“本来不怎么感兴趣,上完老师的课后感觉对历史很感兴趣了。”

“赵晖老师上课生动活泼,讲了很多精彩历史事件让我在各方面都受益良多。”

“感谢赵老师把我们的史纲课上得如此精彩!赵老师对近代史的了解程度令我叹服,讲课很生动!”

“老师很博学,上课旁征博引,而且对于各种史料十分了解,听课就仿佛看着一张历史的全图在眼前描绘完成。”

“非常好!很灵活又吸引人!”

“很遗憾不能再选一次。”

“多开几节课,让我们更好地享受到他的教学资源。”

2.推广性分析

本课程的教改思路和具体实践方式对其他三门大学思政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思政理论课程中构建有效的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改变思政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理论陈旧、教学手段单一、说教太多、缺乏教学魅力”等弊病。

还应指出的是,本课程教改方法的顺利实施需要获得以下条件的支撑:

(1)合理且严格控制教学班人数。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大多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但在进行教学互动等教改尝试后,我们发现,教学班人数过大,对于开展互动教学会是较大的障碍。因此,教学班人数应控制在100~120人为宜。

(2)实施小班讨论课模式应得到充足的软硬件保障与支持。采用小班讨论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参与讨论课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了讨论课所能取得的实际效果。但小班讨论要顺利进行,在讨论教室提供和讨论课助教的配备等软硬件条件方面必须得到较为充分的保障;否则将严重影响讨论课的实际成效。

(3)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必须在课程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具有良好的学习主动性。为了有效开展课堂互动教学,教师授课时间必然会有一定压缩,因此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有些内容的讲授只能点到为止,同学们只能借助于课外的自主学习及与老师进行相关交流来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另外,本课程教学采取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在此教学模式下,同学们在课外的文献阅读、口述史学调查、参与历史沙龙等方面也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具备上述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条件的状况下,在大学思政理论课程中推广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模式,将极大地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思政理论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人人喜爱、终生受用的优质精品课程。

六、课程教材及实验参考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0年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